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7647U - 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47647U CN216147647U CN202122201924.6U CN202122201924U CN216147647U CN 216147647 U CN216147647 U CN 216147647U CN 202122201924 U CN202122201924 U CN 202122201924U CN 216147647 U CN216147647 U CN 216147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frame
- telescopic
- driv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3085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电动床,包括底座、床架和床架升降机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支撑连杆、驱动连杆和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与所述床架底部滑动相连,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中部及床架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与床架固定,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连杆受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带动所述支撑连杆和第一支撑臂翻转。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床架高度,提升用户上下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照顾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能够对老人的生活起一定辅助作用的电动床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家庭、医院、疗养院等场所。
电动床可以帮助患者坐起或躺下,能够辅助改善背部腰椎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电动床一般只能够帮助调整用户的坐卧姿态。对于行动不便的不同用户,在起身过程中需要提供辅助支撑,目前的电动床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容易出现电动床过高坠床摔伤的情形,或者电动床过低出现损伤膝盖的情形。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为不同用户上下床提供有效支撑的电动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电动床,其能够调整床架高度,提升用户上下床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电动床,包括底座、床架和床架升降机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支撑连杆、驱动连杆和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与所述床架底部滑动相连,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中部及床架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与床架固定,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连杆受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带动所述支撑连杆和第一支撑臂翻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床架升降机构设为两组,两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的底部两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连杆与所述床架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设有滑轮,所述床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轮滑动配合的滑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的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连杆、所述驱动连杆分别对应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连杆通过中间连杆相连,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通过所述中间连杆与所述驱动连杆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床架顶部依次设有背部支承板、臀部支承板、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所述臀部支承板与所述床架固定,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部支承板翻转的第一翻转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同步翻转的第二翻转驱动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臂和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背部支承板与所述臀部支承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背部支承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床架固定,且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二支撑臂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带动所述背部支承板翻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臀部支承板、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依次铰接,所述第二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与床架铰接,另一端与大腿支承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床架及小腿支承板铰接,所述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的滑动端铰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臂带动大腿支承板、小腿支承板及第四支撑臂翻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床架上设有头枕升降板和头枕升降机构,所述头枕升降机构与床架固定,且所述头枕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头枕升降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头枕升降板升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头枕升降机构包括第四伸缩驱动机构、固定滑轨、活动滑轨和伸缩支撑架,
所述伸缩支撑架由两支撑杆中部相互铰接而成,所述伸缩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滑轨滑动相连,所述伸缩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滑轨滑动相连,所述固定滑轨与所述头枕升降板的底部固定;
所述第四伸缩驱动机构与床架底部相连,所述第四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伸缩支撑架靠近活动滑轨的一端相连,用于推动所述伸缩支撑架沿所述固定滑轨及所述活动滑轨滑动,并带动所述头枕升降板升降。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电动床,通过设置连接床架与底座的床架升降机构,在驱动床架升高时,床架升降机构的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长,驱动驱动连杆绕支撑连杆向下转动,进一步驱动连杆拉动支撑连杆向下旋转,从而支撑连杆带动第一支撑臂在相对底座转动的同时,第一支撑臂的顶部向靠近支撑连杆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第一支撑臂顶部的床架得到平缓抬升;在驱动床架降低时,床架升降机构的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缩短,驱动驱动连杆绕支撑连杆向上转动,进一步驱动连杆拉动支撑连杆向上旋转,从而支撑连杆带动第一支撑臂在相对底座转动的同时,第一支撑臂的顶部向远离支撑连杆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第一支撑臂顶部的床架平缓下降;通过调整床架的高度,可以为用户上下床时提供有效支撑,适应不同用户对于床架的高度需求,避免上下床过程中发生坠床或损伤膝盖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电动床的一实施例的床架整体下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床架整体抬升,且背部支承板、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均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床架整体倾斜至头部倾斜抬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床架整体倾斜至腿部倾斜抬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左视图;
