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7835U - 电动泵 - Google Patents

电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7835U
CN216157835U CN202121710486.XU CN202121710486U CN216157835U CN 216157835 U CN216157835 U CN 216157835U CN 202121710486 U CN202121710486 U CN 202121710486U CN 216157835 U CN216157835 U CN 216157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iece
electric pump
conductive piece
control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104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104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7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7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7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动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隔离套、电控板组件、第一导电件,沿着所述电动泵的高度方向,沿着电动泵的高度方向,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定子组件和隔离套之间;电动泵还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电件和电控板组件的基板之间,第二导电件的一端与电控板组件的基板接触,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件接触,第二导电件电连接电控板组件的参考地层和第一导电件;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的电磁辐射,进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

Description

电动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泵,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泵。
背景技术
电动泵包括电控板组件,电控板组件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动泵在使用过程中,电控板组件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可能会对电子元器件和/或外部其他器件造成干扰,进而影响电子元器件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性能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泵,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的电磁辐射,进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隔离套以及电控板组件,所述电动泵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隔离套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隔离套的另一侧,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控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沿着所述电动泵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隔离套之间;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基板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参考地层和所述第一导电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电动泵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沿着电动泵的高度方向,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定子组件和隔离套之间;电动泵还包括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电件和电控板组件的基板之间,第二导电件的一端与电控板组件的基板接触,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件接触,第二导电件电连接电控板组件的参考地层和第一导电件;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的电磁辐射,进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动泵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动泵的A部结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控板组件、第二导电件以及第四导电件装配在一起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装配在一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装配在一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装配在一起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结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屏蔽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侧、外侧、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对应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实施例中的电动泵能够为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动力,工作介质可以为水或水溶液,如包括50%乙二醇的水溶液,当然工作介质也可以为其他的物质。
参见图1,电动泵100包括泵壳体、转子组件1、定子组件2、泵轴3、隔离套4以及电控板组件5,泵壳体包括上壳体6、第一壳体7和底盖8,本实施例中,沿着电动泵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壳体7位于上壳体6和底盖8之间,当然,也可以只有部分第一壳体7位于上壳体6和底盖8之间;参见图1,上壳体6与第一壳体7固定连接,底盖8与第一壳体7固定连接,具体地,上壳体6与第一壳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底盖8与第一壳体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电动泵100具有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第一腔10能够有工作介质流过,第二腔20无工作介质流过,转子组件1设置于第一腔10,定子组件2和电控板组件5设置于第二腔20,定子组件2与电控板组件5电连接。
参见图1,上壳体6为注塑件,上壳体6具有进流通道61和出流通道62,电动泵100工作时,工作介质通过进流通道61进入第一腔10,然后工作介质通过出流通道62离开第一腔10,电动泵100工作时,通过控制定子组件2的绕组22中所通过的电流进而控制定子组件2产生的激励磁场,转子组件1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围绕泵轴3或者随泵轴一起转动,从而使得进入第一腔10内的工作介质随着转子组件1做旋转运动,工作介质由于离心力离开第一腔10产生流动的动力。
参见图1和图2,电动泵100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1,沿着电动泵100的高度方向,第一导电件11位于定子组件2和隔离套4之间,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一导电件11也可以是部分位于定子组件2和隔离套4之间;参见图3,电控板组件5包括基板51和电子元器件52,电子元器件52设置于基板51,电动泵100还包括第二导电件12,第二导电件1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电件11和电控板组件5的基板51之间,第二导电件12的一端与电控板组件5的基板51接触,第二导电件12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1接触,第二导电件12电连接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和第一导电件11;这样第一,能够给电控板组件5中的干扰电压提供低阻抗通路,从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进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52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第二,当电控板组件5表面具有静电时,能够通过第二导电件12将电控板组件5表面的静电传导至第一导电件11,这样有利于减小电控板组件5表面所积聚的静电,进而有利于减小电控板组件5表面所积聚的静电对外部系统和/或电子元器件52的性能或使用造成影响。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12的固定端与电控板组件5的基板51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第二导电件12的自由端与第一导电件11抵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二导电件12的固定端也可以与第一导电件11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第二导电件12的自由端与电控板组件5的基板51抵接;第二导电件12具有弹性,第二导电件12在电控板组件5的基板51和第一导电件11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二导电件12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二导电件12与第一导电件11接触的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导电件12与第一导电件11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
