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7110U -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7110U
CN216257110U CN202122501504.XU CN202122501504U CN216257110U CN 216257110 U CN216257110 U CN 216257110U CN 202122501504 U CN202122501504 U CN 202122501504U CN 216257110 U CN216257110 U CN 216257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plate
top plate
limiting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15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陈佑诚
王俊杰
刘梦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ngyi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ngyi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ngyi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ngyi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15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7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7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7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该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采集孔;试纸条,试纸条设置于壳体内,试纸条包括基板、滤血膜和吸附垫,吸附垫和滤血膜均固定于基板上,且滤血膜至少部分叠放于吸附垫上,滤血膜的位置与采集孔的位置对应;通过采集孔将采集到的全血滴在试纸条上,试纸条包括滤血膜和吸附垫,对全血进行分离和吸附;适用于微量血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回溶,可直接将指尖血滴在试纸条上,采血简单;经过滤血膜过滤后可在常温下风干,便于长期储存和运输;当需要检测样本时,可定量或半定量回溶出样本,可避免溶血混入已经采集的血浆中干扰后续的血液常规检测。

Description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检测可采用指尖采血、静脉采血和足跟采血等。对于采取微量血液进行检测一般由指尖血或幼童的足跟血提供,用于指尖血或足跟血血液检测的采集和保存容器一般选用无菌的毛细管或塑料微离心管,其采血过程主要包括消毒、穿刺和采血。在采血过程中,利用毛细现象将指尖血引入到毛细管中保存,或者利用物理性刮取的方式将血液刮入微离心管。而在医院或其他大型医疗单位,还是以真空采血管搭配无菌针及套筒进行静脉采血为主。
现有的毛细管采血或微离心管采血,常出现血球血浆分离的问题,也有操作上的不便性,更常见伴随着溶血现象的发生。现有的真空采血管,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及后续检验的实施便利性,需避免血液凝固和变质,保证真空采血管内的受测样本(血清或血浆)为液态,这样的样本在运输上是不便利的,仅能在局限范围内递送(如医院内的各检验室间);另外,在针对血清的生化检测时,需要特殊装置进行离心操作,则在真空采血管中需要加入分离胶协助分离,并需要在低温下储存。综上,利用现有的真空采血管采血保存,存在着血样保存必须维持低温的不便,需要特殊设备进行分离,仅适合于医疗院所或集中实验室的血样处理,不利于样本的运输。现有的毛细管采血、微离心管采血,克服了真空管采血管采样必须量大的限制,但是同样的有如上所述保存与运输的难度。
在一些特定的检验机构如基因检测实验室里面尚有另一种血样采集保存的方式,是直接将受检者全血滴上特定的采血纸卡上,其材质为不可溶的木质纤微素,对干燥于其上的生物分子,有较好的保存能力。但是对于细胞的完整性,以及胞内外的同类生物分子无法做到分离分辨,全部在干燥的过程中会完全混合在一起。如后续的检测有纯化的过程,只要保存功能良好,检测性能将不会受到影响,如特定遗传疾病的筛查、感染性的病原核酸筛查都不会受到干扰。但是针对多数的生化及免疫检测,纸卡上的血球细胞破裂后的分子如血红素将会严重干扰后续检验进行。所以此类采血保存装置虽然方便且适于多数场合应用,但是实际使用面会因为检验项目而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毛细管、微离心管、真空采血管等不易采集、易溶血等不良状况、血液保存及运输不便,需要特殊设备进行分离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采集孔;
试纸条,所述试纸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试纸条包括基板、滤血膜和吸附垫,所述吸附垫和所述滤血膜均固定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滤血膜至少部分叠放于所述上,所述滤血膜的位置与所述采集孔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所述试纸条还包括隔断垫,所述隔断垫固定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隔断垫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滤血膜与所述吸附垫之间的重叠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应扣合设置,所述采集孔位于所述顶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所述顶板上还形成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位置与所述吸附垫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所述底板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三限位板均为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为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侧,所述试纸条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所述顶板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沿所述顶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所述第四限位板和所述第五限位板均为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四限位板位于所述观察窗的两侧,所述第五限位板位于所述采集孔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沿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且所述压条位于所述观察窗与所述采集孔之间,用于压紧所述滤血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卡架和第二卡架,所述第一卡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压条与所述采集孔之间,所述第二卡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卡架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固定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且位于所述观察窗远离所述采集孔的一侧,所述顶针用于压紧所述吸附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所述顶板的内侧形成多个安装孔,所述底板的内侧形成多个与所述安装孔适配的安装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试纸条设置于壳体内,壳体设有采集孔,通过采集孔将采集到的全血滴在试纸条上,试纸条包括滤血膜和吸附垫,对全血进行分离和吸附。