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4421U -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4421U
CN216204421U CN202122533599.3U CN202122533599U CN216204421U CN 216204421 U CN216204421 U CN 216204421U CN 202122533599 U CN202122533599 U CN 202122533599U CN 216204421 U CN216204421 U CN 216204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thermal
recharging
recharge
mobil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35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行运
宫振奇
卢考敏
杨龙
王嘉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n'ao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35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4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4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4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移动回灌泵房,所述移动回灌泵房包括底面、侧壁和房顶,所述底面设置有水平的底架,底架上设置有多级离心泵、电机、变频控制柜及管道系统,底架的一角设置有让位地热井回灌口和地热尾水口的空挡,多级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高压输出管和地热井回灌口连接,多级离心泵的进水口和所述管道系统出口连接,管道系统的进口通过尾水管和地热尾水口连接。该地热回灌站移动搬迁方便,在本地回灌井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即可随时快速的将回灌站移动到下一个回灌井口进行回灌,节约了设备的投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背景技术
地热尾水回灌是指将利用后温度下降的地热流体通过回灌井重新注入热储层的一项技术。地热尾水回灌对延长热田使用寿命、减少供热尾水排放对环境污染、预防因开采而引起地面沉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地层水含盐量较高,如果将使用后仍有一定温度的尾水排入下水道,势必会对地面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植被的生长,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按照流体注入储层的压力方式不同,地热尾水回灌方式可分为加压回灌和负压回灌。当回灌井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地层吸水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回灌需求时,就要依靠外力作用在回灌系统中增加压力,从而补偿地层的自然吸水能力,满足回灌需求。现实中,地热水回灌既要考虑采灌平衡,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在地热水回灌系统中,用来增加压力的多级离心泵可以通过变频柜调整回灌量和回灌压力,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选型设置最高回灌压力和回灌量,实现经济回灌。由于一个区域中有多个地热井,每个井都配置一个固定的回灌站,就要增加很大的成本且会占据井口空间影响该井的维修、回扬和再利用(再作生产井使用)。再者,灌入到回灌井中的地热尾水是需要隔绝空气的,回灌管道所用的耐压油管要伸入到回灌井中的水面以下,而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势必会将井中的水向上压,造成井口承压,因此,就需要控制井中的水面高度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移动回灌泵房,所述移动回灌泵房包括底面、侧壁和房顶,所述底面设置有水平的底架,底架上设置有多级离心泵、电机、变频控制柜及管道系统,底架的一角设置有让位地热井回灌口和地热尾水口的空挡,多级离心泵的出水口通过高压输出管和地热井回灌口连接,多级离心泵的进水口和所述管道系统出口连接,管道系统的进口通过尾水管和地热尾水口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回灌泵房的底面四周还设置有增高梁,增高梁将整个移动回灌泵房顶起使底架离地面具有一定空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回灌泵房的侧壁均设置成开闭门,以方便施工和维修。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回灌泵房的房顶设置有照明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回灌泵房的底架上靠近地热井回灌口和地热尾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插放高压输出管和尾水管的插放柱。
上述方案中,所述管道系统的管道上设置有尾水管单向阀门,还设置有排污阀、电磁流量表、水温表和尾水防震压力表。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磁流量表、水温表和尾水防震压力表均有无线发射功能,电磁流量表、水温表和尾水防震压力表通过导线连接到变频控制柜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级离心泵的出水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回灌防震压力表和止回阀,止回阀防止地热井回灌口中带压力的水倒流。
