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8764U - 载源体及聚焦头 - Google Patents

载源体及聚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8764U
CN216258764U CN202121479987.1U CN202121479987U CN216258764U CN 216258764 U CN216258764 U CN 216258764U CN 202121479987 U CN202121479987 U CN 202121479987U CN 216258764 U CN216258764 U CN 216258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ource
carrier
rod
focus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99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r Unite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ur Unite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r United Corp filed Critical Our United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4799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8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8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8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源体及聚焦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载源体及聚焦头包括:屏蔽棒和匣体。该匣体位于屏蔽棒内。在将该载源体集成在聚焦头中后,由于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聚焦后的中心线与屏蔽棒的中心线异面垂直。因此,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放射源并未正对于聚焦头中的第二准直通道,且放射源与第二准直通道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无需保证屏蔽棒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内的放射源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屏蔽棒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屏蔽棒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载源体及聚焦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源体及聚焦头。
背景技术
伽玛刀是治疗癌症的一种大型医疗装备。伽玛刀是根据立体几何定向原理,将颅内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为靶点,使用钴-60产生的伽玛射线一次性大剂量地聚焦照射该靶点,使之产生局灶性的坏死或功能改变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聚焦头是伽玛刀的核心部件,该聚焦头主要包括:匣体、屏蔽棒、驱动组件、准直器和屏蔽箱等。匣体内设置有多个放射源,该匣体位于屏蔽棒内,且与屏蔽棒固定连接。屏蔽棒可以安装在屏蔽箱内,驱动组件位于屏蔽箱外,且与屏蔽棒连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屏蔽棒以及位于屏蔽棒内的匣体转动,以实现聚焦头在开源状态和关源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该开源状态是指匣体内的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线经过准直器后出束;该关源状态是指匣体内的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被屏蔽箱屏蔽。
然而,目前的聚焦头在处于关源状态时,屏蔽棒内的匣体正对于屏蔽箱内的准直通道。因此,需要保证屏蔽棒的外径较大,才能够对匣体内的放射源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如此,会导致屏蔽棒的体积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源体及聚焦头。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屏蔽棒的体积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源体,所述载源体包括:屏蔽棒和匣体;
所述匣体设置于所述屏蔽棒内,所述匣体用于承载至少一个放射源;
所述屏蔽棒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准直通道,每个所述放射源与一个所述第一准直通道对应,所述放射源产生的射线穿过相应的第一准直通道后聚焦;
其中,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与所述屏蔽棒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与所述屏蔽棒的中心线异面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棒的侧壁上具有条形凹槽,所述匣体设置于所述条形凹槽内;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准直通道均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同一个条形侧面连通,所述条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屏蔽棒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棒包括:屏蔽棒本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屏蔽棒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两个支撑轴,所述匣体设置于所述屏蔽棒本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匣体的端面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屏蔽棒本体的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安装通孔;
所述载源体还包括:与所述安装通孔紧固连接的紧固销,所述紧固销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外,且与所述定位孔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棒本体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卡接槽,每个所述支撑轴靠近所述屏蔽棒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卡接槽的形状匹配的卡接凸起;
其中,在所述屏蔽棒本体与所述支撑轴连接后,所述卡接凸起位于所述卡接槽内,且所述卡接槽的底面的形状为除圆形之外的任意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卡接槽的底面具有螺纹孔,每个所述支撑轴具有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通孔,所述屏蔽棒本体还包括:位于每个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屏蔽棒本体通过所述螺纹杆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棒本体的直径大于每个所述支撑轴的直径。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焦头,所述聚焦头包括:屏蔽箱,以及位于所述屏蔽箱内的载源体。所述载源体为上述的载源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焦头还包括:轴承,所述载源体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屏蔽箱活动连接;所述屏蔽箱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准直通道,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对应有一个所述第一准直通道;