本实用新型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适用于微量血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回溶,可直接将指尖血滴在试纸条上,采血简单;微量血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分离血球和血浆,并可在常温下风干,便于长期储存和运输;当需要检测样本时,可定量或半定量回溶出样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纸条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纸条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 200:试纸条;
110:顶板; 120:底板;
111:采集孔; 112:观察窗; 113:印刷区;
114:斜面; 115:第四限位板; 116:第五限位板;
117:压条; 118:第一卡架; 119:顶针;
121:第一限位板; 122:第二限位板; 123:第三限位板;
124:第二卡架;
130:安装孔; 131:安装柱;
201:基板; 202:滤血膜; 203:隔断垫;
204:吸附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包括:壳体100和试纸条200。
其中,试纸条200放置于壳体100内部,壳体100作为整个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的支撑外壳,避免试纸条200受损,该壳体100可以由塑料材质制成。壳体100上形成采集孔111,指血或足跟血可以由采集孔111进入到壳体100内部并滴在试纸条200上,进行保存。
试纸条200设置于壳体100内,试纸条200包括基板201、滤血膜202和吸附垫204,吸附垫204和滤血膜202均固定于基板201上,且滤血膜202至少部分叠放于吸附垫204上,滤血膜202的位置与采集孔111的位置对应。
试纸条200主要用于采集和保存血液,基板201则作为安装板,用于粘贴固定上层各层材料,即滤血膜202和吸附垫204等,基板201可采用快筛常用塑料带胶底板120。滤血膜202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全血,通过物理分离方式截留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滤血膜202主要发挥过滤分离作用,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滤血膜202可以由发挥主过滤膜功能的聚醚砜材质以及发挥吸附和释放功能的玻纤混纺材质制成。进一步地,该滤血膜202可以采用Pall VividTM系列、CytosepTM系列、Cobetter PSM系列和GE 1662或1663型号同系列等各知名厂家生产的滤血膜材质或宣称吸附血球细胞的吸附性材质。吸附垫204用于吸附由滤血膜202分离出来的血浆然后进行干燥,并且必须有一定层析渗透率,保证能够定量或半定量洗脱。吸附垫204可采用血浆用滤纸或者保存卡,可具体采用Whatman FTA Card、Whatman 903型号血液保存卡、Ahlstrom Munksjo BioSample card、ImmunoHealthTM血液保存卡等。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滤血膜202和吸附垫204可以依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材料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材料选择。
试纸条200由以上三层结构,即可实现对微量血浆(即100微升以下,正常采集时一滴血液的体积为40微升以下)的快速分离、保存,具体地采集保存过程为:采集到的全血经采集孔111滴到滤血膜202上,经滤血膜202分离和吸附垫204吸附后,可直接在常温下风干,风干后可进行运输和保存,当需要进行血液检测时则可定量或半定量回溶出样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试纸条200设置于壳体100内,壳体100设有采集孔111,通过采集孔111将采集到的全血滴在试纸条200上,试纸条200包括滤血膜202和吸附垫204,对全血进行分离和吸附。本实用新型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适用于微量血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回溶,可直接将指尖血滴在试纸条200上,采血简单;微量血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分离血球和血浆,并可在常温下风干,便于长期储存和运输;当需要检测样本时,可定量或半定量回溶出样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试纸条200还包括隔断垫203,隔断垫203固定于基板201上,且隔断垫203至少部分设置于滤血膜202与吸附垫204之间的重叠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隔断垫203可避免血浆样本的回渗,避免残留在滤血膜202上已经发生破裂的血细胞把产生的溶血混入已经采集的干净血浆中。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滤血膜202至少部分交叠于吸附垫204上,则隔断垫203设置在该交叠区域。进一步地,隔断垫203可采用阻水玻纤,可选择Ahlstrom6613系列玻纤混纺材质,也可以采用特定聚合物材质制成,依据实际情况,隔断垫203可采用其他疏水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隔断垫203不局限于上述材料。
基于上述实施例,试纸条200包括四层或五层结构,试纸条200的组合过程为:先在基板201上粘贴吸附垫204,在吸附垫204上交叠粘贴隔断垫203,最后在底板120的一端粘贴一层或两层滤血膜202,且保证滤血膜202至少有部分交叠设置在隔断垫20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纸条200的尺寸设计:底板120长为60mm,宽为3.8mm;吸附垫204长为17mm,宽为3.8mm;隔断垫203长为10mm,宽为3.8mm;滤血膜202长为20mm,宽为3.8mm。应当理解的是,壳体100也应与上述试纸条200的尺寸相适配进行设计和加工,壳体100和试纸条200的尺寸也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尺寸设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原理:利用重力及毛细现象,使采得的微量血液可以均匀分布在滤血膜上,经过滤血膜物理性的过滤,分离血液中的血球细胞。经过重力牵引向下流动的血浆充满隔断垫以后,血将会接触到吸附垫,吸附垫与血浆触碰时的毛细现象,产生很大的牵引力,直接牵引血浆继续向前导流,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被吸附垫吸收的血浆样本开始蒸散,提供持续稳定的向前导引力直到血浆干燥。在残留于滤血膜上的血浆逐渐变少以后,无法继续向下充满隔断垫,而隔断垫的疏水性力逐渐加大,影响两端液体的内聚力,最后会将吸附垫的干净血浆与滤血膜的残留液体完全阻隔。