上述方案中,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还包括井下管柱装置,井下管柱装置设置在地热井回灌口的下方,井下管柱装置包括泄压阀和高压阀门,高压阀门下端连接耐压油管,耐压油管贯穿井口法兰伸入到回灌井中的井身套管中,耐压油管上设置有防止耐压油管上下移动的水力锚,还设置有皮碗封隔器,水力锚和皮碗封隔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力锚的外径和井身套管内壁接触,皮碗封隔器的最大外径与井身套管的内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该地热回灌站移动搬迁方便,在本地回灌井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即可随时快速的将回灌站移动到下一个回灌井口进行回灌,节约了设备的投放成本。
2.该地热回灌站通过无线传输信号可随时监控电磁流量表、水温表和压力表的数值,无需专人值守在回灌站,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的平面连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的移动回灌泵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回灌泵房,2.管道系统,3.空挡,4.变频控制柜,5.多级离心泵,6.高压输出管,7.回灌防震压力表,8.止回阀,9.排污阀,10.电磁流量表,11.水温表,12.尾水防震压力表,13.尾水管阀门,14.尾水管,15.地热尾水口,16.地热井回灌口,17.插放柱,18.电机,19.泄压阀,20.高压阀门,21.井口法兰,22.耐压油管,23.井身套管,24.管内水面,25.水力锚,26.皮碗封隔器,28.底架,29.增高梁,30.开闭门,31.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的平面连接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的移动回灌泵房结构示意图。图中,该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移动回灌泵房1,移动回灌泵房1包括底面、侧壁和房顶,底面设置有水平的底架28,底架28上设置有多级离心泵5、电机18、变频控制柜4及管道系统2,底架28的一角设置有让位地热井回灌口16和地热尾水口15的空挡,管道系统2的管道上设置有尾水管单向阀门13,还设置有排污阀9、电磁流量表10、水温表11和尾水防震压力表12。多级离心泵5的出水口通过高压输出管6和地热井回灌口16连接,多级离心泵5的进水口和所述管道系统出口连接,管道系统2的进口通过尾水管14和地热尾水口15连接。在移动回灌泵房的底面四周还设置有增高梁29,增高梁29将整个移动回灌泵房顶起使底架28离地面具有一定空间,移动回灌泵房1的侧壁均设置成开闭门30,以方便施工和维修,移动回灌泵房1的房顶设置有照明装置31,方便光线不好时用来补充移动回灌泵房内的亮度,方便检修,移动回灌泵房的底架28上靠近地热井回灌口和地热尾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插放高压输出管和尾水管的两个插放柱17,当需要搬移移动回灌泵房时,将尾水管14和高压输出管6分别从地热尾水口15和地热井回灌口16拆卸下来,并插放到插放柱17上,此时用吊车将移动回灌泵房整体搬移即可。多级离心泵5的出水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回灌防震压力表7和止回阀8,止回阀8防止地热井回灌口16中的带压力的水倒流。在移动回灌泵房中,电磁流量表10、水温表11、尾水防震压力表1和回灌防震压力表7均有无线发射功能,通过无线传输信号与中控室内的计算机连接,电磁流量表10、水温表11、尾水防震压力表1和回灌防震压力表7通过导线连接到变频控制柜4上,这样,工作人员就会通过中控室内的计算机直接监控到地热回灌站中水的压力、流量和温度。高压输出管6和尾水管14均为柔性耐高压管。移动式地热回灌站还包括井下管柱装置,井下管柱装置设置在地热井回灌口16的下方,井下管柱装置包括泄压阀19和高压阀门20,高压阀门20下端连接耐压油管22,耐压油管贯穿井口法兰21伸入到回灌井中的井身套管23中,耐压油管22上设置有防止耐压油管上下移动的水力锚25,还设置有皮碗封隔器26,水力锚25和皮碗封隔器2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水力锚25的外径和井身套管23内壁接触,皮碗封隔器26的最大外径与井身套管23的内壁相接触。
在回灌站回灌之前,首先将井下管柱装置装入到地热回灌井中,将水力锚25和皮碗封隔器26置于井中的管内水面24以下,当地热尾水向地下回灌形成一定的压力时,井下的压力使水力锚25内外形成压差,压力推动水力锚中的锚爪横向移动,使水力锚锚定在井身套管23内壁上,防止了耐压油管22上下移动。皮碗封隔器26是靠皮碗的外径与井身套管23内径的过盈和压差来实现密封,当井下压力增大时,压力自下而上,压力越大,皮碗的碗口撑开越大,皮碗与井身套管的密封就越牢固。进而将有压力的地热尾水封在地下,不至于对井口法兰造成威胁。
这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在使用时,直接将移动回灌泵房用吊车放置在地热尾水口和地热井回灌口上面,将空挡3对准地热尾水口和地热井回灌口,将尾水管14和高压输出管6分别从插放柱17上取下,分别连接到地热尾水口15和地热井回灌口16上,接通电源,打开尾水管阀门13即可开始工作,将地热尾水口15中做功之后的凉水回收回来,通过多级离心泵5加压将水压入到地热井回灌口16内,进入地下水层。当地热井中压力达到8MPa时,关闭地热井回灌口16下部的阀门,将压力保持在井中,然后再关闭尾水管阀门13,此时将掉尾水管14、高压输出管6和地热尾水口15、地热井回灌口16分离,将管口插放到插放柱17上,最后将整体移动回灌泵房1用吊车搬移到下一个回灌井口处实施回灌。
