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4615U - 一种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4615U
CN216154615U CN202122084768.XU CN202122084768U CN216154615U CN 216154615 U CN216154615 U CN 216154615U CN 202122084768 U CN202122084768 U CN 202122084768U CN 216154615 U CN216154615 U CN 216154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gland
bag
opening
garbag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47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ichuangjia Hel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47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4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4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4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桶体、压盖和抽气装置,其中,桶体用于套设垃圾袋,桶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垃圾袋袋口的支撑部,支撑部内侧设有供垃圾袋穿过的第一开口;压盖的顶部具有与第一开口相连通且用于投放垃圾的第二开口,压盖盖设于支撑部上,并且将垃圾袋袋口夹持于压盖与支撑部之间;抽气装置用于将垃圾袋与桶体之间的气体抽出;压盖与支撑部之间具有能够供垃圾袋移动的间隙。启动抽气装置后,桶体与垃圾袋之间的气体被抽出,由于压盖与支撑部之间的间隙能够供垃圾袋移动,因此可以使得垃圾袋向桶体内侧移动部分距离以更好贴合桶体的内壁,无需使用特殊型号的垃圾袋,因此提高了垃圾袋的适配范围,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之一,为了便于保持垃圾桶的清洁,人们通常会在垃圾桶内放置垃圾袋,将垃圾扔到垃圾袋中,待垃圾袋盛满后,将垃圾袋提起即可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整体扔掉。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具有自动将垃圾袋贴附在垃圾桶的内壁的功能。但是该种垃圾桶需配备单独的垃圾袋盒,垃圾袋盒位于垃圾桶的盖体内。在垃圾袋盒内缠绕有长筒状的垃圾袋,垃圾袋的一端封口为底端,在铺设垃圾袋时,通过垃圾桶内的吸气装置将垃圾袋吸入垃圾桶内,以使得垃圾袋贴附于垃圾桶的内壁。然后,在垃圾桶的开口处将垃圾袋热封并在热封处下方裁切垃圾袋,热封处下方裁切下的垃圾袋形成敞口以供垃圾进入垃圾袋,热封处形成下一个垃圾袋的底部。
但是,上述具有自动吸附垃圾袋功能的垃圾桶只能使用专用的垃圾袋盒,无法适配其他类型的垃圾袋,垃圾袋的适用范围较窄,对于垃圾桶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吸附垃圾袋功能的垃圾桶只能使用专用的垃圾袋盒,无法适配其他类型的垃圾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桶,包括:
桶体,用于套设垃圾袋,所述桶体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垃圾袋袋口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侧设有供垃圾袋穿过的第一开口;
压盖,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且用于投放垃圾的第二开口,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支撑部上,并且将所述垃圾袋袋口夹持于所述压盖与所述支撑部之间;
抽气装置,用于将所述垃圾袋与所述桶体之间的气体抽出;
所述压盖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能够供所述垃圾袋移动的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桶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外侧,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部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为圆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垃圾桶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抽气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盖的一端与所述桶体活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垃圾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压盖活动连接,所述顶盖用于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桶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用于排出所述抽气装置抽出的气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桶体的内侧设置有隔档结构,所述隔档结构将所述桶体的内腔分隔为风道和容纳腔,所述风道和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隔档结构上设置有通风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隔档结构安装在所述桶体内时,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容纳腔的下半区域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档结构上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位于所述风道内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桶体的底板内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隔档结构被限位于所述限位件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桶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隔档结构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安装。
