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3954U -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3954U
CN216163954U CN202122609892.3U CN202122609892U CN216163954U CN 216163954 U CN216163954 U CN 216163954U CN 202122609892 U CN202122609892 U CN 202122609892U CN 216163954 U CN216163954 U CN 216163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rod
limit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98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诚
梁泉
董文汉
官会林
徐宁
徐美武
柏宇龙
徐菠
李伟
王彦江
马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shuangbanna Yingw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shuangbanna Yingw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shuangbanna Yingw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shuangbanna Yingw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98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3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3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3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接种棒,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定位板底端设置有插孔机构,所述定位板底端通过插孔机构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棒体,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板上端靠近凹槽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凹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一侧设置有环型板,所述环型板内侧壁开设有弧型槽,所述凸块和凹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转轴;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该接种棒定位,避免将棒体插进栽培袋中时位置发生偏移,便于对栽培袋打孔,便于工作人员将棒体从栽培袋中抽出。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背景技术
食用菌接种棒适用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工作人员通过接种棒在栽培袋上打孔,之后在空洞内部接上菌种,可以有效的缩短发菌时间,增强菌种的活力和抗杂能力。
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接种棒,大多在工作人员将其插进栽培袋中打孔时位置易发生偏移,不便于抽出卡合在栽培袋中的棒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定位板底端设置有插孔机构,所述定位板底端通过插孔机构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棒体。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板上端靠近凹槽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凹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一侧设置有环型板,所述环型板内侧壁开设有弧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和凹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环型板通过凸块和转轴配合凹槽活动设置在卡槽内部,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槽与定位板活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机构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远离定位板一侧位置设置有插管,所述插管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板,所述滑板一侧设置有三角推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底端且位于连接环内侧壁之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棒,所述连接棒底端靠近中间位置设有螺杆,所述棒体表面开设有与滑板相契合的竖槽,所述棒体远离定位板一端设置有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棒体上端开设有与螺杆相契合的螺槽,所述棒体通过螺槽配合螺杆与连接棒活动设置,所述棒体通过竖槽配合滑板沿着插管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棒远离限位板一端贯穿插槽活动设置在连接环内侧壁之间位置,所述棒体外侧壁和插管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环内侧壁和插管内侧壁相平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滑板配合竖槽将棒体拉动至插管内部,直至插头位于插管一侧位置,之后通过按压定位板将插头以及插管插进栽培袋中,直至连接环一侧设置的定位板位于栽培袋表面位置为止,从而可以对该接种棒定位,避免将棒体插进栽培袋中时位置发生偏移,便于对栽培袋打孔。
2、通过凸块和转轴配合凹槽将环型板从卡槽中转出,将其调整至与限位板相互垂直的位置,此时通过弧型槽配合环型板可以抽动限位板将棒体从栽培袋中移出,其中在棒体移动过程中,滑板一端设置的三角推板会将竖槽中的渣料推出,避免影响棒体的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棒体从栽培袋中抽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的插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的定位板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限位槽;3、限位机构;4、限位板;5、凹槽;6、卡槽;7、凸块;8、环型板;9、弧型槽;10、插孔机构;11、连接环;12、插管;13、滑板;14、三角推板;15、棒体;16、竖槽;17、插头;18、连接棒;1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包括定位板1,定位板1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2,限位槽2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机构3,定位板1底端设置有插孔机构10,定位板1底端通过插孔机构10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棒体15。
请参阅图2,插孔机构10包括连接环11,连接环11远离定位板1一侧位置设置有插管12,插管12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板13,滑板13一侧设置有三角推板14。
限位板4底端且位于连接环11内侧壁之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棒18,连接棒18底端靠近中间位置设有螺杆19,棒体15表面开设有与滑板13相契合的竖槽16,棒体15远离定位板1一端设置有插头17。
