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6601U -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6601U
CN216206601U CN202122549203.4U CN202122549203U CN216206601U CN 216206601 U CN216206601 U CN 216206601U CN 202122549203 U CN202122549203 U CN 202122549203U CN 216206601 U CN216206601 U CN 216206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control
control assembly
amou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92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堂
李克忠
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92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6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6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6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包括气化炉、控制机构、储存罐以及计算机构;控制机构与计算机构通信连接;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的一端和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均与第三控制组件连通,第二控制组件背离第三控制组件的一端与储存罐连通,第三控制组件背离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与气化炉连接;通过设置控制机构与计算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测量气体的预设数值、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控制机构将测量出的数值输送至计算机构,计算机构对接收到的数值进行计算,以得出灰粉量,由此,便于对返灰量进行计算和控制,提高了测量灰粉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气化反应炉包含流化床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炉和固定床气化炉三种,流化床气化炉以反应均衡而受到广泛应用。
煤炭在流化床气化炉内反应后,许多较细的煤粉或者灰分被煤气携带而流出流化床气化炉,使得煤炭的转化效率降低,同时,制成的煤气不清洁导致后续设备的使用受影响,增加后续工艺的处理难度。由此会采取气力输送的方式使这些细灰粉返回流化床气化炉内进行再次燃烧。
然而,返回的细灰粉温度会超过350摄氏度,返回流化床气化炉的细灰粉要参与流化床气化炉的气化反应,为更好的控制气化剂的流量流场使得灰粉更好的气化燃烧掉,精准测量和控制返回流化床气化炉内的细灰粉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优点是能够对返回流化床气化炉内的细灰粉量精准测量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控制机构、储存罐以及计算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计算机构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背离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背离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气化炉连接;所述储存罐用于储存灰粉;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测量和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内所述气体的预设数值,所述预设数值用于所述灰粉量的计算;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用于测量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内灰粉的预测数值,所述预测数值用于所述灰粉量的计算;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用于测量所述气体和所述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所述温度值用于所述灰粉量的计算;所述计算机构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气体的预设数值、所述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所述气体和所述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计算得出所述灰粉量。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进气管道、流量计以及温度计,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均连通,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温度计沿着所述进气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流量计位于所述温度计背离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一侧;所述流量计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的进气量;所述温度计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温度计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入所述进气管道内的进气量。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压力计,所述压力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压力计位于所述流量计背离所述温度计的一侧;所述压力计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压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进灰管道以及温度测量计,所述进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进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均连通,所述温度测量计设置在所述进灰管道上;所述温度测量计用于测量所述进灰管道内的灰粉温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灰管道上,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温度测量计背离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入所述进灰管道内的灰粉量。