本申请提供的垃圾桶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过程中,在套垃圾袋时,将垃圾袋的底端穿过第一开口伸入到桶体内侧,垃圾袋的顶端位于支撑部与压盖之间的间隙中,在启动抽气装置后,桶体与垃圾袋之间的气体被抽出,从而使得垃圾袋与桶体的内壁贴合。一方面,由于压盖对于垃圾袋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撑部对于垃圾袋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因此可以避免垃圾袋过快被吸入桶体内侧;另一方面,由于压盖与支撑部之间的间隙能够供垃圾袋移动,因此可以使得垃圾袋向桶体内侧移动部分距离以使垃圾袋能够更好贴合桶体的内壁。
综上,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垃圾桶能够实现将垃圾袋自动与桶体的内壁贴合的功能,且无需使用特殊型号的垃圾袋,因此提高了垃圾袋的适配范围,便于使用。
同时,由于在将垃圾袋套到支撑部与压盖之间时,垃圾袋的顶部边缘通常会有部分区域伸出到间隙外侧,从而暴露在压盖外侧,在抽气装置启动以使得垃圾袋与桶体的内壁贴合时,垃圾袋沿间隙向桶体内侧移动,从而使得垃圾袋的顶部边缘更多移动到间隙内,漏出在垃圾桶外侧的垃圾袋的区域更少,甚至于,在使用与垃圾桶尺寸相适配的尺寸的垃圾袋时,垃圾袋的顶部边缘能够完全移动到间隙中,即使得垃圾袋的顶部边缘完全被压盖遮挡住,以使得套了有垃圾袋的垃圾桶在外侧不会漏出垃圾袋的边缘,美观度和整洁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垃圾桶(不包括顶盖)的收纳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桶体和支撑框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垃圾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件与桶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隔档结构与桶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桶体的俯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隔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隔档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桶体;110-风道;120-容纳腔;130-排气孔;140-限位件;150-第一导向部;
200-抽气装置;
311-支撑部;312-挡板;320-压盖;330-安装件;340-顶盖;350-间隙;
400-隔档结构;410-通风孔;420-电池盒;430-第二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包括桶体100、压盖320和抽气装置200。其中,桶体100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垃圾袋袋口的支撑部311,支撑部311内侧设有供垃圾袋穿过的第一开口。压盖320的顶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连通,压盖320与支撑部311之间具有间隙350。桶体100用于套设垃圾袋,垃圾袋经由第一开口伸入桶体100内部,垃圾袋的底部进入桶体100内部,垃圾袋的袋口翻折到支撑部311外侧,压盖320盖设在支撑部311上,从而将垃圾袋的袋口夹持在压盖320与支撑部311之间,压盖320与支撑部311之间的间隙350使得垃圾袋可相对于支撑部311和压盖320移动。抽气装置200用于将垃圾袋与桶体100之间的气体抽出,从而使得垃圾袋与桶体100的内壁相贴合。
本申请提供的垃圾桶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压盖320相对于支撑部311掀起,将垃圾袋的底部从支撑部311的第一开口伸入到桶体100的内部,然后将垃圾袋的袋口边缘部分翻折到支撑部311外侧,再将压盖320盖到支撑部311上,使得压盖320的第二开口与垃圾袋的开口相对,以便于可将垃圾从第二开口投入垃圾袋内。在将压盖320盖合后,启动抽气装置200,抽气装置200将垃圾袋盒桶体100之间的气体抽出,从而使得垃圾袋的底部与桶体100的底板贴合,垃圾袋的侧面与桶体100的内侧壁贴合。在抽气时,垃圾袋的底部会逐渐向下移动,而垃圾袋的袋口边缘区域也会向桶体100内侧方向移动,由于在压盖320和支撑部311之间具有间隙350,因此外漏在垃圾桶外侧的垃圾袋边缘部分更易向桶体100内侧移动,以使得垃圾袋外漏部分减少,提高垃圾桶的美观度。
在使用与垃圾桶尺寸相适配的尺寸的垃圾袋时,垃圾袋的顶部边缘能够完全移动到间隙350中,即使得垃圾袋的顶部边缘完全被压盖320遮挡住,以使得套了有垃圾袋的垃圾桶在外侧不会漏出垃圾袋的边缘,美观度和整洁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垃圾袋与垃圾桶是否适配,与垃圾袋的长度、桶体100的深度、支撑部311的高度、支撑部311的厚度等因素相关,若要使用相互适配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市面常见的几种垃圾袋的尺寸,设置几种不同尺寸的垃圾桶,以使得使用者购买市面常见的垃圾袋,即可用在垃圾桶内,并且在抽风之后,垃圾袋的边缘完全被遮挡在压盖320与支撑部311之间。或者,可根据垃圾桶的尺寸,生产与其尺寸相适配的垃圾袋,若消费者使用其他垃圾袋,也不影响垃圾桶的使用,若消费者使用与垃圾桶适配的垃圾袋,则垃圾袋的隐藏效果更好。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部311的顶面为圆弧面。由于在垃圾袋套设到支撑部311上后,垃圾袋与支撑部311的外侧面相接触。在抽风的过程中,垃圾袋的袋口区域在支撑部311与压盖320之间的间隙350移动时,垃圾袋与支撑部311的顶部之间产生摩擦,圆弧面可降低垃圾袋与支撑部311的顶面之间的摩擦,便于垃圾袋相对于支撑部311移动。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311可为桶体100的上边缘。或者,在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311与桶体10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可将支撑部311从桶体100的顶部移开,以漏出桶体100内部空间,便于清理桶体100内壁。
