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3494U -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3494U
CN216153494U CN202120456948.3U CN202120456948U CN216153494U CN 216153494 U CN216153494 U CN 216153494U CN 202120456948 U CN202120456948 U CN 202120456948U CN 216153494 U CN216153494 U CN 216153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ain shaft
gears
lock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69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荣辉
王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69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3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3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3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变速轮毂包括壳体、主轴、电机、支架、第一齿轮、多个第二齿轮、锁止组件和第三齿轮,壳体具有空腔,主轴沿其轴向穿设于壳体上且主轴的至少部分位于空腔内,电机、支架、第一齿轮、多个第二齿轮、锁止组件和第三齿轮均位于腔室内,电机与支架相连,第一齿轮设于支架上且相对支架可转动,第一齿轮包括多个轮齿数不同的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多个第二齿轮的轮齿数互不相同,第二齿轮与多个第一轮齿段对应啮合,第二齿轮套设在锁止组件上,锁止组件可选择地锁紧多个第二齿轮中的一个,第三齿轮与壳体连接,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段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变速轮毂运行速度和输出扭矩调节方便。

Description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轮毂和具有该变速轮毂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动力部分采用的是无刷轮毂电机,在骑行过程中,如遇到陡坡,电动车的驱动力难以快速提升,存在爬坡困难的问题,且在路面平缓或微下坡时,其车辆速度也难以快速提升,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变速电机的需求应运而生,以提升车辆在不同的骑行场景发挥出对应的需求性能。
然而,相关技术中变速电机存在输出扭矩和转速调节困难,难以满足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变速轮毂,该变速轮毂的转速和输出扭矩调节方便,有利于适用不同的行车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变速轮毂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腔;主轴,所述主轴沿其轴向穿设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主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架绕所述主轴的轴向转动;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齿轮相对所述支架可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多个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多个所述第一齿轮段的任一个第一齿轮段的轮齿数与其余所述第一齿轮段的轮齿数不同;多个第二齿轮,多个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二齿轮的任一个所述第二齿轮与其余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数不同,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轮齿段啮合,每个所述第二齿轮与一个所述第一齿轮段对应;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锁止组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支架环绕所述锁止组件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锁止组件上,所述锁止组件可选择地锁紧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个,以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个和所述主轴;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支架环绕所述第三齿轮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段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轮毂,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多个轮齿数不同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且第一齿轮包括多个轮齿数不同的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多个第一齿轮段与多个第二齿轮对应啮合,第二齿轮段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壳体连接,并利用锁止组件可选择地控制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轮段投入工作,可以调节变速轮毂的运行速度和输出扭矩,有利于车辆在不同路况行驶时,快速调节行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架,所述锁止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锁止架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凹槽与其余所述凹槽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对称,每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凹槽与一个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应;多个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配合在所述凹槽内且相对所述锁止架沿所述主轴的径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止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凹槽以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凹