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还包括压力测量计,所述压力测量计设置在所述进灰管道上,所述压力测量计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背离所述温度测量计的一侧;所述压力测量计用于测量所述进灰管道内的压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汇流管道以及温度检测计,所述汇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化炉连通,所述汇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均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计设置在所述汇流管道上;所述温度检测计用于检测所述汇流管道内所述气体和所述灰粉混合后的温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储存罐上设置有稳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稳压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储存管内的压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所述稳压组件包括连通管道以及第三控制阀,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储存罐内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包括气化炉、控制机构、储存罐以及计算机构;控制机构与计算机构通信连接;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的一端和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均与第三控制组件连通,第二控制组件背离第三控制组件的一端与储存罐连通,第三控制组件背离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与气化炉连接;储存罐用于储存灰粉;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测量和控制第一控制组件内气体的预设数值,预设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第二控制组件用于测量和控制第二控制组件内灰粉的预测数值,预测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第三控制组件用于测量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温度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计算机构用于将接收到的气体的预设数值、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计算得出灰粉量;通过设置控制机构与计算机构,控制机构将气体的预设数值、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输送至计算机构,计算机构对接收到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以得出灰粉量,由此,便于对返灰量进行计算和控制,提高了测量灰粉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装置;10、气化炉;101、压力检测计;20、控制机构;201、第一控制组件;2011、进气管道;2012、流量计;2013、第一控制阀;2014、温度计;2015、压力计;202、第二控制组件;2021、进灰管道;2022、温度测量计;2023、第二控制阀;2024、压力测量计;203、第三控制组件;2031、汇流管道;2032、温度检测计;30、储存罐;301、压力表;302、稳压组件;3021、连通管道;3022、第三控制阀;40、计算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1,包括气化炉10、控制机构20以及储存罐30;控制机构20的第一端与气化炉10连通,控制机构20的第二端与储存罐30连通,控制机构20的第三端用于外界气体流入控制机构20内;其中,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控制机构20的第一端为控制机构20的左端,控制机构20的第二端为控制机构20的右端,控制机构20的第三端为控制机构20的上端。
其中,控制机构20包括第一控制组件201、第二控制组件202以及第三控制组件203,第一控制组件201的一端和第二控制组件202的一端均与第三控制组件203连通,第二控制组件202背离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端与储存罐30连通,第三控制组件203背离第二控制组件202的一端与气化炉10连接;储存罐30用于储存灰粉;第一控制组件201用于测量和控制第一控制组件201内气体的预测数值,预设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第二控制组件202用于测量和控制第二控制组件202内灰粉的预测数值,预测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第三控制组件203用于测量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温度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组件201、第二控制组件202以及第三控制组件203,由此,便于对灰粉量计算过程中所需的相关数值进行测量,提高了灰粉量的精准度。
具体的,第一控制组件201、第二控制组件202以及第三控制组件203可设置为三通件,即第一控制组件201、第二控制组件202以及第三控制组件203均连通。其中,外界气体流入第一控制组件201内,第一控制组件20对流入的气体的预设数值进行测量,该预设数值包括气体的进气量和气体的温度。储存罐内的灰粉流入第二控制组件202内,第二控制组件202对流入的灰粉的预测数值进行测量,该预测数值包括灰粉温度。由第一控制组件201流入第三控制组件203内的气体和由第二控制组件202流入第三控制组件203内的灰粉混合形成混合体,第三控制组件203对混合体的温度值进行测量。
其中,控制机构20可成T字形,当然,控制机构20也可呈Y型。
其中,为了便于计算灰粉量,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1还包括计算机构40,计算机构40与控制机构20通信连接,计算机构40用于将接收到的气体的预设数值、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计算得出灰粉量;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控制组件201将测量出的气体的预设数值输送到计算机构40,第二控制组件202将测量出的灰粉的预测数值输送到计算机构40,第三控制组件203将测量的混合体的温度值输送到计算机构40,计算机构40经过计算得出灰粉量;由此,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省了计算时间。
根据工艺要求的灰粉量,通过计算机构40可对第一控制组件201和第二控制组件202的进行控制,由此,实现灰粉量的控制。
其中,根据热交换原理C1*M1*(T-T1)=C2*M2*(T2-T)
得出M2=C1*M1*(T-T1)/(C2*(T2-T))
其中,M2为灰粉量;C1为气体的比热容;M1为第一控制组件201内气体的进气量;T为第三控制组件203内气体和灰粉形成的混合体的温度;T1为第一控制组件201内气体的温度;C2为灰粉的比热容;T2为第二控制组件202内灰粉的温度。
具体的,C1和C2均为已知量,M1、T、T1以及T2均为测量量;计算机构40通过测量量,计算得出灰粉量M2;由此,实现了灰粉量的精准测量。
