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7875U - 一种柱塞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柱塞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7875U
CN216157875U CN202122280065.4U CN202122280065U CN216157875U CN 216157875 U CN216157875 U CN 216157875U CN 202122280065 U CN202122280065 U CN 202122280065U CN 216157875 U CN216157875 U CN 216157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pipe
water inle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00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et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e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et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e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00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7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7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7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包括泵体、阀盖和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进水管、连接水管和散热水管,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柱塞泵的进液孔相连,进水管出水端通过水封组件冷却循环后与连接水管一端相连,连接水管设在柱塞泵的泵体外,且连接水管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散热水管紧贴曲轴箱的内壁布置,且散热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泵体外;阀盖与泵体之间通过套筒和长螺栓相连,所述阀盖与套筒相接的位置设有单向阀体,单向阀体的进水端与阀盖的进液孔相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柱塞泵,能有效解决现有柱塞泵的冷却水会腐蚀冷却通道,从而导致异物脱落造成泵损坏以及气泡产生气爆、气蚀造成泵损坏,严重缩短柱塞泵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柱塞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塞泵。
背景技术
柱塞泵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其输油泵会直接将燃油从油箱泵起,有效的经过一个带有油水分离的滤清器,经过其进油管然后再有效地进入其高压泵,输油泵使燃油经泄压阀的节省孔,之后进入高压泵的润滑和冷却回路。
申请号为20202273506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的冷却机构,其包括阀体、以及与阀体相连的对曲轴箱进行冷却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一端连接供水管,另一端通过单向阀与阀体单向连通,供水管与阀体之间还通过进水通道相连接,供水管一部分水经进水通道进入阀体内的活塞腔,经柱塞加压后排出阀体,供水管的另一部分水经冷却通道对曲轴箱进行降温,冷却后流向阀体,与进水通道的水一起进入阀体的活塞腔,经柱塞加压后排出阀体,形成连续的冷却回路。该结构虽然能够对柱塞泵实现降温,但是由于冷却水是经过冷却通道的,对冷却通道会产生腐蚀,长时间会脱落一些异物,异物进入高压泵流道又会造成泵的损坏;另外,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泡,气泡进入高压水流道会产生气爆、气蚀,从而造成泵损坏,大大缩短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泵,能有效解决现有柱塞泵冷却方式的冷却水会腐蚀冷却通道,从而导致异物脱落造成泵损坏以及气泡产生气爆、气蚀造成泵损坏,严重缩短柱塞泵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塞泵,包括泵体、阀盖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进水管、连接水管和散热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柱塞泵的进液孔相连,进水管出水端通过水封组件冷却循环后与连接水管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水管设在柱塞泵的泵体外,且连接水管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散热水管紧贴曲轴箱的内壁布置,且散热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泵体外;
所述阀盖与泵体之间通过套筒和长螺栓相连,所述阀盖与套筒相接的位置设有单向阀体,套筒内与单向阀体进水孔相接的位置设有进水阀芯,所述进水阀芯外套设有阀座,进水阀芯与阀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座远离进水阀芯的一端设有柱塞,所述柱塞外套设有水封,水封与阀座之间的柱塞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套筒与泵体之间通过阀板相连,所述阀板内的柱塞外设有水封组件,所述水封组件沿自身周向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所述单向阀体的进水端与阀盖的进液孔相连通,进水管的一端设在单向阀体进水端与阀盖进液孔的相接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封组件的进水通道相连,连接水管的一端与水封组件的出水通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水封组件至少设有三组,三组水封组件连通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水封组件上均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每组水封组件均包括内水封件和套设在内水封件外的外水封件。
