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2262U -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2262U
CN216182262U CN202122749754.5U CN202122749754U CN216182262U CN 216182262 U CN216182262 U CN 216182262U CN 202122749754 U CN202122749754 U CN 202122749754U CN 216182262 U CN216182262 U CN 216182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tirring
injection molding
molding machine
transi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97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刚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c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c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c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ch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97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2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2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2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包括多个真空上料机和多个分别设置于多个真空上料机上的出料管,还包括与多个出料管均连接的过渡罐,过渡罐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的出料口;过渡罐内设置有分隔机构,分隔机构将过渡罐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搅拌区和出料区,分隔机构用于将搅拌后的原料由搅拌区引导至出料区;过渡罐于搅拌区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各种原料的搅拌机构。本申请具有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均匀的效果,有益于提升成品汽车外壳的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外壳通常采用纤维增强塑料材料支撑,比如碳纤维增强塑料材料,由此种材料制备而成的汽车外壳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优点。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先采用连续输送系统将多种原料输送至注塑机处,再注塑机对各种原料进行注塑成型。
参照图1,现有的连续输送系统包括多个真空上料机1,多个真空上料机1分别用于抽取不多的原料,真空上料机1包括吸料斗11、与吸料斗11连接且连通的漩涡气泵12、与吸料斗11进口处连接且连通的吸料管13和与吸料斗11出口处连接且连通的出料管14,且多个真空上料机1的出料管14均与注塑机的进料处直接连接。在需要对注塑机进行上料时,先利用漩涡气泵12抽气,使吸料管13进口处及整个系统处于一定的负压状态,原料颗粒随同外界空气被吸入料嘴,形成料气流,经过吸料管13到达吸料斗11,在吸料斗11中进行气、料分离,随后原料颗粒在通过重力或其他装置被输送至注塑机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汽车外壳的原料通常为颗粒形状,在进入注塑机后原料会由于重力直接下落,同时不同的原料都是直接进入注塑机内,使得不同的原料容易在注塑机内各自形成团聚,导致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不均匀,影响成品汽车外壳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包括多个真空上料机和多个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真空上料机上的出料管,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出料管均连接的过渡罐,所述过渡罐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的出料口;所述过渡罐内设置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将所述过渡罐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搅拌区和出料区,所述分隔机构用于将搅拌后的原料由所述搅拌区引导至出料区;所述过渡罐于所述搅拌区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各种原料的搅拌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汽车外壳的原料进行输送时,先由真空上料机抽取原料,并通过出料管引导过渡罐的搅拌区内,再通过搅拌机构对搅拌区内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后再通过分隔机构引导原料进入出料区,并通过出料区将原料引入注塑机内,即可完成原料的输送,并在进入注塑机前对各种原料完成了预混合,同时分隔机构可以减少穿过过渡罐的原料,从而也可以提升预混合的效果且减少原料各自团聚的现象,以此实现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均匀的效果,有益于提升成品汽车外壳的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渡罐内的转动轴、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传动环、固接于所述传动环外周壁的搅拌叶片和用于驱使所述转动轴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传动环与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过渡罐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时,先通过驱动组件驱使转动轴持续旋转,再带动传动环以及搅拌叶片同步绕转动轴的轴向持续旋转,即可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可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多个铰接于所述转动轴底端周壁上的分隔板和用于驱使多个所述分隔板同步摆动的传动组件;多个所述分隔板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依次布置且能够处于同一平面上;当多个所述分隔板处于同一平面时,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料进入过渡罐的过程中,通过传动组件驱使分隔板复位摆动,直至分隔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可以限制进入过渡罐内的原料直接穿过搅拌区进入出料区,并增加原料在搅拌区的停留时间,有益于提升原料的预搅拌效果;通过传动组件驱使分隔板朝向出料口摆动,即可连通搅拌区与出料区,使得搅拌后的原料可以进入出料区,且可以推动出料区内的原料进入注塑机内,有益于保持过渡罐的出料畅通。