计算机构40根据第一控制组件201内气体的进气量M1,将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流量值的信号发送至第一控制阀2013,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01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根据计算机构40运算得出的M2;将工艺要求的灰粉量M3作为第二控制组件202的设定值以使第二控制阀2023动作,由此实现灰粉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第一控制组件201包括进气管道2011、流量计2012以及温度计2014,进气管道2011的一端与第二控制组件202和第三控制组件203均连通,流量计2012与温度计2014沿着进气管道2011的中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进气管道2011上,流量计2012位于温度计2014背离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侧;流量计2012用于测量进气管道2011内的进气量;温度计2014用于测量进气管道2011内气体的温度;通过设置流量计2012和温度计2014,由此,便于对进气管道2011内的进气量和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温度进行测量。
具体的,进气管道2011沿着气化炉10的高度方向延伸,其中,进气管道2011的长度为L,温度计2014位于进气管道2011的1/3L-1/2L处,且以进气管道2011朝向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端为起始端,即逆着气体流向的方向;由此,确保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进入第三控制组件203之前的温度的准确性,提高了灰粉量计算的准确性;同时,避免第二控制组件202与第三控制组件203对温度计2014的测量值产生影响。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流量计2012位于温度计2014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流量计2012用于测量外界气体流入第一控制组件201内的进气量M1,温度计2014用于测量第一控制组件201内气体的温度T1,其中,流量计2012与温度计2014均与计算机构40通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流量计2012将测量的M1值发送至计算机构40,温度计2014将测量的T1值发送至计算机构40;计算机构40接收到所有计算灰粉量所需的相关数值,而后,计算机构40对灰粉量进行计算。
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201还包括第一控制阀2013,第一控制阀2013设置在进气管道2011上,第一控制阀2013位于流量计2012与温度计2014之间;第一控制阀2013用于控制流入进气管道2011内的进气量;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2013,由此,便于对流入进气管道2011内的进气量进行控制。
为避免调节第一控制阀2013时会对流量计2012产生影响,由此,将第一控制阀2013设置在流量计2012朝向温度计2014的一侧;为准确测量进气管道2011内气体的温度,将第一控制阀2013设置在温度计2014背离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侧。
其中,第一控制阀2013与计算机构40通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计算机构40将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流量值的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阀2013,使得第一控制阀2013对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组件201还包括压力计2015,压力计2015设置于进气管道2011上,压力计2015位于流量计2012背离温度计2014的一侧;压力计2015用于测量进气管道2011内的压力。
具体的,压力计2015位于进气管道2011的背离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端,流量计2012、第一控制阀2013以及温度计2014节流后对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压力产生影响,由此,压力计2015设置在进气管道2011的顶端,提高了压力计2015测量进气管道2011内气体压力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组件202包括进灰管道2021以及温度测量计2022,进灰管道2021的一端与储存罐30连通,进灰管道2021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组件201和第三控制组件203均连通,温度测量计2022设置在进灰管道2021上;温度测量计2022用于测量进灰管道2021内的灰粉温度。
具体的,进灰管道2021的一端与储存罐30的底端连通,进灰管道2021背离储存罐30的一端与进气管道2011和第三控制组件203均连通,温度测量计2022位于进灰管道2021朝向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端,为避免第一控制组件201与第三控制组件203对温度测量计2022的测量值产生影响,温度测量计2022与进气管道2011的外周壁间隔预设距离。
其中,温度测量计2022与计算机构40通信连接,温度测量计2022用于测量第二控制组件202内灰粉的温度T2,而后将温度值T2发送至计算机构40。
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组件202还包括第二控制阀2023,第二控制阀2023设置在进灰管道2021上,第二控制阀2023位于温度测量计2022背离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侧;第二控制阀2023用于控制流入进灰管道2021内的灰粉量。
具体的,第二控制阀2023与计算机构40通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计算机构40运算得出工艺需求的灰粉量后,将停止向第三控制机构20输送灰粉的信号输送到第二控制阀2023,第二控制阀2023闭合,由此,避免储存罐30内的灰粉继续通过进灰管道2021流入第三控制组件203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组件202还包括压力测量计2024,压力测量计2024设置在进灰管道2021上,压力测量计2024位于第二控制阀2023背离温度测量计2022的一侧;压力测量计2024用于测量进灰管道2021内的压力。
具体的,压力测量计2024位于储存罐30与第二控制阀2023之间,其中,压力测量计2024设置在靠近储存罐的底端出口,压力测量计2024与储存罐30间隔预测距离,由此,避免压力测量计2024的测量值不稳定,提高了压力测量计2024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组件203包括汇流管道2031以及温度检测计2032,汇流管道2031的一端与气化炉10连通,汇流管道2031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组件201和第二控制组件202均连通,温度检测计2032设置在汇流管道2031上;温度检测计2032用于检测汇流管道2031内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通过设置汇流管道2031,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了气力输送,同时,使得储存管内的灰粉进入道气化炉10进行气化反应。
