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7618U - 半月板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半月板缝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7618U
CN216167618U CN202122402900.7U CN202122402900U CN216167618U CN 216167618 U CN216167618 U CN 216167618U CN 202122402900 U CN202122402900 U CN 202122402900U CN 216167618 U CN216167618 U CN 216167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supporting piece
supporting
positio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29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文
郑晓东
朱少兵
陈宏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angyu Shaox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angyu Shao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angyu Shaoxing filed Critic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angyu Shaoxing
Priority to CN2021224029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7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7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7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月板缝合器,包括第一缝合针、第二缝合针、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缝合针与第二缝合针结构相同,其一端端部位置均具有挂线钩,第一定位件内部具有第一贯穿孔与第一缝合针贯穿滑动配合,该第一定位件外臂在对称位置各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对称的分别布置在第一定位件的第一安装槽位置。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对两个缝合针进行平行对齐、无需使用额外工具即可对两者间距进行调整,自由切换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两种缝合方式。

Description

半月板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缝合创口的持针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关节镜手术中对半月板的断裂处进行缝合的器械。
背景技术
半月板属于人体组织,其位于组成膝关节的两块主要骨骼之间的由弹性软骨构成的C形缓冲结构。半月板起缓冲作用,从而防止关节面软骨受冲击造成的损伤。半月板损伤可由剧烈外伤引起,也可以由退变引起,如发生损伤,需要马上进行医治。近几年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主流趋势。手术的基本过程是在关节镜下,采用半月板穿刺针从关节外刺入,经半月板撕裂处穿出半月板,然后在针头处的穿线孔穿入缝线,将穿刺针从关节内退出并将缝线带至关节外,之后再次用穿刺针刺穿半月板至内侧,缝线的另一端穿入穿线孔,再次将穿刺针从关节内退出并将缝线的另一端带至关节外。缝线的两端均被拉至关节外,收紧缝线关节外打结,完成一次缝合过程。如果有需要,则重复实施上述过程,以缝合多针。现场临床实践中,半月板穿刺针在使用时,需要反复进行穿刺,缝合效率低,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半月板进行缝合只能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打结,同时不能灵活的调整线距,这就给使用带来较多不便,目前的缝合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对两个缝合针进行平行对齐、无需使用额外工具即可对两者间距进行调整,自由切换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两种缝合方式。
半月板缝合器,包括第一缝合针、第二缝合针、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缝合针与第二缝合针结构相同,其一端端部位置均具有挂线钩,第一定位件内部具有第一贯穿孔与第一缝合针贯穿滑动配合,该第一定位件外臂在对称位置各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对称的分别布置在第一定位件的第一安装槽位置,第二定位件内部具有第二贯穿孔与第二缝合针贯穿滑动配合,该第二定位件外臂在对称位置各具有第二安装槽,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对称的分别布置在第二定位件的第二安装槽位置,该第二定位件布置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之间成上下升降滑动配合且处于第一定位件的上方。
所述第一定位件整体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贯穿孔处于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定位件整体为圆柱体结构,第二贯穿孔处于轴心位置。
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整体均为开口结构,其开口方向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插入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整体均为平板状,其与第一安装槽位置配合的位置具有圆弧端在该圆弧端上具有螺接孔,第一安装槽也在对应位置具有螺接孔,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通过螺钉及螺接孔与第一定位件配合。
所述圆弧端外部成弧形与第一定位件的外臂圆弧面对齐。
所述第一安装槽整体为打孔的盲孔结构,上述盲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盲孔的打孔方向与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槽整体为打孔的穿孔结构,上述穿孔二端开口,穿孔的打孔方向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插入方向对齐。
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整体均为圆杆状,其一端配置在盲孔内,另一端配置在穿孔内。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顶部均具有缺口,在上述缺口及两个支撑件的顶部配置有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整体成工字形,端头成T形,其中T形端头活动配置在上述缺口位置对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进行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顶部均具有缺口,在上述缺口及两个支撑件的顶部配置有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的一个端头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件的缺口轴接,另一个端头成T形,其中T形端头活动配置在第二支撑件的缺口位置对第二支撑件限位固定。