其中,所述载源体被配置为:在所述屏蔽箱体内转动,使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与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连通,以使所述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或者,在所述屏蔽箱体内转动,使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与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错开,以使所述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屏蔽棒和匣体。该匣体位于屏蔽棒内。在将该载源体集成在聚焦头中后,由于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聚焦后的中心线与屏蔽棒的中心线异面垂直。因此,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放射源并未正对于聚焦头中的第二准直通道,且放射源与第二准直通道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无需保证屏蔽棒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内的放射源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屏蔽棒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屏蔽棒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聚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的效果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源体的爆炸图;
图4是图3示出的载源体的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焦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是图5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的效果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载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示出的载源体的截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示出的屏蔽棒的爆炸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固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蔽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0示出的屏蔽棒的截面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5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的另一种效果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焦头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聚焦头的结构示意图。聚焦头可以包括:屏蔽箱01,位于屏蔽箱01内的屏蔽棒02,以及位于屏蔽棒02内的匣体03。例如,该屏蔽棒02具有凹槽021,匣体03可以位于该凹槽021内。匣体03具有多个放射源031,且每个放射源031的出束方向朝向凹槽021的开口。屏蔽箱01具有多个准直通道011,且该多个准直通道011与多个放射源031一一对应。其中,当匣体03中的每个放射源031发出的射线穿过屏蔽箱01中对应的准直通道011时,该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
在相关技术中,屏蔽棒02能够在屏蔽箱01内进行转动,以带动匣体03在屏蔽箱01内转动,以实现聚焦头进行开源状态和关源状态的切换。例如,屏蔽棒02在进行开源状态和关源状态的切换时,需要屏蔽棒02旋转180度。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时,匣体03中的多个放射源031发出的射线聚焦后的中心线与屏蔽棒02的中心线共面垂直。因此,如图2所示,图2是图1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的效果图,当聚焦头从开源状态切换至关源状态时,匣体03中的每个放射源031正对于一个准直通道011。如此,需要保证屏蔽棒02的外径较大,才能够对匣体03内的放射源031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以防止放射源031发出的射线从与其正对的准直通道011漏射。这样,聚焦头中的屏蔽棒的体积较大,且制造成本较高。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源体的爆炸图,图4是图3示出的载源体的截面图。该载源体000可以包括:屏蔽棒100和匣体200。
匣体200设置于屏蔽棒100内,该匣体200用于承载至少一个放射源201。
屏蔽棒1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直通道101,每个放射源201与一个第一准直通道101对应,该放射源201产生的射线穿过相应的第一准直通道101后聚焦。在本申请中,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产生的射线在经过相应的第一准直通道101后,在焦点O处聚焦。
其中,放射源201产生的射线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L1与屏蔽棒的中心线L2为异面直线。也即是,该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L1与屏蔽棒的中心线L2不平行也不共面。示例的,该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L1与屏蔽棒的中心线L2异面垂直。
当该载源体集成在聚焦头中时,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焦头的截面示意图。该聚焦头可以包括屏蔽箱001和位于屏蔽箱001内的载源体000。该屏蔽箱00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准直通道0011,每个第二准直通道0011对应一个第一准直通道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是图5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时的示意图,载源体000中的屏蔽棒100在屏蔽箱001内转动,使匣体200内的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穿过相应的第一准直通道101和第二准直通道0011后聚焦,以使该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在本申请中,该匣体200中的至少一个放射源201与屏蔽棒10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准直通道101一一对应,至少一个101第一准直通道与屏蔽箱001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准直通道0011一一对应。如此,在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时,匣体200中的每个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能够穿过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101和第二准直通道0011后,在焦点O处聚焦。其中,该焦点O即为聚焦头的等中心点。
