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3206U - 一种电磁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3206U
CN216143206U CN202121757421.0U CN202121757421U CN216143206U CN 216143206 U CN216143206 U CN 216143206U CN 202121757421 U CN202121757421 U CN 202121757421U CN 216143206 U CN216143206 U CN 216143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element
groove
main piston
valve device
pist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74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74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3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3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3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阀装置,包括安装块、电磁组件和主活塞组件,该电磁阀装置具有第一阀口,安装块具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第一容纳部,进口通道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相连通,至少通过第一阀口使得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能够连通;至少部分主活塞组件位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主活塞组件与安装块固定连接;主活塞组件包括主活塞、活塞套、弹性件和端盖,端盖与活塞套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活塞套具有第二容纳部,第二容纳部的腔与进口通道连通,弹性件和至少部分主活塞位于第二容纳部所对应的腔,主活塞与活塞套滑动连接,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主活塞,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端盖,主活塞能够朝靠近或远离第一阀口的方向运动,以关闭或打开第一阀口。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阀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阀装置包括安装块、电磁组件和主活塞组件,主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回复弹簧、密封圈以及端盖等,在装配时,主活塞组件的各零部件需逐一安装至安装块内,这样会影响主活塞组件与安装块之间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装置,有利于提高主活塞组件与安装块之间的装配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阀装置,包括安装块、电磁组件和主活塞组件,所述电磁阀装置具有第一阀口,所述安装块具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第一容纳部,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相连通,至少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使得所述进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能够连通;至少部分所述主活塞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所述主活塞组件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主活塞组件包括主活塞、活塞套、弹性件和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塞套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活塞套具有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腔与所述进口通道连通,所述弹性件和至少部分所述主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所对应的腔,所述主活塞与所述活塞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主活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端盖,所述主活塞能够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阀口的方向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一阀口。
本申请所提供电磁阀装置中,主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套,主活塞和弹性件均通过端盖封装在活塞套内。这样,主活塞组件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集成化的模块,在产品组装时,可以先对主活塞组件进行组装,然后再将组装完成后的主活塞组件装配于安装块,这样能够提高主活塞组件与安装块之间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磁阀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一个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2a为图2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在另一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主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端盖和活塞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执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7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安装块、11第一阀腔、12第二阀腔、13进口通道、14出口通道、15安装通道、151限位安装孔段、152密封安装孔段、153螺纹安装孔段、154第二内台阶面、16第一内台阶面、17第三容纳部、18第二通孔、19连通通道、191第二阀口;
2电磁组件、21线圈部件、22执行部件、221上封头、222芯铁、223芯铁弹簧、224先导阀座、225二级先导活塞、225a一级先导孔、226塔簧、227第五密封件;