槽内以远离所述第二齿轮,多个所述锁止件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周面设有多个在其周向上间隔排布的配合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止件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多个所述配合槽与多个所述锁止件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多个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锁止架内且相对于所述锁止架沿所述主轴的轴向可移动,以驱动所述锁止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调节盘,所述调节盘设在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调节盘设在所述推动件远离所述锁止件的一侧,且所述调节盘的朝向所述推动件的端面设有多个沿所述调节盘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凸起,多个所述凸起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凸起与其余所述凸起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对称,所述调节盘相对于所述主轴可转动,以使多个所述凸起中的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凸起的端面止抵和远离对应的所述推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第一复位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盘相连,所述第一复位件具有促使所述调节盘回位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多个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止架相连,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对应的推动件相连,所述第二复位件具有驱动所述推动件远离所述锁止件移动的力,多个所述第二复位件与多个所述推动件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限位件的侧面与所述调节盘止抵以用于限制所述调节盘相对于所述主轴沿所述主轴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齿轮与多个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齿轮包括彼此相连的配合部和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段啮合,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在所述支架的径向上设在所述配合部和所述支架之间以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配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变速轮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变速轮毂,车辆变速方便,有利于车辆在不同路况行驶时,快速调节行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轮毂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轮毂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变速轮毂1;
壳体10;
主轴20;
电机30;
支架40;安装槽401;
第一齿轮50;第一齿轮段501;第二齿轮段502;
第二齿轮60;配合槽601;
锁止组件70;锁止架701;凹槽7011;锁止件702;
第三齿轮80;配合部801;齿轮部802;第一轴承803;第二轴承804;
推动件90;调节盘901;凸起9011;第一复位件9012;第二复位件902;固定座903;限位件9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轮毂1包括壳体10、主轴20、电机30、支架40、第一齿轮50、多个第二齿轮60、锁止组件70和第三齿轮80。
如图1所示,壳体10具有空腔,主轴20沿其轴向穿设于壳体10上且主轴20的至少部分位于空腔内。如图1所示,主轴20沿左右方向穿设于壳体 10上且主轴20的左右两端均伸出壳体10。需要说明的是,主轴20与壳体10 为固定连接,主轴20与壳体10不可相对转动。
电机30、支架40、第一齿轮50、第二齿轮60、锁止组件70和第三齿轮 80均设于空腔内,电机30安装在壳体10上,且电机30与支架40相连以驱动支架40绕主轴20的轴向转动。如图3所示,电机30与壳体10的左侧壁连接,支架40位于电机30的右侧,且电机30的输出部分(图3中电机30的转子)与支架40连接,支架40与转子可同步转动。
第一齿轮50设于支架40上,第一齿轮50相对支架40可转动,第一齿轮 50包括多个第一齿轮段501和第二齿轮段502,多个第一齿轮段501的任一个第一齿轮段501的轮齿数与其余第一齿轮段501的轮齿数不同。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齿轮50通过齿轮轴与支架40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齿轮50可随支架40绕主轴20的周向转动,多个第一齿轮段501和多个第二齿轮段502在左右方向上层叠布置。
多个第二齿轮60的任一个第二齿轮60与其余第二齿轮60的轮齿数不同,第二齿轮60与第一齿轮段501啮合,每个第二齿轮60与一个第一齿轮段501 对应。换言之,多个第一齿轮段501和多个第二齿轮60对应啮合以形成多组传动结构,且每组传动结构的传动比均不同。
锁止组件70套设在主轴20上,且支架40环绕锁止组件70设置,第二齿轮60套设在锁止组件70上,锁止组件70可选择地锁紧多个第二齿轮60中的一个,以相对固定第二齿轮60中的一个和主轴20。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齿轮60与多个第一齿轮段501对应构成多组传动比不同的传动机构,当用户需要选择其中一组传动机构进行动力传输时,可以控制锁止组件70锁紧该传动机构的第二齿轮60,从而使第二齿轮60固定,第一齿轮50随支架40绕主轴20的周向转动时,与该第二齿轮60啮合的第一齿轮段501发生自转,进而使第一齿轮50自转。
进一步地,当用户需要变速时,用户可以控制锁止组件70锁紧另一组传动机构的第二齿轮60,以使与该第二齿轮60啮合的第一齿轮段501发生自转,从而带动第一齿轮50自传。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多组传动机构的传动比不同,当锁止组件70锁紧不同的第二齿轮60时,第一齿轮50的自转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变速调节。
第三齿轮80套设在主轴20上,且支架40环绕第三齿轮80设置,第三齿轮80与壳体10连接,第三齿轮80与第二齿轮段502啮合。
如图3和图6所示,多个第二齿轮60和第三齿轮80在主轴20的轴向上间隔布置,第一齿轮50环设在第二齿轮60和第三齿轮80的外周,且多个第一齿轮段501在主轴20的径向上与多个第二齿轮60相对,第二齿轮段502 在主轴20的径向上与第三齿轮80相对,第三齿轮80的右端面与壳体1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变速轮毂1的动力输出过程如下:
电机30驱动支架40绕主轴20的周向转动,支架40带动第一齿轮50绕主轴20的周向转动,锁止组件70锁紧多个第二齿轮60中的一个后,与该第二齿轮60啮合的第一齿轮段501带动第一齿轮50自转,第一齿轮50的自转可以带动第三齿轮80转动,从而驱动轮毂整体转动,实现车辆行驶。
进一步地,由于不同第二齿轮60对应不同的第一齿轮段501,在上述动力输出过程中,根据行车状态的不同,锁止组件70可选择地锁紧多个第二齿轮60中的一个,以使包括该第二齿轮60的传动机构投入工作,实现轮毂的运行速度和输出扭矩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轮毂,通过第一齿轮、多个轮齿数不同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包括多个轮齿数不同的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多个第一齿轮段与多个第二齿轮对应啮合,第二齿轮段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壳体连接,利用锁止组件70可选择地控制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轮段投入工作,可以调节变速轮毂的运行速度和输出扭矩,有利于车辆在不同路况行驶时,快速调节行车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锁止组件70包括锁止架701和多个锁止件702,锁止架701套设在主轴20上,锁止架701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凹槽7011,多个凹槽7011中的任意一个凹槽7011与其余凹槽7011中的一个相对于主轴20对称,每两个相对称的凹槽7011与一个第二齿轮60相对应。换言之,多个凹槽7011可以分成多组,每组凹槽7011包括两个相对主轴20 对称的凹槽7011,每组凹槽7011对应一个第二齿轮60。
锁止件702配合在凹槽7011内且相对锁止架701沿主轴20的径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锁止件702的至少部分伸出凹槽 7011以与第二齿轮60连接,在第二位置,锁止件702位于凹槽7011内以远离第二齿轮60,多个锁止件702与多个凹槽7011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当锁止组件70锁紧多个第二齿轮60中的一个时,与该第二齿轮60对应的凹槽7011内的锁止件702伸出,伸出的锁止件702与第二齿轮60连接以锁紧第二齿轮60,且由于每组凹槽7011相对于主轴20对称,从每组凹槽7011内伸出的锁止件702与第二齿轮60的连接相对主轴20对称,从而可以避免第二齿轮60偏转,提高传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齿轮60的内周面设有多个在其周向上间隔排布的配合槽601,在第一位置,锁止件702配合在配合槽601内,多个配合槽601与多个锁止件702一一对应。由此,第二齿轮与锁止件配合过程简单且可靠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变速轮毂1还包括多个推动件90,推动件90的至少部分位于锁止架701内且相对于锁止架701沿主轴20的轴向可移动,以驱动锁止件7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和图5所示,推动件90的左端伸入锁止架701内且与锁止件702 可接触,推动件90向左移动时可以推动锁止件702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使锁止件702伸出凹槽7011以固定第二齿轮60。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推动件90与多个锁止件702对应,当锁止组件70 选择锁紧其中一个第二齿轮60时,与该第二齿轮60对应的锁止件702和推动件90投入运行,即与该第二齿轮60对应的锁止件702在对应的推动件90的推动下伸出凹槽7011,其余推动件90不移动,以使其余的锁止件702收缩在凹槽70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变速轮毂1还包括调节盘901,调节盘901设在空腔内且套设在主轴20上,调节盘901设在推动件90远离锁止件702的一侧,且调节盘901的朝向推动件90的端面设有多个沿调节盘901 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凸起9011,多个凸起9011中的任意一个凸起9011与其余所述凸起9011中的一个相对于主轴20对称。
如图6所示,调节盘901位于推动件90的右侧,调节盘901的左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9011,其中每两个关于主轴20对称的凸起9011构成一组,每组凸起9011可以同时驱动两个推动件90移动。
调节盘901相对于主轴20可转动,以使多个凸起9011中的两个相对称的凸起9011的端面止抵和远离对应的推动件90。可以理解的是,锁止组件70 可选择地锁紧第二齿轮60时,可以转动调节盘901,以使多个凸起9011中的一组凸起9011的端面止抵对应的推动件90以使推动件90向左移动,从而推动对应的锁止件702伸出凹槽7011,以使锁止件702与对应的第二齿轮60连接以锁紧该第二齿轮60。
进一步地,在进行变速操作时,用户可以转动调节盘901,从而使向左移动的部分推动件90的端部与对应的凸起9011的端面远离,以使该部分推动件 90回位,且与该部分推动件90对应的锁止件702回缩至凹槽7011内,锁止组件70释放锁紧状态的第二齿轮60。
同时,用户继续转动调节盘901,以使调节盘901上的凸起9011的端面与另一部分推动件90止抵,以使该部分推动件90推动对应的锁止件702伸出凹槽7011,伸出凹槽7011的锁止件702可以锁紧对应的第二齿轮60,从而完成一个第二齿轮60的锁紧到另一个第二齿轮60的锁紧的转换,实现变速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变速轮毂1还包括第一复位件9012和固定座903,固定座903套设在主轴20上,第一复位件9012的一端与固定座903 相连,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调节盘901相连,第一复位件9012具有促使调节盘 901回位的力。由此,在一次变速调节完成后,第一复位件可以驱动调节盘回位,从而为下一次变速调节做准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变速轮毂1还包括多个第二复位件902,第二复位件902的一端与锁止架701相连,第二复位件90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推动件90相连,第二复位件902具有驱动推动件90远离锁止件702移动的力,多个第二复位件902与多个推动件90一一对应。
具体地,如图6所示,推动件90的外周面上设有凸环,第二复位件902 的右端可以止抵凸环,当调节盘901驱动推动件90向左移动时,推动件90 可以压缩第二复位件902,在凸起9011的端面远离推动件90后,第二复位件 902可以推动推动件90向右移动复位,以为下一次变速调节做准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变速轮毂1还包括限位件904,限位件904 套设在主轴20上,且限位件904的侧面与调节盘901止抵以用于限制调节盘 901相对于主轴20沿主轴20的轴向移动。由此,限位件可以使调节盘装配稳定,避免调节盘与推动件之间发生误触,提高变速调节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架40上设有多个安装槽401,多个安装槽401沿支架40的周向间隔布置,第一齿轮50安装在安装槽401内,第一齿轮50为多个,多个第一齿轮50与多个安装槽401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齿轮50环设在第二齿轮60的外周,且多个第一齿轮50均与第二齿轮60和第三齿轮80啮合,从而可以提高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齿轮80包括彼此相连的配合部801 和齿轮部802,齿轮部802与第二齿轮段502啮合,配合部801与壳体10连接。如图6所示,齿轮部802与第二齿轮段502在主轴20的径向上相对,配合部801位于齿轮部802的右侧,且配合部801的左端面与齿轮部802的右端面连接,配合部801通过螺栓与壳体10固定连接。
