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7524U -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 Google Patents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7524U
CN216157524U CN202121405551.8U CN202121405551U CN216157524U CN 216157524 U CN216157524 U CN 216157524U CN 202121405551 U CN202121405551 U CN 202121405551U CN 216157524 U CN216157524 U CN 216157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bsorbing
plate
absorbing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5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sheng Beij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sheng Beij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sheng Beij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sheng Beij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5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7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7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7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包括面板、背板和吸音结构;吸音结构设于面板和背板之间,包括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在两吸音板之间留有预设距离,以在隔音门的内部形成空腔。第一吸音板背离第二吸音板的一侧面贴附于面板;第二吸音板背离第一吸音板的一侧面贴附于背板;第一吸音板和/或第二吸音板上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作为吸音孔,可供噪音穿过。由于空腔的体积远大于贯穿孔的孔径,其能够起到空气弹簧的作用。当外界入射声波频率和吸音结构固有频率相等时,吸音孔中的空气柱由于共振而产生剧烈振动,在振动过程中,由于空气柱和吸音孔的孔壁摩擦而消耗声能,使得低频噪音进行衰减,进而大大改善了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音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产生噪音的场所主要有水电机房、泵站机房、锅炉房和声音实验室等等。这些场所产生的噪音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因此,往往需要安装隔音门来降低噪音的扩散。通常,会在两块镀锌钢板之间填充隔音材料以作为隔音门来使用,起到隔音效果。
然而,现有的隔音门应用于这些产生噪音的场所时,隔音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应用于这些产生噪音的场所时,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包括面板、背板和吸音结构;
面板和背板正对设置;
吸音结构设于面板和背板之间,包括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
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正对设置,且所在平面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第一吸音板背离第二吸音板的一侧面贴附于面板;第二吸音板背离第一吸音板的一侧面贴附于背板;
第一吸音板和/或第二吸音板上设置有贯穿孔。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间预设距离为20-30mm。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之间设有消音体。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吸音结构还包括支撑梁;支撑梁的一侧面固定于第一吸音板临近第二吸音板的一侧面中部,相对侧面固定于第二吸音板临近第一吸音板的一侧面中部。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梁分别与第一吸音板、第二吸音板采用粘接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梁为长条中空结构,两端向水平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面板包括第一防护层和阻尼层;
阻尼层的一侧面贴附于第一防护层,另一侧面贴附于第一吸音板。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背板包括第二防护层和防火层;
防火层的一侧面贴附于第二防护层,另一侧面贴附与第二吸音板。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消音体的材质为消音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顶压式空腔隔音门通过设置吸音结构,大大改善了隔音效果。其中,吸音结构包括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在两吸音板之间留有预设距离,以在顶压式空腔隔音门的内部形成空腔。在第一吸音板和/或第二吸音板上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作为吸音孔,可供噪音穿过。由于空腔的体积远大于贯穿孔的孔径,其能够起到空气弹簧的作用。当外界入射声波频率和吸音结构固有频率相等时,吸音孔中的空气柱由于共振而产生剧烈振动,在振动过程中,由于空气柱和吸音孔的孔壁摩擦而消耗声能,使得低频噪音进行衰减,进而大大改善了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线”、“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衔接”、“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包括面板110、背板120和吸音结构130。其中,面板110和背板120正对设置。隔音结构设于面板110和背板120之间,其包括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其中,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正对设置,且所在平面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第一吸音板131背离第二吸音板132的一侧面贴附于面板110。第二吸音板132背离第一吸音板131的一侧面贴附于背板120。在第一吸音板131和/或第二吸音板132上设置有贯穿孔。
在此实施例中,面板110和背板120作为支撑防护板,有效地提高了顶压式空腔隔音门结构的稳定性,使得隔音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在两吸音板之间留有预设距离,以在顶压式空腔隔音门的内部形成空腔。在第一吸音板131和/或第二吸音板132上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贯穿孔。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上的穿孔率控制在1%—10%的范围内,最高不能超过20%。贯穿孔作为吸音孔,可供噪音穿过。由于空腔的体积远大于贯穿孔的孔径,其能够起到空气弹簧的作用。当外界入射声波频率f和吸音结构130固有频率f0相等时,吸音孔中的空气柱由于共振而产生剧烈振动,在振动过程中,由于空气柱和吸音孔的孔径侧壁摩擦而消耗声能,进而使低频噪音进行衰减,起到过滤低频噪音的效果,进而大大改善了隔音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所在平面之间的预设距离为20-30mm,对预设距离进行调整可改变吸音结构130的固有频率f0,以使其保持最佳吸音效果,适应不同工作环境。