3主活塞组件、31主活塞、32活塞套、32a第一阀口、321第一套部、321a限位套段、321b密封套段、321c螺纹套段、321d第二外台阶面、321e第一密封件、321f第一凹槽、322第二套部、322a第二密封件、322b槽体、322c第二凹槽、323第一外台阶面、324第三套部、324a连通口、325第四套部、325a第三密封件、325b第三凹槽、326第一内孔部、326a限位内孔段、326b螺纹内孔段、326c第四内台阶面、326c-1第一操作部、327第二内孔部、328第三内台阶面、329第一通孔、33弹性件、34端盖、341限位盖部、342螺纹盖部、343第三外台阶面、344第四密封件、345第二操作部;
A第一背压室、B第二背压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电磁阀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一个方向上的截面图,图2a为图2的局部视图,图3为图1在另一方向上的截面图,图4为图3中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主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端盖和活塞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执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阀装置,包括安装块1、电磁组件2和主活塞组件3,其中,电磁阀装置具有第一阀口32a,安装块1具有进口通道13、出口通道14和第一容纳部,进口通道13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相连通,至少通过第一阀口32a可以使得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相连通;至少部分的主活塞组件3可以位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中;这里的安装块可以是阀体,也可以是用于安装其他零件。
详细的说明,结合图4,就安装块1而言,第一容纳部可以包括依次连通的安装通道15、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其中第一阀腔11用于和进口通道13直接连通,第二阀腔12用于和出口通道14直接连通。在装配时,主活塞组件3可以自安装通道15插入,并延伸入第一阀腔11或者第二阀腔12。
主活塞组件3包括主活塞31、活塞套32、弹性件33和端盖34,端盖34安装于活塞套32,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活塞套32具有第二容纳部30,第二容纳部30的腔与第一容纳部的腔连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部30的腔与第一阀腔11相连通,弹性件33以及至少部分的主活塞31能够位于第二容纳部30所对应的腔中。主活塞31与活塞套32的内壁滑动连接,弹性件33的一端抵接于主活塞31,弹性件33的另一端抵接于端盖,主活塞31能够朝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阀口32a的方向运动,以实现第一阀口32a的关闭或者打开。在第一阀口32a处于关闭状态下,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相连通;在第一阀口32a处于打开状态下,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不连通,结合图3,具体是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不连通。
本申请所提供电磁阀装置中,主活塞组件3包括活塞套32,主活塞31和弹性件33均通过端盖34封装在活塞套32内。这样,主活塞组件3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集成化的模块,在产品组装时,可以先对主活塞组件3进行组装,然后再将组装完成后的主活塞组件3装配于安装块1,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装配效率。
由于主活塞组件3采用了集成化的模块设计,当对电磁阀装置进行测试时,若检测到主活塞组件3存在故障时,可以直接整体更换相应的主活塞组件3即可,维修更换也较为便捷。同时,在将主活塞组件3装配于安装块1之前,也可以单独对主活塞组件3的性能进行测试,相对将主活塞组件3装配于安装块1之后再检测主活塞组件3的性能,这种对主活塞组件3的性能提前测试的方式,有利于提前发现主活塞组件3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进而有利于提高后续的装配效率,这里主活塞组件3的性能包括密封性、主活塞31的运动是否失效等。
第一阀口32a可以形成于主活塞组件3,也可以形成于安装块1,或者,还可以形成于其他结构件,这在具体实施时均是可以采用的选择,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的效果即可。
具体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并结合图2、图3,第一阀口32a可以形成于活塞套32,这样,主活塞31将被限制在活塞套32内。活塞套32的周壁可以设有连通口324a,连通口324a的形状、数量以及具体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连通口324a用于连通第一阀腔11和第二容纳部30的腔;详细的说明,连通口324a可以为孔状,其一个开口可以成型于活塞套32的外周壁,另一个开口可以成型于第二容纳部30所对应的内壁面,进而可以连通进口通道和第二容纳部30所对应的腔。
如此设置,当主活塞31处于封堵第一阀口32a的位置时,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不连通,即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不连通;当主活塞31处于打开第一阀口32a的位置时,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可以通过连通口324a、第二容纳部30所对应的腔与第一阀口32a、第二阀腔12以及出口通道14相连通。
请继续参考图2,安装块1可以设有第三容纳部17,电磁组件2部分位于第三容纳部17所对应的腔中,电磁阀装置还具有第二阀口191,电磁组件2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该第二阀口191,电磁阀装置内还具有连通流道,连通流道用于和第三容纳部所对应的腔连通。当第二阀口19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阀口191能够连通第三容纳部17所对应的腔以及出口通道14。
沿着主活塞组件3的安装方向,活塞套32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壁面之间具有第一空隙;前述连通流道可以包括第一背压室A,第一背压室A包括第一空隙所对应的空间。沿着主活塞组件3的安装方向,端盖34的内端面与活塞套32之间具有第二空隙;前述连通流道还可以包括第二背压室B,第二背压室B包括第二空隙所形成的空间。连通流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329和第二通孔18,第一通孔329成形于活塞套32,第一通孔329连通第一背压室A和第二背压室B;第二通孔18成形于安装块1,第二通孔18连通第一背压室A和第三容纳部17所对应的腔。
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5、图6,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壁面可以包括第一内台阶面16,活塞套32可以包括第一外台阶面323,第一外台阶面323与第一内台阶面16在轴向上可以间隙设置,二者之间的间隙即为前述的第一空隙。活塞套32与安装块1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背压室A,第一背压室A可以包括第一外台阶面323和第一内台阶面16之间的轴向间隙。