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分隔板一一对应的传动杆、多个与所述传动杆一一对应的活动块、用于驱使所述分隔板复位的弹性件和设置于所述过渡罐上的推动件;所述传动环能够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活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传动环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块上;所述活动块滑移于所述分隔板上;在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所述分隔板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所述转动轴;所述推动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环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使分隔板朝向出料口摆动时,先通过推动件驱使传动环沿转动轴的轴向活动,并带动传动杆的两端发生摆动以及活动块滑移于分隔板上,进而带动分隔板朝向出料口摆动,同时压缩或拉伸弹性件,即可连通出料区与搅拌区;在需要驱使分隔板复位至水平状态时,撤销推动件对传动环的抵接,弹性件开始复位并通过弹性力驱使传动环复位,进而通过传动杆和活动块带动分隔板复位,直至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分隔板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转动轴,即可分隔出料区与搅拌区。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环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使分隔板朝向出料口摆动时,先通过推动件驱使传动环沿转动轴的轴向活动,并带动传动杆的两端发生摆动以及活动块滑移于分隔板上,进而带动分隔板朝向出料口摆动,同时压缩弹簧,即可连通出料区与搅拌区;在需要驱使分隔板复位至水平状态时,撤销推动件对传动环的抵接,弹簧开始复位并通过弹性力驱使传动环复位,进而通过传动杆和活动块带动分隔板复位,直至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分隔板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转动轴,即可分隔出料区与搅拌区。
可选的,所述转动轴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传动环的内壁固接有与所述限位槽滑移适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以沿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移,使得传动环可以沿转动轴的轴向滑移,且上述结构设计的限位块和限位槽使得传动环可以与转动轴同步旋转。
可选的,所述分隔板的表面连接有搅拌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分隔板与搅拌轴同步旋转,并带动搅拌杆对过渡罐内的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有益于提升过渡罐内的搅拌效果。
可选的,多个所述出料管的出口端沿所述过渡罐的周向等间隔布置,且均向上倾斜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布设方式的出料管可以使得原料均匀地散落于搅拌区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原料通过出料管先进入过渡罐的搅拌区内,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轴、传动环、搅拌叶片以及分隔板同步旋转,即可对各种原料进行预混合,同时分隔板可以减少穿过过渡罐的原料,从而也可以提升预混合的效果且减少原料各自团聚的现象,以此实现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均匀,有益于提升成品汽车外壳的产品质量;
2.推动件间歇推动传动环靠近出料口,并通过传动杆和活动块带动分隔板朝向出料口摆动,同时压缩弹簧,即可连通搅拌区与出料区连通,使得搅拌后的原料可以进入出料区,且可以推动出料区内的原料进入注塑机内,有益于保持过渡罐的出料畅通;
3.推动件与传动环分离后,弹簧开始复位并通过弹性力驱使传动环复位,进而通过传动杆和活动块带动分隔板复位,直至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分隔板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转动轴,即可分隔出料区与搅拌区。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连续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过渡罐、分隔机构和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分隔机构和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分隔机构和搅拌机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真空上料机;11、吸料斗;12、旋涡气泵;13、吸料管;14、出料管;2、过渡罐;21、出料口;22、搅拌区;23、出料区;3、分隔机构;31、分隔板;311、搅拌杆;312、活动槽;32、传动组件;321、传动杆;3211、第二铰接杆;3212、第三铰接杆;322、活动块;323、弹簧;324、气缸;3241、推动环;4、搅拌机构;41、转动轴;411、限位槽;412、第一铰接板;4121、第一铰接杆;42、传动环;421、限位块;43、搅拌叶片;44、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参照图2,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包括多个真空上料机1、多个分别设置于多个真空上料机1上的出料管14和与多个出料管14均连接且连通的过渡罐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真空上料机1与出料管14均设置为四个。
参照图2与图3,过渡罐2可以通过支撑架放置于车间内,也可通过浇筑方式固定于车间的地面或楼板上,过渡罐2由圆筒部和锥底部组成,过渡罐2的锥底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的出料口21。四个出料管14的出口端沿过渡罐2的周向等间隔布置,且均向上倾斜布置,使得原料进入过渡罐2后的可以均匀地扩散至更远的区域。