如图7所示,图7是图5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的效果图,载源体000中的屏蔽棒100在屏蔽箱001内转动,使匣体200内的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与相应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错位,以使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在本申请中,该匣体200中的至少一个放射源201与屏蔽棒10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准直通道101一一对应,至少一个第一准直通道101与屏蔽箱001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准直通道0011一一对应。如此,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200中的每个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与对应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错位,该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不会穿过对应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其可以被屏蔽箱001屏蔽。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200中的多个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聚焦后的中心线L1与屏蔽棒100的中心线L2异面垂直。因此,当聚焦头从开源状态切换至关源状态时,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并未正对于第二准直通道0011,且放射源201与第二准直通道0011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无需保证屏蔽棒100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200内的放射源201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屏蔽棒100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屏蔽棒100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源体,包括:屏蔽棒和匣体。该匣体位于屏蔽棒内。在将该载源体集成在聚焦头中后,由于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聚焦后的中心线与屏蔽棒的中心线异面垂直。因此,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放射源并未正对于聚焦头中的第二准直通道,且放射源与第二准直通道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无需保证屏蔽棒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内的放射源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屏蔽棒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屏蔽棒的制造成本。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载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示出的载源体的截面图。载源体000中的屏蔽棒100的侧壁上可以具有条形凹槽102,载源体000中的匣体200可以设置于该条形凹槽102内。其中,条形凹槽102的延伸方向与屏蔽棒100的长度方向相同,屏蔽棒100中的每个第一准直通道101均与条形凹槽102的同一个条形侧面连通。也即是,每个第一准直通道101均与条形凹槽102连通,且每个第一准直通道101一端的开口均位于条形凹槽102的同一个条形侧面上。该条形侧面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凹槽102的长度方向相同,该条形侧面的外边界的至少部分位于屏蔽棒100的外表面上。在本申请中,每个第一准直通道10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一准直通道101的横截面为垂直于第一准直通道101的延伸方向的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棒100中的条形凹槽102的形状与匣体200的形状匹配。示例的,条形凹槽102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匣体200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也为方形。其中,条形凹槽102的横截面为垂直于条形凹槽10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匣体200的横截面为垂直于匣体20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假设,条形凹槽102的长度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条形凹槽102的深度所在方向为第二方向,条形凹槽102的宽度所在方向为第三方向。则,在第一方向上,条形凹槽102的长度略大于匣体200的长度(例如,大于2毫米);在第二方向上,条形凹槽102的深度略大于匣体200的宽度(例如,大于2毫米);在第三方向上,条形凹槽102的宽度略大于匣体200的宽度(例如,大于2毫米)。
在这种情况下,屏蔽棒100中的每个第一射线通道101的延伸方向构成的束流的中心线与屏蔽棒100的中心线L2异面垂直,在屏蔽棒使用时,束流的中心线竖直向下,并且束流的焦点为设备等中心点。如此,可以保证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产生的射线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L1与屏蔽棒100的中心线L2异面垂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载源体中的屏蔽棒100有两种可实现的方式。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屏蔽棒100为一个整体,屏蔽棒100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可以具有安装通孔103,且安装通孔103与条形凹槽102连通。载源体中的匣体200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可以具有与安装通孔103连通的定位孔202。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0和如图11所示,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棒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示出的屏蔽棒的爆炸图。载源体000中的屏蔽棒100可以包括:屏蔽棒本体104,以及分别与屏蔽棒本体104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两个支撑轴105。载源体000中的匣体200可以设置于该屏蔽棒本体104内。也即是,蔽棒本体104具有条形凹槽102。在这种情况下,载源体中的屏蔽棒本体104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可以具有安装通孔103,且安装通孔103与条形凹槽102连通。载源体中的匣体200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可以具有与该安装通孔103连通的定位孔202。该载源体000还可以包括:与安装通孔103紧固连接的紧固销300,该紧固销300的一端位于安装通孔103外,且与定位孔202抵接。在本申请中,紧固销300穿过屏蔽棒100上的安装通孔103后其一端抵接在定位孔202中,且紧固销300与安装通孔103通过紧固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紧固销300可以将匣体200固定在屏蔽棒100中的条形凹槽102中,以保证匣体200在条形凹槽102内的稳定性较高。