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可以将第一容纳部的内径设置为大于第一阀腔11,这样,二者之间可以形成前述的第一内台阶面16;活塞套32可以包括第一套部321和第二套部322,第一套部321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二套部322,这样,二者之间可以形成第一外台阶面323,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外台阶面323理解为第一套部321的一个端面。在安装时,第一套部321可以安装于安装通道15,第二套部322可以安装于第一阀腔11,且第一外台阶面323与第一内台阶面16在轴向上(即主活塞组件3的插装方向上)可以形成前述的轴向间隙。
如此,在对主活塞组件3进行安装时,需要控制安装的深度,以保证上述轴向间隙的存在。上述控制深度的安装方式实际有较多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是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
详细而言,由外向内,该安装通道15可以包括限位安装孔段151、密封安装孔段152和螺纹安装孔段153,其中,限位安装孔段151的内径可以大于密封安装孔段152,这样,二者之间可以形成第二内台阶面154,密封安装孔段152的内径可以大于螺纹安装孔段153,这里的“内”、“外”是以相对第一阀腔11的远近作为参照,其中,相对靠近第一阀腔11的位置为内,而相对远离第一阀腔11的位置为外;第一套部321可以包括限位套段321a、密封套段321b和螺纹套段321c,限位套段321a的外径大于密封套段321b,这样,二者之间形成第二外台阶面321d,密封套段321b的外径可以大于螺纹套段321c;在安装时,限位套段321a可以安装于限位安装孔段151,限位套段321a的至少内端部的外径要小于或者等于限位安装孔段151的内径,以使得限位套段321a的至少局部可以插入安装孔段151内,第二外台阶面321d与第二内台阶面154可以沿轴向相抵,从而可以限制主活塞组件3的安装深度,密封套段321b可以安装于密封安装孔段152,且二者之间可以设有第一密封件321e,用于保证密封性,从而实现外界与第一背压室A的密封隔离;螺纹套段321c则可以与螺纹安装孔段153螺纹连接,以对主活塞组件2进行安装固定,螺纹套段321c以及螺纹安装孔段153均可以是至少局部设置螺纹,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设置螺纹的部分要能够相互匹配、且连接,以保证连接关系。
上述的方案中,密封安装孔段152的内径大于螺纹安装孔段153,这样,二者之间也会形成一个台阶面(图中未标注),这个台阶面与密封套段321b和螺纹套段321c之间的台阶面可以为间隙设置、也可以沿轴向相抵。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密封安装孔段152和螺纹安装孔段153的内径也可以是基本一致的,相应地,密封套段321b与螺纹套段321c的外径也可以基本一致,这样的方案也是可行的;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活塞套32也可以不单独设置螺纹套段321c,而是在限位套段321a的外周设置外螺纹,此时安装块1的限位安装孔段151的周侧壁设置内螺纹,限位套段321a的外周的外螺纹与限位安装孔段151的周侧壁的内螺纹螺纹连接以实现活塞套32与安装块1的连接;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沿着活塞套的轴向,活塞套32的密封套段321b也可以和螺纹套段321c互换位置,此时螺纹套段321c位于限位套段321a和密封套段321b之间。
为提高活塞套32的操作便捷性,可以在为活塞套32配置用于和外部的操作工具(如扳手等)相配合的操作部,该操作部可以设置在活塞套32的外壁或者内壁。在具体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可以在活塞套32内壁的台阶面设置槽型的第一操作部326c-1,外部的操作工具可以插接于该第一操作部326c-1中,以对活塞套32进行旋转。
另外,上述方案采用的是螺纹套32与安装通道15螺纹连接的方案,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螺钉、卡簧等形式的连接件对螺纹套32和安装块1进行安装固定。第一密封件321e也不局限于设置在密封套段321b和密封安装孔段152之间,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外台阶面321d和第二内台阶面154之间,此时,第一密封件321e从径向密封变为轴向密封。
第一背压室A不仅可以包括第一外台阶面323与第一内台阶面16之间的轴向间隙。结合图5、图6,在第二套部322与第一套部321相连接的部分可以设置沿径向向内凹陷的槽体322b,该槽体322b也可以作为第一背压室A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一背压室A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构建第一背压室A和第二背压室B相连通的第一通孔329(参见后文描述)。
进一步地,活塞套32还可以包括第三套部324和第四套部325,第三套部324可以位于第一阀腔11,前述的连通口324a即可以设于第三套部324,连通口324a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只要能够满足连通第一阀腔11和活塞套32内腔的要求即可;第三套部324的外径可以小于第二套部322,以方便插装,当然,二者的外径也可以相等;第四套部325可以位于第二阀腔12,第四套部325外径与第三套部324外径之间的尺寸关系主要是和第一阀腔11与第二阀腔12之间的尺寸关系相适应,在附图的方案中,第一阀腔1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阀腔12,因此,第三套部324的外径也可以大于第四套部325,且如此设置下,沿插入方向,活塞套32的径向尺寸整体上呈现为不断缩小的趋势,可以方便主活塞组件3的安装;第二套部322的外壁与第一阀腔11的内腔壁之间可以设有第二密封件322a,用于隔离第一阀腔11和第一背压室A;第四套部325的外壁与第二阀腔12的内腔壁之间可以设有第三密封件325a,用于密封隔离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使得第一阀腔11和第二阀腔12只能够通过第一阀口32a相连通。
端盖34和活塞套32的安装方案可以参照活塞套32与安装通道15的安装方案。
结合图5、图6,活塞套32可以包括第三内台阶面328,端盖34与第三内台阶面328在轴向上可以间隙设置,以形成前述的第二空隙;主活塞组件3可以形成有第二背压室B,第二背压室B可以包括端盖34与第三内台阶面328之间的轴向间隙;活塞套32可以设有第一通孔329,第一通孔329可以连通第一背压室A和第二背压室B。
详细而言,由外向内,活塞套32的内腔可以包括第一内孔部326和第二内孔部327,第一内孔部326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二内孔部327,这样,二者之间可以形成第三内台阶面328,这里的“内”、“外”是以相对第一阀腔11的远近作为参照,其中,相对靠近第一阀腔11的位置为内,而相对远离第一阀腔11的位置为外;主活塞31可以滑动连接于第二内孔部327,端盖34可以安装于第一内孔部326,且端盖34可以与第三内台阶面328在轴向上间隙设置。
