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3749U - 一种扣式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式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3749U
CN216213749U CN202122403532.8U CN202122403532U CN216213749U CN 216213749 U CN216213749 U CN 216213749U CN 202122403532 U CN202122403532 U CN 202122403532U CN 216213749 U CN216213749 U CN 216213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cover
end port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35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志敏
肖海燕
顾勇平
明应时
刘晓伟
黄利平
刘祥郡
董水金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u Ganf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u Ganf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u Ganf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u Ganf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35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3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3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3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种扣式电池,包括电池面盖、电芯和壳体,电池面盖为预压焊接式的电池面盖,电池面盖包括连接件组件,电芯设置在连接件组件之间,壳体为一端开口的壳体,连接件组件和电芯位于壳体内,电池面盖设置在壳体开口处,电芯与壳体之间含有电池液。连接件组件采用预压固定在固定部件与壳盖之间,再将固定部件与壳盖进行焊接进行二次固定,提高电池安全且降低了漏液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扣式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线缆传输方式逐渐被无线耳机所取代。无线耳机是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例如蓝牙)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其相对于有线耳机而言具有无线连接、使用便捷的特点。其中目前最新出现的真正无线互连立体声蓝牙耳机就是无线耳机中较为典型的一种。
目前现有的耳机电池密封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式电池,连接件组件采用预压固定在固定部件与壳盖之间,再将固定部件与壳盖进行焊接进行二次固定,提高电池安全且降低了漏液风险。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式电池,包括:
电池面盖,所述电池面盖为预压焊接式的电池面盖,所述电池面盖包括连接件组件;
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组件之间;
壳体,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连接件组件和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面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开口处,所述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含有电池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面盖包括:
所述连接件组件,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固定部件,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固定部件;
壳盖,所述固定部件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壳盖,所述壳盖上开设有焊盘通过孔和注液孔,焊盘部件位于所述焊盘通过孔内,所壳盖固定盖设在所述壳体开口端处。
封闭部件,所述注液孔上设置有所述封闭部件,所述封闭部件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孔;
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第一端部与电芯下端的极耳连接,所述焊盘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部预压在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壳盖之间,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壳盖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电芯上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电芯下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绝缘部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盘部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组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盘部件为阳极焊盘或阴极焊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组件为外表带绝缘的导电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组件使用导电体绕圈的方式堆叠平行于所述电芯端面或所述电芯直径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组件不包括所述第二端部,电芯阴极与所述第一端部的延长位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电池使用预压全固定的电池面盖与壳体无缝焊机,完全避免电池漏液。
2、连接件组件采用预压固定在固定部件与壳盖间,再将固定部件与壳盖进行焊接进行二次固定,提高电池面盖的安全且降低漏液风险,进而提高整个电池的固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式电池的爆炸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壳体,201、电芯,202、绝缘部件,303、连接件组件(包含301、第一端部,302、第二端部),304、焊盘部件,4、固定部件,5、壳盖,501、焊盘通过孔,502、注液孔,6、封闭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如图1-2所示,一种扣式电池,包括电池面盖、电芯201和壳体1,电池面盖为预压焊接式的电池面盖,电池面盖包括连接件组件303,电芯201设置在连接件组件303之间,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壳体1,连接件组件303和电芯201位于壳体1内,电池面盖设置在壳体1开口处,电芯201与壳体1之间含有电池液。
进一步地,电池面盖包括连接件组件303、固定部件4、壳盖5和封闭部件6及焊盘部件304,连接件组件303包括第一端部301、第二端部302,连接件组件303连接在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之间,第二端部302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部件4,固定部件4靠近第二端部302的一侧上设置有壳盖5,壳盖5上开设有焊盘通过孔501和注液孔502,焊盘部件304位于焊盘通过孔501内,壳盖5固定盖设在壳体1开口端处。注液孔502上设置有封闭部件6,封闭部件6用于封闭注液孔502,电芯201位于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之间,第一端部301与电芯201下端的极耳连接,焊盘部件304设置在第二端部302远离电芯201的一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盖5固定盖设在壳体1开口端处,其中固定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和粘接等,其中焊接可以为熔焊、压焊和钎焊等,具体地,壳盖5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其中焊接使得壳体1和壳盖5的固定性好且对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的焊接精度高,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固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端部302预压在固定部件4和壳盖5之间,固定部件4和壳盖5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件4和壳盖5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和粘接等,其中焊接可以为熔焊、压焊和钎焊等,具体地,固定部件4和壳盖5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其中焊接使得固定部件4和壳盖5的固定性好且对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的焊接精度高,以此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固定性。