为了更清楚的看出紧固销300的结构,如图12所示,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紧固销的结构示意图。该紧固销300可以包括:紧固销本体301、弹性连接件302以及与定位孔202的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头303。紧固销本体301的一端可以具有盲孔301a,该弹性连接件302被设置于该盲孔301a中。弹性连接件302的一端与盲孔301a的底面固定连接,弹性连接件302的另一端与连接头303连接,且该连接头303至少部分位于盲孔301a外。需要说明的是,弹性连接件302的一端与连接头303固定连接,弹性连接件30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连接头303不会从弹性连接件302上脱落,并且能在盲孔301a中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销本体301的外表面上可以具有外螺纹,安装通孔的内表面也可以具有内螺纹,该紧固销本体301可以与安装通孔10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紧固连接。紧固销300中的弹性连接件302可以为压缩弹簧。紧固销300中的连接头303可以为球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需要将匣体200安装在屏蔽棒100中的条形凹槽102内时,可以先将紧固销300安装在安装通孔103中,并使该紧固销300中的连接头303中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通孔103外,且位于条形凹槽102内。之后,将匣体200放入屏蔽棒100中的条形凹槽102中,紧固销300中的连接头303在弹性连接件302的作用下,先向远离匣体200的方向移动,再向靠近匣体200的方向移动,使得其能够与匣体200中的定位孔202抵接,以将匣体200安装在屏蔽棒100中的条形凹槽102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屏蔽棒100中的屏蔽棒本体104与两个支撑轴105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因此,能够简化该屏蔽棒100的加工制造过程以及安装操作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均是以屏蔽棒100包括屏蔽棒本体104和支撑轴105进行说明的。
在本申请中,该屏蔽棒本体104和两个支撑轴105可以均呈圆柱形或棱柱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的,当屏蔽棒本体104和两个支撑轴105均呈棱柱形时,可以为四棱柱。屏蔽棒100中的第一准直通道101位于屏蔽棒本体104内,每个支撑轴105的直径小于屏蔽棒本体104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个支撑轴105的直径比屏蔽棒本体104的直径小,因此,每个支撑轴105的体积小于屏蔽棒本体104的体积。如此,该屏蔽棒100的体积较小,有效的降低了屏蔽棒100的制造成本。
示例的,该两个支撑轴105分别为:主支撑轴105a和辅助支撑轴105b,该主支撑轴105a被配置为与聚焦头中的驱动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屏蔽棒本体104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可以具有卡接槽104a,每个支撑轴105靠近屏蔽棒本体104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卡接槽104a的形状匹配的凸起105c。其中,在屏蔽棒本体104与支撑轴105连接后,该卡接凸起105c位于卡接槽104a内,且卡接槽104a的底面的形状为除圆形之外的任意形状。例如,当卡接槽104a的底面的形状为方形时,卡接凸起105c远离支撑轴105的端面也为方形;当卡接槽104a的底面的形状为五边形时,卡接凸起105c远离支撑轴105的端面也为五边形。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支撑轴105靠近屏蔽棒本体104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卡接槽104a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凸起105c,且卡接槽104a的底面的形状为除圆形之外的其他任意形状。因此,当支撑轴105转动时,支撑轴105可以将扭矩通过卡接凸起105c与卡接槽104a的配合传递给屏蔽棒本体104,进而使得屏蔽棒本体104与支撑轴105一起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轴105中的主支撑轴105a与辅助支撑轴105b的形状和大小均可以相同。这样,屏蔽棒100中的支撑轴105中的主支撑轴105a与辅助支撑轴105b可以采用相同的制造工艺制造得到,简化了屏蔽棒100的制造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棒本体104和支撑轴105的固定方式有两种可实现的方式。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蔽棒的结构示意图。支撑轴105靠近屏蔽棒本体104的环状的端面上具有多个连接通孔(图中未示出),连接通孔可以呈圆周均匀分布;屏蔽棒本体104的每个端面上具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屏蔽棒本体104和支撑轴105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14所示,图14是图10示出的屏蔽棒的截面图。该屏蔽棒本体104的每一端的端面上的卡接槽104a的底面可以具有螺纹孔104b,每个支撑轴105可以具有与该螺纹孔104b连通的通孔105d和螺帽孔105e。每个支撑轴105还可以具有与该螺纹孔104b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图中未示出),支撑轴105与屏蔽棒本体104通过该螺纹杆可拆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支撑轴105与屏蔽棒本体104连接时,凸起105c可以位于卡接槽104a内,每个支撑轴105内的通孔105d与卡接槽104a的底面上的螺纹孔104b连通。如此,可以采用具有螺帽的螺纹杆穿过螺帽孔105e和通孔105d,使得螺纹杆远离螺帽的一端与螺纹孔104b连接,且使螺帽位于螺帽孔105e内,以实现支撑轴105与屏蔽棒本体104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载源体,包括:屏蔽棒和匣体。该匣体位于屏蔽棒内。在将该载源体集成在聚焦头中后,由于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多个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聚焦后的中心线与屏蔽棒的中心线异面垂直。因此,在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中的放射源并未正对于聚焦头中的第二准直通道,且放射源与第二准直通道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无需保证屏蔽棒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内的放射源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屏蔽棒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屏蔽棒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还提供了一种聚焦头。如图5所示,该聚焦头可以包括:屏蔽箱001,以及位于屏蔽箱001内的载源体000。该载源体0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示出的载源体0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聚焦头还可以包括:轴承002。