与前述的活塞套32和安装块1的安装相类似,端盖34也需要控制安装深度,以形成端盖34和第三台阶面328之间的轴向间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端盖34的安装深度同样是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
具体而言,由外向内,第一内孔部326可以包括限位内孔段326a和螺纹内孔段326b,限位内孔段326a的内径可以大于螺纹内孔段326b,这样,二者之间可以形成第四内台阶面326c,前述的第一操作部326c-1设置于该第四内台阶面326c;端盖34可以包括限位盖部341和螺纹盖部342,限位盖部341的外径可以大于螺纹盖部342,这样,二者之间可以形成第三外台阶面343;在安装时,限位盖部341可以安装于限位内孔段326a,限位盖部341的至少内端部的外径可以小于或者等于限位内孔段326a,使得限位盖部341的至少内端部可以插入限位内孔段326a,且第三外台阶面343可以与第四内台阶面326c沿轴向相抵,以限定端盖34的安装深度;螺纹盖部342则可以安装于螺纹内孔段326b,螺纹盖部342和螺纹内孔段326b均可以至少局部设置有螺纹,且设置于二者的螺纹要能够相互匹配、连接;第三外台阶面343与第四内台阶面326c之间可以设有第四密封件344,用于密封隔离活塞套32的内腔和外界,此时,第四密封件344所构建的密封为轴向密封,除此之外,也可以构建径向密封件,这也是可以采用的方案。
为便于对端盖34进行操作,可以为端盖34配置用于和外部的操作工具(如扳手等)相配合的操作部,该操作部可以设置在端盖34的任何位置。在具体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端盖34的轴向外端面设置槽型的第二操作部341,外部的操作工具可以插接于该第二操作部341中,以对端盖34进行旋转。
在上述的方案中,端盖34是通过设置螺纹结构直接与活塞套32螺纹连接,实际上,也可以借助螺钉、卡簧等形式的连接件将端盖34与活塞套32相连,这样也是可行的。
弹性件33具体可以为弹簧,或者,也可以为弹力绳、弹性块等各种其他形式的弹性元件。以弹簧为例,弹性件33的一端可以直接作用于主活塞31,另一端可以作用于活塞套32的内壁(即可以在活塞套32的内壁设置弹簧的限位结构),或者,也可以作用于端盖34;在常态下,即弹性件33驱使主活塞31封堵第一阀口32a的状态下,弹性件33可以为压缩状态,也可以为拉伸状态,这具体与弹性件33的安装位置等有关。
第一通孔329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通孔329可以为与活塞套32中轴线相平行的直孔,也可以为与活塞套32中轴线呈夹角设置的斜孔等。在使用时,为了防止第二背压室B的工作介质在进入第一通孔329时形成节流,可以限定端盖34与第三内台阶面328的轴向间隙H1与第一通孔329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1满足下述条件:H1≥D1/4。
进一步地,结合图7,电磁组件2可以包括线圈部件21和执行部件22,执行部件22包括上封头221、芯铁222、芯铁弹簧223、先导阀座224、二级先导活塞225、塔簧226和第五密封件227。芯铁弹簧223设置在上封头221和芯铁222之间,常态下,芯铁弹簧223可以驱使芯铁222封堵二级先导活塞225的一级先导孔225a,二级先导活塞225可以封堵第二阀口191;第五密封件227设置于先导阀座224,用于密封隔离第三容纳部17和外界。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前述第一密封件321e、第二密封件322a、第三密封件325a、第四密封件344以及第五密封件227的种类和结构形式,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般而言,这些密封件可以采用橡胶等柔性材质制备的密封圈。
以下针对第一密封件321e、第二密封件322a以及第三密封件325a的安装做详细化的说明。
结合图3、图5和图6,活塞套32可以包括第一凹槽321f,第一凹槽321f自活塞套32的外周凹陷设置,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321e,第一密封件321e套设于第一凹槽321f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第一密封件321e位于第一凹槽321f,第一密封件321e的一侧与第一凹槽321f抵接,第一密封件321e的另一侧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第一密封件321e比第一背压室A更靠近主活塞组件3的后端面。
活塞套32包括第二凹槽322c,第二凹槽322c自活塞套32的外周凹陷设置,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件322a,第二密封件322a套设于第二凹槽322c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第二密封件322a位于第二凹槽322c,第二密封件322a的一侧与第二凹槽322c抵接,第二密封件322a的另一侧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沿着主活塞组件3的安装方向,第一背压室A位于第一密封件321e和第二密封件322a之间。
活塞套32包括第三凹槽325b,第三凹槽325b自活塞套32的外周凹陷设置,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件325a,第三密封件325a套设于第三凹槽325b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第三密封件325a位于第三凹槽325b,第三密封件325a的一侧与第三凹槽325b抵接,第三密封件325a的另一侧与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第三密封件325a相对靠近主活塞组件3的前端面设置,第三密封件325a能够防止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通过活塞套32与第一容纳部之间的间隙连通。
当电磁部件21未通电,在未流入介质时,受芯铁弹簧223作用,一级先导孔225a、第二阀口191均处于关闭状态,主活塞31受弹性件33作用封堵第二阀口32a;在流入介质时,一级先导孔225a、第二阀口191以及第一阀口32a受压力差仍处于关闭状态。
当电磁部件21通电,芯铁222受电磁力作用,可以克服芯铁弹簧223的弹簧力、以打开一级先导孔225a,此时,二级先导活塞225背压室的压力可以通过连通通道19迅速泄压,二级先导活塞225上下腔形成压差,二级先导活塞225在塔簧226的作用下可以打开,主活塞组件3的第二背压室B的压力经第一通孔329、第一背压室A、第二通孔18、第二阀口191、连通通道19可以流出至出口通道14,第一腔室11和第二背压室B可以形成压差力,主活塞31可以打开第一阀口32a,以连通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
当电磁部件21通电后再断电,芯铁222不受电磁力,芯铁弹簧223可以克服压差力关闭一级先导孔225a和二级先导活塞225,主活塞31两侧的压差力消失,主活塞31受弹性件33作用关闭第一阀口32a,以切断进口通道13和出口通道14之间的连通状态。
与第一通孔329的设定相类似,第二通孔18也可以为与活塞套32中轴线相平行的直孔,或者,第二通孔18也可以为与活塞套32中轴线呈夹角设置的斜孔等,这并不影响第二通孔18对于第一背压室A和第三容纳部17的连通。在使用时,为了防止第一背压室A的工作介质在进入第二通孔18时形成节流,可以限定第一外台阶面323与第一内台阶面16的轴向间隙H2与第二通孔18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2满足下述条件:H2≥D2/4。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一通孔329的工作介质在第二通孔18入口处形成节流,还可以将第一通孔329的出口处径向尺寸D3设置为小于第二通孔18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2
