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8452U -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8452U
CN216188452U CN202122501826.4U CN202122501826U CN216188452U CN 216188452 U CN216188452 U CN 216188452U CN 202122501826 U CN202122501826 U CN 202122501826U CN 216188452 U CN216188452 U CN 216188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slag
grid
draining
paint s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18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力
冯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KE GRE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18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8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8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8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下箱体上通过驱动机构传动的网格传送带,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和两围壁,所述底板上方设有所述网格传送带,所述两围壁围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相对两侧;所述网格传送带的上表面设有沥干层;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漆渣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泄漏的挡渣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在输送漆渣的同时能沥去漆渣中含有的水分,减轻后续脱水、烘干设备的负荷,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漆渣主要产生于一些涂装生产线,比如汽车制造、集装箱、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涂装线。在喷涂过程中,过喷的油漆会落入下方的循环水中,并在循环水中的漆雾凝聚剂和絮凝剂作用下形成漆渣。
漆渣一般作为危险废弃物,采用焚烧处置,但费用非常昂贵,因此不少厂商开发了漆渣脱水、烘干设备,达到减量化目的,从而节约处置费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传送机构将漆渣输送到脱水、烘干设备中,但刚产生的漆渣含水率高达95%以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易在传送机构的缝隙处泄漏,且漆渣变干后易粘结成块,导致堵塞或卡住传送机构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漆渣传送装置,从而实现漆渣长期、稳定输送,且该设备造价低,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下箱体上通过驱动机构传动的网格传送带,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和两围壁,所述底板上方设有所述网格传送带,所述两围壁围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相对两侧;所述网格传送带的上表面设有沥干层;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漆渣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泄漏的挡渣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沥干层为滤纸层。
优选地,所述滤纸层的过滤孔径为50~200μm。
优选地,所述滤纸层的材质选自丙纶、涤纶、锦纶、腈纶、乙纶和氯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中漆渣从下箱体上方掉落在沥干层上,因漆渣的含水率较高,故会在沥干层的表面摊开,从而导致漆渣中的水分能快速地沥出,从而实在漆渣输送过程中,大幅度降低漆渣的含水率,便于后续漆渣干化设备的进一步处理,以及提高后续漆渣干化设备的干化效率。此外,沥干层还能阻隔漆渣与网格传送带之间直接接触,腐蚀网格传送带。沥干层和网格传送带能双层沥干漆渣中的水分。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网格传送带的网格大小为(2~4)cm×(2~4)cm。本申请中,网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无法衬托住漆渣,容易导致上方的漆渣或沥干层局部坍陷下来;太小,漆渣干化中形成粘结成块,从而容易堵塞网格或卡住机械传动部件,不能有效沥干水分。
优选地,所网格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菱形。
更优选地,所述网格呈正方形。较佳的,所述正方形网格的大小为(1~2)cm×(1~2) cm。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渣机构包括第一挡渣部,所述第一挡渣部包括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的若干挡板,所述挡板包括本体和阻挡件,所述本体与所述围壁连接,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沥干层之间相对运动的接触。
优选地,所述阻挡件的表面设有缓冲层。
更优选地,所述缓冲层为塑料层或橡胶层。本申请中缓冲层可以使阻挡件与沥干层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沥干层在移动中即便有位移,也不会磨损或扯破滤纸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渣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用于将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围壁上。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渣机构还包括第二挡渣部,所述第二挡渣部包括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的衬垫,所述衬垫位于所述沥干层与所述网格传送带之间;所述衬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网格传送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渣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衬垫与所述网格传送带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衬垫。
优选地,所述衬垫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长度,所述衬垫的宽度小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宽度的一半。
