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5049U - 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05049U CN216205049U CN202120552744.XU CN202120552744U CN216205049U CN 216205049 U CN216205049 U CN 216205049U CN 202120552744 U CN202120552744 U CN 202120552744U CN 216205049 U CN216205049 U CN 2162050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pper plate
- copper
- power source
- cavity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板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包括设置于上引法生产线侧部的机架,机架设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包括动力源和传送带,传送带由动力源驱动转动;传送带端面固定铜板的固定部,铜板竖直设置固定在固定部上,相邻固定部的间隔为3‑8cm;机架侧部设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位于传送带的卸料端且与动力源电连接。采用该装置可以有效、快速的对铜板进行除湿,而且可以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板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Cu-Ag合金也可以称之为铜板,是于1991年开发出来的,比Cu-Nb合金性能更优异的新型铜合金材料。在电子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Cu-Ag合金显示出越来越优异的强度和导电性,成为了高速列车用接触线材、强磁场磁体系统、大型高速涡轮发电机转子导线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方面优先选择的导体材料。
研究表明,微量Ag(≤0.1%)的加入对于纯铜的导电性影响极小,即使在冷变形量为80%的情况下,其电导率IACS仍可以达到97.3%。而抗拉强度可达450MPa,软化温度相比纯铜也提高了100度。另外,银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铜的再结晶温度、蠕变强度和抗高温热低周疲劳。基于以上优异性能,含微量Ag的铜合金目前已用于大型水冷式发电机组定子绕组线的主要材料。
铜板一般都是采用上引法生产的,即采用上引法生产线来进行生产,而上引发生产线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铜板在生产后需要去除其表面的水分,即进行除湿。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的对铜板进行除湿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板除湿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有效、快速的对铜板进行除湿,而且可以节约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包括设置于上引法生产线侧部的机架,机架设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包括动力源和传送带,传送带由动力源驱动转动;传送带端面固定铜板的固定部,铜板竖直设置固定在固定部上,相邻固定部的间隔为3-8cm;机架侧部设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位于传送带的卸料端且与动力源电连接。
采用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的除湿装置时,将待除湿的铜板放置在固定部上并用固定部对铜板进行固定,此时铜板为竖直设置的。然后启动动力源,动力源驱动传送带水平移动并带动铜板水平移动。因为机架设置在上引法生产线侧部,所以可以利用上引发生产线产生的热量对铜板进行加热,使铜板的水分受热蒸发,达到除湿的效果。待铜板移动到接近开关处时,接近开关控制动力源停止运行。
本方案中,是利用上引发生产线的热量,无需额外提供热源,节约了成本。而且本方案中传送带可以水平传送铜板,使铜板与热空气产生相对的流动,加快水分蒸发。此外,本方案中铜板是竖直放置的,可以增大铜板被加热的面积,而且相邻固定部间的距离为3-8cm,即铜板间的距离为3-8cm。因为铜板本身的厚度为3cm左右,所以铜板的间隔在上述距离内既可以使铜板被充分加热到,又可以使铜板间的距离不会太大,充分利用传送带的长度。
进一步,固定部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端设有用于卡入铜板的卡槽。
进一步,卡槽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的上端长于下端。
进一步,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送带并列设置。
进一步,相邻固定部的间隔为4-7cm。
进一步,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实施例五中固定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送带1、凸起2、伺服电机3、支撑座4、铜板5、固定块6、卡槽7、接近开关8、凹腔9、压簧10、连通腔11、抵紧块12、滑板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包括设置于上引法生产线侧部的机架(图中未画出),机架设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包括动力源和传送带1,传送带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送带1并列设置。传送带1由动力源驱动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动力源为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通过螺栓与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下部设有支撑座4,电机位于支撑座4上端且与支撑座4连接。伺服电机3与传送带1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在此不再赘述。传送带1端面固定铜板5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固定块6,固定块6上端设有用于卡入铜板5的卡槽7。卡槽7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的上端长于下端。铜板5竖直设置固定在固定部上,相邻固定部的间隔为3-8cm,本实施例中采用8cm;机架侧部设有接近开关8,接近开关8位于传送带1的卸料端。本实施例中的接近开关和伺服电机均为现有技术,如可以采用型号为PR12-2DN/DC12-21V的接近开关,其具体连接方式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采用本方案的除湿装置时,将待除湿的铜板5放置在固定部上并用固定部对铜板5进行固定。因为卡槽7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的上端长于下端,可以确保铜板5被固定的更为牢固。此时铜板5为竖直设置的。然后启动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驱动传送带1水平移动并带动铜板5水平移动。因为机架设置在上引法生产线侧部,所以可以利用上引发生产线产生的热量对铜板5进行加热,使铜板5的水分受热蒸发,达到除湿的效果。待铜板移动到接近开关处时,接近开关控制动力源停止运行。
