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3026U -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3026U
CN216213026U CN202122574340.3U CN202122574340U CN216213026U CN 216213026 U CN216213026 U CN 216213026U CN 202122574340 U CN202122574340 U CN 202122574340U CN 216213026 U CN216213026 U CN 216213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ate
movable contact
shell
descending section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43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梦琪
林昌晓
洪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f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f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f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f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43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3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3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3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动触板、静触板,动触板及静触板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触点及静触点,外壳内还设置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具有贴合状态及分离状态,所述的动触板同侧设置有形状不同的缺口,外壳内设置有缺口形状相适配的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触点不会被反装的新型保温开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开关,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背景技术
控制开关是用于电气控制和热工仪表的过程控制时的一种特殊开关,控制开关应用于多种场合,如在电热水壶或电热锅中,具有加热与保温等两种模式,其中控制保温的控制开关称为保温开关,保温开关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动触板、静触板,动触板及静触板一侧分别设置有动触点及静触点,外壳内还设置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具有贴合状态及分离状态。
目前的保温开关在装配时容易出现动触板装反的现象,即动触点所处一侧的动触板背向静触板设置,当切换机构控制动触板移动至与静触板贴合时,动触板未安装有动触点的一侧与静触点接触,无法达到接通的作用,使得保温开关失去作用,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触点不会被反装的新型保温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动触板、静触板,动触板及静触板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触点及静触点,外壳内还设置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具有贴合状态及分离状态,所述的动触板同侧设置有形状不同的缺口,外壳内设置有缺口形状相适配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动触板安装于外壳内时,需要将每个缺口与相对应的凸起匹配上,此时才能将动触板安装于外壳内,而出现无法将动触板安装于外壳的情况时,即为动触板反装,若没有设置缺口及凸起,将动触板直接装入外壳内,会出现动触点与静触点无法接通的情况,使得保温开关失去功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动触板呈矩形,动触板沿周向依次包括第一转角处、第二转角处、第三转角处及第四转角处,第一缺口设置于第一转角处及第三转角处,第二缺口设置于第二转角处及第四转角处,第一缺口呈矩形,第二缺口呈阶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状的不一,使得在安装动触板时,能按正面的顺序将其装于外壳内,常规而言动触点一般有两个,且两个动触点功能相同,而将第一缺口设置于相对的转角处,第二缺口设置于相邻第一缺口的动触板转角处,使得该动触板可以在平面转动半周后仍然能安装,减少安装的繁琐程度及动触板的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第一凸起设置于外壳内并与第一缺口位置形状相适配,第二凸起设置于外壳内并与第二缺口位置形状相适配,第一凸起呈矩形,第二凸起呈阶梯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分别与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相匹配,达到凸起对缺口进行检验的作用,最终起到对动触板正反的检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凸起的矩形转角处设置有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缺口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呈矩形且其直角处呈弧形,使得在将动触板装入外壳时,第一凸起不会与第一缺口进行碰撞,起到对动触板的保护作用,同时该弧形缺口小于第二缺口的面积,使得动触板反装时,第二凸起无法与该缺口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包括上座与下座,下座设置有防反装凸起,静触板一侧设置有与防反装凸起相适配的防反装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防反装凸起与防反装缺口保证静触板不会反装,只有当静触板与动触板上装有动触点与静触点相对时,动触板向静触板移动才会起到接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静触板两侧设置有限位缺口,下座上设置有与限位缺口相适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限位块将静触板沿其两侧的方向进行固定,防止静触板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座上设置有导向杆,静触