参见图1和图2,隔离套4包括底部41,沿着电动泵100的高度方向,底部41的下表面412比底部41的上表面411靠近电控板组件5;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1设置于电控板组件5和隔离套4的底部41的下表面412之间;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只有部分第一导电件11设置于电控板组件5和隔离套4的底部41的下表面412之间;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隔离套4的底部41的下表面412与第一导电件11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当然,隔离套4的底部41的下表面412也可以只有部分与第一导电件11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或者隔离套4的底部41的至少部分下表面也可以与第一导电件11直接接触,此时则不需要在隔离套4的底部41的下表面412与第一导电件11之间设置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通过上述方式,使得电控板组件5上的发热电子元器件52所散发出的热量至少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依次传递给第一导电件11和隔离套4,由于电动泵100在使用过程中,隔离套4的内侧会有工作介质,这样隔离套4接收到的热量能够传递给隔离套4内侧的工作介质,也就是说,隔离套4内侧的工作介质间接地带走了发热电子元器件52的热量,这样有利于减小发热电子元器件52的热量积累,从而有利于防止发热电子元器件52所积累的热量对电控板组件5的性能造成影响,进而有利于提高电动泵1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沿着电动泵100的高度方向,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1接触,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的另一端与隔离套4的底部41接触。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隔离套4的材料为金属材料;隔离套4能够导电,隔离套4通过冲压拉伸金属板成形;隔离套4的厚度值为0.4mm-1mm,譬如,隔离套4的厚度可以为0.5mm、0.6mm或0.8mm,这样一方面在保证隔离套4强度的同时,薄的侧壁更有利于工作介质、隔离套4侧壁和定子组件2三者之间的热传导,从而有利于定子组件2的散热,另一方面,若隔离套4的厚度太厚,在电动泵100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大电磁涡流,从而影响电机的性能。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7为注塑件,第一导电件11的材料为金属,至少以第一导电件11为嵌件注塑形成第一壳体7;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第一导电件11与第一壳体7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或者作为其他实施例,第一导电件11与第一壳体7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此时第一导电件11的材料和第一壳体7的材料可以为相同类别的材料,这里的“一体结构”是指第一壳体7与第一导电件11加工成一个整体,“分体结构”是指第一壳体7与第一导电件11分别单独加工成独立的零部件,然后两者再固定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1和图2,电动泵100还包括第三导电件13,第三导电件13的一端与隔离套4接触,具体地,第三导电件13的一端与底部41的下表面412接触,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第三导电件13也可以与隔离套4的侧壁部或隔离套4的其他部位接触,参见图1和图2,第三导电件13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电件11接触,第三导电件13电连接第一导电件11和隔离套4;这样使得隔离套4通过第二导电件12、第一导电件11和第三导电件13间接与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电连接,从而使得隔离套4间接接地,这样一方面隔离套4表面的静电能够传导至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传导至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静电再向外部的接地处传导,这样有利于减少静电对电控板组件5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影响;另一方面,进一步能够增大了电控板组件5的接地面积,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进而进一步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52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设置第三导电件13使得隔离套4与第一导电件11电连接,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第一导电件11也可以直接与隔离套4接触从而实现隔离套4与第一导电件11的电连接,此时第一导电件11的一端与隔离套4的底部41的下表面412直接接触,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此时第一导电件11的一端也可以与隔离套4的侧壁部或隔离套4的其他部位接触。
参见图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导电件13为导电胶,第三导电件13与第一导电件11粘接;此时只需要通过在第一导电件11涂覆导电胶形成第三导电件13,这样工艺简单,组装相对方便,这里对第三导电件13的形状不做限制。
参见图5至图7,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三导电件13为导电橡胶,第三导电件13具有弹性,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三导电件13与隔离套4以及第二导电件12之间接触的可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三导电件13与隔离套4以及第二导电件12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参见图5至图7,第三导电件13与第一导电件11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具体地,第三导电件13包括第一孔131,沿着第三导电件13的高度方向,第一孔131自第三导电件13的下端面朝向第三导电件13的上端面延伸,第一导电件11包括本体部111和第一凸起部112,第一凸起部112自本体部111的上端面凸起设置;第一凸起部11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孔131,位于第一孔131的第一凸起部112与第一孔131紧配;第三导电件13还包括第二孔132,沿着第三导电件13的高度方向,第二孔132自第三导电件13的上端面朝向第三导电件13的下端面延伸,第二孔132与第一孔131连通,第二孔132的孔径小于第一孔131的孔径,第一凸起部112与第一孔131所对应的底面抵接,这样在装配第三导电件13时,可以以第一孔131的底面为装配基准面,使得第三导电件13能够装配至预设位置。
参见图5至图7,第一导电件11还包括第二凸起部113,第二凸起部113自本体部111的上端面凸起设置,第二凸起部113呈环状,第二凸起部113环绕第三导电件13设置,图1中的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环绕第二凸起部113的外周设置,图1中的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的一端与本体部111的上端面接触,图1中的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9的另一端与隔离套4接触。
参见图1和图8,电动泵100还包括屏蔽件14,屏蔽件14位于第二腔20,屏蔽件14至少部分环绕定子组件2的外周设置;这样当电动泵100在使用过程中,屏蔽件14能够吸收和反射绕组所产生的电磁波,这样有利于减少定子组件2的绕组22向外部辐射的电磁波,从而有利于减小电动泵100对外部的干扰;参见图,屏蔽件14有部分与定子组件2的定子铁芯21接触,屏蔽件14有另部分与隔离套4接触,屏蔽件14电连接定子铁芯21和隔离套4;由于隔离套4通过第三导电件13和第一导电件11与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电连接,而屏蔽件14电连接定子铁芯和隔离套4,这样使得屏蔽件14和定子铁芯均与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电连接,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增大了电控板组件5的接地面积,从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进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52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有利于屏蔽件14吸收和反射绕组所产生的电磁波,这样有利于减少绕组向外部辐射的电磁波,从而有利于减小电动泵100对外部的干扰;参见图8,屏蔽14包括环部141和凸起部142,凸起部142自环部141的内周面凸起设置,凸起部142与定子铁芯21接触。