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7993U -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7993U
CN216257993U CN202122090335.5U CN202122090335U CN216257993U CN 216257993 U CN216257993 U CN 216257993U CN 202122090335 U CN202122090335 U CN 202122090335U CN 216257993 U CN216257993 U CN 216257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incubator
infant
transfer device
mon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03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强
唐亚衡
李晔
邹起昂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03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7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7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7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该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包括:载体;培养箱,设置于所述载体上,所述培养箱用于供婴儿放置;监护仪,设置于所述载体上,且位于所述培养箱的一侧,所述监护仪用于在所述婴儿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时,监测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设置于所述载体上;控制箱,具有一操作面板,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下方,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监护仪及培养箱连接,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所述监护仪监测的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控制所述治疗设备工作,以对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的婴儿进行治疗;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传统护理监护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患有重症的新生儿患者由于发育不完全,抵抗和恢复能力较弱,在对这类患者进行重症护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不仅需要准备需要的监护设备,还需要配有发生紧急情况时所需的抢救护理设备,但传统的护理监护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对新生儿患者进行救护和监护操作,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展开造成了困难,且现有的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通常安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无法在其他场所使用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这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地在其他场所对新生儿进行抢救、治疗、护理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护理监护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
培养箱,设置于所述载体上,所述培养箱用于供婴儿放置;
监护仪,设置于所述载体上,且位于所述培养箱的一侧,所述监护仪用于在所述婴儿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时,监测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
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设置于所述载体上;
控制箱,具有一操作面板,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下方,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监护仪及培养箱连接,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所述监护仪监测的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控制所述治疗设备工作,以对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的婴儿进行治疗。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包括:
呼吸机,设置于所述监护仪上,所述呼吸机与所述控制箱连通;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呼吸机工作,以为婴儿进行人工通气。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急救箱,设置于所述载体上,且位于所述控制箱的一侧,用于容置急救用品及药物。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吸引器,设置于所述急救箱上,所述吸引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吸引器工作,以吸除手术中婴儿的内容物。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注射泵,设置于所述急救箱上,所述注射泵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注射泵工作,以对婴儿进行静脉注射。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输液泵,设置于所述注射泵上,所述输液泵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输液泵工作,以控制输液导管的输液速度。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T组合复苏器,设置于所述监护仪的另一侧,所述T组合复苏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T组合复苏器工作,以为婴儿提供恒定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
优选地,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氧气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下方,且通过气管与培养箱连接,所述氧气瓶用于储存氧气并供给婴儿呼吸。
优选地,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还包括:
加湿器,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加湿器工作,以调节所述培养箱内的空气湿度。
优选地,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还包括:
