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9675U -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9675U
CN216259675U CN202123006832.9U CN202123006832U CN216259675U CN 216259675 U CN216259675 U CN 216259675U CN 202123006832 U CN202123006832 U CN 202123006832U CN 216259675 U CN216259675 U CN 216259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box body
fixedly connected
air inlet
storag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68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水源
何锋
张占洋
黄晟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 Jia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 Jia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 Jia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 Jia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68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9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9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9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回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底板、储存瓶、压缩机、进气管道、处理组件和风机组件;储存瓶与底板固定连接,压缩机与储存瓶固定连接,进气管道与压缩机通过处理组件连接;处理组件包括箱体、吸水板、过滤板、冷却水箱、冷却管和连接管,箱体与进气管道连通,吸水板与箱体固定连接,过滤板与箱体固定连接,冷却水箱与箱体固定连接,冷却管与箱体连通,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却管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通过过滤板对杂质灰尘的吸附和吸水板对水份的吸收能够有效提升压缩机压缩进储存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从而提高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传统的是通过人工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回收再利用,现有的为了减少人工劳动力采用机械自动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通过压缩机将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储存,但回收压缩过程中,二氧化碳中包含大量的杂质灰尘,其中包含热量较高,使得压缩机压缩回收再利用时,压缩得到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回收压缩过程中,二氧化碳中包含大量的杂质灰尘,其中包含热量较高,使得压缩机压缩回收再利用时,压缩得到的所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板、储存瓶、压缩机、进气管道、处理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储存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存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储存瓶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处理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一侧;所述处理组件包括箱体、吸水板、过滤板、冷却水箱、冷却管和连接管,所述箱体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气管道的一侧,所述吸水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吸水板的一侧,所述冷却水箱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冷却管与所述箱体连通,并位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冷却管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其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支架、扇叶和驱动构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进气管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气管道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扇叶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驱动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转动电机靠近所述扇叶的一侧。
其中,所述处理组件还包括管道底座,所述管道底座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箱和所述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底座位于所述冷却水箱靠近所述冷却管的一侧。
其中,所述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所述通过所述吸水板使得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份被所述吸水板中的干燥剂进行过滤吸收,通过所述过滤板能够对气体中的杂质灰尘进行有效的过滤,从而通过所述过滤板和所述吸水板能够有效提升所述压缩机压缩进所述储存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通过所述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液实现所述冷却管的气体在所述冷却水箱中进行冷却,从而实现装入所述储存瓶中的二氧化碳更好的储存,通过所述连接管使得所述冷却管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连接管的连接进入到所述压缩进中完成对气体的压缩,再进入所述储存瓶中进行储存,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得到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而提高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与管道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储存瓶、3-压缩机、4-进气管道、5-处理组件、6-风机组件、7-阀门、51-箱体、52-吸水板、53-过滤板、54-冷却水箱、55-冷却管、56-连接管、57-管道底座、61-支架、62-扇叶、63-驱动构件、631-转动电机、632-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储存瓶2、压缩机3、进气管道4、处理组件5和风机组件6;所述储存瓶2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压缩机3与所述储存瓶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储存瓶2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4与所述压缩机3通过所述处理组件5连接,并位于所述压缩机3的一侧;所述处理组件5包括箱体51、吸水板52、过滤板53、冷却水箱54、冷却管55和连接管56,所述箱体51与所述进气管道4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气管道4的一侧,所述吸水板52与所述箱体5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51的一侧,所述过滤板53与所述箱体5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51靠近所述吸水板52的一侧,所述冷却水箱54与所述箱体5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51的一侧,所述冷却管55与所述箱体51连通,并位于所述箱体51靠近所述冷却水箱54的一侧,所述连接管56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55连通,所述连接管56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管56位于所述冷却管55和所述压缩机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瓶2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通过所述储存瓶2实现对压缩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储存回收,以便于后续对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所述压缩机3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储存瓶2上,通过所述压缩机3实现对所述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从而通过所述压缩机3的输出端输入到所述储存瓶2中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储存,所述进气管道4通过所述处理组件5连接在所述压缩机3上,通过所述进气管道4使得二氧化碳通过所述进气管道4集中进入,所述箱体51与所述进气管道4连通,通过所述进气管道4使得气体进入到所述箱体51中进行处理,所述吸水板52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51中,通过所述吸水板52使得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份被所述吸水板52中的干燥剂进行过滤吸收,所述过滤板53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51中,通过所述过滤板53能够对气体中的杂质灰尘进行有效的过滤,从而通过所述过滤板53和所述吸水板52能够有效提升所述压缩机3压缩进所述储存瓶2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所述冷却水箱54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通过所述冷却水箱54中的冷却液实现所述冷却管55的气体在所述冷却水箱54中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管55与所述箱体51连通,通过所述箱体51中处理后的气体流入所述冷却管55中,