变速轮毂1还包括第一轴承803,第一轴承803在支架40的径向上设在配合部801和支架40之间以可转动地连接支架40和配合部801。由此,第一轴承可以保证第三齿轮与支架转动的同轴度,且如图3所示,第三齿轮80与主轴20之间设有第二轴承804,以使第三齿轮80相对主轴20平稳旋转,提高变速轮毂1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轮毂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变速轮毂1,车辆变速方便,有利于车辆在不同路况行驶时,快速调节行车状态。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变速轮毂1。
如图1-图6所示,变速轮毂1包括壳体10、主轴20、电机30、第一齿轮 50、第二齿轮60、第三齿轮80、支架40、锁止组件70、推动件90、调节盘 901、固定座903、限位件904、第一复位件9012、第二复位件902、第一轴承 803和第二轴承804。
壳体10具有空腔,主轴20沿左右方向穿设于空腔,电机30和支架40 位于空腔内且支架40位于电机30的右侧,电机30的右端与支架40的左端连接,支架40的周壁上具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安装槽401,每个安装槽 401内对应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50。
第三齿轮80和多个第二齿轮60均套设在主轴20上且位于支架40内,第三齿轮80和多个第二齿轮60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且第三齿轮80位于最右侧,第三齿轮80包括齿轮部802和配合部801,配合部801的外周面和支架 40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一轴承803,配合部801的内周面与主轴20的外周面之间设有一个第二轴承804,齿轮部802的内周面与主轴20的外周面之间也设有一个第二轴承804。
第一齿轮50包括多个第一齿轮段501和第二齿轮段502,第一齿轮段501 和多个第二齿轮段502沿左右方向层叠排布,多个第一齿轮段501与多个第二齿轮60对应啮合,第二齿轮段502与第三齿轮80啮合。
锁止组件70包括锁止架701和多个锁止件702,锁止架701套设在主轴 20上,锁止架701包括多个凹槽7011,多个凹槽7011可以分成多组,每组凹槽7011包括两个相对主轴20对称的凹槽7011,每个凹槽7011内设有一个锁止件702。
多个推动件90与多个锁止件702对应,推动件90的右端伸入锁止架701 内并与锁止件702止抵,调节盘901位于推动件90的右端,调节盘901的左端面具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凸起9011,凸起9011的端面与推动件90 的右端可止抵和远离,当凸起9011的端面与推动件90的右端止抵时,推动件 90向左移动以推动锁止件702至第一位置,即锁止件702可以伸出凹槽7011 并配合在第二齿轮60内周面上的配合槽601内。
第二复位件902的左端与锁止架701连接,第二复位件902的右端与推动件90外周面上的凸环止抵,当凸起9011的端面与推动件90的右端远离时,第二复位件902推动推动件90向右移动复位,锁止件702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即锁止件702远离第二齿轮60并缩回凹槽7011内。
固定座903和限位件904均套设在主轴20上,第一复位件9012的一端与固定座903连接,第二复位件902的另一端与调节盘901连接,限位件904 位于调节盘901的左侧,且限位件904的右端面与调节盘901的左端面止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腔;
主轴,所述主轴沿其轴向穿设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主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相连以驱动所述支架绕所述主轴的轴向转动;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齿轮相对所述支架可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包括多个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多个所述第一齿轮段的任一个第一齿轮段的轮齿数与其余所述第一齿轮段的轮齿数不同;
多个第二齿轮,多个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二齿轮的任一个所述第二齿轮与其余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数不同,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段啮合,每个所述第二齿轮与一个所述第一齿轮段对应;
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锁止组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支架环绕所述锁止组件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锁止组件上,所述锁止组件可选择地锁紧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个,以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个和所述主轴;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三齿轮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支架环绕所述第三齿轮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段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包括:
锁止架,所述锁止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锁止架的周壁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凹槽与其余所述凹槽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对称,每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凹槽与一个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应;
