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1361U - 悬浮生物填料 - Google Patents

悬浮生物填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1361U
CN216191361U CN202122673458.1U CN202122673458U CN216191361U CN 216191361 U CN216191361 U CN 216191361U CN 202122673458 U CN202122673458 U CN 202122673458U CN 216191361 U CN216191361 U CN 216191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support
carrier
supporting
suspended bi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3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国华
张强
赵柳洁
贺立三
孙润超
谢毅
肖菊
高林朝
贾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2673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1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1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1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生物填料,悬浮生物填料包括填料载体和设置在填料载体内的若干个填料本体,所述填料载体为框架式中空结构,所述填料载体为采用至少两部分支撑框体相互合围形成,支撑框体表面设有若干个镂空的孔洞,所述支撑框体包括若干条自支撑框体中心向四周散射的支撑肋条,还包括连接在各个支撑肋条上的多个支撑环条,各个支撑环条内外套设布置,各支撑肋条之间合围的空间形成所述孔洞,所述支撑肋条和/或支撑环条为旋拧麻花状结构,所述支撑肋条上具有用于附着生物膜的挂膜面。有效的提升了生物膜的自行脱落和再次着床性能。有利于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Description

悬浮生物填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填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浮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生物膜处理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污水和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处理法的特点是在污水或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反应池内充装生物膜载体----填料,填料浸没在废水中,经曝气充氧的废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利用附着生长于填料本体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有机污水的处理,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生物填料是生物膜废水处理工艺的关键部件,它直接影响处理效果,所以采用合适的填料非常重要。
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395876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旋流式球形悬浮填料,该悬浮填料采用旋流球和设置在旋流球内部的填料本体,将其放置在废水中呈悬浮状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悬浮填料对废水进行处理,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在填料本体形成附着生长的生物膜,实现挂膜过程。
但是上述的悬浮填料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外部的旋流球仅对填料实现支撑功能和位置调整功能,其生物膜挂膜仅仅在填料本体表面产生,其比表面积不能满足现有的生物膜法处理需求,且外部的旋流球对挂膜后的脱膜产生一定的干涉,当需要附着更多的微生物时只能通过增加数量来实现,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生物填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悬浮生物填料仅依靠填料本体挂膜导致的整体比表面积小,且挂膜后脱膜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悬浮生物填料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悬浮生物填料包括填料载体和设置在填料载体内的若干个填料本体,所述填料载体为框架式中空结构,所述填料载体为采用至少两部分支撑框体相互合围形成,支撑框体表面设有若干个镂空的孔洞,所述支撑框体包括若干条自支撑框体中心向四周散射的支撑肋条,还包括连接在各个支撑肋条上的多个支撑环条,各个支撑环条内外套设布置,各支撑肋条之间合围的空间形成所述孔洞,所述支撑肋条和/或支撑环条为旋拧麻花状结构,所述支撑肋条上具有用于附着生物膜的挂膜面。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载体为镂空式球体结构或镂空式多面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载体为上下两个半球面框合围形成,所述支撑环条有多个,自半球面框的中心向四周间隔套设布置,所述支撑肋条与各个支撑环条固定连接,两个半球面框可拆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半球面框通过最外侧的支撑环条上的卡扣连接实现相对合围固定。
进一步的,各支撑肋条之间、支撑肋条与所述支撑环条之间均通过熔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肋条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缠绕旋拧的单条,各单条表面凹凸不平而形成所述挂膜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肋条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悬浮生物填料,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除了采用填料本体作为生物膜的着床对象外,将填料载体设计为镂空形状,并将填料载体的各个支撑肋条和/支撑环条设计为麻花状结构,表面具有挂膜面,这样的形式除了能够实现对填料本体的容纳和支撑功能之外,还能够优化填料载体的表层结构,并转化为生物膜附着床,且镂空设计以及挂膜面的设计能够更有利于生物膜的附着和脱落,提高了表面结构涂层的均匀性,增加了生物膜的着床面积,提升了KS值较低菌种摄取有机物的能力,极大的增加了生物膜附着床的表面积。