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底盖8至少部分罩着电控板组件5;底盖8能够导电,电动泵100还包括第四导电件15,第四导电件15的一端与电控板组件5的基板51接触,第四导电件15的另一端与底盖8接触,第四导电件15电连接电控板组件5的参考地层和底盖8;这样第一,使得底盖8间接接地,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进而有利于减少电控板组件5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元器件52和/或外部其他器件的干扰;第二,当电控板组件5表面具有静电时,能够通过第四导电件15将电控板组件5表面的静电传导至第四导电件15,这样有利于减小电控板组件5表面所积聚的静电,进而有利于减小电控板组件5表面所积聚的静电对外部系统和/或电子元器件52的性能或使用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第四导电件15与第二导电件12设置于基板51的不同面,第四导电件15在基板51所在的连接面与第二导电件12在基板51所在的连接面相对设置;另外,本实施例中,第四导电件15与第二导电件12结构和形状相同,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第四导电件15与第二导电件12结构和形状也可以不同第四导电件15与第二导电件12均为簧片,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第四导电件15与第二导电件12也可以为导电橡胶或导电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限制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申请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隔离套以及电控板组件,所述电动泵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隔离套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隔离套的另一侧,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电控板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沿着所述电动泵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隔离套之间;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基板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参考地层和所述第一导电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或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基板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导电件在电控板组件的基板和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为分体结构并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注塑件,至少以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嵌件注塑形成所述第一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能够导电,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隔离套接触或者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套接触,所述第三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所述第三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隔离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包括底部,沿着所述电动泵的高度方向,所述底部的下表面比所述底部的上表面更靠近所述电控板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底部的下表面直接接触或者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的下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件为导电胶,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粘接;
或者所述第三导电件为导电橡胶,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件为导电胶,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粘接;
或者所述第三导电件为导电橡胶,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导电件为导电橡胶时,所述第三导电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三导电件包括第一孔,沿着所述第三导电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孔自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下端面朝向所述第三导电件的上端面延伸,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本体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自所述本体部的上端面凸起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孔紧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还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自所述第一导电件的本体部的上端面凸起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呈环状,所述第二凸起部环绕所述第三导电件设置;所述电动泵还包括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所述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环绕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外周设置,所述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部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套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屏蔽件,所述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屏蔽件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设置;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屏蔽件有部分与所述定子铁芯接触,所述屏蔽件有另部分与所述隔离套接触,所述屏蔽件电连接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隔离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至少部分罩着所述电控板组件;所述底盖能够导电,所述电动泵还包括第四导电件,所述第四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基板接触,所述第四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盖接触,所述第四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电控板组件的参考地层和所述底盖。
CN202121710486.XU 2021-07-26 2021-07-26 电动泵 Active CN216157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0486.XU CN216157835U (zh) 2021-07-26 2021-07-26 电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0486.XU CN216157835U (zh) 2021-07-26 2021-07-26 电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7835U true CN216157835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0486.XU Active CN216157835U (zh) 2021-07-26 2021-07-26 电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7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6002B2 (ja) 電子制御装置、電動機用制御装置及び電動流体ポンプ
US8598753B2 (en) Pump assembly
JPH0526936Y2 (zh)
CN113202773A (zh) 电动泵
JP3794879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216157835U (zh) 电动泵
US20230163693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EP4317690A1 (en) Electronic oil pump
CN209233672U (zh) 一种电机
CN107666215B (zh) 电子水泵
CN212992147U (zh) 电子油泵
JP2004162541A (ja) 電動ブラシレスウォータポンプ
JP7473459B2 (ja) ポンプ装置
US20230216381A1 (en) Electric pump
CN217270865U (zh) 电动泵
EP4216407A1 (en) Electric oil pump
CN219228296U (zh) 控制器
CN215345688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驱动桥总成
CN220325448U (zh) 动力装置、电子风扇及车辆
CN220711822U (zh) 控制器盖板和控制器
CN216278577U (zh) 风扇及电子设备
CN220956083U (zh) 一种无刷电子水泵
CN116928055A (zh) 电动泵及电动泵的制造方法
CN218549609U (zh) 电机结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车辆
CN117989147A (zh) 一种屏蔽水泵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