CN216279645U -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9645U
CN216279645U CN202121464298.3U CN202121464298U CN216279645U CN 216279645 U CN216279645 U CN 216279645U CN 202121464298 U CN202121464298 U CN 202121464298U CN 216279645 U CN216279645 U CN 216279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frared
induction
infrared sensor
sens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42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婉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vat (china)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ravat (chin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vat (china) GmbH filed Critical Bravat (china) GmbH
Priority to CN2021214642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9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9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9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包括红外感应器外壳、电路板、感应窗和隔离罩;所述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设有倾斜安装筋条,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倾斜安装筋条上,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具有倾斜夹角,所述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设置一倾斜角度的固定筋位,隔离罩跟电路板组合倾斜安装在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实现电路板组件整体倾斜,使感应角度整体下偏,这样就算洗手时手偏下一点点伸过去也可以感应得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解决了目前红外感应龙头在外观造型上需要放置在本体正中位置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水龙头的红外感应器的红外发射接收管是垂直放置的,感应角度在发射接收管的正对扇形区域,为了保证感应范围,需要将感应器安装在龙头本体的中央位置。为了满足一些龙头外观造型需求时,感应器不一定适合安装在龙头本体的正中位置,如果感应器装在本体偏上位置,当用户伸手洗手时,手的位置偏下时就很容易感应不到,不能及时出水,降低用户体验。
因此为提升使用体验,需要开发一款能倾斜一定角度安装的红外感应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旨在解决目前红外感应龙头在外观造型上需要放置在本体正中位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包括红外感应器外壳、电路板、感应窗和隔离罩;
所述感应窗设置在所述红外感应外壳上,所述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设有倾斜安装筋条,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倾斜安装筋条上,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具有倾斜夹角,使所述电路板的下端到所述感应窗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电路板的上端到所述感应窗的水平距离;
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隔离罩上设有红外发射管容纳腔和红外接收管容纳腔,所述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上还设有上边定位卡和下边定位卡,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边定位卡槽和下边定位卡槽,将所述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隔离罩上设有指示灯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为LED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上设有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里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软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15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感应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和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器组件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通过在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设置一倾斜角度的固定筋位,使电路板在安装时必须倾斜一定的角度安装,隔离罩也对应设置为上窄下宽的结构,可以跟电路板组合倾斜安装在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实现电路板组件整体倾斜,使感应角度整体下偏,这样就算洗手时手偏下一点点伸过去也可以感应得到,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解决了目前红外感应龙头在外观造型上需要放置在本体正中位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组件与龙头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组件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组件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组件感应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外壳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电路板组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电路板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隔离罩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隔离罩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器隔离罩上窄下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红外感应器外壳;101、倾斜安装筋条;102、倾斜边;103、感应窗;200、电路板;201、电源连接线;202、电磁阀连接线;203、红外接收管;204、指示灯;205、红外发射管;300、隔离罩;301、上边定位卡;302、下边定位卡;303、接收管容纳腔;304、指示灯容纳腔;305、发射管容纳腔;309、密封圈凹槽;400、密封圈;500、龙头本体;501、出水嘴;50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包括红外感应器外壳100、电路板200、感应窗103和隔离罩300;
所述感应窗103设置在所述红外感应器外壳100上,所述红外感应器外壳100内部设有倾斜安装筋条101,所述电路板200安装在所述倾斜安装筋条101上,所述电路板200和所述感应窗103之间具有倾斜夹角,使所述电路板200的下端到所述感应窗103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电路板200的上端到所述感应窗103的水平距离;
