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4086U -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4086U
CN216184086U CN202122651847.4U CN202122651847U CN216184086U CN 216184086 U CN216184086 U CN 216184086U CN 202122651847 U CN202122651847 U CN 202122651847U CN 216184086 U CN216184086 U CN 216184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drawing pen
shell
electromagnetic coil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18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金辰
亓振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atran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atran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atran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atran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18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4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4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4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抬落笔机构,涉及绘图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绘图笔、至少一个电磁铁芯以及复位元件,外壳用于固定设置于滑架上;绘图笔至少部分位于外壳内部并与外壳滑动连接,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至少部分侧壁为铝青铜材质。电磁铁芯固定设置于外壳内部,电磁铁芯上缠绕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用于与电源电连接;复位元件位于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绘图机器人,包括控制系统和如上的抬落笔机构,抬落笔机构能够固定设置于滑架上,电源与电磁线圈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磁线圈是否通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能够提高绘图效率。

Description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绘图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X-Y平面绘图的装置,在完成一个连续轨迹的绘制后,需要手动将笔抬起,等绘图笔移动到下一个绘图轨迹的起点时再手动放下,绘图效率低,虽能够通过绘图装置外设的控制机构来完成抬落笔动作,但是外设控制机构机构复杂,且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绘图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抬落笔机构,包括:外壳、绘图笔、至少一个电磁铁芯以及复位元件,所述外壳用于固定设置于滑架上;所述绘图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至少部分侧壁为铝青铜材质。所述电磁铁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磁铁芯上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能够使所述绘图笔移动并锁定至第一位置,所述绘图笔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绘图笔的笔头能够与纸张接触;所述复位元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后,所述复位元件能够使所述绘画笔移动并锁定至第二位置,所述绘图笔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绘图笔的笔头与纸张分离。
优选的,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具有限位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所述限位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电磁铁芯上以限制所述绘图笔从所述外壳中脱出,此时所述绘图笔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优选的,所述绘图笔包括绘图笔本体和笔套,所述绘图笔本体能够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笔套内部并与所述笔套固定连接,所述笔套位于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所述笔套为铝青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复位元件为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断电后,所述复位弹簧能够使所述绘图笔缩回所述外壳并使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绘图笔笔头一端的内壁上,此时所述绘图笔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的,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绘图笔笔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端盖能够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端盖能够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二通孔处,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端盖上。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具有限位凸台,所述缓冲弹簧能够部分套设于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并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端盖上,所述缓冲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绘图笔与所述外壳之间固定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绘图笔上且所述直线轴承内壁与所述绘图笔外壁相贴合,所述直线轴承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绘图机器人,包括控制系统和如上所述的抬落笔机构,所述抬落笔机构能够固定设置于所述滑架上,电源与所述电磁线圈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磁线圈是否通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采用了在电磁铁芯上缠绕有电磁线圈,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电磁铁芯与电磁线圈相配合能够能够产生电磁力,使绘图笔向下运动,并使绘图笔的笔头与绘图纸接触,电磁线圈断电后复位元件使绘图笔复位,绘图笔的笔头与纸张分离,无需手动对绘图笔进行调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能够提高绘图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抬落笔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00-抬落笔机构;1-外壳;2-绘图笔;21-限位凸台;3-电磁铁芯;31-电磁线圈;4-复位元件;5-套筒;51-限位部;6-第一端盖;7-第二端盖;8-缓冲弹簧;9-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抬落笔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绘图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抬落笔机构100,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包括外壳1、绘图笔2、至少一个电磁铁芯3以及复位元件4,外壳1用于固定设置于滑架上;绘图笔2至少部分位于外壳1内部并与外壳1滑动连接,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至少部分侧壁为铝青铜材质。电磁铁芯3固定设置于外壳1内部,电磁铁芯3上缠绕有电磁线圈31,电磁线圈31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电磁线圈31通电后,能够使绘图笔2移动并锁定至第一位置,绘图笔2位于第一位置时,绘图笔2的笔头能够与纸张接触;复位元件4位于外壳1内部,电磁线圈31断电后,复位元件4能够使绘画笔移动并锁定至第二位置,绘图笔2位于第二位置时,绘图笔2的笔头与纸张分离。
采用了在电磁铁芯3上缠绕有电磁线圈31,通过对电磁线圈31通电,电磁铁芯3与电磁线圈31相配合能够能够产生电磁力,使绘图笔2向下运动,并使绘图笔2的笔头与绘图纸接触,电磁线圈31断电后复位元件4使绘图笔2复位,绘图笔2的笔头与纸张分离,无需手动对绘图笔2进行调节。
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筒5,套筒5具有限位部51,电磁线圈31通电后,限位部51能够抵接于电磁铁芯3上以限制绘图笔2从外壳1中脱出,此时绘图笔2位于第一位置。