更优选地,所述衬垫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软塑料层或橡胶层。本申请中,衬垫上设有缓冲层,一方面有利于衬垫与网格传送带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在移动中即便衬垫发生小幅位移,缓冲层能降低衬垫与网格传送带的摩擦力,也能避免衬垫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相互卡住,从而防止衬垫和第二支撑板损坏。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呈倾斜设置。本申请中倾斜设置的底板,有利于收集从网格传送带沥下的水分,也有利于水分排出。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坡度为2~5%。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或围壁上设有排水口,用于排出从网格传送带上沥下来的水分。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滚轴,所述两个滚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网格传送带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能实现漆渣的长期、稳定的输送,且该设备造价低,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漆渣的同时能沥去漆渣含有的水分,减轻后续脱水、烘干设备的负荷,节约能耗。
3)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设有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第一阻挡部包括设有阻挡件的挡板,第二阻挡部包括衬垫或第二支撑板,第一阻挡部通过阻挡件防止漆渣从网格传送带的相对两侧泄漏;第二阻挡部的衬垫或第二支撑板抬高了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的沥干层,进一步阻挡漆渣从两侧泄漏,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能双层阻挡漆渣在输送过程中从网格传送带的两侧泄漏,避免了堵塞或卡住传送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横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附图说明如下
1漆渣箱
2张紧装置
3滤纸卷装置
100下箱体
101底板
102围壁
103排水口
200挡板
201本体
202阻挡件
300第一支撑板
400沥干层
500衬垫
600第二支撑板
700网格传送带
800紧固件
900驱动机构
1000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3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干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下箱体100上通过驱动机构900传动的网格传送带700,所述下箱体100包括底板101和两围壁102,所述底板101上方设有所述网格传送带700,所述两围壁102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相对两侧;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上表面设有沥干层400,用于将漆渣中的水分沥去;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漆渣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相对两侧泄漏的挡渣机构。
本申请的网格传送带700相对两侧设有围壁102,当漆渣从下箱体100的上方掉落在网格传送带700上,围壁102可以防止漆渣直接从网格传送带700的两侧溢出;当漆渣落在沥干层400上,因漆渣的含水率较高,故会在沥干层400的表面摊开,从而导致漆渣中的水分能快速地沥出,从而实现在漆渣输送过程中,大幅度较低含水率,便于后续漆渣干化设备的进一步处理,以及提高后续漆渣干化设备的干化效率,同时,沥干层可阻隔漆渣与网格传送带700的直接接触;挡渣机构能防止漆渣向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流动,使得漆渣集中于网格传送带700的中间位置,不易从两侧泄漏,避免了堵塞或卡住传送机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沥干层400为滤纸层,用于将漆渣中的水分沥干。本申请中滤纸层可通过滤纸卷装置3铺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上。漆渣通过刮渣机刮出来,然后从所述下箱体100的上方掉落在沥干层400上,因漆渣的含水率较高,故会在沥干层400 表面摊开,漆渣中的大部分水分可从沥干层400的过滤孔中沥出,故漆渣中的水分能快速地沥出,在漆渣输送过程中,含水率即能实现大幅度较低,便于后续漆渣干化设备的进一步处理,以及提高后续漆渣干化设备的干化效率;沥干层400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阻隔漆渣与装置的机械部件,比如与网格传送带700直接接触,以防止因网格传送带700的网格较大,无法衬托住漆渣,以及防止漆渣干化时易粘结成块,从而堵塞网格或卡住机械传动部件。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纸层为无纺布层,所述滤纸层的材质可为丙纶、涤纶、锦纶、腈纶、乙纶、氯纶等,所述滤纸层的过滤孔径为50~200微米。所述沥干层400的宽度根据底座的宽度而定,所述沥干层400的宽度比所述下箱体100的宽度小0-1cm。较佳的,滤纸为一次性使用,与网格传送带700一起移动,连同网格传送带700上的漆渣一起移动进入后续漆渣干化设备,作进一步干化处理,或直接经过沥水后落入后端的漆渣箱1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网格大小为(2~4)cm×(2~4)cm。本申请中,网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网格太大,无法衬托住漆渣,容易导致上方的沥干层 400或漆渣局部坍陷下来;网格太小,漆渣干化中形成粘结成块,从而容易堵塞网格或卡住机械传动部件,不能有效沥干水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网格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菱形。较佳的,所述网格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1~2cm,该边长的正方形网格既能保证沥水通畅性,又具备了足够的支撑面来确保上方的漆渣不至于局部坍陷下来。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材质为现有技术中的高强度材料,例如硬质塑料或不锈钢,优选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厚度依据材质而定,当网格传送带700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时,网格传送带700的厚度为15~20mm;当网格传送带700 的材质为不锈钢时,网格传送带700的厚度为10~15mm。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宽度依据下箱体100的宽度而定,一般比下箱体100的宽度小1~3cm;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外缘与相邻底座的围壁10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5~1.5cm,在此距离内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下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同时使得网格传送带700和围壁102不易碰擦。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传送速度根据网格传送带700的长度和漆渣在上方所需停留时间而定,传送速度(m/h)为网格传送带的长度/漆渣所需停留时间;传送速度慢,则网格传送带700的长度长,漆渣停留时间就长,漆渣沥水时间也相应长了,漆渣的沥水效果就更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箱体100的材质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材料,比如硬质塑料、碳钢、不锈钢,优选为不锈钢。所述下箱体100的大小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当下箱体100的材质采用金属材料时,围壁102的厚为2~4mm;当下箱体100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时,围壁102的厚为8~16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渣机构包括第一挡渣部,所述第一挡渣部包括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相对两侧的若干挡板200,所述挡板200包括本体201和阻挡件202,所述本体201与所述围壁102连接,所述阻挡件202与所述沥干层400之间相对运动的接触。