如图5和图7所示,垃圾桶还包括安装件330,安装件330安装在桶体100的顶部,支撑部311设置在安装件330上。安装件330为支撑部311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
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抽气装置200安装在桶体100的内侧壁。或者,在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当桶体100的顶部安装有安装件330时,抽气装置200可安装在安装件330上。
安装件330与桶体100之间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安装件330与桶体100之间可通过卡接、插接、搭接等方式相对固定,且安装件330可从桶体100上取出。由于抽气装置200和支撑部311均安装在安装件330上,因此在将安装件330从桶体100取出时,可将抽气装置200和支撑部311一并与桶体100分离,便于进行抽气装置200的检修操作。
在装垃圾袋时,需将压盖320从支撑部311的上方移开,为便于操作,可将压盖320的一端与桶体100活动连接。如此设置,压盖320即使从支撑部311的上方移开,也不会与桶体100完全分离。压盖320与桶体100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为铰接,在将压盖320从支撑部311上方移开时,使得压盖320向上掀起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桶体100的顶部还设置有挡板312,挡板312位于支撑部311的外侧,挡板312与支撑部311间隔设置。当桶体100设置有安装件330时,挡板312安装在安装件330上。挡板312用于对压盖320进行限位固定,当将压盖320盖在支撑部311时,压盖320的外侧壁与挡板312抵接。当压盖320与桶体100为完全分离式设置时,可在压盖320的外围区域设置两个或多个挡板312,至少两个挡板312相对设置,在将压盖320盖在支撑部311时,压盖320的外侧面分别与多个挡板312相抵接,多个挡板312对于压盖32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以保证压盖320与支撑部311之间的间隙350大小不变。当压盖320的一端与桶体100铰接时,最少可仅使用一个挡板312,至少有一个挡板312位于支撑部311远离压盖320的铰接端的一侧,例如,压盖320与桶体100的铰接端位于支撑部311的左侧,则至少有一个挡板312位于支撑部311的右侧。
为提高垃圾桶的美观度,将抽气装置200放置在桶体100的内部,为便于气体的排出,在桶体100的侧壁设置有排气孔130,以便于将抽气装置200抽出的气体排出到桶体100的外侧。如图1所示,在桶体100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30,多个排气孔130呈阵列状分布。
如图6和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桶体100的内侧设置有隔档结构400,隔档结构400将桶体100的内腔分隔为风道110和容纳腔120,风道110和容纳腔120相连通,抽气装置200与风道110连通,隔档结构400上设置有通风孔410。如此设置,在启动抽气装置200后,桶体100与垃圾袋之间的气体经过通风孔410进入风道110,并经过风道110被抽气装置200排放到桶体100外侧。隔档结构400的设置可限定风道110和容纳腔120,通过通风孔410在隔档结构400上的设置位置,可限定从容纳腔120抽出的气体的排出位置。举例来说,将通风孔410设置在隔档结构400靠近支撑部311的位置,则从顶部将容纳腔120内的气体抽出,若将通风孔410设置在隔档结构400靠近桶体100底板的区域,则从底部将容纳腔120内的气体抽出。
为了便于使得垃圾袋的底部在抽气装置200启动后向下移动,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抽气装置200从桶体100的底部进行抽气,以便于使得垃圾袋向下移动。
如图6和图8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将隔档结构400的通风孔410设置在靠近一侧边缘的区域,以使得在将隔档结构400安装到桶体100内时,通风孔410位于靠近于桶体100的底板的位置,从而使得通风孔410与容纳腔120的下半区域连通。如此可以使得在抽气装置200启动后,容纳腔120中位于垃圾袋外侧的气体从容纳腔120的底部经过通风孔410进入风道110,并从风道110向抽气装置200方向流动,并最终排出桶体100。也即是说,容纳腔120中位于垃圾袋外侧的气体流动方向为向下,从而带动垃圾袋向下移动,便于垃圾袋的底部与桶体100的底部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档结构400可与桶体100为一体结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隔档结构400与桶体100经一体成型工艺制造而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档结构400与桶体100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隔档结构400与桶体100可分别制造而成,便于在隔档结构400上制造形成通风孔410。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桶体100的底板内侧设置有限位件140,隔档结构400被限位于限位件140的一侧。限位件140用于对隔档结构400进行限位,以使得隔档结构400与桶体100的位置相对固定。