图6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电动床的一实施例,包括底座1、床架2和床架升降机构3,结合图2,所述床架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臂31、支撑连杆32、驱动连杆33和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顶部与所述床架2底部滑动相连,所述支撑连杆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中部及床架2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与床架2固定,所述驱动连杆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的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连杆32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连杆33受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驱动带动所述支撑连杆32和第一支撑臂31翻转。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床架2与底座1的床架升降机构3,在驱动床架2升高时,床架升降机构3的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的驱动端伸长,驱动驱动连杆33绕支撑连杆32向下转动,进一步驱动连杆33拉动支撑连杆32向下旋转,从而支撑连杆32带动第一支撑臂31在相对底座1转动的同时,第一支撑臂31的顶部向靠近支撑连杆32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臂3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第一支撑臂31顶部的床架2得到平缓抬升;在驱动床架2降低时,床架升降机构3的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的驱动端缩短,驱动驱动连杆33绕支撑连杆32向上转动,进一步驱动连杆33拉动支撑连杆32向上旋转,从而支撑连杆32带动第一支撑臂31在相对底座1转动的同时,第一支撑臂31的顶部向远离支撑连杆32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臂3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第一支撑臂31顶部的床架2平缓下降;通过调整床架2的高度,可以为用户上下床时提供有效支撑,适应不同用户对于床架2的高度需求,避免上下床过程中发生坠床或损伤膝盖的情形。
本实施例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3优选设为两组,两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3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2的底部两端。两组床架升降机构3的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分别可以驱动床架2两端的升降,实现床架2整体下降(如图1),床架2整体抬升(如图2)及床架2整体倾斜(结合图3和图4,包括头部倾斜抬升与腿部倾斜抬升)几个状态。其中,床架2整体上升与床架2整体下降状态下床架2的高度范围优选为280mm~540mm,该床架2高度能够在用户上下床时给人体提供合适支撑;床架2整体倾斜时床架2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优选为-12°~12°,以满足各种医疗需求。
为使床架2升降更顺畅,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顶部设有滑轮(图中未示出),所述床架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轮滑动配合的滑槽(图中未示出)。
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所述支撑连杆32与所述床架2的端部铰接。每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3的所述第一支撑臂31、所述支撑连杆32、所述驱动连杆33分别对应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连杆33通过中间连杆35相连,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的驱动端通过所述中间连杆35与所述驱动连杆33相连。
此外,为方便用户调整坐卧姿态,本实施例的床架2顶部依次设有背部支承板4、臀部支承板5、大腿支承板6和小腿支承板7,所述臀部支承板5与所述床架2固定,所述床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部支承板4翻转的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支承板6和小腿支承板7同步翻转的第二翻转驱动机构9。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能够驱动背部支承板4翻转的角度范围优选为0°~75°,第二翻转驱动机构9能够驱动大腿支承板6翻转的角度范围优选为0°~45°。
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具体包括第二支撑臂81和第二伸缩驱动机构82,所述背部支承板4与所述臀部支承板5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81与所述背部支承板4滑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82与所述床架2固定,且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82的驱动端与第二支撑臂81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81带动所述背部支承板4翻转。
所述臀部支承板5、大腿支承板6和小腿支承板7依次铰接。所述第二翻转驱动机构9具体包括第三伸缩驱动机构91、第三支撑臂92和第四支撑臂93,所述第三支撑臂92的一端与床架2铰接,另一端与大腿支承板6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93的两端分别与床架2及小腿支承板7铰接,所述第三伸缩驱动机构9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92的滑动端铰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臂92带动大腿支承板6、小腿支承板7及第四支撑臂93翻转。
本实施例的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第二翻转驱动机构9能够帮助用户在上下床前后调整身体姿态,与床架升降机构3配合,能够大大提升上下床过程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如在用户需要起身时,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的第二伸缩驱动机构82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81带动背部支承板4翻转,第二翻转驱动机构9的第三伸缩驱动机构91驱动所述第三支撑臂92带动大腿支承板6、小腿支承板7及第四支撑臂93翻转,使人体曲腿坐立,同时床架升降机构3驱动床架2缓慢下降至合适的高度,以停留在用户不容易发生坠伤的较低高度,待用户双腿落地后,床架升降机构3驱动床架2缓慢上升至适于人体起身的高度,该适于人体起身的高度与人体膝盖高度接近。
此外,本实施例的床架2上还设有头枕升降板101和头枕升降机构102,所述头枕升降机构102与床架2固定,且所述头枕升降机构102的驱动端与所述头枕升降板101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头枕升降板101升降。所述头枕升降机构102具体包括第四伸缩驱动机构、固定滑轨、活动滑轨和伸缩支撑架,所述伸缩支撑架由两支撑杆中部相互铰接而成,所述伸缩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滑轨滑动相连,所述伸缩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滑轨滑动相连,所述固定滑轨与所述头枕升降板101的底部固定;所述第四伸缩驱动机构与床架2底部相连,所述第四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伸缩支撑架靠近活动滑轨的一端相连,用于推动所述伸缩支撑架沿所述固定滑轨及所述活动滑轨滑动,并带动所述头枕升降板101升降。头枕升降机构102能够帮助用户将头枕升降板101调节至符合自身睡眠习惯的头枕高度,提高睡眠质量;第四伸缩驱动机构通过驱动伸缩支撑架的两端在固定滑轨及活动滑轨上水平滑动,两支撑杆相对旋转来实现头枕升降板101的升降,升降过程更缓和、顺畅,不会出现大的颤动,即使用户正在床架2上处于睡眠状态也不会受到惊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4、第二伸缩驱动机构82、第三伸缩驱动机构91和第四伸缩驱动机构优选为气缸,或者油缸。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为用户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更广的床架2高度范围,适配不同厚度的床垫,可以方便用户更安全地上下床;