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整体大小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部件结构简单,对各个部件的操作无需使用到额外的工具,其中第一定位件可以实现在第一缝合针上横向滑动,第二定位件可相对第一定位件进行上下升降动作,从而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调整两个缝合针的距离。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上述两个定位件的配合也十分简单,从而在手术时便于操作,无法繁琐的调整。通过设计固定件,这样起到对两个支撑件的定位和固定动作,从而保障支撑件对定位件的贴合附着。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定位件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两个缝合针与本缝合器配合从内到外进行打结穿线的示意图;
图6是两个缝合针与本缝合器配合从外到内进行打结穿线的示意图;
图7是缝合器的支撑件的顶部具有缺口的示意图;
图8是将第一固定件安装在图6的缝合器上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将第二固定件安装在图6的缝合器上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采用圆杆结构与二个定位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缝合针、2.第二缝合针、3.第一定位件、31.第一贯穿孔、32.第一安装槽、33.螺接孔、34.盲孔、4.第二定位件、41.第二贯穿孔、42.第二安装槽、43穿孔、5.第一支撑件、51.圆弧端、52.缺口、6.第二支撑件、7.半月板、8.缝合线、91第一固定件、92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12,图中的半月板缝合器主要是模仿了伸缩套筒的设计,该缝合器设计有一个第一缝合针1、一个第二缝合针2、一个第一定位件3、一个第二定位件4、一个第一支撑件5、一个第二支撑件6,其中第一缝合器和第二缝合器用于穿透半月板7,同时方便缝合线8挂住,从而对半月板7的裂开处进行缝合。第一定位件3用于在第一缝合针1上前后滑动,从而便于与第二定位件4配合实现与第二缝合针2的位置进行调整及定位。第二定位件4用于在升降过程中对第二缝合针2的位置进行调整及定位。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均用于在第一定位件3的支撑下对第二定位件4进行支撑及固定。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增加其它部件或者对上述部件进行再优化,从而有利于使用。
本案的第一缝合针1和第二缝合针2结构相同主要采用圆杆结构设计,其前端采用挂线钩设计便于穿挂缝合线8,后端则采用圆弧设计方便抓握,在实际应用中,后端部位的外臂还可设计滚花,这样提高缝合针与手的摩擦力,从而更有利于半月板7的穿刺。
本案的第一定位件3采用中空的套筒设计,套筒的形状为圆柱体,中空轴心的位置形成第一贯穿孔31,这样第一缝合针1在该位置贯穿形成滑动配合关系,为了能与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配合,第一定位件3左右两侧的外臂直接采用铣床铣出两个对称的开口即第一安装槽32结构,这样开口的方向就能与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的插入方向垂直。为了使第一定位件3与第一支撑件5装配贴合,不会留下多余的磕碰部位,可将上述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在上述第一安装槽32配合的位置设计成圆弧端51与第一安装槽32配合,这样相当于圆弧端51正好填满该第一安装槽32部分,这样两个支撑件与第一定位件3配合的位置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外圆周面。同时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均设计成平板状,该平板状的圆弧端51就处于与第一安装槽32内。为了便于第一定位件3与上述两个支撑件装配,可在第一安装槽32上采用转孔工艺钻出螺接孔33,圆弧端51在对应位置也钻出一样的螺接孔33,这样通过螺钉即可将上述两个支撑件与第一定位件3固定在一起。
第二定位件4整体形状与第一定位件3类似,该第二定位件4整体也采用圆柱体结构设计,内部轴心位置具有第二贯穿孔41,第二缝合针2穿过上述第二贯穿孔41从而保持两者的滑动配合关系。为了能与第一支撑件5的一端、第二支撑件6的一端即顶部位置配合,第二定位件4在外臂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安装槽42,该第二安装槽42形状、结构及大小均与第一安装槽32一致,只是其内部无需设计螺接孔33。通过上述配置即可实现第二定位件4安装在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之间且处于第一定位件3的上方并与之平行对齐,这样也就能在上述两个支撑件之间做升降运动,从而完成在保证两个定位件平行的前提下灵活的调整两者之间在纵向位置上的距离。
上述两个定位件与两个支撑件均是采用平面贴合,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采用插孔配合。即第一安装槽32采用钻孔取代车铣,这样第一安装槽32整体为采用打孔形式形成盲孔34结构,该盲孔34未完全打通,从而形成一端开口和一端封闭的状态。对应的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整体采用圆杆设计取代平板设计,圆杆的直径与盲孔34大小对应,这样两个支撑件的底部就直接插入到上述盲孔34内实现对第一定位件3的装配。对应的,第二定位件4则直接采用穿孔43的结构,该穿孔43完全打通,穿孔43的大小同样与圆杆的直径对于,从而形成两端开口状态,从而像糖葫芦串一样实现第二定位件4在两个支撑件的上下升降。通过钻孔的设计,这样无需设计螺接孔33及添加螺钉,从而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当第二定位件4放置在第一支撑件5及第二支撑件6之间时,为了保障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动及影响第二定位件4的运动,可将上述两个支撑件的顶部均设计缺口52结构,同时添加一个固定件搭设在上述缺口52位置,实现对两个支撑件进行固定限位。在本案中设计了二套固定件,第一种是在上述缺口52及两个支撑件的顶部设计一个第一固定件91。该第一固定件整体采用工字形设计,该第一固定件的两端端头成T形,其中T形端头活动配置在上述缺口52位置对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进行限位固定。第二种方式是在上述缺口52及两个支撑件的顶部配置有第二固定件92,该第二固定件92的一个端头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件5的缺口52形成轴接配合关系,另一个端头设计成T形,该T形端头成翻转形式活动配置在第二支撑件6的缺口52位置并对第二支撑件6限位固定。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设计其它固定件形式,只要对两个支撑件进行固定即可。