设置在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之间的消音体133由隔音棉堆积而成,堆积的高度与顶压式空腔隔音门高度相同,隔音棉可提高吸音结构130的吸音性能,并使吸收频率范围适当变宽,进一步地提高了隔音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吸音结构130还包括支撑梁134,支撑梁134的一侧面固定于第一吸音板131临近第二吸音板132的一侧面中部,支撑梁134的相对侧面固定于第二吸音板132临近第一吸音板131的一侧面中部。保证了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相对将支撑梁设置在隔音门的顶部或底部,使得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位置的稳定性较高。具体地,支撑梁134分别与第一吸音板131和第二吸音板132采用粘接方式连接。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粘接所用粘接剂为阻尼胶,阻尼胶具有消音、减震、附着力强和抗老化等特点,使支撑梁134可以牢固的固定在两吸音板之间,且不会影响吸音板的吸音性能。支撑梁134为长条中空结构,两端向水平方向延伸,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支撑梁134重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面板110包括第一防护层111和阻尼层112。阻尼层112的一侧面贴附于第一防护层111,另一侧面贴附于第一吸音板131。其中,第一防护层111能够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还有效地提高了抗冲性能。阻尼层112由阻尼材料制成,对噪声具有阻尼作用,起到减缓振动和降低噪声的目的。如此,低频噪音经过吸音结构130衰减过滤后的共振余波,被阻尼层112吸收,以达到隔音效果。背板120包括第二防护层121和防火层122。防火层122的一侧面贴附于第二防护层121,另一侧面贴附与第二吸音板132。第一防护层111能够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还有效地提高了抗冲性能。防火层122有效地提高了顶压式空腔隔音门的防火性能,使工作环境更加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层111的四周边缘和第二防护层121的四周边缘都与围设在隔音门外周的外框固定连接,外框将吸音结构130、阻尼层112和防火层122包裹在内,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第一防护层111、第二防护层121和门板外框的材质为镀锌钢板,具有较好地抗冲性和良好的耐蚀性,有效地提高了顶压式空腔隔音门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顶压式空腔隔音门与门框之间设置有橡胶条,当门体关闭时,橡胶条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增强密封性,提高了隔音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个具体实施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背板和吸音结构;
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正对设置;
所述吸音结构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之间,包括第一吸音板和第二吸音板;
所述第一吸音板和所述第二吸音板正对设置,且所在平面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吸音板背离所述第二吸音板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面板;所述第二吸音板背离所述第一吸音板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背板;
所述第一吸音板和/或所述第二吸音板上设置有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板和所述第二吸音板间预设距离为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板和所述第二吸音板之间设有消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结构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侧面固定于所述第一吸音板临近所述第二吸音板的一侧面中部,相对侧面固定于所述第二吸音板临近所述第一吸音板的一侧面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音板、所述第二吸音板采用粘接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为长条中空结构,两端向水平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防护层和阻尼层;
所述阻尼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一防护层,另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一吸音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第二防护层和防火层;
所述防火层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防护层,另一侧面贴附与所述第二吸音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压式空腔隔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体的材质为消音棉。
CN202121405551.8U 2021-06-23 2021-06-23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Active CN216157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5551.8U CN216157524U (zh) 2021-06-23 2021-06-23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5551.8U CN216157524U (zh) 2021-06-23 2021-06-23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7524U true CN216157524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5551.8U Active CN216157524U (zh) 2021-06-23 2021-06-23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7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0354U (zh) 一种防噪减震隔音墙板
CN201620491U (zh) 一种吸隔声隔振墙体
CN212053322U (zh) 一种隔音墙体结构
JP2007309082A (ja) 吸音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157524U (zh) 顶压式空腔隔音门
CN111305601A (zh) 一种隔音装置
CN114603943B (zh) 一种变电站用保温吸隔声围护墙体
CN213450114U (zh) 一种实木复合隔音门
CN210396566U (zh) 一种隔音效果良好的隔音门
CN21222426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隔音防护板
CN210658827U (zh) 预制装配式隔声内隔墙板
CN2126131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隔声装置
CN220704362U (zh) 一种高耐久性声屏障屏体
CN216075729U (zh) 一种中空内膜金属网隔墙
CN216740163U (zh) 无安装框式吸音板
CN219138024U (zh) 一种抗振式隔音板
CN219548753U (zh) 复合隔声结构及隔声门、百叶窗和隔声墙
CN219011782U (zh) 一种室内装饰隔音墙
CN210887643U (zh) 一种隔音防护板材
CN217652044U (zh) 一种用于全变频超高效机房降噪装置
CN216766337U (zh) 一种加强型隔音保温板
CN218149410U (zh) 一种建筑隔音建筑板
CN219343678U (zh) 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幕墙
CN219654155U (zh) 一种基层骨架减震隔音的安装结构
CN219622571U (zh) 一种可隔音的中空隔热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