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1607U - 液压缸和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液压缸和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41607U
CN216241607U CN202122874479.XU CN202122874479U CN216241607U CN 216241607 U CN216241607 U CN 216241607U CN 202122874479 U CN202122874479 U CN 202122874479U CN 216241607 U CN216241607 U CN 216241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44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吉生
袁宏伟
闫信
蒋安
张会妍
何术东
吴斯鹏
刘志伟
杜嘉瑞
张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S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S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S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S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44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41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41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41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缸和焚烧炉,液压缸包括缸筒和缸盖,两者密封连接围成液压油腔,还包括紧贴于缸筒外表面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具有供冷媒通过的换热腔,换热腔具有供冷媒输入的冷媒入口和供冷媒输出的冷媒出口;换热结构与缸筒可拆卸连接。应用时向换热结构的冷媒入口输入冷媒,换热后的冷媒从冷媒出口输出;液压缸工作过程中,缸筒的热量会通过缸筒与换热结构的紧贴面导向换热结构,通过冷媒与换热结构之间的换热,实现对换热结构降温,进而实现对缸筒的液冷冷却,对液压缸降温效果较好,从而解决液压缸温度高造成的连锁问题。此外,换热结构与缸筒可拆卸连接,能够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方便液压缸的检修和维护,且方便改造。

Description

液压缸和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缸,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焚烧炉。
背景技术
在焚烧炉设备运行时,其中大多数机构都在进行着翻转、往复运动,这将需要一套强有力的液压系统来完成这一操作。液压系统主要包括炉排液压缸、阀组、主油泵、压力调节阀件、液压控制装置等,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完成挡板、推料器、炉排、除渣机等机械动作。
炉排型焚烧炉(简称炉排炉)包括干燥、燃烧、燃尽三段,垃圾主要在燃烧段燃烧,此位置温度较高,推动焚烧炉排的液压缸紧贴炉排外护板,外护板处隔热效果比较差,导致紧贴的炉排液压缸温度很高,而且炉排液压缸的安装空间狭小、散热较差,导致油缸密封圈等相关零件长期受到高温影响,密封圈损坏比较频繁,且更换密封圈需要大量的人力,且会间接影响锅炉蒸发量和发电量,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液压缸,以解决温度高造成的连锁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具有上述液压缸的焚烧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缸,包括缸筒和缸盖,两者密封连接围成液压油腔,还包括:
紧贴于所述缸筒外表面的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具有供冷媒通过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具有供冷媒输入的冷媒入口和供冷媒输出的冷媒出口;
其中,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缸筒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缸筒的底座与所述缸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换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螺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换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分体,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根螺栓之间。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换热分体串联连接,通过一个所述冷媒入口供冷媒输入,通过一个所述冷媒出口供冷媒输出。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换热分体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扇环形换热壳,所述扇环形换热壳的内环壳与所述缸筒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所述扇环形换热壳的外环壳不突出于所述螺栓外侧所在的圆。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螺栓为四根,沿所述缸筒的周向均匀布置;
所述换热分体为三个,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相邻的两根螺栓形成的四个侧面中除用于连接油缸软管和安装限位开关导轨的侧面以外的三个侧面上。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
冷媒储液箱,所述冷媒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冷媒输入管与所述冷媒入口连接,所述冷媒储液箱的回液口通过冷媒输出管与所述冷媒出口连接,所述冷媒输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用于驱动冷媒在所述冷媒储液箱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所述冷媒为冷却水。
优选的,上述液压缸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换热结构进行吹风的风冷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液压缸包括缸筒和缸盖,两者密封连接围成液压油腔,还包括紧贴于缸筒外表面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具有供冷媒通过的换热腔,换热腔具有供冷媒输入的冷媒入口和供冷媒输出的冷媒出口;其中,换热结构与缸筒可拆卸连接。