2、电动床在较低的床架2高度时,可以降低坠床受伤的风险;
3、床架2升高一定高度可以减少起身时膝盖的负担,帮助更稳定的端坐起身,辅助起身;
4、电动床在升高状态下,可以方便打扫床底卫生。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床架和床架升降机构,
所述床架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支撑连杆、驱动连杆和第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与所述床架底部滑动相连,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中部及床架铰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与床架固定,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另一端与支撑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连杆受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带动所述支撑连杆和第一支撑臂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升降机构设为两组,两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的底部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与所述床架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设有滑轮,所述床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轮滑动配合的滑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床架升降机构的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连杆、所述驱动连杆分别对应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连杆通过中间连杆相连,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通过所述中间连杆与所述驱动连杆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顶部依次设有背部支承板、臀部支承板、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所述臀部支承板与所述床架固定,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部支承板翻转的第一翻转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同步翻转的第二翻转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臂和第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背部支承板与所述臀部支承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背部支承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床架固定,且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二支撑臂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带动所述背部支承板翻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支承板、大腿支承板和小腿支承板依次铰接,所述第二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与床架铰接,另一端与大腿支承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床架及小腿支承板铰接,所述第三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臂的滑动端铰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臂带动大腿支承板、小腿支承板及第四支撑臂翻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设有头枕升降板和头枕升降机构,所述头枕升降机构与床架固定,且所述头枕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头枕升降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头枕升降板升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升降机构包括第四伸缩驱动机构、固定滑轨、活动滑轨和伸缩支撑架,
所述伸缩支撑架由两支撑杆中部相互铰接而成,所述伸缩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活动滑轨滑动相连,所述伸缩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滑轨滑动相连,所述固定滑轨与所述头枕升降板的底部固定;
所述第四伸缩驱动机构与床架底部相连,所述第四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伸缩支撑架靠近活动滑轨的一端相连,用于推动所述伸缩支撑架沿所述固定滑轨及所述活动滑轨滑动,并带动所述头枕升降板升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01924.6U CN216147647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01924.6U CN216147647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47647U true CN216147647U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48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01924.6U Active CN216147647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47647U (zh)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22201924.6U patent/CN2161476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036552A1 (en) | Lift with pelvic support | |
US20130212807A1 (en) | Bed chair | |
CN109966077B (zh) | 一种床椅一体化机器人及其合体、分离方法 | |
CN109907893A (zh) | 多功能轮椅和轮椅床 | |
CN109907909A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
CN208677781U (zh) | 电动病床 | |
CN216147647U (zh) | 一种升降式电动床 | |
CN217014520U (zh) | 一种防止压疮的护理床 | |
CN212489175U (zh) | 一种可调节躺椅 | |
CN212090023U (zh) | 一种电动床垫支架 | |
CN209966872U (zh) | 一种泌尿外科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0612390U (zh) | 一种腿部高度可调的护理床 | |
CN211068923U (zh) | 一种中风偏瘫康复器 | |
CN210353987U (zh) | 多功能电动床 | |
CN112076041A (zh) | 具有腰部调节功能的护理床 | |
CN111419579A (zh) | 一种多功能侧翻医用床 | |
CN209361134U (zh) |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医疗保健防褥疮康复护理床 | |
CN208659754U (zh) | 一种护理床的起背及曲腿机构 | |
CN111150592A (zh) | 玻切术后康复多功能床 | |
CN104958153B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4318365U (zh) | 一种轮椅护理床组合装置 | |
CN110652404B (zh) | 一种居家照料运动家具 | |
CN110652403B (zh) | 一种居家照料装置 | |
CN213311014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用护理轮椅 | |
CN211583942U (zh) | 护理床的床尾护栏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