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8447U -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8447U
CN216218447U CN202122611535.0U CN202122611535U CN216218447U CN 216218447 U CN216218447 U CN 216218447U CN 202122611535 U CN202122611535 U CN 202122611535U CN 216218447 U CN216218447 U CN 21621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dissipa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15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维洋
黄章义
陈实
王日聪
卢力
叶志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26115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8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8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热电子器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发热电子器件通过固定件悬空设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旨在不增加排风扇的前提下,提高电控箱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追求高性能的前提下,又要求空间小,结构简单。
每个空调都有一个用来控制设备运行和给设备提供动力的电控箱,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电控箱中所有通电电气元件都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将产生的热量散出,会使电控箱内电气元件自身温度不断升高,影响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气元件失灵和损坏。传统的电控箱散热方式,是依靠环境温度散热,散热效果差,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有的增加强制排风扇增加空气流动,但增加风扇往往会增加整体运行噪音和功率,影响体验。因此如何在不增加排风扇的前提下,提高电控箱的散热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旨在不增加排风扇的前提下,提高电控箱的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热电子器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发热电子器件通过固定件悬空设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两个自由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的C形固定板,所述发热电子器件连接于C形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之间并与所述C形固定板的槽底和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均形成间隙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发热电子器件上靠近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上远离所述发热电子器件的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的隔挡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12个。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将壳体内部气体吹出的风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电子器件为电控箱。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空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增加排风扇,利用壳体上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空气流动,提高发热电子器件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结构简单,节约制造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20,设置在壳体20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50和出风口10,以及设置在壳体20内的发热电子器件40,还包括固定件60,所述发热电子器件40通过固定件60悬空设置在进风口50和出风口10之间的风道上。
具体的,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20,该壳体20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材料、合金钢材料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20,具有支撑能力强,耐磨损等优点。当然根据设计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新型材料。在此不再一一限定。
在壳体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50和一个出风口10,从而可形成完整的风道。在壳体20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电子器件40。本申请的发热电子器件40可以为电控箱、散热翅片等等。
在壳体20的内部还设置有固定件60,固定件60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在壳体20的内壁上。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可以方便固定件60的安装与拆卸。当然根据设计的需要,固定件60与壳体20内壁之间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焊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可以提高固定件60与壳体20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发热电子器件40通过固定件60悬空设置在进风口50和出风口10之间的风道上,本申请中的悬空是指发热电子器件40的各个面不与固定件以及壳体内部相贴合,通过连接件将发热电子器件40抬起。由于发热电子器件40的悬空设置提高了发热电子器件4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发热电子器件40与空气热交换时的换热效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增加排风扇,利用壳体20上进风口50和出风口10之间的空气流动,提高发热电子器件40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结构简单,节约制造与运行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60为两个自由端连接于所述壳体20内壁的C形固定板,所述发热电子器件40连接于C形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之间并与所述C形固定板的槽底和所述壳体20内表面之间均形成间隙配合。
具体的,固定件60为 C形固定板, C形固定板包括两个自由端和一个连接端。 C形固定板通过两个自由端与壳体20的内壁进行连接。其通过螺钉或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上述连接方式,便于C形固定板的安装与拆卸。发热电子器件40通过螺钉或螺栓的方式连接在C形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之间。同时发热电子器件40与壳体20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发热电子器件40与C形固定板的连接端之间同样形成间隙。其中,间隙的尺寸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由于发热电子器件40与壳体20内壁之间的间隙和发热电子器件40与C形固定板连接端之间的间隙均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在同等条件下,空气通过该间隙时的流速大于未设置固定板时的流速,从而直接提高了发热电子器件40的散热效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发热电子器件40连接在C形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之间,并使发热电子器件40与壳体20内表面之间和 C形固定板的槽底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从而提高了空气通过该间隙时的流速,提高了发热电子器件40的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50与所述发热电子器件40上靠近所述壳体20内壁的一侧相对设置。
具体的,进风口50正对发热电子器件40上靠近壳体20内壁的一侧。当进风口50进入空气时,空气直接与发热电子器件40相接触,不存在风量损失,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50上远离所述发热电子器件40的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的隔挡板30。
具体的,在进风口50上远离发热电子器件40的一侧设置有隔挡板30。隔挡板3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隔挡板30主要用于阻隔壳体20外的物质通过进风口50进入到壳体20内部。隔挡板30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设置。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可以有效的阻隔壳体20外的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进风口50进入壳体20内部。提高了隔挡板30的格挡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50的数量为12个。
具体的,进风口50的数量为12个。通过设置12个进风口50。可以有效的减小单个进风口50的尺寸,从而避免壳体20外的物质通过进风口50进入壳体20内部。提高了壳体20内部有关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10处设有将壳体20内部气体吹出的风机。
具体的,在出风口10处设置有将壳体20内部气体吹出的风机。通过设置风机在进风口50与出风口10之间形成风道。进而提高进风口50的进风量,提高了发热电子器件40的散热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具体的,将风机设置为轴流风机,具有安装方便,风量大,便于后期的维护且可靠性高。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电子器件40为电控箱。
具体的,电控箱是用来控制设备运行和给设备提供动力的装置。其在运行过程中,电控箱中的所有通电电器元件都会产生热量。如不及时将热量散出。会使电控箱内电气元件自身温度不断升高,而影响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器元件失灵和损坏。 本申请的散热结构主要用于对降低电控箱的温度。避免因为电控箱中的温度升高,而导致电控箱中相关电气元件失灵或损坏。提高电控箱内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空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热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发热电子器件通过固定件悬空设置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两个自由端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的C形固定板,所述发热电子器件连接于C形固定板的两个自由端之间并与所述C形固定板的槽底和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均形成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发热电子器件上靠近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远离所述发热电子器件的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倾斜的隔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12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将壳体内部气体吹出的风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子器件为电控箱。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空调。
CN202122611535.0U 2021-10-28 2021-10-28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16218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1535.0U CN216218447U (zh) 2021-10-28 2021-10-28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1535.0U CN216218447U (zh) 2021-10-28 2021-10-28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8447U true CN21621844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1535.0U Active CN216218447U (zh) 2021-10-28 2021-10-28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8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3873A (zh) 一种散热模块及包括其的充电枪和充电座
CN216218447U (zh)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CN213634301U (zh) 一种可调节散热速率的电脑机箱
CN113873857A (zh) 散热结构和制冷设备
CN208188355U (zh) 一种ct探测器散热装置
JP3070397B2 (ja) 強制空冷装置
CN212573070U (zh) 一种嵌入式真空扫描盒钛膜冷却装置
CN201459303U (zh) 一种棉纺异纤清除机的反复式冷却装置
CN219843901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保护装置
CN212085590U (zh) 一种能够提高散热能力的电气柜
CN219874989U (zh) 一种用于母线槽主动制冷的机构
CN2836415Y (zh) 控制柜空调器的一体式面板装置
CN21170114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器柜
CN218997509U (zh) 可散热式高压配电盒
CN218103719U (zh)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CN219145951U (zh) 一种机箱侧壁散热装置
CN219676550U (zh) 一种电源散热装置及高稳定电源
CN220691365U (zh) 一种具备散热防潮功能的计算机
CN219181038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力电气柜
CN216959042U (zh) Tsc无功补偿控制机构散热装置
CN210292449U (zh) 一种制冷设备外循环区的散热式布局结构
CN211959887U (zh) 一种防护散热功率设备
CN219536709U (zh) 电能转换器前箱体结构、电能转换器箱体以及电能转换器
CN220066475U (zh) 一种除湿水冷配电柜
CN216491534U (zh) 一种能快速疏散内部热量的自动化电气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