本方案中,是利用上引发生产线的热量,无需额外提供热源,节约了成本。而且本方案中传送带1可以水平传送铜板5,使铜板5与热空气产生相对的流动,加快水分蒸发。此外,本方案中铜板5是竖直放置的,可以增大铜板5被加热的面积,而且相邻固定部间的距离为3-8cm,即铜板5间的距离为3-8cm。因为铜板5本身的厚度为3cm左右,所以铜板5的间隔在上述距离内既可以使铜板5被充分加热到,又可以使铜板5间的距离不会太大,充分利用传送带1的长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相邻固定部间的距离为3cm。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相邻固定部间的距离为7cm。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相邻固定部间的距离为4cm。
实施例五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部的下部设有凹腔9,固定块6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腔11,连通腔11与凹腔9连通。在凹腔9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板13。凹腔9内还设有压簧10,压簧10两端分别与凹腔9底部和滑板13下端连接。每个连通腔11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抵紧块12,抵紧块12远离连通腔11的端面设有多个凸起2。
在放置铜板5时,将待放置的铜板5放置在固定块6上。铜板5的下端进入放置块内并与滑板13接触,滑板13受到铜板5的重力而沿凹腔9向下滑动。在铜板5沿凹腔9向下滑动时,使凹腔9及连通腔11内的气压增大,两个抵紧块12沿相互靠近直到与铜板5接触,从而对铜板5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上引法生产线侧部的机架,机架设有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包括动力源和传送带,传送带由动力源驱动转动;传送带端面固定铜板的固定部,铜板竖直设置固定在固定部上,相邻固定部的间隔为3-8cm;机架侧部设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位于传送带的卸料端且与动力源电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下部设有凹腔,固定块两侧分别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与凹腔连通,所述凹腔内竖直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凹腔内还设有压簧,压簧两端分别与凹腔底部和滑板下端连接,每个连通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远离连通腔的端面设有多个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端设有用于卡入铜板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槽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且梯形的上端长于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送带并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固定部的间隔为4-7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板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源为伺服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52744.XU CN216205049U (zh) | 2021-03-17 | 2021-03-17 | 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52744.XU CN216205049U (zh) | 2021-03-17 | 2021-03-17 | 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05049U true CN216205049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5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52744.XU Active CN216205049U (zh) | 2021-03-17 | 2021-03-17 | 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05049U (zh) |
-
2021
- 2021-03-17 CN CN202120552744.XU patent/CN2162050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447846B (zh) | 一种特氟龙胶带加工用烘干装置以及烘干方法 | |
CN110139549A (zh) | 多臂式复合贴片自动机 | |
CN216205049U (zh) | 一种铜板除湿装置 | |
CN209820056U (zh) | 豆腐干加工用快速烘干装置 | |
CN213931900U (zh) | 一种用于浴巾纺织布料的升降式烘干器 | |
CN205584643U (zh) | 一种hdi高密度积层电路板烘干装置 | |
CN208487888U (zh) | 接触式电池加热干燥夹具 | |
CN104901514B (zh) | 一种高密度功率模块结构 | |
CN211823509U (zh) | 一种用于雷管芯片电路板烘干台 | |
CN207963396U (zh) | 一种用于铜线生产的镀锡烘干装置 | |
CN213295555U (zh) | 一种全自动挂镀生产线 | |
CN214800071U (zh) | 一种生产线路板的加热装置 | |
CN214870868U (zh) | 一种保温棉生产用自动分条锯 | |
CN109028786A (zh) | 接触式电池加热干燥夹具 | |
CN209663644U (zh) | 一种针对点胶pcb板的加热模组 | |
CN218811369U (zh) | 一种家电玻璃生产用钢化设备 | |
CN217386771U (zh) | 一种铜线加工用散热装置 | |
CN216661721U (zh) |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流水线自动化加工系统 | |
CN219123302U (zh) | 一种软包电池加热夹具及电池除水装置 | |
CN216998971U (zh) | 一种能够快速烘干衣物的晾晒装置 | |
CN109318247A (zh) | 一种多枚端子夹取放置装置 | |
CN219297378U (zh) | 一种玻璃生产用钢化炉 | |
CN216925079U (zh) | 一种吸塑mdf板材生产装置 | |
CN211084429U (zh) | 一种平板式小家电电热组件 | |
CN219367733U (zh) | 一种改进的电加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