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6874U -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6874U
CN216256874U CN202122302248.1U CN202122302248U CN216256874U CN 216256874 U CN216256874 U CN 216256874U CN 202122302248 U CN202122302248 U CN 202122302248U CN 216256874 U CN216256874 U CN 216256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up
air inlet
groove
dust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22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荣
欧阳林
周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ij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ij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ij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ij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22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6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6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6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它包括壳体和地刷,壳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尘杯,尘杯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壳体内可拆卸安装有吸风电机,壳体上设有与吸风电机相连通的出气窗,尘杯内可拆卸安装有旋风锥,旋风锥上设有过滤棉,旋风锥通过过滤棉与吸风电机相连通,尘杯的侧面连接有进气管,地刷通过进气管与旋风锥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利于降噪;吸风电机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且安装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吸尘器的体积;尘杯安装省时省力,同时保证卡接扣能准确卡进卡口内。

Description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
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现有的吸尘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吸尘器底部进气管一般都连接于尘杯的底部,为了防止尘杯内的粉尘倒灌于进气管内,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处往往设置较为复杂的结构,造成安装拆卸不便,且制造成本较高;第二,吸尘器内的吸风电机通常需要先安装到电机座上,然后再将电机座连同吸风电机一起装配到壳体内,安装拆卸不便的同时,使得吸尘器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操作;第三,传统的尘杯与壳体的连接处采用的卡扣式连接,往往是需要操作者通过按压按钮,使得按钮上的卡扣脱离卡槽来拆卸尘杯,反之当需要将尘杯安装于壳体上时,则需要操作者通过用力推动尘杯,使得按钮上的卡扣卡进卡槽内,这样设计一方面无法保证卡扣能准确卡进卡槽内,另一方面容易加快按钮上卡扣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较为复杂使得制造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它包括壳体和地刷,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尘杯,所述尘杯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内可拆卸安装有吸风电机,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吸风电机相连通的出气窗,所述尘杯内可拆卸安装有旋风锥,所述旋风锥上设有过滤棉, 所述旋风锥通过过滤棉与吸风电机相连通,所述尘杯的侧面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地刷通过进气管与旋风锥相连通。
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尘杯,所述尘杯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内可拆卸安装有吸风电机,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吸风电机相连通的出气窗,所述尘杯内可拆卸安装有旋风锥,所述旋风锥上设有过滤棉, 所述旋风锥通过过滤棉与吸风电机相连通,所述尘杯的侧面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地刷通过进气管与旋风锥相连通。