棒体15上端开设有与螺杆19相契合的螺槽,棒体15通过螺槽配合螺杆19与连接棒18活动设置,棒体15通过竖槽16配合滑板13沿着插管12上下滑动。
限位槽2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插槽,连接棒18远离限位板4一端贯穿插槽活动设置在连接环11内侧壁之间位置,棒体15外侧壁和插管12内侧壁紧密贴合,连接环11内侧壁和插管12内侧壁相平齐。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螺杆19和螺槽配合连接棒18将限位机构3设置在定位板1一侧位置,然后通过滑板13配合竖槽16将棒体15拉动至插管12内部,直至插头17位于插管12一侧位置,之后通过按压定位板1将插头17以及插管12插进栽培袋中,直至连接环11一侧设置的定位板1位于栽培袋表面位置为止,可以便于对该接种棒定位,避免将棒体15插进栽培袋中时位置发生偏移,之后工作人员推动限位板4将其移动至限位槽2内部,此时限位板4通过连接棒18将棒体15推动至栽培袋内部,完成对栽培袋的打孔。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包括定位板1,定位板1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2,限位槽2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机构3,定位板1底端设置有插孔机构10,定位板1底端通过插孔机构10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棒体15。
请参阅图3,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板4,限位板4上端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5,限位板4上端靠近凹槽5位置开设有卡槽6,凹槽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凸块7,凸块7一侧设置有环型板8,环型板8内侧壁开设有弧型槽9,凸块7和凹槽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转轴,环型板8通过凸块7和转轴配合凹槽5活动设置在卡槽6内部,限位板4通过限位槽2与定位板1活动设置。
具体的,需要取出棒体15时,由于限位板4卡合在限位槽2内部,且定位板1因外力而陷入至栽培袋内部,不易取下,此时工作人员通过凸块7和转轴配合凹槽5将环型板8从卡槽6中转出,将其调整至与限位板4相互垂直的位置,此时工作人员通过弧型槽9配合环型板8可以抽动限位板4将棒体15从栽培袋中移出,在棒体15移动过程中,滑板13一端设置的三角推板14会将竖槽16中的渣料推出,避免影响棒体15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包括定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上端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定位板(1)底端设置有插孔机构(10),所述定位板(1)底端通过插孔机构(10)设置有用于打孔的棒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上端表面靠近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限位板(4)上端靠近凹槽(5)位置开设有卡槽(6),所述凹槽(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凸块(7),所述凸块(7)一侧设置有环型板(8),所述环型板(8)内侧壁开设有弧型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7)和凹槽(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环型板(8)通过凸块(7)和转轴配合凹槽(5)活动设置在卡槽(6)内部,所述限位板(4)通过限位槽(2)与定位板(1)活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机构(10)包括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远离定位板(1)一侧位置设置有插管(12),所述插管(12)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板(13),所述滑板(13)一侧设置有三角推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底端且位于连接环(11)内侧壁之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棒(18),所述连接棒(18)底端靠近中间位置设有螺杆(19),所述棒体(15)表面开设有与滑板(13)相契合的竖槽(16),所述棒体(15)远离定位板(1)一端设置有插头(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5)上端开设有与螺杆(19)相契合的螺槽,所述棒体(15)通过螺槽配合螺杆(19)与连接棒(18)活动设置,所述棒体(15)通过竖槽(16)配合滑板(13)沿着插管(12)上下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接种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内部底端贯穿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棒(18)远离限位板(4)一端贯穿插槽活动设置在连接环(11)内侧壁之间位置,所述棒体(15)外侧壁和插管(12)内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环(11)内侧壁和插管(12)内侧壁相平齐。
CN202122609892.3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Active CN216163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9892.3U CN216163954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9892.3U CN216163954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3954U true CN21616395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9892.3U Active CN216163954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3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63954U (zh) 一种食用菌接种棒
CN206315823U (zh) 分液漏斗架
CN210447773U (zh) 一种小儿用穿刺针
CN204600625U (zh) 试管婴儿取卵针
CN201235124Y (zh) 一种带有安全自毁结构的输液输血针
CN212633913U (zh) 一种高效压缩机壳体生产装置
CN208977962U (zh) 一种pcb板冲压钻孔治具
CN21110102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14178312U (zh) 一种新型蔬菜种植用移动苗床
CN209794391U (zh) 机械手自动埋pin装置
CN216324498U (zh) 一种组合式冲头
CN219375714U (zh) 一种注射器
CN210409139U (zh) 输液港插针拔针器
CN213003689U (zh) 一种零件过盈配合的装配工装
CN216976387U (zh) 一种5g无线通信设备
CN212288956U (zh) 一种背心袋制袋机的压板结构
CN215335503U (zh) 一种吊装式ai智能设备显示装置
CN219375715U (zh) 一种新型自毁式注射器
CN215630108U (zh) 一种新型边坡挡土墙支护结构
CN212213138U (zh) 一种多媒体工商管理教学设备
CN211213665U (zh) 一种抗体生产专用小鼠腹水抽取固定器
CN103720545A (zh) 一种快接铲式担架
CN212220675U (zh) 一种自动穿磁铁机
CN220237012U (zh) 一种用于防止无损伤针拔出时刺伤手指的保护套
CN213935282U (zh) 一种机械设计教学用模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