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杆大小相适配的导向孔,导向杆设置有沿靠近下座横截面积逐渐减少的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触板在安装于下座上时,其两侧的方向由限位块进行限制,而沿竖向则由导向杆进行导向的同时进行限位,且导向斜面的设置使得静触板更容易装入导向杆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按键、应转件及复位弹簧,按键与应转件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齿轮面,外壳内设置有多个转动轨道且转动轨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周向的闭环,转动轨道包括第一下降段、第一斜升段、第二下降段及第二斜升段,第一下降段的最高端高于第二下降段的最高端,第一下降段及第二下降段沿竖向设置于外壳内部,第一斜升段沿外壳周向逐渐上升并与第一下降段及第二下降段相连,第二斜升段沿外壳周向逐渐上升,第二斜升段起始端与第二下降段最低端相连,第二斜升段末端与另一转动轨道的第一下降段相连,按键上设置有沿第一下降段移动的移动块,应转件上设置有沿转动轨道转动的转动块,复位弹簧设置于应转件与动触板之间用于将应转件向远离动触板的方向复位,应转件驱动动触板移动,转动块处于第一下降段最高端时,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转动块处于第二下降段最高端时,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贴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键按下时,移动块沿第一下降段下降,同时推动转动块沿第一下降段下降,直至转动块移动至第一下降段最低端,且按键与应转件之间由齿轮面进行接触,即按键对应转件有驱动转向的趋势,使得位于应转件上的转动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第一斜升段转动上升,直至达到第一斜升段与第二下降段交界处,即第二下降段的最高端,且该端低于第一下降段最高处,即应转件高度下降,使得动触板与静触板接触,处于贴合状态,当再次按下按键时,按键驱动应转件下移,使得转动件沿第二下降段下移,直至移动至第二斜升段处,而后沿第二斜升段移动至另一个转动轨道的第一下降段最高处,完成按键的一次循环,当再次按下按键后重复上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座与动触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座与静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包括外壳1及设置于外壳1内的动触板2、静触板3,动触板2及静触板3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触点21及静触点31,外壳1内还设置切换机构4,切换机构4使动触点21与静触点31具有贴合状态及分离状态,所述的动触板2同侧设置有形状不同的缺口22,外壳1内设置有缺口22形状相适配的凸起111,在将动触板2安装于外壳1内时,需要将每个缺口22与相对应的凸起111匹配上,此时才能将动触板2安装于外壳1内,而出现无法将动触板2安装于外壳1的情况时,即为动触板2反装,若没有设置缺口22及凸起111,将动触板2直接装入外壳1内,会出现动触点21与静触点31无法接通的情况,使得保温开关失去功效。
缺口22包括第一缺口221及第二缺口222,动触板2呈矩形,动触板2沿周向依次包括第一转角处231、第二转角处232、第三转角处233及第四转角处234,第一缺口221设置于第一转角处231及第三转角处233,第二缺口222设置于第二转角处232及第四转角处234,第一缺口221呈矩形,第二缺口222呈阶梯形,第一缺口221与第二缺口222形状的不一,使得在安装动触板2时,能按正面的顺序将其装于外壳1内,常规而言动触点21一般有两个,且两个动触点21功能相同,而将第一缺口221设置于相对的转角处,第二缺口222设置于相邻第一缺口221的动触板2转角处,使得该动触板2可以在平面转动半周后仍然能安装,减少安装的繁琐程度及动触板2的加工难度。
凸起111包括第一凸起1111及第二凸起1112,第一凸起1111设置于外壳1内并与第一缺口221位置形状相适配,第二凸起1112设置于外壳1内并与第二缺口222位置形状相适配,第一凸起1111呈矩形,第二凸起1112呈阶梯型,第一凸起1111及第二凸起1112分别与第一缺口221及第二缺口222相匹配,达到凸起111对缺口22进行检验的作用,最终起到对动触板2正反的检验。
第一凸起1111的矩形转角处设置有弧形缺口1113且弧形缺口1113的面积小于第二缺口222的面积,第一凸起1111呈矩形且其直角处呈弧形,使得在将动触板2装入外壳1时,第一凸起1111不会与第一缺口221进行碰撞,起到对动触板2的保护作用,同时该弧形缺口1113小于第二缺口222的面积,使得动触板2反装时,第二凸起1112无法与该缺口22适配。
外壳1包括上座11与下座12,下座12设置有防反装凸起121,静触板3一侧设置有与防反装凸起121相适配的防反装缺口32,由防反装凸起121与防反装缺口32保证静触板3不会反装,只有当静触板3与动触板2上装有动触点21与静触点31相对时,动触板2向静触板3移动才会起到接通的作用。
静触板3两侧设置有限位缺口33,下座12上设置有与限位缺口33相适配的限位块122,两个限位块122将静触板3沿其两侧的方向进行固定,防止静触板3的移动。
所述的下座12上设置有导向杆123,静触板3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23大小相适配的导向孔34,导向杆123设置有沿靠近下座12横截面积逐渐减少的导向斜面124,静触板3在安装于下座12上时,其两侧的方向由限位块122进行限制,而沿竖向则由导向杆123进行导向的同时进行限位,且导向斜面124的设置使得静触板3更容易装入导向杆123中。
切换机构4包括按键41、应转件42及复位弹簧44,按键41与应转件42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齿轮面43,外壳1内设置有多个转动轨道45且转动轨道4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周向的闭环,转动轨道45包括第一下降段451、第一斜升段452、第二下降段453及第二斜升段454,第一下降段451的最高端高于第二下降段453的最高端,第一下降段451及第二下降段453沿竖向设置于外壳1内部,第一斜升段452沿外壳1周向逐渐上升并与第一下降段451及第二下降段453相连,第二斜升段454沿外壳1周向逐渐上升,第二斜升段454起始端与第二下降段453最低端相连,第二斜升段454末端与另一转动轨道45的第一下降段451相连,按键41上设置有沿第一下降段451移动的移动块46,应转件42上设置有沿转动轨道45转动的转动块47,复位弹簧44设置于应转件42与动触板2之间用于将应转件42向远离动触板2的方向复位,应转件42驱动动触板2移动,转动块47处于第一下降段451最高端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31处于分离状态,转动块47处于第二下降段453最高端时,动触点21与静触点31处于贴合状态,当按键41按下时,移动块46沿第一下降段451下降,同时推动转动块47沿第一下降段451下降,直至转动块47移动至第一下降段451最低端,且按键41与应转件42之间由齿轮面43进行接触,即按键41对应转件42有驱动转向的趋势,使得位于应转件42上的转动块47,在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沿第一斜升段452转动上升,直至达到第一斜升段452与第二下降段453交界处,即第二下降段453的最高端,且该端低于第一下降段451最高处,即应转件42高度下降,使得动触板2与静触板3接触,处于贴合状态,当再次按下按键41时,按键41驱动应转件42下移,使得转动件沿第二下降段453下移,直至移动至第二斜升段454处,而后沿第二斜升段454移动至另一个转动轨道45的第一下降段451最高处,完成按键41的一次循环,当再次按下按键41后重复上述动作。