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冷却水箱54中的冷却液实现对气体的冷却,从而实现装入所述储存瓶2中的二氧化碳更好的储存,所述连接管56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55连通,所述连接管56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缩机3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连接管56使得所述冷却管55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连接管56的连接进入到所述压缩进中完成对气体的压缩,再进入所述储存瓶2中进行储存,从而实现了通过所述吸水板52使得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份被所述吸水板52中的干燥剂进行过滤吸收,通过所述过滤板53能够对气体中的杂质灰尘进行有效的过滤,从而通过所述过滤板53和所述吸水板52能够有效提升所述压缩机3压缩进所述储存瓶2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通过所述冷却水箱54中的冷却液实现所述冷却管55的气体在所述冷却水箱54中进行冷却,从而实现装入所述储存瓶2中的二氧化碳更好的储存,通过所述连接管56使得所述冷却管55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连接管56的连接进入到所述压缩进中完成对气体的压缩,再进入所述储存瓶2中进行储存,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得到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而提高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风机组件6包括支架61、扇叶62和驱动构件63,所述支架61与所述进气管道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气管道4靠近所述箱体51的一侧;所述扇叶62与所述支架61通过所述驱动构件63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61靠近所述箱体51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63设置在所述支架6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61焊接在所述进入管道上,通过所述支架61来对所述驱动构件63驱动所述扇叶62旋转时的固定支撑,所述扇叶62通过所述驱动构件63设置在所述支架61上,通过所述驱动构件63使得所述扇叶62能够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所述扇叶62的旋转来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所述箱体5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驱动构件63包括转动电机631和转动轴632,所述转动电机631与所述支架6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61靠近所述扇叶62的一侧;所述转动轴63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6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632的另一端与所述扇叶6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632位于所述转动电机631靠近所述扇叶6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电机631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61上,所述转动轴63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631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转动电机631的驱动从而来实现所述转动轴632的转动,所述扇叶62焊接在所述转动轴63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632的转动从而实现所述扇叶62的旋转,从而通过所述扇叶62的旋转来的使得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所述箱体5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处理组件5还包括管道底座57,所述管道底座57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箱54和所述冷却管55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底座57位于所述冷却水箱54靠近所述冷却管55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底座57焊接在所述冷却水箱54上,并卡合在所述冷却管55的外侧通过所述管道底座57使得所述冷却管55在所述冷却水箱54中的连接更加固定,从而使得装置在运行时所述冷却水箱54对所述冷却管55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阀门7,所述阀门7设置在所述连接管56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管56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门7设置在所述连接管56的外侧,通过转动所述阀门7上的开关从而控制所述连接管56内二氧化碳的流动,从而实现对流入所述压缩机3内的二氧化碳的进行控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储存瓶、压缩机、进气管道、处理组件和风机组件;
所述储存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存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储存瓶的一侧,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处理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一侧;
所述处理组件包括箱体、吸水板、过滤板、冷却水箱、冷却管和连接管,所述箱体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气管道的一侧,所述吸水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吸水板的一侧,所述冷却水箱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冷却管与所述箱体连通,并位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冷却水箱的一侧,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冷却管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支架、扇叶和驱动构件,所述支架与所述进气管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气管道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扇叶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驱动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扇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转动电机靠近所述扇叶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组件还包括管道底座,所述管道底座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箱和所述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管道底座位于所述冷却水箱靠近所述冷却管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
CN202123006832.9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16259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6832.9U CN216259675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6832.9U CN216259675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9675U true CN21625967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6832.9U Active CN216259675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9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8423B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永磁同步电机
CN211288166U (zh) 一种纺织风机
CN216259675U (zh) 一种碳中和回收利用装置
CN108131857A (zh) 一种盐酸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044023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却水泵
CN210859135U (zh) 一种闭环控制的压缩空气稳压供应系统
CN21561032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压缩空气净化后处理设备
CN211116678U (zh) 一种低噪音离心风机
CN210861517U (zh) 一种新型高效冷风机
CN215058461U (zh) 一种空气悬浮风机的冷却装置
CN21362787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冷却通风设备
CN212508887U (zh) 一种低噪音高速离心风机
CN209115374U (zh) 一种风量大、压力高的后倾式叶轮的双进风箱式离心风机
CN216231653U (zh) 一种具有电池干燥装置的旅游观光车
CN207838607U (zh) 可回收利用资源的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212296939U (zh) 一种双速高温排烟风机
CN206943051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散热风机
CN111577636A (zh) 一种养殖用低噪音离心风机
CN212339280U (zh) 一种风冷脱硫脱硝除尘除臭环保装置
CN213341975U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
CN220424969U (zh) 一种吸附式冷干机节能降耗装置
CN210829674U (zh) 一种顶出风柜机组
CN21932222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发电机机舱冷却除湿装置
CN216440322U (zh) 一种燃机用烟气脱硝装置
CN219454389U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