绘图笔2包括绘图笔2本体和笔套,绘图笔2本体优选为自动补偿式铅笔,抬落笔机构100抬起时,自动补偿式铅笔能够自动补偿铅芯,绘图笔2本体能够至少部分伸入至笔套内部并与笔套固定连接,笔套位于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笔套为铝青铜材质,电磁线圈31按顺时针方向缠绕于电磁铁芯3上,电磁线圈31通电后产生电磁力,能够使铝青铜材质的笔套向下运动,从而使绘图笔2从外壳1中伸出。
复位元件4为设置于限位部51与外壳1内壁之间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限位部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电磁线圈31断电后,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绘图笔2重力,绘图笔2所受合力方向向上,复位弹簧能够使绘图笔2缩回外壳1并使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抵接于外壳1远离绘图笔2笔头一端的内壁上,此时绘图笔2位于第二位置。
外壳1远离绘图笔2笔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端盖6能够拆卸连接于第一通孔处,打开第一端盖6能够对抬落笔机构100内部结构进行更换或维护。
第一端盖6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端盖7能够拆卸连接与第二通孔处,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能够抵接于第二端盖7上,打开第二端盖7能够向自动补偿式铅笔中加入铅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抬落笔机构100,还包括缓冲弹簧8,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具有限位凸台21,缓冲弹簧8能够部分套设于绘图笔2未设笔头的一端并抵接于限位凸台21上,缓冲弹簧8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端盖7上,缓冲弹簧8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绘图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8起到缓冲作用,能够保证绘图笔2工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绘图精度。
绘图笔2与外壳1之间固定设置有直线轴承9,直线轴承9套设于绘图笔2上且直线轴承9内壁与绘图笔2外壁固定连接,直线轴承9外壁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设置直线轴承9进一步保证绘图笔2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绘图精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绘图机器人,包括控制系统和实施例一中的抬落笔机构100,抬落笔机构100能够固定设置于滑架上,电源与电磁线圈31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磁线圈31是否通电,通过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绘图机器人的运行轨迹以及绘图过程中绘图笔2与纸张的接触。
采用了在电磁铁芯3上缠绕有电磁线圈31,通过对电磁线圈31通电,电磁铁芯3与电磁线圈31相配合能够能够产生电磁力,使绘图笔2向下运动,并使绘图笔2的笔头与绘图纸接触,电磁线圈31断电后复位元件4使绘图笔2复位,绘图笔2的笔头与纸张分离,无需手动对绘图笔2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固定设置于滑架上;
绘图笔,所述绘图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至少部分侧壁为铝青铜材质;
至少一个电磁铁芯,所述电磁铁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磁铁芯上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能够使所述绘图笔移动并锁定至第一位置,所述绘图笔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绘图笔的笔头能够与纸张接触;
以及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磁线圈断电后,所述复位元件能够使所述绘画笔移动并锁定至第二位置,所述绘图笔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绘图笔的笔头与纸张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具有限位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所述限位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电磁铁芯上以限制所述绘图笔从所述外壳中脱出,此时所述绘图笔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笔包括绘图笔本体和笔套,所述绘图笔本体能够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笔套内部并与所述笔套固定连接,所述笔套位于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所述笔套为铝青铜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为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断电后,所述复位弹簧能够使所述绘图笔缩回所述外壳并使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绘图笔笔头一端的内壁上,此时所述绘图笔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绘图笔笔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端盖能够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端盖能够拆卸连接与所述第二通孔处,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端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具有限位凸台,所述缓冲弹簧能够部分套设于所述绘图笔未设笔头的一端并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端盖上,所述缓冲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落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图笔与所述外壳之间固定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绘图笔上且所述直线轴承内壁与所述绘图笔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外壁与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
9.一种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抬落笔机构,所述抬落笔机构能够固定设置于所述滑架上,电源与所述电磁线圈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磁线圈是否通电。
CN202122651847.4U 2021-11-01 2021-11-01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Active CN216184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847.4U CN216184086U (zh) 2021-11-01 2021-11-01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847.4U CN216184086U (zh) 2021-11-01 2021-11-01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4086U true CN21618408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8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1847.4U Active CN216184086U (zh) 2021-11-01 2021-11-01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4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0250U (zh) 一种双磁芯的电磁笔
CN216184086U (zh) 抬落笔机构及绘图机器人
CN205123618U (zh) 晃动式发电装置
CN208363499U (zh) 一种永磁发电地板
CN105896873B (zh) 一种微型发电装置
CN205318952U (zh) 一种电子锁电磁铁
CN205354965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7517487U (zh) 一种多功能电感器
CN204991578U (zh) 一种墙上固定翘板开关的控制装置
CN207947179U (zh) 一种电磁铁
CN207149434U (zh) 一种强力型磁力开关
CN204464178U (zh) 新型永磁交流接触器
CN205122492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3192700U (zh) 电磁型电源总开关
CN109818476A (zh) 一种按压自发电装置
CN100587884C (zh) 无电保持接触器
CN205509824U (zh) 电磁感应微动能采集装置
CN205468077U (zh) 一种纠正笔磁吸装置
CN207517505U (zh) 一种功率因素可调电感器
CN203644712U (zh) 一种电磁脱扣器
CN104007857B (zh) 一种节能无线鼠标
CN203192710U (zh) 电磁式电源总开关
CN210607119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204390997U (zh) 一种装有软导线的继电器
CN201290058Y (zh) 一种电磁带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