进一步的,将支撑肋条设计为麻花状旋拧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相比于普通的光滑表面,能够实现挂膜的同时,麻花表面具有一定的凹凸表面,同时又兼具一定的平滑性,这样使得生物膜在附着在填料载体的表面时,既方便挂膜;同时在挂膜反应一段时间,或挂膜量达到一定的厚度或尺寸后,更利于生物菌膜的局部更新,又非常容易从填料载体上脱落,方便新的生物膜重新产生,避免影响后续的生物膜的持续着床效果;结构简单,实际试验过程中挂膜量高、且脱模过程迅速;有效的提升了生物膜的自行脱落和再次着床性能。有利于生物膜的新陈代谢。通过这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不断摄取有机物,达到优化水质,处理生活污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生物填料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撑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半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浮生物填料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填料载体;2-半球面框;3-支撑肋条;4-支撑环条;5-卡扣;6-球面顶点;7-单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悬浮生物填料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悬浮生物填料包括填料载体1和设置在填料载体1内的若干个填料本体,其中本实施例中,填料载体1为中空结构,外形整体为球面结构,采用上下两部分半球面框2相对合围形成,合围部分采用连接结构相对固定连接,将上述的填料本体放置在填料载体1中后,通过连接结构将两部分半球面框2合围连接即可。
针对填料载体1来说,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半球面框2构成了支撑框体,支撑框体表面设有若干个镂空的孔洞,支撑框体包括若干条支撑肋条3,各支撑肋条3的一端向半球面框2体的球面顶点6处汇集后相对连接,同时各支撑肋条3呈星状向外发散延伸,支撑框体还具有若干个支撑环条4,支撑环条4整体为环形结构,各个支撑环条4自半球面框2的球面顶点6向四周间隔布置并相互套设。各个支撑环条4与支撑肋条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支撑肋条3与支撑环条4的相对合围而形成镂空的孔洞,供废水进入,同时生物膜能够在填料本体上着床挂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应处理。
上述的支撑环条4在本实施例中为旋拧麻花状结构,支撑环条4上具有用于附着生物膜的挂膜面,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环条4为采用单根螺旋旋拧的单条7,单条7表面凹凸不平而形成所述挂膜面。在实际的旋拧后,单条7的外形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麻花钻的钻头形式,整体加工更加方便。挂膜面的形成可以是采用增大单条7的表面粗糙度,或者是将单条7的表面制造一些凹槽、凹坑等形式实现。不做具体限定。上述的各个单条7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后,再旋拧成麻花状结构,表面即可实现生物膜的附着床,使生物膜不仅可以在填料本体表面附着,也可以在填料载体1表面附着。
同时,为了实现该填料载体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支撑肋条3的外端与最外侧的支撑环条4的周面连接,最外侧的支撑环条厚度尺寸大,具有一定的连接刚性,同时不对其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两个半球面框2通过布置在最外侧的支撑环条4上的卡扣5连接实现相对合围固定。该卡扣5构成了上述的连接结构。卡扣5的连接形式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和操作方式不再详细描述。
而对于支撑环条4来说,本实施例中,支撑肋条3采用直环结构,保证连接稳定即可。
为了实现整体结构材质的统一性,以及方便结构成型,各支撑肋条3之间、支撑肋条3与所述支撑环条4之间均通过熔焊连接。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支撑环条4设计为麻花状旋拧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相比于普通的光滑表面,能够实现挂膜的同时,麻花表面具有一定的凹凸表面,同时又兼具一定的平滑性,这样使得生物膜在附着在填料载体1的表面时,既方便挂膜;同时在挂膜反应一段时间,或挂膜量达到一定的厚度或尺寸后,又非常容易从填料载体1上脱落,方便新的生物膜重新产生,避免影响后续的生物膜的持续着床效果;结构简单,实际试验过程中挂膜量高、且脱模过程迅速;有效的提升了生物膜的自行脱落和再次着床性能。有利于生物膜的新陈代谢。通过这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不断摄取有机物,达到优化水质,处理生活污水的目的。
实施例2,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肋条3包括两条相对缠绕后旋拧成麻花状的单条,同时上述的支撑环条4整体也设计为麻花状的结构,这样能够将支撑环条4和支撑肋条3整体均设计为生物膜的附着床,附着床面积进一步增大。