UPS电源,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下方,所述UPS电源与所述控制箱、治疗设备及培养箱连接,所述UPS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箱、治疗设备及培养箱供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载体、培养箱、监护仪、治疗设备以及控制箱,婴儿放置于培养箱内时,由监护仪监测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控制箱根据所述监护仪监测的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控制所述治疗设备工作,以对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的婴儿进行治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培养箱、监护仪、治疗设备以及控制箱解决了传统护理监护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以及通过将培养箱、监护仪、治疗设备以及控制箱设置在载体上,解决了传统护理监护设备无法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载体 41 呼吸机
20 培养箱 42 急救箱
30 监护仪 43 吸引器
40 治疗设备 44 注射泵
50 控制箱 45 输液泵
60 加湿器 46 T组合复苏器
70 UPS电源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目前,传统的护理监护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对新生儿患者进行救护和监护操作,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展开造成了困难,且现有的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通常安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无法在其他场所使用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这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地在其他场所对新生儿进行抢救、治疗、护理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包括:
载体10;
培养箱20,设置于所述载体10上,所述培养箱20用于供婴儿放置;
监护仪30,设置于所述载体10上,且位于所述培养箱20的一侧,所述监护仪30用于在所述婴儿放置于所述培养箱20内时,监测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
治疗设备40,所述治疗设备40设置于所述载体10上;
控制箱50,具有一操作面板,所述控制箱50设置于所述培养箱20的下方,所述控制箱50与所述监护仪30及培养箱20连接,所述控制箱50用于根据所述监护仪30监测的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控制所述治疗设备40工作,以对放置于所述培养箱20内的婴儿进行治疗。
培养箱20主要由主机、温度控制仪、空气湿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蓝光辐照灯箱等组成,具有可安放和观察婴儿的婴儿舱,婴儿舱内部空气采用热对流原理进行调节,营造一个空气适宜、温湿度适宜、温暖舒适、类似母体子宫的优良环境,从而对婴儿进行培养和护理。培养箱20两侧开设有通孔,使得治疗设备40与监护仪30可以通过连接线接入培养箱20内,以对婴儿进行治疗及监护,在培养箱20的一侧还设有操作孔,若婴儿在里面有任何不适的时候,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可以打开操作孔的盖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再关闭操作孔的盖门。培养箱20安装在控制箱50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上的操作面板控制培养箱20启动/停止工作,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培养箱20的工作参数,例如培养箱20内的温度、氧气浓度、光照亮度等,以营造一个类似母体子宫的环境。
监护仪30用于实时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并检出变化趋势,例如心电参数、呼吸频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参数等等,其中,心电参数可以通过电极获得,监护常用的电极为AS-AGCI纽扣式电极。呼吸频率有两种测量方式:热敏式和阻抗式,其中热敏式呼吸测量是利用热敏电阻放在病患的鼻孔处,当气流通过热敏电阻时,热敏电阻受到流动气流的热交换,电阻值发生改变,从而测得呼吸的频率;人体呼吸运动时,胸臂肌肉交变张弛,胸廓也交替变形,肌体组织的电阻抗也交替变化,呼吸阻抗也即肺阻抗,与肺容量存在一定的关系,肺阻抗随肺容量的增大而增大,阻抗式呼吸测量就是根据肺阻抗的变化而设计的,在监护测量中,呼吸阻抗电极与心电电极合用,即用心电电极同时检测心电信号和呼吸阻抗。无创血压监护采用柯氏音检测法,用充气袖带阻断肱动脉,在阻端压力下降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同音调的声音,根据音调和时间可以判断收缩压和舒张压,即为柯氏音。在监护时,用传声器作为传感器,当袖带压力高于收缩压时,血管被压扁,袖带下的血液停止流动,传声器无信号,当传声器检测到第一柯氏音时,袖带对应的压力为收缩压,当传声器检测到柯氏音从减音阶段到无声阶段,袖带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脉搏是动脉血管随心脏舒缩而周期性博动的现象,脉搏包含血管内压、容积、位移和管壁张力等多种物理量的变化,监护测量中可采用光电法测量脉搏,测量所使用的传感器由光源和光电变换器两部分组成,它夹在病人指尖或耳廓上,光源透过人体外周血管,当动脉充血容积变化时,会改变光源的透光率,由光电变换器接收经组织透射或反射的光,转变为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和输出,由此反映动脉血管的容积变化,由于脉搏是随心脏的博动而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因此动脉血管容积也周期性地变化,光电变换器的信号变化周期就是所测量的脉搏率。血氧饱和度的监护也是用光电法测量,传感器与测量脉搏的是同一个,血液中氧分压高时,血液呈鲜红色,氧分压低时血液呈暗红色,光电变换器呈低通特性,当光线透过不同氧分压的血液时,光电变换器接受不同频率的光线,由于光电变换器的低通特性,使不同频率的光线通过光电变换器有不同的灵敏度,通过测量光电变换器的灵敏度,即可测定氧分压,再根据氧离曲线可测定血氧饱和度。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监护仪30的各项生命体征参数警戒值,当监护仪30监测到婴儿的生理参数超过所设置的警戒值时,监护仪30会发出警报通知医护人员,以使医护人员能及时对婴儿进行治疗。
治疗设备40包括多种医疗器械,例如复苏器、呼吸机41、输液泵45等,这些治疗设备40及监护设备可以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培养箱20及控制箱50的两侧,以方便医护人员及时地对婴儿进行抢救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上的操作面板控制治疗设备40启动/停止工作,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治疗设备40的工作参数,例如呼吸机41输出的氧气浓度等。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箱50、治疗设备40及监护仪3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载体10上,载体10可以选用可移动的载体,例如推车、担架等,使得控制箱50、治疗设备40及监护仪30可以利用可移动载体10方便地进行转移,如此,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救护车上,以便医护人员在转运婴儿的途中或其他场所及时地对婴儿进行治疗及监护的操作,从而保证婴儿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同时对新生儿患者进行治疗及监护的操作,解决了传统护理监护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箱50,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的工作参数,并控制其工作,从而使得医护人员不必逐个对设备进行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载体10,并将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固定于载体10上,使得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可以通过载体10方便地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可以转运婴儿的途中或其他场所及时地对婴儿进行治疗及监护的操作,以保证婴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包括:
