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5690U -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5690U
CN216155690U CN202121671475.5U CN202121671475U CN216155690U CN 216155690 U CN216155690 U CN 216155690U CN 202121671475 U CN202121671475 U CN 202121671475U CN 216155690 U CN216155690 U CN 216155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toring
wastewater
filtering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14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家宝
叶俊生
巢向阳
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board Fogang Specialty Resi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board Fogang Specialty Resi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board Fogang Specialty Resi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board Fogang Specialty Resi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714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5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5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5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气浮池;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用于废水过滤及存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水解+好氧设备后面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和气浮池,有效降低废水处理出水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通常含有工业生产用料、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等。工业废水处理是指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继续用于生产或排放出厂的过程,能够有效治理工业领域产生的废水并减少环境污染。随着环保对污水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工厂污水站出水排放指标进一步下调,现有的水解+好氧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出水要求,为满足污水排放标准,需要处理效果更好的废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水解+好氧设备无法满足更高出水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出水水质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气浮池;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用于废水过滤及存储。
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调节池池内进行pH调节。
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水解池池内进行厌氧消化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初步处理。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池内部设有曝气装置;利用好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水池,储水池位于污水过滤储集放池与气浮池之间;进一步优选的,在储水池与气浮池中间设有加压泵,将储水池中废水输送至气浮池。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内分为两个区,根据水流动方向分别为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和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内设有过滤格栅;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优选的,过滤格栅的孔径≤5mm;再进一步优选的,过滤格栅的孔径≤3mm。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底部设有排污管;污水中的浮渣垃圾、体积比较大的悬浮物在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内经过过滤格栅进行过滤并通过排污管排出。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顶部设有第一加药管道;通过第一加药管道可向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内部投加废水处理药剂,第一加药管道与外部自动加药系统连接;对污水过滤储集放池出水pH、COD、BOD、SS等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当污水过滤储集放池出水pH、COD、BOD、SS等浓度未达指标时,外部自动加药系统通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顶部的第一加药管道进行加药,所加药剂可根据实际废水水质选择不同的废水处理药剂;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内废水在废水处理药剂和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底部设有的曝气装置的曝气作用下不断翻滚加速反应,水中污泥、大颗粒固体物沉淀,通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底部的排污管排出。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气浮池外部设有溶气罐;溶气罐连接外部压缩空气,外部压缩空气不包含在本废水处理系统中,可向溶气罐提供满足溶气罐运行要求的压缩空气均可,然后将所形成的压力溶气通过减压释放,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将压力溶气通过溶气释放器输送至气浮池的进水区内,溶气罐内压缩空气与水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及搅拌的作用力下使气体更大限度地溶入水中,力求处于饱和状态,与废水中的悬浮絮体充分接触,使废水中悬浮絮体粘附在微气泡上,并随气泡一起浮到水面,溶气水中的微气泡与原水中絮体相互粘合,一起形成浮渣。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气浮池顶部设有刮渣机;进水区及分离区上层浮渣由刮渣机刮至污泥槽,污泥外排。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气浮池内部从进水部位到出水部位依次设有进水区、分离区、污泥槽、清水槽;进一步优选的,进水区底部设有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器与溶气罐相连;废水进入进水区后,在进水区内废水与溶气罐释放的溶气混合后进入分离区进行杂质分离,杂质进入污泥槽,分离区内废水进入清水槽,清水槽中处理后的清水部分进入溶气罐中,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压力溶气。
优选的,这种废水处理系统中,气浮池进水区外部设有第二加药管道;通过第二加药管道可向进水区内投加水处理药剂;对进水区进水pH、COD、BOD、SS等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当进水区进水pH、COD、BOD、SS等浓度未达指标时,外部自动加药系统通过气浮池进水区外部第二加药管道进行加药,加药药剂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或聚丙烯酰胺(PAM);外部自动加药系统不包含在本废水处理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水解+好氧设备后面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和气浮池,有效降低废水处理出水指标,出水指标中COD≤60mg/L、BOD≤30mg/L、SS≤20mg/L。
附图说明
图1为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实施例图;
附图2标记:
100-调节池,200-水解池,300-好氧池,400-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10-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20-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500储水池,600-气浮池,610-溶气罐,620-进水区,630-分离区,640-污泥槽,650-清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方法得到。
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气浮池。
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00,水解池200,好氧池300,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储水池500,气浮池6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包括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10、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气浮池600包括溶气罐610、进水区620、分离区630、污泥槽640、清水槽650。