单条7注塑成型后,整体缠绕后旋拧或编织在一起形成双麻花结构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肋条3可以采用波纹状结构,具有一定的挂膜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填料载体1整体采用六面体结构、或者面数更多的多面体结构,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将各个面单独加工后整体熔焊连接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构成麻花状结构的单条7的数量,可以采用更多,虽然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支撑肋条3的表面积,但是也进一步的影响支撑肋条3的表面粗糙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环条4为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设计专用模具,在注塑后直接形成麻花状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下两部分半球面框2体可以采用熔焊的形式实现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实现可拆连接,如采用扎带、胶粘等形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支撑肋条3和支撑环条4整体采用单根单条7旋拧方式结构,也可仅将支撑肋条3设计为麻花状旋拧结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悬浮生物填料,包括填料载体和设置在填料载体内的若干个填料本体,所述填料载体为框架式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载体为采用至少两部分支撑框体相互合围形成,支撑框体表面设有若干个镂空的孔洞,所述支撑框体包括若干条自支撑框体中心向四周散射的支撑肋条,还包括连接在各个支撑肋条上的多个支撑环条,各个支撑环条内外套设布置,各支撑肋条之间合围的空间形成所述孔洞,所述支撑肋条和/或支撑环条为旋拧麻花状结构,所述支撑肋条上具有用于附着生物膜的挂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载体为镂空式球体结构或镂空式多面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载体为上下两个半球面框合围形成,所述支撑环条有多个,自半球面框的中心向四周间隔套设布置,所述支撑肋条与各个支撑环条固定连接,两个半球面框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两个半球面框通过最外侧的支撑环条上的卡扣连接实现相对合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各支撑肋条之间、支撑肋条与所述支撑环条之间均通过熔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条包括至少两根相互缠绕旋拧的单条,各单条表面凹凸不平而形成所述挂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条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CN202122673458.1U 2021-11-03 2021-11-03 悬浮生物填料 Active CN216191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3458.1U CN216191361U (zh) 2021-11-03 2021-11-03 悬浮生物填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3458.1U CN216191361U (zh) 2021-11-03 2021-11-03 悬浮生物填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1361U true CN21619136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3458.1U Active CN216191361U (zh) 2021-11-03 2021-11-03 悬浮生物填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1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85A (zh) * 2021-11-03 2021-12-31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生物填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485A (zh) * 2021-11-03 2021-12-31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生物填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2478B (zh) 一种双球型悬浮填料
CN216191361U (zh) 悬浮生物填料
EP0186125B1 (en) A carrier for microorganisms
WO2006094435A1 (fr) Module de filtration a membranes poreuses de type fibre creuse en suspension
CN109867368A (zh) 一种波形叶片悬浮填料
CN113860485A (zh) 一种悬浮生物填料
CN207294809U (zh) 一种神经干细胞培养瓶
CN1085627C (zh) 需氧处理废水的装置
CN110451632A (zh) 曝气盘、包括其的曝气器及对液体充气的方法
CN207726825U (zh) 一种波形叶片悬浮填料
CN101250003B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
CN101254977B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膜生物反应器及水处理设备
CN207483450U (zh) 玄武岩生物巢定向补充碳源污水脱氮装置
CN20898040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填料组合
CN205917074U (zh) 一种曝气器
CN2126097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生物填料支架装置
CN209162085U (zh) 一种动物细胞培养的发酵罐
CN207996572U (zh) 一种浸没式柱式膜组件
CN208308512U (zh) 一种聚酯填料
CN2482797Y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海藻种苗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
CN21043847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城镇污水处理用生物填料
CN210176559U (zh) 一种高水位浮挂式生物填料的安装结构
CN209778459U (zh) 一种增氧型仿生微生物载体
CN209143799U (zh) 一种磁性生物载体材料
CN102960295A (zh) 一种养殖池塘水体循环的工艺流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