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5777U -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45777U
CN216245777U CN202122823589.3U CN202122823589U CN216245777U CN 216245777 U CN216245777 U CN 216245777U CN 202122823589 U CN202122823589 U CN 202122823589U CN 216245777 U CN216245777 U CN 216245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fins
heat transfer
transition
transf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35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军
袁贵业
李前方
张小广
夏瑞华
安鹏涛
巴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Longxiang Precision Copper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Longxiang Precision Copper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Longxiang Precision Copper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Longxiang Precision Copper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35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45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45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45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和主翅片,所述主翅片螺旋缠绕在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相邻的主翅片之间形成通道,所述主翅片顶部被滚花形成凹槽和一次翅片,所述一次翅片的顶部被滚压或碾平形成扁状翅片,所述扁状翅片与所述一次翅片形成蘑菇型结构或T字型结构,所述扁状翅片的顶面为台面,所述台面与所述扁状翅片的至少一侧侧壁面之间通过过渡面连接。过渡面可以引导制冷剂沸腾气体排出通道,同时引导外部制冷剂液体进入通道,使得制冷剂有规律进出,改善了通道内及过渡面处的两相流流场,从而极大提高了沸腾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热管,具体涉及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背景技术
对于换热管制造行业来说,要提高制冷空调设备的能效,主要是通过开发高效传热管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来实现。尤其是制冷和空调系统中所用的蒸发管,其制冷剂在管外沸腾时的沸腾换热热阻相当大,甚至大于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热阻,因此,强化管外沸腾换热对提高蒸发管的传热性能可以起到显著效果。
关于泡核沸腾机理的研究表明:蒸发管的换热能力可以通过在传热管外表面形成翅片得以提高。现有技术中,通过改进蒸发管和冷却介质接触的内表面可以提高换热能力。改进换热管内表面的一个例子为在换热管内表面形成脊状凸起的方法。现有技术中,还通过改进翅片结构提高换热能力,例如通过对管子外表面上的翅片切凹槽或开槽以形成泡核沸腾空腔或空隙,这种结构允许气泡向外穿过空腔,达到或穿过更窄的表面开口,更加强化了传热。又如中国专利CN95246323.7和CN03207498.0公开的蒸发器用热交换管,其外表面为顶部压成T性螺旋翅片,形成具有开口略小的沟槽结构或空穴结构,以构造出形成汽化核心的场所,从而达到强化沸腾换热的效果。
目前仍需要通过对制片结构的改进,以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用于提高蒸发管的传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和主翅片,所述主翅片螺旋缠绕在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相邻的主翅片之间形成通道,所述主翅片顶部被滚花形成凹槽和一次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翅片的顶部被滚压或碾平形成扁状翅片,所述扁状翅片与所述一次翅片形成蘑菇型结构或T字型结构,所述扁状翅片的顶面为台面,所述台面与所述扁状翅片的至少一侧侧壁面之间通过过渡面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渡面为斜面或者为圆弧面。
进一步:所述过渡面的宽度为0.05mm~0.5mm。
进一步:所述过渡面的最低端低于相邻所述扁状翅片上靠近该最低端的一侧侧壁,更好地引导制冷剂沸腾气体排出通道,同时引导外部制冷剂液体进入通道。
进一步:所述过渡面的最低端被相邻所述扁状翅片上靠近该最低端的一侧侧壁部分覆盖且留有间隙,更好地引导制冷剂沸腾气体排出通道,同时引导外部制冷剂液体进入通道。
进一步:所述主翅片沿管体轴向每英寸设有26个~60个,螺旋角为0.3°~2.5°。
进一步:所述凹槽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0个~160个。
进一步: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有内齿,所述内齿为螺纹状,所述内齿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内齿的齿顶角范围为10°~120°。
进一步:所述内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夹角范围为20°~70°,所述内齿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条~90条,所述内齿的高度为0.1mm~0.6 mm。
进一步:所述主翅片相对所述管体的轴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过渡面可以引导制冷剂沸腾气体排出通道,避免了由于通道内气体制冷剂因压力过高而引起的过热需求变大。
2、过渡面可以引导外部制冷剂液体进入通道,避免了由于通道内制冷剂不足而引起的干蒸。
3、过渡面可以引导制冷剂沸腾气体排出通道,同时引导外部制冷剂液体进入通道,使得制冷剂有规律进出,改善了通道内及过渡面处的两相流流场,从而极大提高了沸腾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中主翅片和扁状翅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中主翅片和扁状翅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主翅片;3、内齿;4、通道;5、凹槽;6、一次翅片;7、扁状翅片;8、台面;9、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第一实施例: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1和主翅片2,所述主翅片2螺旋缠绕在管体1的外表面,所述相邻的主翅片2之间形成通道4,所述主翅片2顶部被滚花形成凹槽和一次翅片6,所述一次翅片6的顶部被滚压或碾平形成扁状翅片7,所述扁状翅片7与所述一次翅片6形成蘑菇型结构或T字型结构,所述扁状翅片7的顶面为台面8,所述台面8为平面或近似于平面;所述台面8与所述扁状翅片7的至少一侧侧壁面之间通过过渡面9连接,所述过渡面9为斜面或者为圆弧面,所述过渡面9可以引导制冷剂沸腾气体排出通道4,同时引导外部制冷剂液体进入通道4,使得制冷剂有规律进出,改善了通道4内及过渡面9处的两相流流场,从而极大提高了沸腾换热效果;所述过渡面9的宽度为0.05mm~0.5mm;所述过渡面9的最低端低于相邻所述扁状翅片7上靠近该最低端的一侧侧壁。