Claims (8)

1.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动触板、静触板,动触板及静触板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动触点及静触点,两个动触点分别设置于动触板的两侧,外壳内还设置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具有贴合状态及分离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板同侧设置有形状不同的缺口,外壳内设置有缺口形状相适配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动触板呈矩形,动触板沿周向依次包括第一转角处、第二转角处、第三转角处及第四转角处,第一缺口设置于第一转角处及第三转角处,第二缺口设置于第二转角处及第四转角处,第一缺口呈矩形,第二缺口呈阶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第一凸起设置于外壳内并与第一缺口位置形状相适配,第二凸起设置于外壳内并与第二缺口位置形状相适配,第一凸起呈矩形,第二凸起呈阶梯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的矩形转角处设置有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的面积小于第二缺口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上座与下座,下座设置有防反装凸起,静触板一侧设置有与防反装凸起相适配的防反装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板两侧设置有限位缺口,下座上设置有与限位缺口相适配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上设置有导向杆,静触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杆大小相适配的导向孔,导向杆设置有沿靠近下座横截面积逐渐减少的导向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按键、应转件及复位弹簧,按键与应转件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齿轮面,外壳内设置有多个转动轨道且转动轨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周向的闭环,转动轨道包括第一下降段、第一斜升段、第二下降段及第二斜升段,第一下降段的最高端高于第二下降段的最高端,第一下降段及第二下降段沿竖向设置于外壳内部,第一斜升段沿外壳周向逐渐上升并与第一下降段及第二下降段相连,第二斜升段沿外壳周向逐渐上升,第二斜升段起始端与第二下降段最低端相连,第二斜升段末端与另一转动轨道的第一下降段相连,按键上设置有沿第一下降段移动的移动块,应转件上设置有沿转动轨道转动的转动块,复位弹簧设置于应转件与动触板之间用于将应转件向远离动触板的方向复位,应转件驱动动触板移动,转动块处于第一下降段最高端时,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分离状态,转动块处于第二下降段最高端时,动触点与静触点处于贴合状态。
CN202122574340.3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Active CN216213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4340.3U CN21621302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4340.3U CN21621302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3026U true CN21621302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4340.3U Active CN21621302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3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0157B2 (ja) 機械的に遮断できる手動スイッチ
US7235754B2 (en) Switch device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US7157650B2 (en) Electrical switch device with lateral activation
US20160064158A1 (en) Switch having improved moveable contact
US4556769A (en) Key switch devices with key guide means
US3766346A (en) Alternate action mechanism with plate and dual pin latching means
WO2018223956A1 (zh) 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US4169974A (en) Push operated momentary switch
CN216213026U (zh) 一种新型保温开关
EP0101958B1 (en) Push button switch
US4095067A (en) Appliance switch
CN212648097U (zh) 一种弹片式微型微动开关
US5746309A (en) Ratchet cam alternate action mechanism
CN215527549U (zh) 一种霍尔调速开关
CN213303960U (zh) 一种开关帽结构及按压式开关
CN212032924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115458347A (zh) 联锁机构及电器
CN210129444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209056401U (zh) 一种带信号分断的锂电无刷电动工具用开关
KR100634779B1 (ko) 푸시 버튼 스위치
CN216213112U (zh) 一种防倾倒开关
CN218631756U (zh) 一种双断多位按键开关
CN212591602U (zh) 烹饪器具
CN211208371U (zh) 一种按钮
CN210006649U (zh) 一种双刀双掷微行程按钮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