所述阻挡件202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之间线接触,线接触可以使阻挡件202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有效降低摩擦力,也可以防止磨损或扯破滤纸层。较佳的,所述阻挡件202与所述本体201垂直。所述本体201的厚度为6~10mm,所述阻挡件202的垂直距离小于本体201的厚度,具体为5~9mm。所述本体201的宽度为6~12cm。为了确保牢固性,所述本体201和所述阻挡件202采用将一整块材料通过机床加工一体成型。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渣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板300,用于将所述挡板 200固定于所述围壁20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300呈L形,L形的底部与所述围壁10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300的侧面与所述本体201通过紧固件80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300可有效防止挡板200变形或下垂。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件202的表面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现有技术中软质材料形成,如软塑料或橡胶,缓冲层使得所述阻挡件202与所述沥干层400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沥干层400移动中即使上下有小幅位移,也不至于磨损或扯破。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00的材质选自现有技术中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材料,例如碳钢、不锈钢和硬质塑料,优选为不锈钢材质。当第一支撑板300为金属材质时,第一支撑板300的厚度为2~4mm;当第一支撑板300为硬质塑料时,第一支撑板300 的厚度为5~10mm。第一支撑板300的宽度一般选取6~12c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渣机构还包括第二挡渣部,所述第二挡渣部包括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相对两侧的衬垫500,所述衬垫500位于所述沥干层400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之间;所述衬垫500通过紧固件800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连接,用于衬托所述沥干层400,起到支撑所述沥干层400的作用。衬垫500的厚度为5~8mm;衬垫500的宽度均比第一支撑板300的宽度、挡板200的宽度、第二支撑板600的宽度多5~10cm,确保紧固件 800有足够的固定位置。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垫500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软塑料层或橡胶层,所述缓冲层设于所述衬垫500的上下表面,上表面与所述沥干层400接触,下表面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之间运动接触。缓冲层一方面有利于所述衬垫500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 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在移动中即便所述衬垫500发生小幅位移,缓冲层能降低衬垫500与网格传送带700的摩擦力,也能避免衬垫500和第二支撑板600之间相互卡住,从而防止所述衬垫50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00损坏。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垫50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长度,所述衬垫500的宽度小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的宽度的一半。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垫500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 600,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衬垫500;所述第二支撑板600与所述围壁102连接。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板600的材质选自现有技术中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材料,例如碳钢、不锈钢或硬质塑料,优选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支撑板600呈L 形,L形的底部与所述围壁102固定连接,L形的侧面通过紧固件800与所述衬垫50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600为金属材质时,第二支撑板600的厚度为2~4mm;当第二支撑板600 为硬质塑料时,第二支撑板600的厚度为5~10mm。第二支撑板600的宽度一般选取6~12c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01呈倾斜设置,所述底板101的坡度为2~5%,倾斜设置的底板101有利于水分向一侧流淌,使得水分排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01或围壁102上设有排水口103,用于排出从网格传送带700上沥下来的水分。漆渣经沥干层400和网格传送带700双层沥干,沥下的水分最终从排水口103排出,排水口103可接排水管将水引至接纳点,作为废水处理或回用至生产线。由于湿漆渣的含水率达95%以上,故沥下来的水量会较大,因此排水口的管径尽量选取大一些,满足排水通畅,一般根据装置的规模,选取管径DN50~DN15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800为现有技术中起到固定作用的螺旋或螺钉。
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滚轴1000,所述两个滚轴1000与所述驱动机构900之间通过所述网格传送带900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沥干输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设置在下箱体100上通过驱动机构900传动的网格传送带700,下箱体100包括底板101 和围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700相对两侧的两围壁102;网格传送带700的上表面设有沥干层 400,沥干层400为滤纸层;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漆渣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泄漏的挡渣机构,挡渣机构包括第一挡渣部和第二挡渣部;装置还包括两个滚轴1000,两个滚轴1000、驱动机构900和张紧装置3之间通过网格传送带900传动连接,滤纸层通过滤纸卷装置4铺设于网格传送带700上。
第一挡渣部包括设于网格传送带700相对两侧的挡板200,挡板200包括本体201和阻挡件202,阻挡件202与沥干层400相对运动的接触;两围壁102上还设有第一支撑板300,第一支撑板300和本体201通过紧固件800连接,用于固定支撑挡板200;挡板200位于铺设有沥干层400的上方,与沥干层400相对运动的线接触。
沥干层400和网格传送带700之间设有衬垫500和第二支撑板600,衬垫500通过紧固件800与网格传送带700连接,用于支撑沥干层400;第二支撑板600固定于围壁102上,用于支撑衬垫500。