一般情况下血液在经过滤血、干燥的过程中,在几分钟内将会产生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溶血释出的血红素会严重影响后续的临床检验,导致结果的失准。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隔断垫的加入使得进入吸附垫的血浆无法回渗,而滤血膜上残留的极微量液体也不会将溶血的部份充满隔断垫,从而避免溶血和干净分离的血浆产生混合,达成完整无污染的分离目的。
吸附垫主要具备两种功能,一是样本的干燥后安定保存,二是液态样本在其中的毛细现象扩散能力的均质性。针对保存功能需选择经过医疗器械相关验证的材质,具有良好的蒸散作用特性(比表面积大,蒸发速度适中可均质干燥),确保样本保存的安全性不易变质。针对吸附垫的毛细现象扩散能力,必须经过多种样本加样后的扩散定速,确认定量回收的可行性以及误差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物理性特性方式进行血液样本血细胞及血浆的分离。使用的特性包含重力、毛细现象(「液体与固体间附着力」和「因液体分子间内聚力而产生的表面张力」两者组合的引力)、滤膜或筛网过滤、疏水性力隔断作用。本方法中包括但并不限于纯物理性作用产生的整体分离保存作用,可使用化学物质提升以上所述的各种物理性作用特性,以达成更好的效果。如滤血膜的化学药品前处理,可增加血液的扩散速度和均匀分布,加速过滤及分离效果。隔断垫的两性化学物质前处理,可以在血浆第一次通过时疏水性阻力降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化学物质的减少将会增大疏水性力,致使隔断垫两端的液体内聚力影响加大,加速隔断的形成。另外,吸附垫的蒸散及扩散速度,也可以经由化学药品的添加进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和市售的侧向流层析法的快筛试剂,都使用到了毛细现象与层析法概念的液体引导,但是差异性在于:
1.侧向流层析快筛,通常样本是血清或者是全血的稀释液,或者必须添加缓冲液,以达到后续检测的目的。稀释10~20倍以后的液体加入量不会超过120微升(120ul),换算即血清样本在作用中不会超过6~12微升。本实用新型的作用范围在10~150微升全血,可分离出5~75微升的血将样本,涵盖范围超过了快筛试剂最低和最高的血清使用量。作用过程中不经稀释,不会对样本做过多处理,分离的血清适合于后续的免疫或生化检验。
2.快筛试剂仅能进行定性分析,无法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阻断以及层析控制,可实现半定量以上的准确度,分离出的血浆后续可以用于进行定性与定量的不同检验。
3.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溶血再度与分离的血浆混合,减少后续检验的干扰。一般快筛试剂的设计都不具备此设计概念,所以无法直接避免干扰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底板120和顶板110,顶板110与底板120相应扣合设置,采集孔111位于顶板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由顶板110和底板120两部分构成,二者扣合设置,可将试纸条200固定在壳体100内部,采集到的全血通过采集孔111滴在试纸条200上。进一步地,顶板110和底板120为可拆卸结构,顶板110的内侧形成多个安装孔130,底板120的内侧形成多个与安装孔130适配的安装柱131,当顶板110和底板120相应扣合时,安装柱131插入到安装孔130中,实现顶板110和底板120固定,当需要打开壳体100取下试纸条200时,则将顶板110从底板120上扣除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10上还形成观察窗112,观察窗112的位置与吸附垫204的位置对应。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112主要用于观察采集到的血浆是否足量,透过观察窗112可以观察到吸附垫204,当吸附垫204出现黄色时,则代表分离后的血浆由吸附垫204吸附,此时可以停止滴血;若超过3分钟完全没有血浆分离时,表示滴入的血液太少,应该持续再滴入血液。观察窗112可设计成为通孔形式,也可以在通孔上安装窗体,避免吸附垫204被污染。
进一步地,观察窗112和采集孔111位置的周侧设有斜面114,通过该斜面114过渡至顶板1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10上设有用于粘贴标签或印刷有相关信息的印刷区113,用以表明采血类型和装置名称,也可以在该印刷区113写明采样是否足量等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20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包括沿底板120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限位板121、第二限位板122和第三限位板123,第一限位板121和第三限位板123均为沿底板12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限位板122为沿底板1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第一限位板121的两侧,试纸条200放置于第一限位槽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主要用于放置试纸条200并对其进行限位,其中第一限位板121和第三限位板123从试纸条200的长度方向进行限位,第二限位板122为双限位板结构,对试纸条200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通过该第一限位槽,可保证试纸条200在壳体100内不会发生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10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对应设置,第二限位槽包括沿顶板110长度方向排列的第四限位板115和第五限位板116,第四限位板115和第五限位板116均为沿顶板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四限位板115位于观察窗112的两侧,第五限位板116位于采集孔11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的轴线与第一限位槽的轴线重合,即当顶板110与底板120扣合时,第二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槽同时对试纸条200进行限位,第四限位板115和第五限位板116均为双限位板结构,对试纸条200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通过上述五个限位板对试纸条200的限位,可保证试纸条200在壳体100内不会发生偏移,避免采血失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还包括压条117,压条117沿顶板110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顶板110的内侧,且压条117位于观察窗112与采集孔111之间,用于压紧滤血膜202。在本实施例中压条117设置两条,其压在试纸条200上,用以固定滤血膜202并藉以阻挡超量的血液经由表面径流,在未过滤的状况下流出滤血膜202到达隔断垫203。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还包括第一卡架118和第二卡架124,第一卡架118设置于顶板110的内侧,且位于压条117与采集孔111之间,第二卡架124设置于底板120的内侧,且与第一卡架118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当顶板110与底板120扣合设置时,第一卡架118和第二卡架124配合能够压紧滤血膜202,进一步固定滤血膜202,其作用与上述压条117的作用类似。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架118和第二卡架124的高度之和与压条117的高度大致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还包括顶针119,顶针119固定于顶板110的内侧,且位于观察窗112远离采集孔111的一侧,顶针119用于压紧吸附垫204。在本实施例中,顶针119布置两个,通过顶针119压紧吸附垫204,由于顶针119很细,不会妨碍吸附垫204中的血浆流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采集孔;