聚焦头中的载源体000可以通过该轴承002与屏蔽箱001活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屏蔽棒100中的支撑轴105与屏蔽箱001通过轴承002连接,且该支撑轴105与屏蔽棒本体104连接。因此,在支撑轴105转动时,该支撑轴105能够带动载源体000中的屏蔽棒本体104在屏蔽箱001内自由转动以实现聚焦头的开源状态或关源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该轴承002可以包括:第一轴承0021和第二轴承0022。该第一轴承0021与主支撑轴105a连接,第二轴承0022与辅助支撑轴105b连接。示例的,第一轴承0021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二轴承0022的直径。由于主支撑轴105a需要与聚焦头中的驱动组件连接,因此,当与主支撑轴105a连接的第一轴承0021的直径较大时,在该第一轴承0021与驱动组件连接后,可以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聚焦头还可以包括:位于屏蔽箱001外的驱动组件003。该驱动组件003与聚焦头中的载源体000的一端连接,驱动组件003被配置为:驱动载源体000转动。
示例的,聚焦头中的驱动组件003可以包括:齿轮组0031和驱动电机0032。该驱动电机0032与齿轮组0031连接,该齿轮组0031和支撑轴105中的主支撑轴105a远离屏蔽棒本体104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0021连接。驱动电机0032可以通过齿轮组0031带动支撑轴105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屏蔽棒100转动以使聚焦头处于的开源状态或关源状态。
例如,如图15所示,驱动组件003中的齿轮组0031可以包括:第一驱动齿轮0031a、第二驱动齿轮0031b和过渡齿轮0031c。过渡齿轮0031c可以分别与第一驱动齿轮0031a和第二驱动齿轮0031b啮合。第一驱动齿轮0031a可以与驱动电机0032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驱动齿轮0031b可以与两个支撑轴105中的主支撑轴105a远离屏蔽棒本体104的一端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驱动电机0032工作时,其可以依次带动第一驱动齿轮0031a、过渡齿轮0031c和第二驱动齿轮0031b转动,以带动屏蔽棒100转动,以使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或关源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驱动组件003中的齿轮组0031中设置了过渡齿轮0031c,因此,通过该过渡齿轮0031c可以降低屏蔽棒100的旋转速度,使得屏蔽棒100可以稳定的在屏蔽箱001内旋转。
在本申请中,如图5所示,屏蔽箱00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准直通道0011,屏蔽棒100中的每个第一准直通道101对应有一个第二准直通道0011。驱动组件003驱动载源体000进行转动,使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0011与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101连通,以使所述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或者,驱动组件003驱动所述载源体000进行转动,使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0011与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101错开,以使所述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图16是图5示出的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的另一种效果图。在聚焦头进行开源状态与关源状态的切换时,聚焦头中的驱动组件003带动屏蔽棒100旋转135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聚焦头完成关源后,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并未正对于聚焦头中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且放射源201与第二准直通道0011之间的距离最大,无需保证屏蔽棒100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200内的放射源201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因此,在聚焦头中的驱动组件003带动屏蔽棒100转动135度使得聚焦头进行开源状态与关源状态切换时,旋转角度小,进一步减小了聚焦头的开源和关源所需的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焦头的结构示意图。该聚焦头中的屏蔽箱001还可以包括:第一子屏蔽箱0012和第二子屏蔽箱0013。该第一子屏蔽箱0012和第二子屏蔽箱0013可以是滑动连接的。示例的,第一子屏蔽箱0012与第二子屏蔽箱0013可以通过导轨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也可以为通过直线轴承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聚焦头中的屏蔽箱001中的第一子屏蔽箱0012与第二子屏蔽箱0013可以是滑动连接的。因此,在聚焦头需要装源时,能够简化放射源201的安装操作过程。
示例的,当聚焦头需要进行装源时,可以将第一子屏蔽箱0012从第二子屏蔽箱0013滑动拉开,使得匣体200的安装口(图中未示出)正对第二子屏蔽箱0013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将放射源201装入到匣体200中后,将第一子屏蔽箱0012与第二子屏蔽箱0013滑动连接,完成装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屏蔽棒100和屏蔽箱001可以由屏蔽材料制成,例如,该屏蔽箱001和屏蔽棒100的材料可以包括:铅合金、金属钢和钨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为其他屏蔽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屏蔽棒100的材料可以为钨合金时,该屏蔽棒100通常也被称为钨屏蔽棒。在这种情况下,屏蔽棒本体104的两端也可以用铅包裹进行屏蔽,这样能够减少屏蔽棒本体104钨合金的用量,进而减少了屏蔽棒100的制造成本。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聚焦头,聚焦头中的驱动组件003中的驱动电机0032驱动齿轮组0031转动,该齿轮组0031转动以带动屏蔽棒100转动,当载源体000中的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依次经过屏蔽棒本体104中的第一准直通道101和屏蔽箱001中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后聚焦,即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当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发出的射线与屏蔽箱001中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错位后,即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其中,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时,匣体200中的放射源201并未正对于聚焦头中的第二准直通道0011,且放射源201与第二准直通道0011之间的距离较大。如此,无需保证屏蔽棒100的外径较大,就能够对匣体200内的放射源201所发出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屏蔽棒100的体积,进而减小了屏蔽棒100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伽玛刀,包括:旋转机架以及设置在旋转机架上的聚焦头。示例的,该聚焦头可以为图5或图17示出的聚焦头。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载源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棒和匣体;