应用时向换热结构的冷媒入口输入冷媒,换热后的冷媒从冷媒出口输出;液压缸工作过程中,缸筒的热量会通过缸筒与换热结构的紧贴面导向换热结构,通过冷媒与换热结构之间的换热,实现对换热结构降温,进而实现对缸筒的液冷冷却,对液压缸降温效果较好,从而解决液压缸温度高造成的连锁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与缸筒可拆卸连接,能够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方便液压缸的检修和维护,且方便改造。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焚烧炉,包括炉排炉主体和用于驱动所述炉排炉主体运行的炉排液压缸,所述炉排液压缸为上述任一种液压缸,由于上述液压缸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液压缸的焚烧炉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液压缸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液压缸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换热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压缸,解决了温度高造成的连锁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4,本实施例公开的液压缸包括缸筒1和缸盖2,两者密封连接围成液压油腔,还包括紧贴于缸筒1外表面的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具有供冷媒通过的换热腔,换热腔具有供冷媒输入的冷媒入口41和供冷媒输出的冷媒出口42;其中,换热结构与缸筒1可拆卸连接。
应用时向换热结构的冷媒入口41输入冷媒,换热后的冷媒从冷媒出口42输出;液压缸工作过程中,缸筒1的热量会通过缸筒1与换热结构的紧贴面导向换热结构,通过冷媒与换热结构之间的换热,实现对换热结构降温,进而实现对缸筒1的液冷冷却,对液压缸降温效果较好,从而解决液压缸温度高造成的连锁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与缸筒1可拆卸连接,能够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方便液压缸的检修和维护,且方便改造。
为了提高缸筒1与缸盖2的连接强度,缸筒1的底座与缸盖2通过螺栓3连接,该螺栓3贯穿整个缸筒1的轴向长度。
换热结构设置于底座上并与螺栓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将换热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螺栓3上,并利用缸筒1自身的底座支撑换热结构,方便加装换热结构,还减少了零部件,使结构更加简单。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在缸筒1上设置连接耳并利用螺纹结构或者抱箍环抱在缸筒1上等,实现换热结构与缸筒1的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换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分体,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根螺栓3之间。本实用新型使换热结构分为至少两部分,方便安装。具体的,换热分体的两侧分别通过卡扣扣在其两侧的两根螺栓3上。当然,换热结构也可以为一个整体结构,通过避让部绕过螺栓3位置。
如图4所示,为了简化结构,换热分体串联连接,通过一个冷媒入口41供冷媒输入,通过一个冷媒出口42供冷媒输出。本实施例使所有换热分体利用一个冷媒入口41和一个冷媒出口42外接,这样一来,换热结构仅需要一个冷媒入口41连接冷媒输入管5和一个冷媒出口42连接冷媒输出管6。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换热分体并联设置,分别单独连接冷媒输入管5和冷媒输出管6。
优选的,换热分体为板式换热器4,板式换热器4具有扇环形换热壳,扇环形换热壳的内环壳与缸筒1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扇环形换热壳的外环壳不突出于螺栓3外侧所在的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利用板式换热器4紧贴缸筒1的外周面,贴合面积较大,导热性更佳,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将板式换热器4镶嵌固定在螺栓3之间的空间,使结构更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换热分体还可以为翅片式换热器或者盘管式换热器,只要具有能紧贴于缸筒1外表面的导热面均可。
为了方便布局,螺栓3为四根,沿缸筒1的周向均匀布置;换热分体为三个,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相邻的两根螺栓3形成的四个侧面中除用于连接油缸软管和安装限位开关导轨的侧面以外的三个侧面上。本实施例中,扇环形的板式换热器4布置在缸筒1被螺栓3分隔的三个侧面上,另一侧面需要接油缸软管和安装限位开关导轨。使换热结构环抱缸筒1的三面,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仅在其中相对两个侧面上布置板式换热器4。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结构还包括冷媒储液箱,冷媒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冷媒输入管5与冷媒入口41连接,冷媒储液箱的回液口通过冷媒输出管6与冷媒出口42连接,冷媒输入管5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用于驱动冷媒在冷媒储液箱与换热结构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利用循环泵和冷媒储液箱配合为换热结构提供封闭的循环冷媒冷却,冷媒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控制,冷却效果较高,可以维持液压缸本地温度低于干燥炉排油缸温度,大大降低产品更换率,提高蒸发量,电厂效益达到提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持续向冷媒输入管5提供冷媒,换热后的冷媒用作其他用处。
为了节省成本,冷媒为冷却水。本实用新型利用循环冷却水对液压缸实现水冷冷却,当然,上述冷媒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液冷的溶液,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阐述。
该液压缸还包括用于对换热结构进行吹风的风冷结构。具体的,风冷结构为风机,本实施例采用外加风机鼓风对液压缸辅助冷却,加速了液压缸周围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果。
具体的实施例中,缸筒1的底座截面的外尺寸为185mm×185mm,缸筒1外径为165mm,半径为82.5mm。