所述电路板200上安装有红外发射管205和红外接收管203,所述隔离罩300上设有发射管容纳腔305和接收管容纳腔303,所述隔离罩300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00和所述感应窗10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300上还设有上边定位卡301和下边定位卡302,所述电路板200上设有上边定位卡槽和下边定位卡槽,将所述隔离罩300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00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200上还设有指示灯204,所述隔离罩300上设有指示灯容纳腔304。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204为LED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300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300上设有密封圈凹槽309,所述密封圈凹槽309里设有密封圈400。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400为软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200和所述感应窗103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15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感应龙头,包括龙头本体500和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500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器组件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500的上端。
根据附图1~11所示,红外感应器组件安装在感应龙头本体500上,红外感应器组件设置在龙头本体500的上端,与出水嘴501所在的平面结构件贴合安装;101为倾斜安装筋条,102为倾斜安装筋条101的倾斜边,倾斜边102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结构需要设定,优选为5~15度,电路板200沿倾斜边102插进去安装可实现电路板200的倾斜放置。感应窗103朝向出水嘴501的方向。
电源连接线201可外接电池盒或外接电源适配器给整组感应器供电;电磁阀连接线202可连接电磁阀502,电磁阀502用于控制龙头出水或关水;当用手遮挡红外发射管205所发射出来的红外信号反射回到红外接收管203时,控制电路会产生一个开阀信号让电磁阀502打开,龙头会出水,当手离开感应有效区域后,控制电路会产生一个关阀信号让电磁阀502关闭,龙头会关水,实现自动感应控制开关水的功能;指示灯204可用来指示有无感应信号或用来提示电池电量不足,优选地,指示灯204为LED指示灯。
隔离罩300用于隔离红外发射管205和红外接收管203之间的红外信号干扰,上边定位卡301和下边定位卡302用于把隔离罩300安装到电路板200上,接收管容纳腔303为红外接收管203的容纳腔,指示灯容纳腔304用于容纳指示灯204,发射管容纳腔305用于容纳红外发射管205,红外信号接收入口用于接受红外信号,红外信号发射出口用于发射红外信号;隔离罩容纳腔的长度必须比红外发射管205或红外接收管203的高度要长,形成完整包围状;如图11所示,隔离罩300的上端长度为L1,隔离罩300的下端长度为L2,上端长度L1小于下端长度L2,隔离罩300上边窄下边宽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配合电路板200做整体倾斜的方式来做倾斜安装定位。
如图4所示,红外发射角度范围为c与d之间的夹角,红外接收角度范围为a与b之间的夹角,红外感应的有效感应角度范围为b与c之间的夹角,当手伸到b与c之间的夹角范围内时,红外感应信号有效,可以感应出水。
密封圈400为软胶密封圈,其可以整圈塞进去卡在密封圈凹槽309里固定住,当整个电路板组件(电路板200和隔离罩300以及密封圈400组装在一起)装进感应器外壳里面时,密封圈400和感应窗103内表面会形成紧密配合状态。因为红外感应器是安装在水龙头这样经常有水的环境里面,所以在后续生产工艺上是需要灌封防水胶做防护的。这样设置了密封圈400在后续需要对电路板组件进行灌封防水胶时就可以避免胶水进入发射接收管的容纳腔体里面,有效避免灌胶对红外感应信号的影响。
电路板组件在装到感应器外壳里面后,也会按照倾斜边102的倾斜角度实现一定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以电路板200按垂直的安装方式,按照如图4所示,有效感应范围整体也会往下倾斜一定角度,实现有效感应角度往下倾斜,洗手时就算手偏下一点也可以感应得到,改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感应器外壳、电路板、感应窗和隔离罩;
所述感应窗设置在所述红外感应外壳上,所述红外感应器外壳内部设有倾斜安装筋条,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倾斜安装筋条上,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具有倾斜夹角,使所述电路板的下端到所述感应窗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电路板的上端到所述感应窗的水平距离;
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隔离罩上设有红外发射管容纳腔和红外接收管容纳腔,所述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上还设有上边定位卡和下边定位卡,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边定位卡槽和下边定位卡槽,将所述隔离罩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隔离罩上设有指示灯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为LED指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上设有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里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软胶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感应窗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15度。
9.一种感应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本体和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组件。
10.一种感应龙头,其特征在,红外感应器组件安装在所述龙头本体的上端。
CN202121464298.3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Active CN216279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298.3U CN216279645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298.3U CN216279645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9645U true CN21627964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4298.3U Active CN216279645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9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2879U (zh) 家电产品用的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16279645U (zh) 一种红外感应器组件及感应龙头
GB9711005D0 (en) Electric light fittings
KR20180122167A (ko) 방수 콘센트
US10224623B1 (en) Wall mounted antenna housing for a spa
CN108626628A (zh) 一种防水灯具
CN207854342U (zh) 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
KR100607035B1 (ko) 공동주택용 천장 전기단자함
CN210482486U (zh) 一种冲水面板结构
CN216479187U (zh) 水龙头用红外电子感应器及水龙头
CN218121242U (zh) 一种卡扣式压力传感器的封装结构
KR200490524Y1 (ko) 식기세척기용 케이블 보호 구조
JPH0445650Y2 (zh)
CN210199936U (zh) 一种烟雾传感模块
CN210917584U (zh) 一种感应龙头装置
CN211160273U (zh) 新型侧喷花洒
CN205640569U (zh) 地埋式防潮防渗led灯
CN218374230U (zh) 溢水器及水盆套件
CN215777389U (zh) 控制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110003U (zh) 一种漏水报警器
CN215687236U (zh) 一种安全的豆浆机
CN219661546U (zh) 浴室柜及浴室柜组件
CN216892693U (zh) 一种马桶的脚部感应装置和马桶
CN215016228U (zh) 一种过线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8550388U (zh) 壳体组件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