试纸条,所述试纸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试纸条包括基板、滤血膜和吸附垫,所述吸附垫和所述滤血膜均固定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滤血膜至少部分叠放于所述吸附垫上,所述滤血膜的位置与所述采集孔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还包括隔断垫,所述隔断垫固定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隔断垫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滤血膜与所述吸附垫之间的重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应扣合设置,所述采集孔位于所述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还形成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位置与所述吸附垫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包括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三限位板均为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为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侧,所述试纸条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沿所述顶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所述第四限位板和所述第五限位板均为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四限位板位于所述观察窗的两侧,所述第五限位板位于所述采集孔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沿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且所述压条位于所述观察窗与所述采集孔之间,用于压紧所述滤血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架和第二卡架,所述第一卡架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压条与所述采集孔之间,所述第二卡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卡架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固定于所述顶板的内侧,且位于所述观察窗远离所述采集孔的一侧,所述顶针用于压紧所述吸附垫。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内侧形成多个安装孔,所述底板的内侧形成多个与所述安装孔适配的安装柱。
CN202122501504.XU 2021-10-18 2021-10-18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Active CN216257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1504.XU CN216257110U (zh) 2021-10-18 2021-10-18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1504.XU CN216257110U (zh) 2021-10-18 2021-10-18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7110U true CN21625711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1504.XU Active CN216257110U (zh) 2021-10-18 2021-10-18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7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29503B2 (ja) 粒子分離法及び装置
JP4105097B2 (ja) 検体検査器具
US6566051B1 (en) Lateral flow test strip
US8252139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fluid separator collection card
US20050106552A1 (en) Instrument for separating plasma or serum, method of collecting plasma or serum, method of separating plasma or serum, test carrier and glass fiber
CN102128918B (zh) 检测试纸
US20170318802A1 (en) Biological sample collection and storage assembly
US8778276B2 (en) Detection device
AU2021236560B2 (en) Multiple path sample collection card
CN216257110U (zh) 微量采血分离储存装置
US6039868A (en) Blood separator system
AU2013202899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 fluid sample using a fluid separator collection card
CN113347926A (zh) 血液样本的同时现场测试和储存
JP2012198159A (ja) 検体検出デバイス
JP3833830B2 (ja) 血液成分分離器
JP3942912B2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AU2017203286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 fluid sample using a fluid separator multi-layer device
CN117871345A (zh) 一种血红蛋白分析仪光学检测装置
ITAR940022A1 (it)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la raccolta e l'analisi di un campione di sang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