在吸风电机的作用下,含有粉尘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地刷和进气管进入到旋风锥内,通过旋风锥的分离,使得粉尘落于尘杯内,经分离后的气体通过过滤棉过滤后通过出气窗排出干净气体;进气管连接于尘杯的侧壁上,只需将进气管直接与尘杯的侧壁连接即可,就能解决避免出现粉尘倒灌的问题,无需通过复杂的结构来实现连接,达到了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目的;同时过滤棉还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一侧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相对应的另一侧向外凸起且形成与吸风电机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与上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形成与手柄相匹配的装配槽,所述手柄可拆卸安装于装配槽内,所述安装槽位于下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槽与上壳体的另一端构成一个空腔,所述吸风电机可拆卸安装于空腔内,所述装配槽位于空腔的一端,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有进气窗,所述旋风锥依次通过过滤棉和进气窗与吸风电机相连通,所述出气窗位于空腔的侧壁上。安装吸风电机时,操作者只需先将吸风电机装配于安装槽内,使得吸风电机得到限位,然后将上壳体装配于下壳体上,使得吸风电机置于空腔内,有利于保护吸风电机安全,吸风电机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且安装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吸尘器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电源开关,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位于安装槽的外侧,所述电源线通过电源开关与吸风电机电连接。这样设计有助于节约电线的长度,布线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位于空腔设有进气窗的一端,所述L型槽内设有按钮片,所述按钮片的一端位于L型槽内且与L型槽转动连接,所述按钮片的另一端与尘杯开口端外侧卡扣连接,所述空腔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扣,所述卡接扣位于空腔设有进气窗的一端,所述尘杯的开口端侧壁设有与卡接扣相匹配的卡口。拆卸尘杯时,操作者只需向外掰开按钮片,使得按钮片的一端产生翻转,其另一端上的卡接扣脱离卡口即可,反之装配尘杯时,操作者只需将尘杯开口端与壳体的端部相对应,反向翻转按钮片,将卡接扣卡进卡口内即可,操作者无需用力推动尘杯即可完成尘杯的安装,省时省力,同时保证卡接扣能准确卡进卡口内,且减少了按钮上卡接扣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所述L型槽的侧壁与底部衔接处设有与限位卡扣相匹配的L型限位口,所述按钮片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限位卡扣和按钮片的另一端之间,所述按钮片通过转轴与L型槽转动连接。L型限位口的设计有利于按钮片的翻转活动,当按钮片上的卡接扣与卡口相匹配时,限位卡扣正好与L型限位口位于L型槽侧壁上的边缘相接触,提高了按钮片对尘杯的卡接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卡扣和转轴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按钮片通过弹簧与L型槽的底部弹性连接。当按钮片上的卡接扣与卡口相匹配时,弹簧被压缩,此时弹簧作用于按钮片上,使得限位卡扣与L型限位口位于L型槽侧壁上的边缘紧密接触的同时,按钮片上的卡接扣与卡口也能得到紧密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按钮片对尘杯的卡接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地刷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尘杯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尘杯内,所述旋风锥位于尘杯的开口端内,所述旋风锥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位于尘杯内的一端相匹配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位于进气管内且与进气管相连通。旋风锥位于尘杯的开口端内,使得旋风锥与尘杯底部的距离较大,从而增大了气流和粉尘在尘杯内的活动空间,从而有利于降噪,同时提供了较大的粉尘收集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旋风锥的一侧设有与进气管相匹配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一端靠近尘杯的底部,所述避让槽的另一端远离尘杯的底部,所述导风管与避让槽远离尘杯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的底部和导风管侧壁之间形成与进气管位于尘杯内的一端相匹配的插接槽,所述旋风锥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甩尘口,所述甩尘口与尘杯内部相连通。进气管内含有粉尘的混合气体通过导风管后进入到旋风锥内进行分离工作,分离后的粉尘通过甩尘口进入到尘杯底部,同时气体通过过滤棉过滤后进行排放,利于人体健康;旋风锥通过插接槽插接于进气管位于尘杯内的一端上,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所述尘杯的开口端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根凸条,若干根凸条沿尘杯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凸条的一端靠近尘杯的底部,所述凸条的另一端远离尘杯的底部,所述旋风锥的外侧壁上设有翻边,所述旋风锥通过翻边置于凸条远离尘杯底部的一端上,旋风锥通过插接槽插接于进气管位于尘杯内的一端上的同时通过翻边置于凸条上,提高旋风锥安装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所述翻边的边缘与尘杯的内侧壁密封连接,防止尘杯内的粉尘依次通过进气窗和出气窗排出,有利于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同时利于降噪。