应用实施例的处理系统处理废水,废水进入调节池100,在调节池100内加药进行pH调节;调节好pH的废水进入水解池200中,在水解池200内初步降解污染物;经过水解池200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好氧池300中,在好氧池300内进一步降解污染物;经过好氧池300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中,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10内设有过滤格栅,进行杂质过滤;经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10过滤后的废水进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内,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底部设有曝气系统对池内进行曝气处理,同时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顶部设有第一加药管道可进行加药处理;经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处理后废水进入气浮池600的进水区620,在进水区620废水与溶气罐610释放的压力溶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分离区630,气浮池600顶部的刮渣机对进水区620及分离区630表面杂质进行刮除,浮渣刮入污泥槽640,分离区630底部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清水槽650,清水槽650中处理后的清水部分进入溶气罐610中,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压力溶气,清水槽650废水达标排放。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废水进入调节池100,原水中pH为6-9、COD浓度为1000-2000mg/L、BOD浓度为350-450mg/L、SS浓度为250-350mg/L,在调节池100内加入液碱进行pH调节,pH调节至7-8;废水进入水解池200中,在水解池200中进行厌氧发酵,经过水解池200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好氧池300中,好氧池300内进行曝气加速,好氧池内微生物的繁殖,促进污染物的降解;经过好氧池300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中,废水经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的进水管进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10,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10内设有过滤格栅,格栅孔径为3mm,将废水内的浮渣垃圾、体积比较大的悬浮物过滤并通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底部的排污管排出,经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410过滤后的废水进入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内,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顶部设有第一加药管道,对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出水口的废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当水质不达标时,通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顶部设有第一加药管道进行加药调节至水质达到要求,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底部设有曝气系统对池内进行曝气处理,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420内废水在药剂和曝气压力作用下不断翻滚加速反应,水中污泥、大颗粒固体物沉淀,通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底部的排污管排出;经过污水过滤储集放池400处理后,废水进入储水池500内进行短暂存储后通过加压泵将废水输送至气浮池600的进水区620,进水区620外部设有第二加药管道,对进水区进水pH、COD、BOD、SS等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当进水区620进水pH、COD、BOD、SS等浓度未达到排放指标时,外部自动加药系统通过气浮池进水区外部第二加药管道进行加药,加药药剂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或聚丙烯酰胺(PAM),溶气罐610另接外部压缩空气,溶气罐610中的压力溶气,溶气压力为6KPa,溶气量为45立方/分钟,通过溶气释放器输送至气浮池的进水区内,溶气罐610内压缩空气与水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及搅拌的作用力下使气体更大限度地溶入水中,力求处于饱和状态,与废水中的悬浮絮体充分接触,使废水中悬浮絮体粘附在微气泡上,并随气泡一起浮到水面溶气水中的微气泡与原水中絮体相互粘合,一起形成浮渣,浮渣通过气浮池600顶部的刮渣机刮入污泥槽640,分离区630底部设有集水管将清水输送至清水槽650中,部分回流至溶气罐610中,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压力溶气,部分废水达标排放,出水水质满足COD≤60mg/L、BOD≤30mg/L、SS≤20mg/L。

Claims (7)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水解池、好氧池、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气浮池;所述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用于废水过滤及存储;
所述污水过滤储集放池池内分为两个区,根据水流动方向分别为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和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
所述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一区内设有过滤格栅;
所述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位于污水过滤储集放池与气浮池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储集放池第二区顶部设有第一加药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外部设有溶气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顶部设有刮渣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内部从进水部位到出水部位依次设有进水区、分离区、污泥槽、清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进水区外部设有第二加药管道。
CN202121671475.5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155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1475.5U CN216155690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1475.5U CN216155690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5690U true CN216155690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1475.5U Active CN216155690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5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56429A (ko) 장방형 침전지의 개조에 의한 인 제거효율 향상 방법
CN111925064A (zh) 一种金属切削液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方法
CN101269903B (zh) 炼油污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10818205A (zh) 一种降低钢铁综合废水污染物浓度的系统及工艺
CN217351082U (zh) 一种废油漆桶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CN110104907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除油系统及方法
CN114940561A (zh) 一种油泥处理废液处理系统
CN202988891U (zh) 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CN203613075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09797712U (zh) 一种中高浓度综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9422412A (zh) 一种涂料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装置
CN21615569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208136048U (zh)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系统
CN110395856A (zh) 一种电泳涂装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2881047U (zh) 一种气浮接触氧化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4114976U (zh) 一种微气泡气浮机
CN211521950U (zh) 一种降低钢铁综合废水污染物浓度的系统
CN101054231B (zh) 平板膜污泥同步浓缩消化处理工艺
CN211620294U (zh) 一种中药废水处理系统
CN212151997U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10480920U (zh) 一种带污泥回流的气浮系统
CN210764846U (zh)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CN21045782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设备
CN206143022U (zh) 一种竹制品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14192959U (zh) 一种新型的超声波清洗废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