另外,所述主翅片2沿管体1轴向每英寸设有26个~60个,螺旋角为0.3°~2.5°。所述凹槽5沿所述管体1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0个~160个。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设有内齿3,所述内齿3为螺纹状,所述内齿3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内齿3的齿顶角范围为10°~120°。所述内齿3与所述管体1的轴线夹角范围为20°~70°,所述内齿3沿所述管体1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条~90条,所述内齿3的高度为0.1mm~0.6 mm。
第二实施例:
其它技术特征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所述换热管外径为19mm,壁厚为1.13mm,采用专用的轧管机并用挤压加工的方式,管内和管外同时一体化加工。一次翅片6被滚压或碾平之前事先弯曲或倾斜主翅片2,即所述主翅片2相对所述管体1的轴向倾斜设置,之后通过滚压或碾平一次翅片6顶部形成扁状翅片7,所述台面8和其至少一侧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面9,如图4所示,所述扁状翅片7一侧的过渡面9的宽度较大,所述扁状翅片7另一侧的过渡面9的宽度较小,过渡面9与台面8连接。
第三实施例:
其它技术特征在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所述过渡面9的最低端被相邻所述扁状翅片7上靠近该最低端的一侧侧壁部分覆盖且留有间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包括一体成型的管体和主翅片,所述主翅片螺旋缠绕在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相邻的主翅片之间形成通道,所述主翅片顶部被滚花形成凹槽和一次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翅片的顶部被滚压或碾平形成扁状翅片,所述扁状翅片与所述一次翅片形成蘑菇型结构或T字型结构,所述扁状翅片的顶面为台面,所述台面与所述扁状翅片的至少一侧侧壁面之间通过过渡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为斜面或者为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的宽度为0.05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的最低端低于相邻所述扁状翅片上靠近该最低端的一侧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的最低端被相邻所述扁状翅片上靠近该最低端的一侧侧壁部分覆盖且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翅片沿管体轴向每英寸设有26个~60个,螺旋角为0.3°~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0个~160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设有内齿,所述内齿为螺纹状,所述内齿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所述内齿的齿顶角范围为10°~1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与所述管体的轴线夹角范围为20°~70°,所述内齿沿所述管体的圆周方向分布有6条~90条,所述内齿的高度为0.1mm~0.6 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翅片相对所述管体的轴向倾斜设置。
CN202122823589.3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Active CN216245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3589.3U CN216245777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3589.3U CN216245777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5777U true CN216245777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45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3589.3U Active CN216245777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5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47961B2 (ja) 多路扁平管
US7178361B2 (en) Heat transfer tubes, including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use thereof
EP3736521B1 (en) Heat exchange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unit
EP2354743A2 (en) Double-pipe heat exchanger
EP2917675B1 (en) Evaporation heat transfer tube
US20190137194A1 (en) Heat change tube for the end product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50084778A (ko) 중공 공동을 갖는 증발열 전달 튜브
JP4294183B2 (ja) 内面溝付伝熱管
US9733024B2 (en) Tubing element with fins for a heat exchanger
CN216245777U (zh)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US20150377563A1 (en) Tube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r
CN113983851A (zh) 一种翅片带过渡表面的传热管
EP2941610B1 (en) Tubing element for a heat exchanger means
CN115790237A (zh) 一种换热翅片结构、换热管及换热器
CN216245778U (zh) 一种加强沸腾的传热管
CN212692657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用蒸发管
JP2013096651A (ja) 内面溝付伝熱管及び内面溝付伝熱管を備えた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046684A (zh) 一种加强沸腾的传热管
JP3747974B2 (ja) 内面溝付伝熱管
CN110849196A (zh) 一种高效型满液式换热管
CN112082418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用蒸发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11400926U (zh) 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20818691U (zh) 一种非匀称传热管
CN218723448U (zh) 一种换热翅片结构、换热管及换热器
CN106643259A (zh) 一种组合齿形内螺纹铜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