上述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方案。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方案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半月板缝合器,包括第一缝合针(1)、第二缝合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件(3)、第二定位件(4)、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第一缝合针(1)与第二缝合针(2)结构相同,其一端端部位置均具有挂线钩,第一定位件(3)内部具有第一贯穿孔(31)与第一缝合针(1)贯穿滑动配合,该第一定位件(3)外臂在对称位置各具有第一安装槽(32);第一支撑件(5)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6)的一端对称的分别布置在第一定位件(3)的第一安装槽(32)位置,第二定位件(4)内部具有第二贯穿孔(41)与第二缝合针(2)贯穿滑动配合,该第二定位件(4)外臂在对称位置各具有第二安装槽(42),第一支撑件(5)的一端和第二支撑件(6)的一端对称的分别布置在第二定位件(4)的第二安装槽(42)位置,该第二定位件(4)布置在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之间成上下升降滑动配合且处于第一定位件(3)的上方。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3)整体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贯穿孔(31)处于轴心位置,所述第二定位件(4)整体为圆柱体结构,第二贯穿孔(41)处于轴心位置。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2)、第二安装槽(42)整体均为开口结构,其开口方向与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的插入方向垂直。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整体均为平板状,其与第一安装槽(32)位置配合的位置具有圆弧端(51)在该圆弧端(51)上具有螺接孔(33),第一安装槽(32)也在对应位置具有螺接孔(33),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通过螺钉及螺接孔(33)与第一定位件(3)配合。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端(51)外部成弧形与第一定位件(3)的外臂圆弧面对齐。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2)整体为打孔的盲孔(34)结构,上述盲孔(34)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盲孔(34)的打孔方向与第一支撑件(5)、所述第二安装槽(42)整体为打孔的穿孔(43)结构,上述穿孔(43)二端开口,穿孔(43)的打孔方向与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插入方向对齐。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5)、第二支撑件(6)整体均为圆杆状,其一端配置在盲孔(34)内,另一端配置在穿孔(43)内。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顶部均具有缺口(52),在上述缺口(52)及两个支撑件的顶部配置有第一固定件(91),该第一固定件(91)整体成工字形,端头成T形,其中T形端头活动配置在上述缺口(52)位置对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进行限位固定。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5)和第二支撑件(6)顶部均具有缺口(52),在上述缺口(52)及两个支撑件的顶部配置有第二固定件(92),该第二固定件(92)的一个端头与其中一个第一支撑件(5)的缺口轴接,另一个端头成T形,其中T形端头活动配置在第二支撑件(6)的缺口位置对第二支撑件(6)限位固定。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整体大小一致。
CN202122402900.7U 2021-10-08 2021-10-08 半月板缝合器 Active CN216167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2900.7U CN216167618U (zh) 2021-10-08 2021-10-08 半月板缝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2900.7U CN216167618U (zh) 2021-10-08 2021-10-08 半月板缝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7618U true CN216167618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0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2900.7U Active CN216167618U (zh) 2021-10-08 2021-10-08 半月板缝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7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71239B1 (en) Suture fixation device for surgical repair
US7833244B2 (en) Suture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rgical repair
EP2389118B1 (en) Bi-directional suture passer
US20030028201A1 (en) Instrument for closing, by subcutaneous suturing, an orifice made in the abdominal wall of a patient
CN202426582U (zh) 半月板缝合针
CN216167618U (zh) 半月板缝合器
CN204931750U (zh) 一种新型手术伤口缝合装置
CN2780099Y (zh) 腹腔镜手术缝合器
CN115429357B (zh) 一种跟腱自动锁扣缝合装置
CN219048978U (zh) 一种可调节带袢钛板
CN204814008U (zh) 一种新型手术伤口缝合装置
JP6712319B2 (ja) 縫合器具、特に、半月板の裂傷を縫合するための縫合器具
CN110559027A (zh) 腹壁穿刺戳孔缝合装置
CN107260238B (zh) 一种简易的自动外科手术缝合器
CN105395227B (zh) 一种用于自动缝合的持针钳
CN204797924U (zh) 深筋膜缝合器
CN203425103U (zh) 一种鱼钩式深部软组织缝合器
CN112043334A (zh) 一种可连接肌腱韧带的空心螺钉结构
CN212729886U (zh) 一种手术缝合装置
CN219126494U (zh) 钩线式过线缝合钩
CA2605288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rgical repair
CN215018201U (zh) 一次性使用微创手术筋膜腹膜缝合器
CN204364039U (zh) 一种手术打结器
CN213310084U (zh) 一种钻骨过线针装置
CN219147719U (zh) 一种用于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中残端过线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