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7022U -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7022U
CN216197022U CN202122301650.8U CN202122301650U CN216197022U CN 216197022 U CN216197022 U CN 216197022U CN 202122301650 U CN202122301650 U CN 202122301650U CN 216197022 U CN216197022 U CN 216197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reinforced concrete
branch
bionic
scenic 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16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王以柏
孙宏杭
林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ost & Telecom Planning Desig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ost & Telecom Planning Desig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ost & Telecom Planning Desig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Post & Telecom Planning Desig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16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7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7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7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包括塔身、塔身基础以及连接于塔身上的多个枝形结构,所述塔身、塔身基础以及枝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一端设置有折角部,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连接,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还有设置多个弯折处,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设置有仿生树叶,所述塔身以及枝形结构外设置仿生树皮,所述塔身上设置有天线。该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的塔身、塔身基础以及枝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结构相较于传统钢结构仿生树通信塔成本降低,且造型可根据周边环境定制,与环境能够更加和谐融洽。

Description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区用通信塔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背景技术
山区旅游景区为满足旅客的需求,需要建设通信塔等基础设施。这些景区站要求通信塔充分融入生态与周围的旅游景观一致,景区通信塔的特点是一般建于山顶上,现场场地较小,且搬运困难,由于此类基站覆盖范围不需很大,塔桅高度不需很高。
现有的仿生通信塔高度一般都在15米以上,杆身为钢结构,重量较大,建站对场地要求较高,且杆体重量较大搬运困难,并且容易与周围树木形成较为明显的高低差,容易被识别。若采用普通的地面支架形式,在景区则达不到美化的效果。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景区并且搬运方便的仿生树塔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来解决景区搭建、搬运仿生树塔型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包括塔身、塔身基础以及连接于塔身上的多个枝形结构,所述塔身、塔身基础以及枝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一端设置有折角部,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连接,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还有设置多个弯折处,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设置有仿生树叶,所述塔身以及枝形结构外设置仿生树皮,所述塔身上设置有天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天线支架,各天线支架周向围合设置于塔身外壁,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弧形板、支柱以及天线抱箍,所述弧形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相邻的天线支架相连,所述支柱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板外弧面中部,支柱的另一端连接天线抱箍,天线抱箍用于固定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个数为多个,各个枝形结构的钢筋中部相间隔设置,且枝形结构的钢筋远离塔身的一端相接触。
进一步地,各个枝形结构的钢筋弯折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仿生树皮为水泥砂浆仿生树皮。
进一步地,所述塔身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塔身中心预设馈线管,馈线管的两端上下设置于塔身侧壁上,并与塔身侧壁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馈线管为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仿生树叶的个数为多个。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的塔身、塔身基础以及枝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结构相较于传统钢结构仿生树通信塔成本降低,且造型可根据周边环境定制,与环境能够更加和谐融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的枝形结构与塔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的塔身与塔身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的塔身上设置天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身;
11、塔身的钢筋;
2、塔身基础;
3、枝形结构;
31、折角部;
32、枝形结构的钢筋;
4、仿生树叶;
5、天线;
61、弧形板;
611、连接部;
62、支柱;
63、天线抱箍;
7、馈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包括塔身1、塔身基础2以及连接于塔身上的多个枝形结构3,所述塔身、塔身基础以及枝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体与塔身基础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一体浇筑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以及水,钢筋、混凝土以及水运输方便,所用材料均可人工运至施工场地,对道路条件要求低,尤其适用于山地景区。
塔身基础占地面积约1~2平米。基础顶面预留RRU抱杆,RRU抱杆与天线支架分离。
所述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塔身高度可根据实际覆盖需求在 4~10米范围内调整,建设高度可因地制宜按需调整。
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32一端设置有折角部31,折角部的作用在于可将枝形结构的钢筋通过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11相固定,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之间是通过铁丝相固定,固定后枝形结构的钢筋另一端向塔身外延伸,形成仿生树叶。