参照图3与图4,过渡罐2内设置有分隔机构3,分隔机构3将过渡罐2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搅拌区22和出料区23,且分隔机构3用于将搅拌后的原料由搅拌区22引导至出料区23。搅拌区22位于出料区23的上方,且搅拌区22与出料管14之间连通,过渡罐2于搅拌区22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各种原料的搅拌机构4。
在对汽车外壳的原料进行输送时,先由真空上料机1抽取原料,并通过出料管14引导过渡罐2的搅拌区22内,再通过搅拌机构4对搅拌区22内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后再通过分隔机构3引导原料进入出料区23,并通过出料区23将原料引入注塑机内,即可完成原料的输送,并在进入注塑机前对各种原料完成了预混合,同时分隔机构3可以减少穿过过渡罐2的原料,从而也可以提升预混合的效果且减少原料各自团聚的现象,以此实现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均匀,有益于提升成品汽车外壳的产品质量。
参照图5与图6,搅拌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过渡罐2内的转动轴41、套设于转动轴41上的传动环42、固接于传动环42外周壁的搅拌叶片43和用于驱使转动轴41旋转的驱动组件。转动轴41的轴向为竖直方向,且与过渡罐2同轴线布设,转动轴41绕自身的轴向旋转。
参照图6与图7,传动环42与转动轴41同步转动,且传动环42能够沿转动轴41的轴向活动。转动轴41的外周壁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411,且限位槽4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闭合设置。传动环42的内壁通过焊接方式固接有与限位槽411滑移适配的限位块421,限位块421沿限位槽411的长度方向滑移于限位槽411内。
参照图5与图6,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于过渡罐2顶部的驱动电机44,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1同轴线布置且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可包括通过螺栓安装于过渡罐2顶部的转动电机、固定套设于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套设于转动轴41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在需要对过渡罐2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时,先通过驱动电机44驱使转动轴41持续旋转,再带动传动环42以及搅拌叶片43同步绕转动轴41的轴向持续旋转,即可对各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限位块421可以沿限位槽411的长度方向滑移,使得传动环42可以沿转动轴41的轴向滑移,且上述结构设计的限位块421和限位槽411使得传动环42可以与转动轴41同步旋转。
参照图6与图8,分隔机构3包括多个铰接于转动轴41底端周壁上的分隔板31和用于驱使多个分隔板31同步摆动的传动组件32。分隔板31为弧形板,多个分隔板31沿转动轴41的周向依次布置且能够处于同一平面上,当多个分隔板31处于同一平面时,多个分隔板31可以拼接成垂直于转动轴41的圆盘,且相邻两个分隔板31的侧面之间存在间隙。转动轴41的底端端面焊接有多个第一铰接板412,第一铰接板412沿水平方向穿设有第一铰接杆4121,分隔板31与第一铰接杆4121焊接,使得分隔板31绕第一铰接杆4121的轴线摆动。为了提升搅拌效果,分隔板3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L型的搅拌杆311。
参照图6与图8,传动组件32包括多个与分隔板31一一对应的传动杆321、多个与传动杆321一一对应的活动块322、用于驱使分隔板31复位的弹性件和设置于过渡罐2上的推动件。传动杆32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杆3211铰接于传动环42上、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杆3212铰接于活动块322上,同一分隔板31相对应的第一铰接杆4121、第二铰接杆3211以及第三铰接杆3212相互平行。
参照图6与图8,分隔板31的顶面上沿径向开设有与活动块322滑移适配的活动槽312,活动槽3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闭合设置,活动块322沿活动槽312的长度方向滑移于分隔板31上。弹性件包括套设于转动轴41上的弹簧323,弹簧323的一端连接于传动环42上、另一端连接于转动轴41上。且在弹簧323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分隔板31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转动轴41。
参照图6与图8,推动件用于驱使传动环42沿转动轴41的轴向活动,推动件可设置为电动推杆、气缸324或者液压缸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第二种,气缸324通过螺栓连接于过渡罐2的顶部,气缸324的活塞杆平行于转动轴41,且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套设于转动轴41上的推动环3241,推动环3241与传动环42抵接适配。
在需要驱使分隔板31朝向出料口21摆动时,先通过气缸324和推动环3241驱使传动环42朝向出料口21活动,并带动传动杆321的两端发生摆动以及活动块322滑移于分隔板31上,进而带动分隔板31朝向出料口21摆动,同时压缩弹簧323,即可连通出料区23与搅拌区22;在需要驱使分隔板31复位至水平状态时,撤销推动环3241对传动环42的抵接,弹簧323开始复位并通过弹性力驱使传动环42复位,进而通过传动杆321和活动块322带动分隔板31复位,直至弹簧323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分隔板31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转动轴41,即可分隔出料区23与搅拌区2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汽车外壳的原料进行输送时,先由真空上料机1抽取原料,并通过出料管14引导过渡罐2的搅拌区22内,再驱动电机44驱使转动轴41持续旋转,再带动传动环42以及搅拌叶片43同步绕转动轴41的轴向持续旋转,即可对搅拌区22内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