如图11和图12所示,隔档结构400整体呈半包围结构,包括顶板、隔板和两个侧板,顶板安装于隔板的顶端,顶板的一个侧面与隔板的顶端连接,顶板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与两个侧板的顶端连接,两个侧板分别与隔板的两个侧面连接,通风孔410设置在隔板上,顶板设置有通孔以供抽气装置200穿过。
在将隔档结构400放入到桶体100内部后,隔档结构400的两个侧板的一侧与隔板连接,另外一侧与桶体100的侧面接触,而隔板的另一侧与限位件140相抵,限位件140和桶体100的一个侧板分别位于隔档结构400的两侧,以对于隔档结构400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隔档结构400与桶体100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固定。
限位件140可以为条形,限位件140的两端可分别与桶体100的两个侧壁连接。
或者,如图10所示,限位件140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多个限位件140沿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该直线方向即为隔档结构400的隔板的底边延伸方向。
为便于安装隔档结构400,如图9-图1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桶体100的侧壁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50,隔档结构400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30,第一导向部150与第二导向部430滑动配合安装。
第一导向部150与第二导向部430中,可以其一为滑槽,另一为滑轨,也可其一为导轨,另一位滑块。
举例来说,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导向部150为滑轨,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导向部430为滑槽。具体地,在图9和图10中,滑轨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导向凸条,两个导向凸条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导向凸条的延伸方向均与桶体100的底面平行,或者说,当桶体100摆放在水平台面时,两个导向凸条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图11和图12中,滑槽为内陷于隔档结构400的槽体。在将隔档结构400安装到桶体100时,将滑轨与滑槽的端部相对,并使得滑轨伸入滑槽,向桶体100内部移动隔档结构400时,滑轨的两个导向凸条中,一个导向凸条与滑槽的一个侧壁接触,另一个导向凸条与滑槽的另一个侧壁接触,从而使得隔档结构400在滑轨与滑槽的配合下沿纵向进入桶体100内部。当然,也可以使用一个导向凸条,使得导向凸条的两侧分别可以与滑槽的两侧接触,以对于隔档结构400起到导向作用。
当滑槽的宽度一致时,相比设置一个更宽的导向凸条,设置两个间隔设置的更细的导向凸条可以在对于隔档结构400起到同样稳定的导向作用的同时,使得导向凸条的总重量相对更低。
如图10所示,为使得隔档结构400进入桶体100的过程更为平稳,在桶体100内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50,相对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隔档结构400的两侧也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抽气装置200包括驱动器、转轴和扇叶,扇叶安装在转轴上,驱动器与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扇叶转动。当驱动器采用电机提供驱动力时,需为电机提供电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将驱动器的电源线引出桶体100,在电源线的一端设置插头,在使用时,将插头插入插座以进行供电。或者,将驱动器的电源线连接电池盒420,电池盒420内可放入电源,在电池盒420内放入电源后,可通过电池盒420内的电源为驱动器供电。如此设置,可将垃圾桶放置在不同地方使用,无需考虑周围是否有插座。优选地,电源为可充电的蓄电池,例如锂电池。
如图8和图1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档结构400上设置有电池盒420,电池盒420位于风道110内侧。如此设置,在抽气装置200启动后,气流在风道110中流动,而电池盒420位于风道110内,因此气流会经过电池盒420,有利于电池盒420的散热。
或者,若不采用隔档结构400,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桶体100与垃圾袋之间的气体由底部抽出,举例来说,可在抽气装置200的抽气口连接一个管道,将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桶体100内侧的底部,从而使得抽气装置200启动后,桶体100与垃圾袋之间的气体从管道的开口被抽出,而管道的开口位于桶体100的底部,从而实现从管道的底部将气体抽出。
如图4和图5所示,垃圾桶还包括顶盖340,顶盖340盖合在第二开口,从而可将桶体100的内部空间封堵,以避免垃圾桶内的垃圾产生的气味散出。
顶盖340可为独立盖体,能够搭在压盖320上方,以盖合住第二开口,或者从压盖320上取下,顶盖340可完全与压盖320分离,以便于从第二开口向垃圾袋内投放垃圾。
或者,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顶盖340与压盖320活动连接,举例来说,顶盖340可滑动装配在压盖320上,在需要向垃圾桶内扔垃圾时,将顶盖340向一侧水平移动,以使得顶盖340从第二开口上方移开,以从第二开口将垃圾投入垃圾袋。或者,顶盖340可转动装配在压盖320上,转动轴线可为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在转动轴线为水平设置时,在需要扔垃圾时,将顶盖340向上掀起,从而漏出第二开口。当转动轴线为竖直设置时,转动顶盖340,使得顶盖340在水平面内转动,以漏出第二开口。
顶盖340的开启与关闭,可为手动式或者自动式,手动式即为使用者自行开启或关闭,自动式可采用如下方式:顶盖340通过转轴与压盖320转动连接时,顶盖340的转轴连接电机,通过电机带动顶盖340翻转,如此可实现顶盖340的自动开启与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垃圾桶,包括:
桶体(100),用于套设垃圾袋,所述桶体(100)的顶部具有用于支撑垃圾袋袋口的支撑部(311),所述支撑部(311)内侧设有供垃圾袋穿过的第一开口;
压盖(320),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且用于投放垃圾的第二开口,所述压盖(320)盖设于所述支撑部(311)上,并且将所述垃圾袋袋口夹持于所述压盖(320)与所述支撑部(311)之间;
抽气装置(200),用于将所述垃圾袋与所述桶体(100)之间的气体抽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20)与所述支撑部(311)之间具有能够供所述垃圾袋移动的间隙(3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0)的顶部还设置有挡板(312),所述挡板(312)位于所述支撑部(311)的外侧,所述挡板(312)与所述支撑部(311)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1)的顶面为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安装件(330),所述安装件(330)安装在所述桶体(100)的顶部,所述支撑部(311)和所述抽气装置(200)均安装在所述安装件(330)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20)的一端与所述桶体(100)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还包括顶盖(340),所述顶盖(340)与所述压盖(320)活动连接,所述顶盖(340)用于盖合所述第二开口。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1)与所述桶体(100)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0)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130),所述排气孔(130)用于排出所述抽气装置(200)抽出的气体。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0)的内侧设置有隔档结构(400),所述隔档结构(400)将所述桶体(100)的内腔分隔为风道(110)和容纳腔(120),所述风道(110)和所述容纳腔(120)相连通,所述抽气装置(200)与所述风道(110)连通,所述隔档结构(400)上设置有通风孔(4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档结构(400)安装在所述桶体(100)内时,所述通风孔(410)与所述容纳腔(120)的下半区域连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档结构(400)上设置有电池盒(420),所述电池盒(420)位于所述风道(110)内侧。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0)的底板内侧设置有限位件(140),所述隔档结构(400)被限位于所述限位件(140)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00)的侧壁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50),所述隔档结构(400)设置有第二导向部(430),所述第一导向部(150)与所述第二导向部(430)滑动配合安装。
CN202122084768.X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垃圾桶 Active CN216154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4768.XU CN21615461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4768.XU CN21615461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4615U true CN216154615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4768.XU Active CN21615461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4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31828T3 (es) Deshumidificador
EP2050380B1 (en) Robot cleaner
JPH09192062A (ja) フィルタ要素及び収集ユニットを組み込む真空掃除機
CN113827135A (zh) 吸尘设备
CN216154615U (zh) 一种垃圾桶
US20080264942A1 (en) Induction activated cover assembly for container
CN212382581U (zh) 吸尘设备
EP2632316A1 (en) Waste collection apparatus
CN106628752A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垃圾桶
CN205641080U (zh) 一种嵌入式折叠吸油烟机
CN212394815U (zh) 维护站及其封口机构
CN101991389A (zh) 吸尘器的集尘袋支架结构
CN113303710B (zh) 维护站及其封口机构
CN212395050U (zh) 一种医疗器械收纳箱
CN212462375U (zh) 一种便携式安防配电柜
CN213172806U (zh) 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CN210365366U (zh) 垃圾桶
CN210541318U (zh) 一种垃圾桶式吸尘器
CN112193604A (zh) 一种环保型塑料包装袋
CN207435977U (zh) 垃圾箱及扫地机
CN111498338A (zh) 垃圾桶
CN1728960A (zh) 包括容纳附件的底部隔室的吸尘器
WO2018154840A1 (ja) 電気製品の筐体
CN218528589U (zh) 带风扇的抽纸盒
CN215821779U (zh) 一种家居鞋收纳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