所述匣体设置于所述屏蔽棒内,所述匣体用于承载至少一个放射源;
所述屏蔽棒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准直通道,每个所述放射源与一个所述第一准直通道对应,所述放射源产生的射线穿过相应的第一准直通道后聚焦;
其中,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与所述屏蔽棒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后的射线束的中心线与所述屏蔽棒的中心线异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棒的侧壁上具有条形凹槽,所述匣体设置于所述条形凹槽内;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准直通道均与所述条形凹槽的同一个条形侧面连通,所述条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屏蔽棒的长度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棒包括:屏蔽棒本体,以及分别与所述屏蔽棒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两个支撑轴,所述匣体设置于所述屏蔽棒本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的端面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屏蔽棒本体的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安装通孔;
所述载源体还包括:与所述安装通孔紧固连接的紧固销,所述紧固销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外,且与所述定位孔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棒本体的每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卡接槽,每个所述支撑轴靠近所述屏蔽棒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卡接槽的形状匹配的卡接凸起;
其中,在所述屏蔽棒本体与所述支撑轴连接后,所述卡接凸起位于所述卡接槽内,且所述卡接槽的底面的形状为除圆形之外的任意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接槽的底面具有螺纹孔,每个所述支撑轴具有通孔,所述屏蔽棒本体还包括:位于每个所述通孔内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屏蔽棒本体通过所述螺纹杆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棒本体的直径大于每个所述支撑轴的直径。
9.一种聚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箱,以及位于所述屏蔽箱内的载源体,所述载源体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载源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头还包括:轴承,所述载源体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屏蔽箱活动连接;所述屏蔽箱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准直通道,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对应有一个所述第一准直通道;
其中,所述载源体被配置为:在所述屏蔽箱体内转动,使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与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连通,以使所述聚焦头处于开源状态;或者,在所述屏蔽箱体内转动,使每个所述第二准直通道与对应的第一准直通道错开,以使所述聚焦头处于关源状态。
CN202121479987.1U 2021-06-30 2021-06-30 载源体及聚焦头 Active CN216258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9987.1U CN216258764U (zh) 2021-06-30 2021-06-30 载源体及聚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9987.1U CN216258764U (zh) 2021-06-30 2021-06-30 载源体及聚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8764U true CN21625876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8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9987.1U Active CN216258764U (zh) 2021-06-30 2021-06-30 载源体及聚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8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7748B1 (de) Adapter für die endoskopie
CN109107053B (zh) 适形调强放疗装置
CN216258764U (zh) 载源体及聚焦头
EP3827880A1 (en) Radiotherapy apparatus, controlling and dr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SK1272001A3 (en) Light guid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0665130A (zh) 一种电动齿轮齿条式前列腺粒子植入器
US11986679B2 (e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system
CN108175958B (zh) 聚焦头、准直器及伽玛刀
CN110538387B (zh) 一种多叶准直器及放疗设备
CN211561617U (zh) 放射治疗设备
BRPI0704029A (pt) aparelho eletromecánico para radioterapia intra-operativa por meio de um acelerador linear de elétrons
JP4717859B2 (ja) マルチリーフコリメータ及び放射線治療装置
CN105705201B (zh) 放射源组件及具有该放射源组件的治疗头及伽玛刀
CN215309776U (zh) 聚焦头
US3032661A (en) Teletherapy head having shielding carrier for radioactive source
CN115531738A (zh) 聚焦头
CN219015981U (zh) 准直器、放射源盒、探测器、面密度仪、极片重量检测装置和极片生产系统
US20180233244A1 (en) Collimator for providing constant collimation effect
US20230110626A1 (en) Leaf for a multi-leaf collimator
CN203659451U (zh) 双聚焦多叶准直器
US7263169B2 (e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pparatus with beam-gating diaphragm
KR101648972B1 (ko) 입자 가속기용 전자석 구동 장치
CN109771853B (zh) 一种偏转磁铁调节装置及直线加速器
CN117547747B (zh) 一种适用于陀螺刀的治疗头装置
CN220046869U (zh) 一种适形治疗头及放射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