当漆渣从下箱体100的上方落下,掉落在沥干层400上,沥干层400随着网格传送带700 一起移动,在移动的同时,阻挡件202可以阻止漆渣向两侧扩散,避免漆渣泄漏而导致阻塞传动结构;由第二支撑板600或衬垫500组成的第二挡渣部,使得沥干层400相对两侧相对抬高,可以进步阻挡漆渣从网格传送带700的两侧泄漏;同时在传送过程中,漆渣中含有的水分依次经沥干层400的过滤孔和网格传送带700的网格沥下并掉落于呈倾斜设置的底板101 上,最终从排水口103排出;最终沥干层400连同上方沥除水分的漆渣一起进入后续漆渣干化设备或直接经过沥水后落入后端的漆渣收集容器1中。经本申请的沥干输送装置,不仅能有效防止漆渣从网格传送带两侧漏出,也能实现在输送漆渣的同时能沥干水分。
在某涂装生产车间,配备了1台漆渣烘干机,需要将漆渣从不远处漆渣下落点输送至漆渣烘干机内。
对照组:让漆渣落入编织袋内,待沥水12h后,再人工用液压拖车推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由于漆渣在编织袋内由于积压成团,故沥水效果比较差,经12h沥水,才能将含水率从96%降低至75%,由于需要12h沥水,故占用了大量烘干时间,含水率从75%烘干降至30%目标值需要20小时。
实验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体为:采用不锈钢材质的下箱体100,围壁102的厚度为4mm,底板101的宽度为1.5m;第一支撑板300,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厚度为3mm,宽度为12cm;挡板200,本体201的厚度为8mm,阻挡件202的垂直高度为6mm;衬垫500 的厚度为8mm,宽度为20cm,材质为橡胶;滤纸层,过滤孔径为100μm,沥干层400的宽度为1.49m,材质为无纺布;第二支撑撑板600的厚度为4mm,宽度为12cm,材质为不锈钢;网格传送带700的厚度为12mm,正方形网格的长度为15mm,网格传送带700的宽度为1.48m,网格传送带700的外缘与相邻底座的围壁之间的距离为1cm,网格传送带700的长度为4m,漆渣停留时间为6h,传送速度为0.67m/h;底板101的坡度为3%,材质为不锈钢。经实验发现,漆渣的沥水效率大大提高,停留时间6h,含水率即从96%降低至65%,进入烘干机后,20hr含水率从65%可降至20%,比原来下降10%;如果目标含水率仍为30%,则烘干时间只需12小时,大大节约了能耗。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下箱体上通过驱动机构传动的网格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和两围壁,所述底板上方设有所述网格传送带,所述两围壁围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相对两侧;所述网格传送带的上表面设有沥干层;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漆渣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泄漏的挡渣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干层为滤纸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机构包括第一挡渣部,所述第一挡渣部包括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的若干挡板,所述挡板包括本体和阻挡件,所述本体与所述围壁连接,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沥干层之间相对运动的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渣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用于将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围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的表面设有缓冲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机构还包括第二挡渣部,所述第二挡渣部包括设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相对两侧的衬垫,所述衬垫位于所述沥干层与所述网格传送带之间;所述衬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网格传送带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渣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衬垫与所述网格传送带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衬垫;
和/或,所述衬垫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长度,所述衬垫的宽度小于所述网格传送带的宽度的一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或围壁上设有排水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滚轴,所述两个滚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通过所述网格传送带传动连接。
CN202122501826.4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Active CN216188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1826.4U CN216188452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1826.4U CN216188452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8452U true CN21618845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3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1826.4U Active CN216188452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8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8452U (zh) 一种漆渣用沥干输送装置
US4285816A (en) Dewatering system
CN212141683U (zh) 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
CN201052974Y (zh) 污水回水池防堵装置
CN203385298U (zh) 可清除环冷机液封槽中散料的液密封装置
CN21840211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收集装置
CN206089385U (zh) 污泥回收系统
CN214140354U (zh) 一种输煤栈桥地面冲洗废水收集装置
CN2763332Y (zh) 纸浆回收过滤机
CN215937231U (zh) 基于水流检测的清洁机器人
CN215026321U (zh) 板框压滤机滤液收集装置
CN212449787U (zh) 一种堆场用减少扬尘的物料传送装置
CN212067839U (zh) 一种带污泥回收的污水处理装置
KR100667012B1 (ko) 여상 회전 순환식 오수여과장치
CN211895204U (zh) 一种刮板式废料处理装置
CN208641927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精密筛网过滤机
CN206886718U (zh) 链条式刮渣机
CN209502534U (zh) 一种餐厨垃圾环保卸料装置
CN2481397Y (zh) 带式脱水机
CN102614699B (zh) 固定型振动曲面细格栅
CN214568657U (zh) 砂石水收集装置
CN221385587U (zh) 一种新型污水沉淀再利用装置
CN218200326U (zh) 一种带式输送带用防漏机构
CN108392876A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精密筛网过滤机
CN220641803U (zh) 一种废水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