再通过气缸324和推动环3241驱使传动环42朝向出料口21活动,并带动传动杆321的两端发生摆动以及活动块322滑移于分隔板31上,进而带动分隔板31朝向出料口21摆动,同时压缩弹簧323,即可连通出料区23与搅拌区22,使得搅拌后的原料进入出料区23并通过出料区23进入注塑机内,即可完成原料的输送,并在进入注塑机前对各种原料完成了预混合,同时分隔板31可以减少穿过过渡罐2的原料,从而也可以提升预混合的效果且减少原料各自团聚的现象,以此实现不同的原料在注塑模具内分布均匀,有益于提升成品汽车外壳的产品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包括多个真空上料机(1)和多个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真空上料机(1)上的出料管(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出料管(14)均连接的过渡罐(2),所述过渡罐(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的出料口(21);
所述过渡罐(2)内设置有分隔机构(3),所述分隔机构(3)将所述过渡罐(2)的内部空腔分隔为搅拌区(22)和出料区(23),所述分隔机构(3)用于将搅拌后的原料由所述搅拌区(22)引导至出料区(23);
所述过渡罐(2)于所述搅拌区(22)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料的搅拌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渡罐(2)内的转动轴(41)、套设于所述转动轴(41)上的传动环(42)、固接于所述传动环(42)外周壁的搅拌叶片(43)和用于驱使所述转动轴(41)旋转的驱动组件;
所述传动环(42)与所述转动轴(41)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3)包括多个铰接于所述转动轴(41)底端周壁上的分隔板(31)和用于驱使多个所述分隔板(31)同步摆动的传动组件(32);
多个所述分隔板(31)沿所述转动轴(41)的周向依次布置且能够处于同一平面上;
当多个所述分隔板(31)处于同一平面时,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31)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多个与所述分隔板(31)一一对应的传动杆(321)、多个与所述传动杆(321)一一对应的活动块(322)、用于驱使所述分隔板(31)复位的弹性件和设置于所述过渡罐(2)上的推动件;
所述传动环(42)能够沿所述转动轴(41)的轴向活动;
所述传动杆(32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传动环(42)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块(322)上;
所述活动块(322)滑移于所述分隔板(31)上;
在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多个所述分隔板(31)处于一个平面,且垂直于所述转动轴(41);
所述推动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环(42)沿所述转动轴(41)的轴向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动轴(41)上的弹簧(323),所述弹簧(3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动环(42)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1)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411),所述传动环(42)的内壁固接有与所述限位槽(411)滑移适配的限位块(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31)的表面连接有搅拌杆(3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料管(14)的出口端沿所述过渡罐(2)的周向等间隔布置,且均向上倾斜布置。
CN202122749754.5U 2021-11-10 2021-11-10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Active CN216182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9754.5U CN216182262U (zh) 2021-11-10 2021-11-10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9754.5U CN216182262U (zh) 2021-11-10 2021-11-10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2262U true CN21618226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9754.5U Active CN216182262U (zh) 2021-11-10 2021-11-10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2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2262U (zh) 汽车外壳注塑机原料连续输送系统
CN102441953B (zh) 一种涡螺双旋组合式上料方法及装置
CN210910930U (zh) 一种注塑机搅拌机构
CN213227448U (zh) 一种用于生产epdm胶粒的挤出机上料机构
CN114193603A (zh) 一种镁质胶凝复合材料制造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2193707A (zh) 一种多料混合上下料装置
CN214726332U (zh) 一种塑胶粒双边上料装置
CN220482206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原料混合设备
CN216329668U (zh) 一种塑料件生产用注塑机的上料装置
CN216272102U (zh) 一种塑料软管生产用上料装置
CN214438813U (zh) 一种新型高塔造粒机
CN114986665B (zh) 一种阻燃石膏砌块的成型设备
CN220882972U (zh)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CN219968305U (zh) 一种混凝土加气块模具的注料刮料结构
CN218429319U (zh) 一种tpe颗粒搅拌装置
CN212653679U (zh) Pe塑料实壁管生产专用捏合装置
CN212760975U (zh) 一种树脂砂用加砂混砂设备
CN214389858U (zh) 一种蛋白胨高效无尘混合装置
CN216236757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颗粒状有机肥生产加工设备
CN214161293U (zh) 一种便于进料的混砂机
CN220446734U (zh) 一种真空挤砖机用高效机头
CN218803628U (zh) 一种注塑机用快速供料装置
CN218286515U (zh) 一种双向注塑机的下料装置
CN211218541U (zh) 一种连续式粘土砂混砂机
CN213621690U (zh) 一种多料混合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