多个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配合在所述凹槽内且相对所述锁止架沿所述主轴的径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止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凹槽以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凹槽内以远离所述第二齿轮,多个所述锁止件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周面设有多个在其周向上间隔排布的配合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锁止件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多个所述配合槽与多个所述锁止件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锁止架内且相对于所述锁止架沿所述主轴的轴向可移动,以驱动所述锁止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盘,所述调节盘设在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调节盘设在所述推动件远离所述锁止件的一侧,且所述调节盘的朝向所述推动件的端面设有多个沿所述调节盘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凸起,多个所述凸起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凸起与其余所述凸起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主轴对称,
所述调节盘相对于所述主轴可转动,以使多个所述凸起中的两个相对称的所述凸起的端面止抵和远离对应的所述推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盘相连,所述第一复位件具有促使所述调节盘回位的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锁止架相连,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对应的推动件相连,所述第二复位件具有驱动所述推动件远离所述锁止件移动的力,多个所述第二复位件与多个所述推动件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限位件的侧面与所述调节盘止抵以用于限制所述调节盘相对于所述主轴沿所述主轴的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齿轮与多个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包括彼此相连的配合部和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段啮合,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变速轮毂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在所述支架的径向上设在所述配合部和所述支架之间以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配合部。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轮毂。
CN202120456948.3U 2021-03-02 2021-03-02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6153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6948.3U CN216153494U (zh) 2021-03-02 2021-03-02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6948.3U CN216153494U (zh) 2021-03-02 2021-03-02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3494U true CN216153494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6948.3U Active CN216153494U (zh) 2021-03-02 2021-03-02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3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9235B2 (en) Internal electronic park actuator
EP2410206B1 (en) Speed Change Mechanism
EP2204316B1 (en) Drive system for driving a vehicle wheel
CN107763153B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行星齿轮型两挡变速器
JP4681611B2 (ja) 伝動装置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伝動装置
CN216153494U (zh)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3975178A (zh) 变速器、包括该变速器的车辆用四轮驱动系统以及变速器制作方法
US10994609B2 (en) Actuation system having face cam mechanism operated by a planetary gear set
CN212360560U (zh) 电机驻车机构
CN113119886A (zh) 电动车辆
US10253858B2 (en) Clearance control swash plate device and single-shaft two-speed drive system with friction clutch applied thereto
KR102047092B1 (ko) 기어감속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용 액츄에이터
EP2557031B1 (en) Transmission and traction motor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2047087B1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용 액츄에이터
EP2677189A1 (en) Gearbox for a vehicle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 gearbox
CN214689011U (zh) 变速轮毂和具有其的车辆
US11754167B2 (en) Gear device
CN114658814A (zh) 换挡调节装置与基站天线
CN217152946U (zh) 一种驻车机构及汽车
EP3567277B1 (en) Drive element with an overload coupl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drive and also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uch a drive element
CN217056057U (zh) 具有长短棘爪的花鼓
US8714327B2 (en) Gear shift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KR102423353B1 (ko) 차량용 시프트-바이-와이어 변속기의 시프트 액츄에이터
CN216478864U (zh) 一种驻车和换挡机构、变速系统和车辆
JP2003294109A (ja) 差動制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