实际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9、第二通孔18均可以为等径流道,第一通孔329的数量为n个,此时,可以将第一通孔329的径向尺寸D1和第二通孔18的径向尺寸D2设置为满足下述关系:n×(D1/2)2≥(D2/2)2,此时,也可以较好地避免第一通孔329的工作介质在第二通孔18入口处形成节流。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磁阀装置,包括安装块、电磁组件和主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装置具有第一阀口,所述安装块具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和第一容纳部,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相连通,至少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使得所述进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能够连通;至少部分所述主活塞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内腔;
所述主活塞组件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主活塞组件包括主活塞、活塞套、弹性件和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活塞套固定连接或限位设置,所述活塞套具有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腔与所述进口通道连通,所述弹性件和至少部分所述主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所对应的腔,所述主活塞与所述活塞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主活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端盖,所述主活塞能够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阀口的方向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一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成形于所述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一开口成形于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壁,所述连通口的另一开口成形于所述第二容纳部所对应的壁面,所述连通口用于连通所述进口通道和所述第二容纳部所对应的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的外周成形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周侧壁成形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设置从而使得所述活塞套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三容纳部,所述电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容纳部所对应的腔;所述电磁阀装置具有第二阀口,所述电磁组件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电磁阀装置具有连通流道,所述连通流道与所述第三容纳部所对应的腔连通;当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时,所述第二阀口能够连通所述第三容纳部所对应的腔和所述出口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安装方向,所述活塞套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壁面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所述连通流道包括第一背压室,所述第一背压室包括所述第一空隙所对应的空间;沿着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安装方向,所述端盖的内端面与所述活塞套之间具有第二空隙,所述连通流道还包括第二背压室,所述第二背压室包括所述第二空隙所形成的空间;所述连通流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成形于所述活塞套,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背压室和所述第二背压室;所述第二通孔成形于安装块,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第三容纳部所对应的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一内台阶面,所述第一内台阶面与所述端盖的内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空隙所对应的壁面包括所述第一内台阶面和所述端盖的内端面;沿着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内台阶面与所述端盖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H1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1满足下述条件:H1≥D1/4。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壁面包括第一内台阶面,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一外台阶面和第三内台阶面,所述第一内台阶面和所述第一外台阶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空隙所对应的壁面包括所述第一内台阶面和所述第一外台阶面,沿着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内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内台阶面之间的距离H2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2满足下述条件:H2≥D2/4。