作为优选,所述旋风锥的一端靠近尘杯的底部,所述旋风锥的另一端远离尘杯的底部,所述旋风锥远离尘杯底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分离出风口,所述过滤棉可拆卸安装于分离出风口上,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连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进气窗位于限位块上,所述分离出风口依次通过过滤棉和进气窗与吸风电机相连通。旋风锥通过插接槽插接于进气管位于尘杯内的一端上且通过翻边置于凸条上后,然后将尘杯与壳体相配合,此时限位块卡进限位槽内,限位块通过过滤棉作用于限位槽以此来压紧旋风锥,在尘杯与壳体装配状态下,使得旋风锥在凸条和限位块的作用下装配牢固,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避免粉尘倒灌的情况下,进气管与尘杯的连接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利于降噪;有利于保护吸风电机安全,吸风电机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且安装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吸尘器的体积;有助于节约电线的长度,布线方便;尘杯安装省时省力,同时保证卡接扣能准确卡进卡口内,且减少了按钮上卡接扣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按钮片对尘杯的卡接牢固度;提供了较大的粉尘收集空间;利于人体健康;旋风锥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装配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尘杯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旋风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尘杯和旋风锥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壳体,2. 地刷,3. 手柄,4. 尘杯,5. 吸风电机,6. 旋风锥,7. 过滤棉,8. 进气管,9. 上壳体,10. 下壳体,11. 安装槽,12. 装配槽,13. 空腔,14. 进气窗,15.电源开关,16. 电源线,17. L型槽,18. 按钮片,19. 卡接扣,20. 卡口,21. 限位卡扣,22.L型限位口,23. 转轴,24. 弹簧,25. 导风管,26. 避让槽,27. 插接槽,28. 甩尘口,29.凸条,30. 翻边,31. 限位槽,32. 分离出风口,33.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它包括壳体1和地刷2,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手柄3,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尘杯4,尘杯4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壳体1内可拆卸安装有吸风电机5,壳体1上设有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的出气窗,尘杯4内可拆卸安装有旋风锥6,旋风锥6上设有过滤棉7,旋风锥6通过过滤棉7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尘杯4的侧面连接有进气管8,地刷2通过进气管8与旋风锥6相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包括上壳体9和下壳体10,下壳体10的一侧与上壳体9可拆卸连接,下壳体10相对应的另一侧向外凸起且形成与吸风电机5相匹配的安装槽11,下壳体10的一端与上壳体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形成与手柄3相匹配的装配槽12,手柄3可拆卸安装于装配槽12内,安装槽11位于下壳体10的另一端,安装槽11与上壳体9的另一端构成一个空腔13,吸风电机5可拆卸安装于空腔13内,装配槽12位于空腔13的一端,空腔13的另一端设有进气窗14,旋风锥6依次通过过滤棉7和进气窗14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出气窗位于空腔13的侧壁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壳体9上设有电源开关15,下壳体10上设有电源线16,电源线16位于安装槽11的外侧,电源线16通过电源开关15与吸风电机5电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空腔13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L型槽17,L型槽17位于空腔13设有进气窗14的一端,L型槽17内设有按钮片18,按钮片18的一端位于L型槽17内且与L型槽17转动连接,按钮片18的另一端与尘杯4开口端外侧卡扣连接,如图2和图5所示,空腔13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扣19,卡接扣19位于空腔13设有进气窗14的一端,尘杯4的开口端侧壁设有与卡接扣19相匹配的卡口20。
如图4所示,按钮片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21,L型槽17的侧壁与底部衔接处设有与限位卡扣21相匹配的L型限位口22,按钮片18上设有转轴23,转轴23位于限位卡扣21和按钮片18的另一端之间,按钮片18通过转轴23与L型槽17转动连接。限位卡扣21和转轴23之间设有弹簧24,按钮片18通过弹簧24与L型槽17的底部弹性连接。
如图2和图6所示,进气管8的一端与地刷2转动连接,进气管8的另一端与尘杯4的侧壁固定连接,进气管8的另一端位于尘杯4内,旋风锥6位于尘杯4的开口端内,旋风锥6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8位于尘杯4内的一端相匹配的导风管25,导风管25位于进气管8内且与进气管8相连通。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旋风锥6的一侧设有与进气管8相匹配的避让槽26,避让槽26的一端靠近尘杯4的底部,避让槽26的另一端远离尘杯4的底部,导风管25与避让槽26远离尘杯4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避让槽26的底部和导风管25侧壁之间形成与进气管8位于尘杯4内的一端相匹配的插接槽27,旋风锥6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甩尘口28,甩尘口28与尘杯4内部相连通。