设置板式换热器4的内环壳半径R1为83.60mm;外环壳半径R2为115.13mm;扇形区域夹角约74.13°;内外环壳之间厚度L3为30mm;从而能够在满足空间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焚烧炉,包括炉排炉主体和用于驱动炉排炉主体运行的炉排液压缸,炉排液压缸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解决了液压缸温度高造成的连锁问题,在焚烧炉运行时,可以很好为炉排提供动力保证,从而使焚烧炉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焚烧炉的运行可靠性,维护垃圾焚烧电厂的经济效益,其优点是由液压缸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压缸,包括缸筒(1)和缸盖(2),两者密封连接围成液压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紧贴于所述缸筒(1)外表面的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具有供冷媒通过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具有供冷媒输入的冷媒入口(41)和供冷媒输出的冷媒出口(42);
其中,所述换热结构与所述缸筒(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的底座与所述缸盖(2)通过螺栓(3)连接,所述换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螺栓(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分体,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根螺栓(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分体串联连接,通过一个所述冷媒入口(41)供冷媒输入,通过一个所述冷媒出口(42)供冷媒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分体为板式换热器(4),所述板式换热器(4)具有扇环形换热壳,所述扇环形换热壳的内环壳与所述缸筒(1)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所述扇环形换热壳的外环壳不突出于所述螺栓(3)外侧所在的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为四根,沿所述缸筒(1)的周向均匀布置;
所述换热分体为三个,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相邻的两根螺栓(3)形成的四个侧面中除用于连接油缸软管和安装限位开关导轨的侧面以外的三个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
冷媒储液箱,所述冷媒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冷媒输入管(5)与所述冷媒入口(41)连接,所述冷媒储液箱的回液口通过冷媒输出管(6)与所述冷媒出口(42)连接,所述冷媒输入管(5)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用于驱动冷媒在所述冷媒储液箱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为冷却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换热结构进行吹风的风冷结构。
10.一种焚烧炉,包括炉排炉主体和用于驱动所述炉排炉主体运行的炉排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液压缸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缸。
CN202122874479.XU 2021-11-22 2021-11-22 液压缸和焚烧炉 Active CN216241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4479.XU CN216241607U (zh) 2021-11-22 2021-11-22 液压缸和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4479.XU CN216241607U (zh) 2021-11-22 2021-11-22 液压缸和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1607U true CN216241607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5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4479.XU Active CN216241607U (zh) 2021-11-22 2021-11-22 液压缸和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1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5863U (zh) 低熵混燃发动机
CN101832199A (zh) 低熵混燃发动机
CN111536543B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医疗垃圾处理系统的烟气冷却器
CN210885324U (zh) 外热式优质活性炭高效节能环保回转活化炉
CN216241607U (zh) 液压缸和焚烧炉
CN107702340B (zh) 双层螺旋盘管供热装置供应热水和/或蒸汽的方法
CN215808488U (zh) 一种用于冷却燃烧器的高效冷却装置
CN115773215A (zh) 耦合orc的太阳能光热补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202973056U (zh) 船用增压锅炉承压壳体结构
CN2577129Y (zh) 干式水冷螺旋管排滚筒除渣机
CN2465117Y (zh) 热风炉用换热器
CN107940985B (zh) 一种篦式过渡冷却装置
RU2303324C1 (ru) Генератор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тока с разомкнутой системой газов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CN202204334U (zh) 甲醇合成过程的气体冷却系统
CN208476011U (zh) 烟气冷却用烟道
CN202598557U (zh) 冷渣机外置回水装置
CN217029103U (zh) 一种连续旋转爆震发电机
CN216144183U (zh) 一种篦冷机风室密封装置
CN211423456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功能的氧化装置切换阀
CN210530971U (zh) 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水冷装置
CN219974615U (zh) 一种工业发电用内燃机缸套水冷却提升系统
CN215975898U (zh) 一种转炉水冷下料口装置
KR102153769B1 (ko) 선박의 폐열회수 시스템
CN216894609U (zh) 一种快速散热型长寿命发动机
CN213631509U (zh) 一种回转窑筒体辐射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