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出口处径向尺寸D3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2;和/或,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均为等径流道,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D1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D2满足下述关系:n×(D1/2)2≥(D2/2)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出口处径向尺寸D3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入口处径向尺寸D2;和/或,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均为等径流道,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尺寸D1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尺寸D2满足下述关系:n×(D1/2)2≥(D2/2)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凹陷设置,所述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比所述第一背压室更靠近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后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凹陷设置,所述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比所述第一背压室更靠近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后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凹陷设置,所述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凹槽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比所述第一背压室更靠近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后端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自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凹陷设置,所述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凹槽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凹槽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沿着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背压室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套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自所述活塞套的外周凹陷设置,所述电磁阀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第三凹槽所对应的底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凹槽抵接,所述第三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所对应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三密封件相对靠近所述主活塞组件的前端面设置,所述第三密封件能够防止所述进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通过所述活塞套与所述第一容纳部之间的间隙连通。
CN202121757421.0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磁阀装置 Active CN216143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7421.0U CN216143206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磁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7421.0U CN216143206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磁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3206U true CN216143206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4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7421.0U Active CN216143206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磁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3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8608A (en) Vacuum-pressure-control slow exhaust valve
CA2920105C (en) A flow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valve having closure assistance
US9097360B2 (en) Pilot operated valve
CN108506403B (zh) 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
KR100389534B1 (ko) 2포트 밸브
US5440969A (en) Cylinder-operated and spring-loaded driving mechanism for a ball valve
CN103711914A (zh) 用于流体调节器的平衡阀口
US5038827A (en) Shuttle valve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0762248A (zh) 一种流体控制阀
JP2752254B2 (ja) バルブ構造体
CN216143206U (zh) 一种电磁阀装置
JPH0369026B2 (zh)
CN105650330A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进气电磁阀
WO2018126856A1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组件
CN112747001A (zh) 一种带位置反馈的先导式溢流阀
ITUB20152916A1 (it) Dispositivo di deviazione di un fluido
CN111102381A (zh) 一种新型组焊阀
CN113685388B (zh) 水基比例减压溢流阀
CN212429770U (zh) 阀组件及控制阀组件
CN113339344A (zh) 泄压阀及包括其的液压助力转向器
US10268213B1 (en) Check valve with pilot tube pressure sensing
CN111720565A (zh) 电磁阀
CN212744175U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的气控结构及液体火箭发动机
CN216044691U (zh) 水基比例减压溢流阀
CN217502589U (zh) 一种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