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尘杯4的开口端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根凸条29,若干根凸条29沿尘杯4的周向均匀分布,凸条29的一端靠近尘杯4的底部,凸条29的另一端远离尘杯4的底部,旋风锥6的外侧壁上设有翻边30,旋风锥6通过翻边30置于凸条29远离尘杯4底部的一端上,翻边30的边缘与尘杯4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旋风锥6的一端靠近尘杯4的底部,旋风锥6的另一端远离尘杯4的底部,旋风锥6远离尘杯4底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槽31,限位槽31内设有分离出风口32,过滤棉7可拆卸安装于分离出风口32上,空腔13的另一端连接有与限位槽31相匹配的限位块33,限位块33位于限位槽31内,进气窗14位于限位块33上,分离出风口32依次通过过滤棉7和进气窗14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
将吸风电机5安装到吸尘器上时,操作者只需先将吸风电机5装配于安装槽11内,使得吸风电机5得到限位,然后将上壳体19装配于下壳体10上,使得吸风电机5置于空腔13内,有利于保护吸风电机5安全,吸风电机5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且安装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吸尘器的体积。
吸尘器工作时,在吸风电机5的作用下,含有粉尘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地刷2、进气管8和导风管25进入到旋风锥6内,通过旋风锥6的分离,使得粉尘通过甩尘口28落于尘杯4的底部,经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分离出风口32处的过滤棉7过滤后依次经过进气窗14和出气窗排出壳体1外,类似于吸尘器型号为HJL2106的工作原理;进气管8直接连接于尘杯4的侧壁上,无需通过复杂的结构连接来实现避免尘杯4内出现粉尘倒灌的问题,达到了进气管8与尘杯4的连接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目的,同时过滤棉7还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清理尘杯4时,操作者只需向外掰开按钮片18,使得按钮片18的一端产生翻转,其另一端上的卡接扣19脱离卡口20,然后取出旋风锥6即可对尘杯4内的粉尘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操作者先将旋风锥6通过插接槽27插接于进气管8位于尘杯4内的一端上并通过翻边30置于凸条29上,然后将尘杯4开口端与壳体1的端部相对应,反向翻转按钮片18,将卡接扣19卡进卡口20内,操作者无需用力推动尘杯4即可完成尘杯4的安装,省时省力,同时保证卡接扣19能准确卡进卡口20内,此时限位块33卡进限位槽31内,限位块33通过过滤棉7作用于限位槽31以此来压紧旋风锥6,在尘杯4与壳体1装配状态下,使得旋风锥6在凸条29和限位块33的作用下装配牢固,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和地刷(2),所述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手柄(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尘杯(4),所述尘杯(4)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内可拆卸安装有吸风电机(5),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的出气窗,所述尘杯(4)内可拆卸安装有旋风锥(6),所述旋风锥(6)上设有过滤棉(7),所述旋风锥(6)通过过滤棉(7)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所述尘杯(4)的侧面连接有进气管(8),所述地刷(2)通过进气管(8)与旋风锥(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9)和下壳体(10),所述下壳体(10)的一侧与上壳体(9)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10)相对应的另一侧向外凸起且形成与吸风电机(5)相匹配的安装槽(11),所述下壳体(10)的一端与上壳体(9)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形成与手柄(3)相匹配的装配槽(12),所述手柄(3)可拆卸安装于装配槽(12)内,所述安装槽(11)位于下壳体(10)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槽(11)与上壳体(9)的另一端构成一个空腔(13),所述吸风电机(5)可拆卸安装于空腔(13)内,所述装配槽(12)位于空腔(13)的一端,所述空腔(13)的另一端设有进气窗(14),所述旋风锥(6)依次通过过滤棉(7)和进气窗(14)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所述出气窗位于空腔(13)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9)上设有电源开关(15),所述下壳体(10)上设有电源线(16),所述电源线(16)位于安装槽(11)的外侧,所述电源线(16)通过电源开关(15)与吸风电机(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空腔(13)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L型槽(17),所述L型槽(17)位于空腔(13)设有进气窗(14)的一端,所述L型槽(17)内设有按钮片(18),所述按钮片(18)的一端位于L型槽(17)内且与L型槽(17)转动连接,所述按钮片(18)的另一端与尘杯(4)开口端外侧卡扣连接,所述空腔(13)相对应的另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扣(19),所述卡接扣(19)位于空腔(13)设有进气窗(14)的一端,所述尘杯(4)的开口端侧壁设有与卡接扣(19)相匹配的卡口(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按钮