具体的,进气管道2011与进灰管道2021通过汇流管道2031与气化炉10的密相区连通,由此,实现了气力输送;同时,储存罐30内的灰粉进入到气化炉10进行气化反应。汇流管道2031背离气化炉10的一端与进气管道2011和进灰管道2021均连通,示例性的,汇流管道2031、进气管道2011与进灰管道2021可构成T字型,当然,汇流管道2031、进气管道2011与进灰管道2021页可构成Y型。在汇流管道2031、进气管道2011与进灰管道2021构成T字型的可实现方式中,汇流管道2031的中轴线与进灰管道2021的中轴线平行设置,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汇流管道2031的中轴线与进灰管道202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其中,汇流管道2031与进灰管道2021可一体成型,当然,汇流管道2031与进灰管道2021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其中,汇流管道2031的长度为N,温度检测计2032位于汇流管道2031的1/3N-1/2N处,以汇流管道2031与气化炉10的连通端为起始端,即逆着气体和灰粉的混合体的流向的方向;由此,确保汇流管道2031内混合体流入气化炉10之前的温度的准确性和温度检测计2032反应的灵敏度,提高了灰粉量计算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气化炉10对温度检测计2032的测量值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计2032与计算机构40通信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温度检测机构2032用于检测汇流管道2031内混合体的温度,而后将检测到的混合体的温度发送至计算机构40。
进一步地,气化炉10的密相区设置有压力检测计101,压力检测计101用于测量气化炉10内的压力;其中,压力检测计101与气化炉10的连接点和汇流管道2031与气化炉10的连接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便于对气化炉10内的压力值和进气管道2011内气体的压力值的对比,避免气化炉10内已有料层对气化炉10内的压力值和进气管道2011内气体的压力值的对比的影响。
其中,为了达到气力输送的要求,需满足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压力大于气化炉10内的压力加上汇流管道2031内气体和灰粉形成的混合体在汇流管道2031的压降值。
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储存罐30上设置有稳压组件302,稳压组件302与储存罐30连通;稳压组件302用于控制储存管内的压力;通过设置稳压组件302,由此,提高了储存罐30内压力的稳定性。
其中,稳压组件302包括连通管道3021以及第三控制阀3022,连通管道3021的一端与储存罐30连通,第三控制阀3022设置在连通管道3021上;第三控制阀3022用于控制储存罐30内的压力。
具体的,连通管道3021沿着储存罐30的径向延伸,连通管道3021的一端与储存罐30连通,储存罐3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测量储存罐30内压力的压力表301,为确保储存管内始终有灰粉,进灰管道2021内的压力大于储存管内的压力,即压力测量计2024的压力值大于压力表301的压力值。需要说明的是,进灰管道2021内的压力等于储存罐30内的压力与灰粉的压力之和,由此,进灰管道2021内的压力大于储存罐30内的压力。
其中,通过控制第三控制阀3022,进而对储存管内的压力进行调节,由此,提高了储存管内的压力的稳定性。为确保灰粉由储存罐30通过进灰管道2021和汇流管道2031顺利流入气化炉10,储存罐30内的压力大于气化炉10内的压力、进灰管道2021内的阻力以及汇流管道2031内的阻力之和。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1的使用过程为:根据气力输送的要求,对比压力计2015与压力检测计101的检测值,压力表301与压力测量计2024的检测值,满足气力输送条件后,实现气力输送;流量计2012将测量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的进气量M1发送到计算机构40,温度计2014将测量的进气管道2011内的气体温度T1发送到计算机构40,温度测量计2022将测量的进灰管道2021的灰粉温度T2发送到计算机构40,温度检测计2032将测量的汇流管道2031内的混合体的温度T发送到计算机构40,计算机构40根据热交换原理运算得出灰粉量M2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1,包括气化炉10、控制机构20、储存罐30以及计算机构40;控制机构20与计算机构40通信连接;控制机构20包括第一控制组件201、第二控制组件202以及第三控制组件203,第一控制组件201的一端和第二控制组件202的一端均与第三控制组件203连通,第二控制组件202背离第三控制组件203的一端与储存罐30连通,第三控制组件203背离第二控制组件202的一端与气化炉10连接;储存罐30用于储存灰粉;第一控制组件201用于测量和控制第一控制组件201内气体的预设数值,预设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第二控制组件202用于测量和控制第二控制组件202内灰粉的预测数值,预测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第三控制组件203用于测量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温度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计算机构40用于将接收到的气体的预设数值、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计算得出灰粉量;通过设置控制机构20与计算机构40,控制机构20将气体的预设数值、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气体和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输送至计算机构40,计算机构40对接收到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以得出灰粉量,由此,便于对返灰量进行计算和控制,提高了测量灰粉量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装置1,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操作。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控制机构、储存罐以及计算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计算机构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以及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背离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背离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气化炉连接;
所述储存罐用于储存灰粉;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测量和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内气体的预设数值,所述预设数值用于灰粉量的计算;
