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0193U -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 Google Patents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40193U
CN216240193U CN202122705881.5U CN202122705881U CN216240193U CN 216240193 U CN216240193 U CN 216240193U CN 202122705881 U CN202122705881 U CN 202122705881U CN 216240193 U CN216240193 U CN 216240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mounting block
groove
channel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58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7058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40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40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40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风撑装置与能够实现开合的物体配合安装,风撑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凸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块滑动安装;以及限位块与第二安装块转动配合安装且位于滑槽内,限位块能够在滑槽内移动,限位块能够在凸块的推动下实现转动;在第一状态下,限位块与滑槽卡合从而限制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朝相对的方向移动;在第二状态下,限位块能够在滑槽内往复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撑装置,通过在第一安装块上形成供限位块滑动的滑槽,并通过限位块与滑槽的卡合实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卡合定位。本实用新型的风撑装置受外力抗击影响小,坚固,耐用。

Description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风撑,特别是关于一种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背景技术
风撑在窗户上应用的非常广泛,用于对窗户进行定位锁定,防止窗户意外关闭而损坏窗户。但是现有的风撑结构非常简单,在窗户受到外力从而对风撑产生作用力时,风撑非常容易产生损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撑装置,其结构牢固,不容易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撑装置,与能够实现开合的物体配合安装,所述风撑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以及限位块。
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块滑动安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转动配合安装且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移动,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凸块的推动下实现转动。
所述限位块被配置成: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槽卡合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朝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物体无法闭合;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往复移动,使得物体能够打开。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包括能够供所述限位块移动的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凸块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所述通道端部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通道连接形成有卡合部,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一端与卡合部卡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抵接,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块能够进入所述通道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的宽度,在第一状态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另一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凹槽抵接,在第二状态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通道相对应且能够进入所述通道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凸块通过水平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卡合部伸入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呈V形,通过所述凸块水平移动使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接触部位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侧壁移动至底部,实现所述限位块的偏移转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通道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伸入的卡口,通过转动并锁紧所述定位块使得所述定位块伸入所述卡口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定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块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能够伸入所述卡口内的凸起部,所述卡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凸起部能够沿着所述第一侧壁通过转动进入所述卡口内,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对所述凸起部进行阻挡,两个所述卡口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通道上的设置方向相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块通过定位组件配合所述条形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块配合安装,通过所述定位组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窗户,包括窗框和窗扇,还包括所述的安装于所述窗框和所述窗扇上的风撑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撑装置,通过在第一安装块上形成供限位块滑动的滑槽,并通过限位块与滑槽的卡合实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卡合定位。本实用新型的风撑装置受外力抗击影响小,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风撑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风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风撑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限位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定位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朝相反方向移动时,风撑装置各部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朝相对方向移动时,在第一状态下的风撑装置各部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再次朝相反方向移动时,风撑装置各部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再次朝相对方向移动时,在第二状态下的风撑装置各部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风撑装置10,与能够实现开合的物体100配合安装,物体100包括铰接的固定装置和活动装置,也可以是两个都是活动装置进行铰接。物体100打开时,风撑装置10拉伸;物体100闭合时,风撑装置10先拉伸一下,然后收缩。