片(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21),所述L型槽(17)的侧壁与底部衔接处设有与限位卡扣(21)相匹配的L型限位口(22),所述按钮片(18)上设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位于限位卡扣(21)和按钮片(18)的另一端之间,所述按钮片(18)通过转轴(23)与L型槽(17)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卡扣(21)和转轴(23)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按钮片(18)通过弹簧(24)与L型槽(17)的底部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与地刷(2)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与尘杯(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位于尘杯(4)内,所述旋风锥(6)位于尘杯(4)的开口端内,所述旋风锥(6)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8)位于尘杯(4)内的一端相匹配的导风管(25),所述导风管(25)位于进气管(8)内且与进气管(8)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风锥(6)的一侧设有与进气管(8)相匹配的避让槽(26),所述避让槽(26)的一端靠近尘杯(4)的底部,所述避让槽(26)的另一端远离尘杯(4)的底部,所述导风管(25)与避让槽(26)远离尘杯(4)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26)的底部和导风管(25)侧壁之间形成与进气管(8)位于尘杯(4)内的一端相匹配的插接槽(27),所述旋风锥(6)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甩尘口(28),所述甩尘口(28)与尘杯(4)内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尘杯(4)的开口端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根凸条(29),若干根凸条(29)沿尘杯(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凸条(29)的一端靠近尘杯(4)的底部,所述凸条(29)的另一端远离尘杯(4)的底部,所述旋风锥(6)的外侧壁上设有翻边(30),所述旋风锥(6)通过翻边(30)置于凸条(29)远离尘杯(4)底部的一端上,所述翻边(30)的边缘与尘杯(4)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风锥(6)的一端靠近尘杯(4)的底部,所述旋风锥(6)的另一端远离尘杯(4)的底部,所述旋风锥(6)远离尘杯(4)底部的一端设有限位槽(31),所述限位槽(31)内设有分离出风口(32),所述过滤棉(7)可拆卸安装于分离出风口(32)上,所述空腔(13)的另一端连接有与限位槽(31)相匹配的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位于限位槽(31)内,所述进气窗(14)位于限位块(33)上,所述分离出风口(32)依次通过过滤棉(7)和进气窗(14)与吸风电机(5)相连通。
CN202122302248.1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Active CN216256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2248.1U CN2162568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2248.1U CN2162568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6874U true CN21625687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2248.1U Active CN216256874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6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0816A (zh) 一种水机干湿两用污水箱组件
CN216256874U (zh) 一种吸尘器的吸尘结构
CN102210575A (zh) 软管连接结构
CN211130872U (zh) 一种手持立式无线静音吸尘器结构
CN209404599U (zh) 多功能清洁刷
CN215305449U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的开合结构
CN212326286U (zh) 一种水机干湿两用污水箱装置
CN214387338U (zh) 一种吸尘装置
CN220045766U (zh) 清洁设备
CN211582909U (zh) 一种带气流灰尘分离的吸尘器结构
CN109171557B (zh) 一种吸尘器
CN212307715U (zh) 一种吸尘器两用手柄装置
CN218943189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06102554U (zh) 一种吸尘器
CN220423834U (zh) 一种便于拆装尘杯的无线手持吸尘器
CN212679023U (zh) 一种手持便捷型吸尘器
CN218165133U (zh) 一种过滤结构及具有其的尘气分离装置
CN218279515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模块及清洁机
CN219846337U (zh) 尘杯的倒尘结构
CN214208239U (zh) 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
CN214180286U (zh) 一种hepa组件可拆卸清洗手持吸尘器
CN219645629U (zh) 一种双尘腔的便携式吸尘器
CN217390606U (zh) 扫地机器人的清洁系统
CN216454798U (zh) 一种吸尘器尘杯结构
CN101849806A (zh) 吸尘器的滑套式吸尘软管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