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用于测量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内灰粉的预测数值,所述预测数值用于所述灰粉量的计算;
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用于测量所述气体和所述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所述温度值用于所述灰粉量的计算;
所述计算机构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气体的预设数值、所述灰粉的预测数值以及所述气体和所述灰粉混合后的温度值计算得出所述灰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进气管道、流量计以及温度计,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均连通,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温度计沿着所述进气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流量计位于所述温度计背离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一侧;
所述流量计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的进气量;
所述温度计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气体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温度计之间;
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入所述进气管道内的进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压力计,所述压力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压力计位于所述流量计背离所述温度计的一侧;
所述压力计用于测量所述进气管道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进灰管道以及温度测量计,所述进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进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均连通,所述温度测量计设置在所述进灰管道上;
所述温度测量计用于测量所述进灰管道内的灰粉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灰管道上,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温度测量计背离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的一侧;
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流入所述进灰管道内的灰粉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还包括压力测量计,所述压力测量计设置在所述进灰管道上,所述压力测量计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背离所述温度测量计的一侧;
所述压力测量计用于测量所述进灰管道内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汇流管道以及温度检测计,所述汇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化炉连通,所述汇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均连通,所述温度检测计设置在所述汇流管道上;
所述温度检测计用于检测所述汇流管道内所述气体和所述灰粉混合后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上设置有稳压组件,所述稳压组件与所述储存罐连通;
所述稳压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储存管内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组件包括连通管道以及第三控制阀,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储存罐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连通管道上;
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储存罐内的压力。
CN202122549203.4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206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9203.4U CN216206601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9203.4U CN216206601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6601U true CN21620660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9203.4U Active CN216206601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6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3400B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锅炉主蒸汽流量计在线校核测试系统
WO2013102312A1 (zh) 一种蒸汽流量计量装置及计量方法
CN202033058U (zh) 一种锅炉送风流量实时测量装置
CN109459161B (zh) 一种管式反应的量热测试方法及装置
JPS5824820A (ja) 粉状および徴粒状燃料の質量流量測定方法
CN104897222A (zh) 密相气力输送过程的固相流量测量系统与测量方法
CN216206601U (zh) 一种用于灰量的控制装置
CN110455363A (zh) 气体质量流量计以及气体质量流量测量方法
CN208474026U (zh) 一种国六柴油机进气计量系统
CN103185771A (zh) 样品液体气化系统、诊断系统及诊断方法
CN215117284U (zh) 气体湿度发生器
CN104655214A (zh) 浓相粉煤质量流量计
CN105301059A (zh) 测定气液旋流液相停留时间分布的装置和方法
CN206787968U (zh) 一种石灰石法喷淋塔浆液密度测量装置
CN205861140U (zh) 一种气液两相质量流量计
CN104122374A (zh) 一种三氧化硫采样测试系统的校验方法和装置
CN206788610U (zh) 一种测量装置
CN110411525B (zh) 多相流测定方法
CN204439149U (zh) 浓相粉煤质量流量计
CN215449154U (zh) 一种基于烟道全截面同界面同步测量数据的喷氨测控系统
JP4685497B2 (ja) 焼結機の排気ガス流量測定システム
CN203745020U (zh) 气力输送过程的固相流量连续测量系统
CN203745019U (zh) 密相气力输送过程的固相流量测量系统
CN208795297U (zh) 一种冗余型涡街流量计
CN218444679U (zh) 一种脱硝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浓度等速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