进一步地,固定部件4与电芯201上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和第一端部301与电芯201下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件4与电芯201上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和第一端部301与电芯201下端极耳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和粘接等,其中焊接可以为熔焊、压焊和钎焊等,具体地,固定部件4与电芯201上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和第一端部301与电芯201下端极耳的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焊接对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的焊接精度高,适用与对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提高焊接的效率。
进一步地,电芯20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绝缘部件202。
实施例中公开绝缘部件202为采用贴部件安装形成的两个绝缘部件202,本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实际安装需要,绝缘部件202也可以通过涂敷有绝缘胶而形成部件。
进一步地,焊盘部件304固定在连接件组件30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焊盘部件304可以通过热压胶粘或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连接连接件组件303上,具体的,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smt贴部件式或焊接,具体地,焊接可以为手工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组件303内部线路存在Breaker,能够提高电池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采用本申请的预压焊接的电池面盖,其中的连接件组件303可使用导电体绕圈的方式堆叠平行于电芯201端面或直径方向,按照极片卷绕方向保持一致,有效平衡卷绕体磁场,使电池产生的磁场降至最低,去除磁场对主机的干扰,避免辐射及底噪的产生,最优方式为使用片状FPC线圈堆叠,使空间占用率最小。
进一步地,焊盘部件304为阴极或阳极焊盘部件30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面盖,所述电池面盖为预压焊接式的电池面盖,所述电池面盖包括连接件组件(303);
电芯(201),所述电芯(20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组件(303)之间;
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壳体(1),所述连接件组件(303)和所述电芯(201)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电池面盖设置在所述壳体(1)开口处,所述电芯(201)与所述壳体(1)之间含有电池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面盖包括:
所述连接件组件(303),所述连接件组件(303)包括第一端部(301)和第二端部(302);
固定部件(4),所述第二端部(302)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固定部件(4);
壳盖(5),所述固定部件(4)靠近所述第二端部(302)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壳盖(5),所述壳盖(5)上开设有焊盘通过孔(501)和注液孔(502),焊盘部件(304)位于所述焊盘通过孔(501)内,所壳盖(5)固定盖设在所述壳体(1)开口端处;
封闭部件(6),所述注液孔(502)上设置有所述封闭部件(6),所述封闭部件(6)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孔(502);
所述电芯(201)位于所述第一端部(301)和所述第二端部(302)之间,所述第一端部(301)与电芯(201)下端的极耳连接,所述焊盘部件(304)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302)远离所述电芯(201)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302)预压在所述固定部件(4)和所述壳盖(5)之间,所述固定部件(4)和所述壳盖(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4)与所述电芯(201)上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端部(301)与所述电芯(201)下端极耳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20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绝缘部件(2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盘部件(304)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组件(3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盘部件(304)为阳极焊盘或阴极焊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组件(303)为外表带绝缘的导电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组件(303)使用导电体绕圈的方式堆叠平行于所述电芯(201)端面或所述电芯(201)直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组件(303)不包括所述第二端部(302),电芯阴极与所述第一端部(301)的延长位置连接。
CN202122403532.8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扣式电池 Active CN216213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3532.8U CN21621374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扣式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3532.8U CN21621374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扣式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3749U true CN21621374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3532.8U Active CN216213749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扣式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3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3406B1 (en) Battery comprising an electric connector
KR101302318B1 (ko) 무선 이동 통신 장치용 배터리
CN111987340A (zh) 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
TWI467835B (zh) 用於提供電力的裝置
CN215933657U (zh) 电池
CN111952514B (zh) 一种电池
CN103296241A (zh) 一种电连接件以及一种电池
WO2020155223A1 (zh) 二次电池
CN215815976U (zh) 电池
CN216213749U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18472131U (zh) 可降低蓝牙耳机底噪的包覆式电芯
CN215771455U (zh) 电池
CN113937395A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16213754U (zh) 一种电池面盖
CN208637463U (zh) 一种方形卷绕多极耳锂离子电池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CN216698660U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12366068U (zh) 纽扣电池
CN212380483U (zh) 纽扣电池
CN207664857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06059520U (zh) 电池
CN218456116U (zh) 可提高蓝牙耳机听感的电芯
CN216563339U (zh) 一种预压电池面盖及扣式电池
CN219457789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5119164U (zh) 聚合物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