呼吸机41,设置于所述监护仪30上,所述呼吸机41与所述控制箱50连通;
所述控制箱50还用于控制所述呼吸机41工作,以为婴儿进行人工通气。
呼吸机41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机41在吸气时会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到婴儿的肺内,当压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呼吸机41会停止供气,呼气阀也会相继打开,婴儿的胸廓和肺就会产生被动性的萎陷,产生呼气。婴儿使用的呼吸机41通常由主机、鼻塞和台车等组成,呼吸机41会探测到婴儿气道的塌陷情况,并根据气道狭窄程度,提供不同的压力支持,依靠气流将呼吸道支撑起来,使得婴儿能够正常呼吸。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监护仪30的工作参数,例如氧气浓度,通气速率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呼吸机41,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呼吸机41对婴儿进行人工通气,从而挽救及延长婴儿的生命,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实用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还包括:
急救箱42,设置于所述载体10上,且位于所述控制箱50的一侧,用于容置急救用品及药物。
在本实施例中,急救箱42用于放置急救用品及药物,例如酒精棉、止血钳、注射管、绷带及敷料剂等等,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急救箱42储备的急救用品及药物及时对婴儿进行治疗。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还包括:
吸引器43,设置于所述急救箱42上,所述吸引器43与所述控制箱50连接;
所述控制箱50还用于控制所述吸引器43工作,以吸除手术中婴儿的内容物。
吸引器43则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例如真空泵等,如此,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内挤压,从而实现“吸引”的效果,吸引器43可以用于吸除婴儿外科手术中的清除积血或积液、把持破裂血管的断端,临床急救中的吸痰等,使医护人员的手术视野清楚,减少婴儿感染的机会。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吸引器43的工作参数,例如吸力大小、负压值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急救箱42和吸引器43,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对婴儿进行治疗,从而挽救及延长婴儿的生命,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实用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还包括:
注射泵44,设置于所述急救箱42上,所述注射泵44与所述控制箱50连接;
所述控制箱50还用于控制所述注射泵44工作,以对婴儿进行静脉注射。
婴儿由于发育不完全,抵抗和耐药性较弱,因此在对婴儿进行药物注射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用量和注射速度,注射泵44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注射装置,能够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输入婴儿体内,可以连续为婴儿输注各种急需的药物,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注射泵44主要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和螺母,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用于盛放给婴儿注射的药液,工作时,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使步进电机旋转,步进电机带动丝杆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丝杆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以对婴儿进行注射输液,注射泵44全程匀速运动,工作平稳无脉动,实现高精度,流量准确的液体传输。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设置注射泵44对婴儿进行注射输液的注射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注射泵44,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注射泵44精确对婴儿进行静脉注射,从而准确地控制药物用量,以保证药物最佳的有效的浓度,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还包括:
输液泵45,设置于所述注射泵44上,所述输液泵45与所述控制箱50连接;
所述控制箱50还用于控制所述输液泵45工作,以控制输液导管的输液速度。
婴儿由于发育不完全,抵抗和耐药性较弱,输液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很容易对婴儿的身体造成损害,因此在对婴儿输液时需要特别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输液泵45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以一定速度,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输送进入婴儿体内的一种仪器,同时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液装置,输液速度不受婴儿背压影响,准确可靠,有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输液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输液泵45主要由微机系统、泵装置、监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组成,它作用于输液导管,从而控制输液导管对婴儿的输液速度。泵装置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医用输液泵45一般采用指状蠕动泵作为动力源,指状蠕动泵是利用滚轮转动,使输液泵45管路一定部位受到挤压,产生蠕动,从而推动液体向前流动,指状蠕动泵具有一根凸轮轴,凸轮轴上有多个凸轮,这些凸轮的运动规律相差一定的角度,每个凸轮与一个指状滑块相连。输液泵45工作时,由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指状滑块按照一定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依次挤压静脉输液管,使输液管中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定向流动。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调节输液泵45对婴儿的输液速度和预定输液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液泵45,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使用输液泵45控制对婴儿的输液速度,从而提高了提高输液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还包括:
T组合复苏器46,设置于所述监护仪30的另一侧,所述T组合复苏器46与所述控制箱50连接;
所述控制箱50还用于控制所述T组合复苏器46工作,以为婴儿提供恒定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
在本实施例中,T组合复苏器46是一种由气流控制和压力限制的机械装置,它在婴儿每一次呼吸时都能提供恒定一致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从而能安全的扩张婴儿的肺部并提供氧合,可以避免用传统的捏皮球的形式造成的肺部膨胀不足或是膨胀过度的危险。T组合复苏器46包括压缩气源和T型管,T形管可以与气管插管或新生儿面罩连接,T组合复苏器46启动后会形成一个恒定的吸气平台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和手来建立T组合复苏器46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医护人员可以在T形管上简单的用拇指或是手指在旋盖上一按一放以控制吸气和呼气,从而实现复苏抢救。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调节T组合复苏器46的呼气末正压、吸气峰压以及输出氧气浓度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T组合复苏器46,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使用T组合复苏器46对婴儿进行复苏抢救,从而挽救及延长婴儿的生命,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实用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疗设备40还包括:
氧气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50的下方,且通过气管与培养箱20连接,所述氧气瓶用于储存氧气并供给婴儿呼吸。
氧气瓶(该方案附图中未示出)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下,补充用氧较理想的供氧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氧气瓶可拆卸安装在控制箱50的下方且通过气管与培养箱20箱连接,氧气瓶用于储存和运输氧气,并通过气管将氧气供给培养箱20内的婴儿呼吸。除了供给培养箱20的氧气瓶外,还可以同时设置多个氧气瓶以作为培养箱20、呼吸机41以及T组合复苏器46的氧气储备,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额外供氧设备以供病患人员使用。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还包括:
加湿器60,设置于所述培养箱20内,所述加湿器60与所述控制箱50连接;
所述控制箱50还用于控制所述加湿器60工作,以调节所述培养箱20内的空气湿度。
在培养箱20内对空气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适宜的空气湿度除了可以令婴儿感到舒适外,还能避免药品效果下降、细菌增多、伤口不易愈合等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箱50调节培养箱20的空气湿度,控制箱50可以通过培养箱20内的空气湿度传感器,或额外设置的湿度传感器来获取培养箱20内的空气湿度,并根据培养箱20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加湿器60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以调节培养箱20内的空气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湿器60,使得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加湿器60调节培养箱20内的空气湿度,从而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了治疗婴儿的安全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还包括:
UPS电源70,设置于所述控制箱50的下方,所述UPS电源70与所述控制箱5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连接,所述UPS电源70用于为所述控制箱50、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UPS电源70即不间断电源,其内部具有储能的蓄电池,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电源70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控制箱50、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在供电的同时它还会向机内的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时,UPS电源70会立即将电池储存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能,并向控制箱50、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控制箱50、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在转运过程中还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设备在市电突然中断时不受损坏,UPS电源70还能够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提供保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UPS电源70,使得控制箱50、监护仪30、治疗设备40及培养箱20在转运过程中还能维持正常工作,从而令医护人员能及时对婴儿进行治疗,提高了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
培养箱,设置于所述载体上,所述培养箱用于供婴儿放置;
监护仪,设置于所述载体上,且位于所述培养箱的一侧,所述监护仪用于在所述婴儿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时,监测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
治疗设备,所述治疗设备设置于所述载体上;
控制箱,具有一操作面板,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下方,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监护仪及培养箱连接,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所述监护仪监测的所述婴儿的生命体征参数,控制所述治疗设备工作,以对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的婴儿进行治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包括:
呼吸机,设置于所述监护仪上,所述呼吸机与所述控制箱连通;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呼吸机工作,以为婴儿进行人工通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急救箱,设置于所述载体上,且位于所述控制箱的一侧,用于容置急救用品及药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吸引器,设置于所述急救箱上,所述吸引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吸引器工作,以吸除手术中婴儿的内容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注射泵,设置于所述急救箱上,所述注射泵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注射泵工作,以对婴儿进行静脉注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输液泵,设置于所述注射泵上,所述输液泵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输液泵工作,以控制输液导管的输液速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T组合复苏器,设置于所述监护仪的另一侧,所述T组合复苏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T组合复苏器工作,以为婴儿提供恒定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设备还包括:
氧气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下方,且通过气管与培养箱连接,所述氧气瓶用于储存氧气并供给婴儿呼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还包括:
加湿器,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控制箱连接;
所述控制箱还用于控制所述加湿器工作,以调节所述培养箱内的空气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还包括:
UPS电源,设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下方,所述UPS电源与所述控制箱、治疗设备及培养箱连接,所述UPS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箱、治疗设备及培养箱供电。
CN202122090335.5U 2021-08-31 2021-08-31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Active CN216257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335.5U CN216257993U (zh) 2021-08-31 2021-08-31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335.5U CN216257993U (zh) 2021-08-31 2021-08-31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7993U true CN216257993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0335.5U Active CN216257993U (zh) 2021-08-31 2021-08-31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7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7226B2 (ja) 適切な臨床的発見法に従って意識のある患者の医療または手術手法に伴う苦痛または不安を緩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JP3688994B2 (ja) 鎮静装置、患者に薬剤を送達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一体化された患者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HURST et al. ilomparison of Blood Gases during Transport Using Two Methods of Ventilatory Support
US20240115829A1 (en) Flow therapy system
JP4907534B2 (ja) 医療用エフ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US20100093800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drug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 conscious patient relief from pain and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or surgical procedures
JP2005514122A (ja) 患者の応答性を自動的に評価およびモニタ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9731200B (zh)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CN216257993U (zh) 危重新生儿转运装置
JP2011005262A (ja) 患者の応答性を自動的に評価およびモニタ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Kesten et al.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PNEUMOCYSTIS CARINH PNEUMONIA
CN207640770U (zh) 一种新型icu科用的气管插管装置
CN219672249U (zh) 急诊ecmo-cpr单元方舱
Al-Gunaid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Intensive Care Nurses Towards Weaning Criteria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t Public Hospitals in Sana'a City-Yemen
Hopper et 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ombs et al.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s for the respiratory system
CN216148435U (zh) 新生儿转运装置
Segal et al.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for neonatal special care
Henders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ansmann Basic equipment setup for initial neonatal care and resuscitation
Gallagher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rough an artificial airway): volume and pressure modes
Corley Procedures in the neonatal foal
Carter et al. Invasive ventilation in COVID-19
Hodgkin Ventilatory assistance
CN115199093A (zh) 急诊ecmo-cpr单元方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1302,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ecur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1302,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101, Evergrande Fashion Huigu Building, Fulong Road, Shangheng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ecur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A1302,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ecur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