优选地,进水管设有两根,进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水封组件进水通道相连,冷却水通过其一进水管进入水封组件并与另一进水管的冷却水汇合,共同进入所述连接水管。
优选地,所述散热水管为连续布置的U型管,且散热水管设在曲轴箱远离连杆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阀盖内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内设有出水阀芯,出水阀芯的阀头端紧贴单向阀体的出水孔,出水阀芯的阀杆端套设有芯套,芯套与出水阀芯的阀头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芯套远离阀杆的一端设有出水斜孔,所述出水斜孔与阀盖上的出液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板上与进水管相接的位置设有进水接孔,阀板上与连接水管相接的位置设有出水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柱塞泵,通过设置进水管、连接水管和散热水管,将进水管的进液端与柱塞泵的进液孔相连,进水管的出液端通过水封组件冷却循环后与连接水管进液端相连,连接水管的出液端与散热水管相连,且进水管与连接水管均是设在泵体外,散热水管紧贴曲轴箱的内壁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柱塞泵冷却机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现有柱塞泵冷却机构进水量小,难以满足较高的散热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进水管进水,经过水封组件的循环后,一方面对水封组件部位进行冷却,另一方面水流汇流到一起,最后通过连接水管进入大面积的散热水管,其进水量大,且采用下段和上段的分区冷却,能有效保证较高的散热效果;
2.现有曲轴箱多是采用铝材,长期与未经过处理的水体接触,极易造成铝材的腐蚀;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布置的散热水管,可将水流与曲轴箱分隔开,减少接触腐蚀,保证曲轴箱的使用寿命。
总之,该柱塞泵经过水封组件的冷却循环后再通过连接水管进入到曲轴箱内壁的散热水管内,大流量的冷水在不断地流动过程下实现曲轴箱内的降温,采用该冷却机构的柱塞泵不仅能够实现连续降温,同时冷却水流与泵壳和零部件分隔开,能够避免零部件的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却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包括冷却结构的柱塞泵的示意图;
图3为柱塞泵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述柱塞泵的侧面图;
图8为图7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9为图7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1.泵体;11.曲轴箱;12.曲轴;13.柱塞;14.连杆;2.阀板;21.内水封件;22.外水封件;3.阀盖;301.进液孔;302.出液孔;31.芯套;311.出水斜孔;32.出水阀芯;321.阀杆端;322.阀头端;33.第三弹簧;34.单向阀体;4.套筒;41.进水阀芯;42.阀座;43.第二弹簧;44.水封;45.第一弹簧;5.长螺栓;6.进水管;7.连接水管;8.散热水管;81.进水端;82.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9所示,一种柱塞泵,包括泵体1、阀盖3和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进水管6、连接水管7和散热水管8,进水管6的进水端与柱塞泵的进液孔301相连,进水管6出水端通过水封组件冷却循环后与连接水管7一端相连;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水封组件设有三组,三组水封组件连通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水封组件上均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封组件均包括内水封件21和套设在内水封件21外的外水封件22,水流由两个进水管进入,按照箭头方向循环后进入连接水管7;连接水管7设在柱塞泵的泵体1外,且连接水管7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管8的进水端81相连,散热水管8紧贴曲轴箱11的内壁布置,且散热水管8的出水端82位于泵体1外;如图1所示,进水管设有两根,进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水封组件进水通道相连,冷却水通过左侧的进水管进入水封组件并与右侧进水管的冷却水汇合,共同进入连接水管。如图1和图8,散热水管8为连续布置的U型管,且基本布满整个曲轴箱侧壁,散热水管8设在曲轴箱11远离连杆14的一侧。
参考图2~图6所示,阀盖3与泵体1之间通过套筒4和长螺栓5相连,阀盖3与套筒4相接的位置设有单向阀体34,套筒4内与单向阀体34进水孔相接的位置设有进水阀芯41,进水阀芯41外套设有阀座42,进水阀芯41与阀座4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5;阀座42远离进水阀芯41的一端设有柱塞13,柱塞13远离进水阀芯41的一端通过连杆14与曲轴12相连,柱塞13外套设有水封44,水封44与阀座42之间的柱塞外套设有第二弹簧43;套筒4与泵体1之间通过阀板2相连,阀板2内的柱塞外设有水封组件,水封组件沿自身周向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阀板2上与进水管6相接的位置设有进水接孔,阀板2上与连接水管7相接的位置设有出水接孔。单向阀体34的进水端81与阀盖3的进液孔301相连通,进水管6的一端设在单向阀体34进水端81与阀盖3进液孔301的相接处,进水管6的另一端与水封组件的进水通道相连,连接水管7的一端与水封组件的出水通道相连,实现水流循环和汇流。
如图3和图4所示,阀盖3内设有孔槽,孔槽内设有出水阀芯32,出水阀芯32的阀头端322紧贴单向阀体34的出水孔,出水阀芯32的阀杆端321套设有芯套31,芯套31与出水阀芯32的阀头端322之间设有第三弹簧33,芯套31远离阀杆的一端设有出水斜孔311,出水斜孔311与阀盖3上的出液孔302相连通,实现水流的泵出。
本实施例采用双进水管进水,经过水封组件的循环后,一方面对水封组件部位进行冷却,另一方面水流汇流到一起,最后通过连接水管进入大面积的散热水管,其进水量大,分区冷却,能有效保证较高的散热效果;另外,散热水管独立于曲轴箱内,能够实现冷却降温的同时,还能避免液体与泵壳和零件的接触,减少腐蚀,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柱塞泵,包括泵体、阀盖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进水管、连接水管和散热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柱塞泵的进液孔相连,进水管出水端通过水封组件冷却循环后与连接水管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水管设在柱塞泵的泵体外,且连接水管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散热水管紧贴曲轴箱的内壁布置,且散热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泵体外;