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还有设置多个弯折处,枝形结构的钢筋在除折角部之外的其它位置还设置有多个弯折处,多个弯折处能够形成形状更多样的枝形结构,使得仿生树的整体造型更为自然,与周围的树木造型更为融洽。
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设置有仿生树叶4,仿生树叶可以通过铁丝固定在枝形结构上,可以在同一个枝形结构上固定多个仿生树叶。所述塔身以及枝形结构外设置仿生树皮,具体构造为钢丝网包裹钢筋,水泥砂浆填充,外贴水泥砂浆仿生树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外贴纸质的仿生树皮。
所述塔身上设置有天线5。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还包括多个天线支架,天线支架用于将天线固定在塔身上。各天线支架周向围合设置于塔身外壁,使得各个天线可通过天线支架设置在塔身的同一高度上,从外观上看更为整齐美观。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弧形板61、支柱62以及天线抱箍63,弧形板与塔身的外壁相适配,所述弧形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611,连接部用于与相邻的天线支架相连,连接部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相邻连接部的通孔上,从而将相邻的弧形板相连,所述支柱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板外弧面中部,支柱的另一端连接天线抱箍,天线抱箍用于固定天线。支柱上开设通孔,将天线抱箍锁设于支柱的通孔上,通过调节天线抱箍可对天线进行装卸。
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支架还可以沿着塔身的高度方向顺次设置。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个数为多个,各个枝形结构的钢筋中部相间隔设置,且枝形结构的钢筋远离塔身的一端相接触。多个枝形结构的钢筋使得枝形结构的强度更大,当枝形结构的钢筋外包裹水泥砂浆以及仿生树皮后,还能够保持理想的形状。
在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个枝形结构的钢筋弯折处位置相对应。使得枝形结构从外形看枝干结构更为规整。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焊接。焊接固定后使得塔身和枝形结构的连接强度更大,在塔身和枝形结构外设置水泥砂浆填充以及贴水泥砂浆仿生树皮的过程中,焊接的结构能够更好的保护枝形结构与塔身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塔身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使得该塔身结构更为稳固。
具体的,塔身中心主体为锥心圆柱构造,圆柱外挂钢筋网片,抹水泥砂浆保护层,最外层为水泥砂浆仿生树皮。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塔身中心预设馈线管7,馈线管的两端上下设置于塔身侧壁上,并与塔身侧壁相贯通。电源线可通过馈线管的一端开口延伸至另一端,实现终端设备的供电。
在更有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馈线管为PVC管。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塔身基础以及连接于塔身上的多个枝形结构,所述塔身、塔身基础以及枝形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一端设置有折角部,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连接,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还有设置多个弯折处,枝形结构的钢筋上设置有仿生树叶,所述塔身以及枝形结构外设置仿生树皮,所述塔身上设置有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天线支架,各天线支架周向围合设置于塔身外壁,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弧形板、支柱以及天线抱箍,所述弧形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相邻的天线支架相连,所述支柱的一端连接在弧形板外弧面中部,支柱的另一端连接天线抱箍,天线抱箍用于固定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枝形结构的钢筋个数为多个,各个枝形结构的钢筋中部相间隔设置,且枝形结构的钢筋远离塔身的一端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各个枝形结构的钢筋弯折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部与塔身的钢筋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树皮为水泥砂浆仿生树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中心预设馈线管,馈线管的两端上下设置于塔身侧壁上,并与塔身侧壁相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管为PVC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树叶的个数为多个。
CN202122301650.8U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Active CN216197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1650.8U CN21619702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1650.8U CN21619702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7022U true CN21619702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1650.8U Active CN216197022U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7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49402A (en) Antenna suppor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
US20140076835A1 (en) Rotating Tower Crane
CN216197022U (zh) 一种山地景区钢筋混凝土仿生树通信塔
CN201176728Y (zh) 拉索自立塔体和机房一体化通信铁塔
CN105350816B (zh) 电网电线杆加固加高装置
CN20884459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防雷的底层预制柱引下线节点结构
CN204753977U (zh) 水泥混凝土支柱
CN203626356U (zh) 快速通信管塔
CN108468872A (zh) 一种高稳固性的变电站之钢结构电缆支架
CN209089551U (zh) 一种用于葡萄架式的固定装置
CN207572543U (zh) 一种用于防雷的接地体安装结构
CN208955180U (zh) 一种可快速架设的天线杆及其安装工具
CN206091524U (zh) 一种抗风电杆
CN108396764B (zh) 架线杆预制式基础座及架线杆总成
CN202450838U (zh) 一种拼装式铁塔基站
CN206859248U (zh) 一种配重式基础
CN208937784U (zh) 一种带余缆架的电力钢管杆
CN204407486U (zh) 宽频带高增益中长波导航天线
CN218642328U (zh) 一种附墙结构及塔吊
CN218040715U (zh) 一种高压线防护装置
CN203603580U (zh) 110千伏双回路双分支角钢组合塔
CN217975650U (zh) 18米拉线新能源站点模型的塔底底座
CN214996527U (zh) 一种串接式半合成电线杆
CN217308525U (zh) 一种市政园林树木的隐蔽支撑防倒装置
CN111395515B (zh) 建筑工程体或者钢筋综合体和双弯钩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