如图2和图3所示,风撑装置10包括第一安装块1、第二安装块2、限位块3、导向块4、定位块5以及盖板6。第二安装块2与第一安装块1滑动安装。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分别与物体100转动安装。物体100打开时,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反的方向滑动。物体100闭合时,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对的方向滑动。限位块3转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块2上。导向块4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块2上。定位块5通过螺钉等锁紧件安装于第二安装块2上,通过拧动锁紧件能够使得定位块5产生转动。限位块3、导向块4以及定位块5依次设置。
一实施方式中,盖板6与第二安装块2配合安装,盖板6与第二安装块2之间具有供第一安装块1穿过的间隙。盖板6与限位块3转动安装、与导向块4固定安装。盖板6与限位块3和第二安装块2通过同一安装件配合安装,盖板6与导向块4以及第二安装块2通过另一安装件配合安装。通过盖板6能够实现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之间的滑动。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安装块1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设置有凸块12,限位块3靠近凸块12设置。滑槽11包括能够供限位块3、导向块4以及定位块5移动的通道111以及设置于通道111两侧的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113。凸块12设置于通道111两端部的相对两侧壁的其中一侧壁上,凸块12设置于靠近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113的一端部的侧壁上,凸块12位于第一凹槽112和第二凹槽113之间。相连的第一凹槽112的侧壁与通道111的侧壁形成卡合部114,卡合部114呈台阶状。第一凹槽112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113的深度。第一安装块1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安装块2配合安装的安装孔13。
一实施方式中,通道111两侧均开设有卡口115,卡口115具有相连的第一侧壁1151和第二侧壁1152。第一侧壁115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壁1152的长度,第一侧壁1151和第二侧壁115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侧壁1151与相连的通道111的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侧壁1151呈向内凹陷的弧面。两个卡口115的第一侧壁1151和第二侧壁1152在通道111上的设置方向相反。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安装块2上还开设有条形孔21。第一安装块1通过定位组件配合条形孔21以及安装孔13与第二安装块2配合安装,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实现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的定位。定位组件可以是螺钉和螺母的组合。
如图7、图5和图3所示,限位块3位于滑槽11内,限位块3能够在滑槽11内移动,限位块3能够在凸块12的推动下实现转动。限位块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部3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32的宽度,第二端部32的宽度大于通道111的宽度。
第一端部31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12。卡合部114能够伸入第一卡槽311或第二卡槽312内,凸块12通过水平能够分别抵接于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12内以及第二端部32的侧壁。
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槽311和第二卡槽312呈V形,通过凸块12水平移动使得凸块12与第一卡槽311或第二卡槽312的接触部位能够从第一卡槽311或第二卡槽312的侧壁移动至底部,实现限位块3的偏移转动。
如图7和图3所示,导向块4位于通道111内从而实现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之间的滑动导向。
如图7、图6和图3所示,定位块5位于通道111内。定位块5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能够伸入卡口115内的凸起部51,凸起部51能够沿着第一侧壁1151通过转动进入卡口115内,第二侧壁1152用于对凸起部51进行阻挡。通过锁紧件带动定位块5转动使得定位块5伸入卡口115,然后并锁紧,从而实现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定位。当然,凸起部51退出卡口115时,也需要凸起部51沿第一侧壁1151反向转动退出。
在第一状态下,限位块3与滑槽11卡合从而限制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物体100无法闭合;限位块3一端与卡合部114卡合、另一端与第二凹槽113抵接,在第二状态下,限位块3能够在滑槽11内往复移动,使得物体100能够打开或闭合。
首先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反方向移动。凸块12水平移动使得凸块12与第一卡槽311的接触部位能够从第一卡槽311的侧壁处移动至底部,实现限位块3往顺时针方向一定角度的偏移转动。
然后如图8所示,限位块3往顺时针方向一定角度的偏移转动后,卡合部114能够与第二卡槽312相对应。此时,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对方向移动,卡合部114移动与第二卡槽312接触,且接触部位能够从第二卡槽312的侧壁处移动至底部,实现卡合部114对限位块3的进一步推动,使得限位块3往顺时针方向再一次进行转动,当限位块3的第一端部31与第二凹槽113的底壁抵接时,从而实现限位块3与滑槽11的卡合。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无法再进一步的朝相对方向移动,物体100能够实现打开锁定。
继续如图9所示,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水平移动的凸块12与第二端部32接触,该接触部位靠近具有第一卡槽311的第一端部31处,且该接触部位朝具有第一卡槽311的第一端部31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限位块3沿顺时针方向的再一次转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安装限位块3的转轴的轴线与凸块12不在同一水平平面上,安装限位块3的转轴位于凸块12一侧的下方,从而使得凸块12与第二端部32接触时,具有杠杆效果。
最后如图10所示,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朝相对的方向移动,卡合部114与另一个第二端部32接触,该接触部位靠近具有第二卡槽312的第一端部31处,且该接触部位朝具有第二卡槽312的第一端部31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限位块3沿顺时针方向的再一次转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安装限位块3的转轴的轴线与卡合部114不在同一水平平面上,安装限位块3的转轴位于卡合部114一侧的上方,从而使得卡合部114与对应的第二端部32接触时,具有杠杆效果。当卡合部114推动限位块3,使得具有第一卡槽311的第一端部31与滑槽11的通道111相对应,从而实现限位块3能够进入通道111内,物体100能够实现闭合。