所述阀盖与泵体之间通过套筒和长螺栓相连,所述阀盖与套筒相接的位置设有单向阀体,套筒内与单向阀体进水孔相接的位置设有进水阀芯,所述进水阀芯外套设有阀座,进水阀芯与阀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座远离进水阀芯的一端设有柱塞,所述柱塞外套设有水封,水封与阀座之间的柱塞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套筒与泵体之间通过阀板相连,所述阀板内的柱塞外设有水封组件,所述水封组件沿自身周向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所述单向阀体的进水端与阀盖的进液孔相连通,进水管的一端设在单向阀体进水端与阀盖进液孔的相接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封组件的进水通道相连,连接水管的一端与水封组件的出水通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组件至少设有三组,三组水封组件连通布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水封组件上均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每组水封组件均包括内水封件和套设在内水封件外的外水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两根,进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位于两侧的水封组件进水通道相连,冷却水通过其一进水管进入水封组件并与另一进水管的冷却水汇合,共同进入所述连接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管为连续布置的U型管,且散热水管设在曲轴箱远离连杆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内设有孔槽,所述孔槽内设有出水阀芯,出水阀芯的阀头端紧贴单向阀体的出水孔,出水阀芯的阀杆端套设有芯套,芯套与出水阀芯的阀头端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芯套远离阀杆的一端设有出水斜孔,所述出水斜孔与阀盖上的出液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上与进水管相接的位置设有进水接孔,阀板上与连接水管相接的位置设有出水接孔。
CN202122280065.4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柱塞泵 Active CN216157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0065.4U CN216157875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柱塞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0065.4U CN216157875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柱塞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7875U true CN216157875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5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0065.4U Active CN216157875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柱塞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7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4953U (zh) 一种函体、泵体、机身连串式组合结构的液力端
KR20130057779A (ko) 오일쿨러
CN216157875U (zh) 一种柱塞泵
CN216157876U (zh) 一种柱塞泵冷却机构
CN112302893B (zh) 一种往复泵
CN108278201A (zh) 一种函体、泵体、机身连串式组合结构的液力端
CN203098813U (zh)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器及冷却系统
CN201696162U (zh) 一种热气机用组合式机身
CN209855912U (zh) 一种气缸盖水冷排气阀座的安装结构
CN212643503U (zh) 减速器散热结构
CN111287957A (zh) 双作用柱塞泵液力端及采用该液力端的柱塞泵
CN107461328A (zh) 三柱塞往复泵
CN218816812U (zh) 一种耐高温型液压隔膜式计量泵
CN218611526U (zh) 一种锻压用闭式冷却塔的冷却装置
CN107461271B (zh) 气缸盖
CN212337613U (zh) 双作用柱塞泵
CN206397586U (zh) 一种单缸水冷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CN204783566U (zh) 一种冷却液选通循环利用型压缩机
CN202441472U (zh) 一种减缓穴蚀发生的缸套冷却机构
CN219911080U (zh) 一种压缩机的填料组件
CN205013111U (zh) 压气泵冷却水进水接座
CN210599201U (zh) 一种柴油内燃机机体
CN209838669U (zh) 一种乳化液泵进液腔结构
CN216278541U (zh) 一种防腐蚀地热电泵
CN211598842U (zh) 能防止穴蚀的气缸套组件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 Tianhu Road, Dayao Industrial Zone, Xikou Town,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502

Patentee after: Ningbo juet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Meixi caijiaxi, Meiyuan Village, Yinjiang Town, Haish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juete Machiner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