该地热回灌站移动搬迁方便,在本地回灌井的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即可随时快速的将回灌站移动到下一个回灌井口进行回灌,节约了设备的投放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包括移动回灌泵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回灌泵房(1)包括底面、侧壁和房顶,所述底面设置有水平的底架(19),底架(19)上设置有多级离心泵(5)、电机(18)、变频控制柜(4)及管道系统(2),底架(19)的一角设置有让位地热井回灌口(16)和地热尾水口(15)的空挡,多级离心泵(5)的出水口通过高压输出管(6)和地热井回灌口(16)连接,多级离心泵(5)的进水口和所述管道系统(2)出口连接,管道系统(2)的进口通过尾水管(14)和地热尾水口(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回灌泵房(1)的底面四周还设置有增高梁(20),增高梁(20)将整个泵房顶起使底架离地面具有一定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回灌泵房(1)的侧壁均设置成开闭门(21),以方便施工和维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回灌泵房(1)的房顶设置有照明装置(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的底架(19)上靠近地热井回灌口和地热尾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插放回灌管和尾水管的插放柱(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系统(2)的管道上设置有尾水管阀门(13),还设置有排污阀(9)、电磁流量计(10)、水温表(11)和尾水防震压力表(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流量计(10)、水温表(11)和尾水防震压力表(12)均有无线发射功能,电磁流量计(10)、水温表(11)和尾水防震压力表(12)通过导线连接到变频控制柜(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离心泵(5)的出水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回灌防震压力表(7)和止回阀(8),止回阀(8)防止地热井回灌口(16)中带压力的水倒流。
9.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下管柱装置,井下管柱装置设置在地热井回灌口(16)的下方,井下管柱装置包括泄压阀(19)和高压阀门(20),高压阀门(20)下端连接耐压油管(22),耐压油管(22)贯穿井口法兰(21)伸入到回灌井中的井身套管(23)中,耐压油管(22)上设置有防止耐压油管上下移动的水力锚(25),还设置有皮碗封隔器(26),水力锚(25)和皮碗封隔器(2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25)的外径和井身套管(23)内壁接触,皮碗封隔器(26)的最大外径与井身套管(23)的内壁相接触。
CN202122533599.3U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Active CN216204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3599.3U CN216204421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3599.3U CN216204421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4421U true CN21620442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5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3599.3U Active CN216204421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4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66970U (zh) 同层地热循环利用系统
CN109736757B (zh) 利用压缩机降低气井井内压力损失的增产方法
CN108731289B (zh) 一种地源热泵封闭式等量取水还水系统
CN103089204B (zh) 双煤层分层控压联合排采装置
CN103527148A (zh) 一种双套管单泵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及装置
CN109736755A (zh) 油气井群、井群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6204421U (zh)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CN206419004U (zh) 一种电泵与气举耦合举升管柱
CN111021995B (zh) 一种机抽排水采气井口增压工艺管柱
CN210317259U (zh) 一种适用于气井全生命周期排水采气的气举装置
CN104806211B (zh) 一种接替压气采油装置及方法
CN114562822A (zh) 一种移动式地热回灌站
CN116280852A (zh) 一种在高压储气洞库内利用洞内气压智能控制的排水方法
CN208966268U (zh) 采油管柱及采油系统
CN1844796A (zh) 双井轮换抽灌的换能装置
CN206554888U (zh) 油管内单管柱正循环喷射泵机组采油装置
CN111101900A (zh) 一种油井井下辅助开采工具
CN202360063U (zh) 油井套管自动放气自动回收装置
CN114856495B (zh) 煤层气合采井气水产出剖面测试井下装置
CN212250012U (zh) 高温高压自喷地热井压井装置
CN201835785U (zh) 油水井自控泄压排液和把排出液体泵送到生产管道的装置
CN204532295U (zh) 一种接替压气采油装置
CN108505984B (zh) 一种油井液驱增压系统
CN112832724A (zh) 一种智能控制井筒压力的排采一体化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81877U (zh) 一种定压凡尔及多层分层酸化施工工艺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