图7到图10依次展示的是,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从拉伸锁定到缩短闭合的过程,从而实现物体100的打开锁定以及闭合。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窗户,包括窗框和窗扇,还包括安装于窗框和窗扇上的风撑装置10,一实施方式中,风撑装置10与窗框和窗扇的底部配合安装。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风撑装置,与能够实现开合的物体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撑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凸块;
第二安装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块滑动安装;以及
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转动配合安装且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移动,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凸块的推动下实现转动;
所述限位块被配置成: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槽卡合从而限制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朝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物体无法闭合;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所述滑槽内往复移动,使得物体能够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能够供所述限位块移动的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道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凸块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所述通道端部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通道连接形成有卡合部,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一端与卡合部卡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抵接,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块能够进入所述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端部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通道的宽度,在第一状态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另一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凹槽抵接,在第二状态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通道相对应且能够进入所述通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凸块通过水平能够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以及所述第二端部,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卡合部伸入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呈V形,通过所述凸块水平移动使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接触部位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侧壁移动至底部,实现所述限位块的偏移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通道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块伸入的卡口,通过转动并锁紧所述定位块使得所述定位块伸入所述卡口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能够伸入所述卡口内的凸起部,所述卡口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凸起部能够沿着所述第一侧壁通过转动进入所述卡口内,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对所述凸起部进行阻挡,两个所述卡口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通道上的设置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块通过定位组件配合所述条形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块配合安装,通过所述定位组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定位。
10.一种窗户,包括窗框和窗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于所述窗框和所述窗扇上的风撑装置。
CN202122705881.5U 2021-11-03 2021-11-03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Active CN216240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881.5U CN216240193U (zh) 2021-11-03 2021-11-03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881.5U CN216240193U (zh) 2021-11-03 2021-11-03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0193U true CN216240193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1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5881.5U Active CN216240193U (zh) 2021-11-03 2021-11-03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0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1724B2 (en) Multi-point lock assembly
US5120094A (en) Sliding door locking device
US9140041B2 (en) Compression latch
US9068382B1 (en) Locking hinge assembly
WO2006047229A2 (en) Slam latch with pop-up knob
EP3135842A1 (en) Lock device equipped with opening support mechanism, and sliding door including lock device equipped with opening support mechanism
CN216240193U (zh) 风撑装置及使用该风撑装置的窗户
GB2263128A (en) Door and window securing devices
KR101627578B1 (ko) 미닫이 창호용 자동 록킹장치의 록킹조립체
CA2844430A1 (en) Latch assembly
US11149484B1 (en) Door stop
US7273239B1 (en) Latch for sliding closures
CN114008285B (zh) 凸轮装置
CN217353983U (zh) 一种窗用卡槽式铰链
EP3744935A1 (en) A cam arrangement
GB2452514A (en) A cam lock for a window or a door
WO2004063498A1 (en) A lock assembly
RU2005123137A (ru) Петля для дверей, окон и подоб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ооружений
KR200442346Y1 (ko) 장롱의 슬라이딩 도어 이탈방지장치
CN213980367U (zh) 风撑及具有该风撑的窗户
IL295638A (en) closing system
CN217812969U (zh) 一种快装合页装置及具有该快装合页装置的门窗
CN218759393U (zh) 一种限位结构及铰链
CN216406472U (zh) 风撑组件及使用该风撑组件的窗户
CN113338736B (zh) 一种可以调节开窗角度的平开窗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