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6136U -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 Google Patents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6136U
CN216136136U CN202121417598.6U CN202121417598U CN216136136U CN 216136136 U CN216136136 U CN 216136136U CN 202121417598 U CN202121417598 U CN 202121417598U CN 216136136 U CN216136136 U CN 216136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m
fixed part
fixing part
hand
wr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75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175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6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6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6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包括相向设置的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所述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的两端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带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带、手掌固定部以及手背固定部围绕形成以利于手腕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拇指穿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手背固定部与手掌固定部采用分体式结构并经由弹性连接带连接,利用弹性连接带的弹性可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同时可实现左、右手通用,使用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手腕容易出现扭伤、骨折、腱鞘炎等受伤的情况,针对这些受伤情况进行治疗时,手腕需要尽量减少扭动和运动,避免延长康复时间。为了辅助手腕治疗,手腕护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手腕进行固定和支撑,避免手腕在康复过程中出现二次损伤。
然而,现有的手腕护具通常由护套和绑带组成,护套由一块布料制成且无法根据不同人的手腕粗细进行调整,同时护套通常只能单一的适用于左手手腕或者右手手腕,使用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腕骨折固定护具,不仅设计合理,而且提高使用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包括相向设置的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所述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的两端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带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带、手掌固定部以及手背固定部围绕形成以利于手腕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拇指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带由透气面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手掌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凹部;所述手背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凹部,所述第一弧形凹部与第二弧形凹部相向分布,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弧形凹部、第二弧形凹部以及弹性连接带围成拇指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手掌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手掌绑带,所述手掌绑带绕设在手背固定部的外侧并与手背固定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背固定部背向手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第一毛面;所述手掌绑带远离手掌固定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面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毛面相贴合的第一勾面,连接带背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勾面相贴合的第二毛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左、右分布的至少一条手臂绑带和至少一个连接环,所述手臂绑带的一端和连接环均固定在手背固定部背向手掌固定部的一侧面,手臂绑带的另一端绕过手掌固定部后从下往上穿过连接环并向下翻折,手臂绑带背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第三毛面,所述第三毛面远离手背固定部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三毛面相贴合的第二勾面。
进一步的,所述手背固定部背向手掌固定部的一侧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插设有手背固定板;所述手掌固定部背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中部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内插设有手掌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手掌固定板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手腕相配合的弧形弯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后端均开设有固定板安装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手背固定部和手掌固定部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手背固定部与手掌固定部采用分体式结构并经由弹性连接带连接,利用弹性连接带的弹性可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同时可实现左、右手通用,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掌绑带绑紧时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臂绑带绑紧时的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掌固定板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手背固定部;2-手掌固定部;3-弹性连接带;4-通孔;5-拇指穿孔;6-第一弧形凹部;7-第二弧形凹部;8-手掌绑带;9-第一毛面;10-连接带;11-第一勾面;12-第二毛面;13-手臂绑带;14-连接环;15-第三毛面;16-第二勾面;17-第一插槽;18-手背固定板;19-第二插槽;20-手掌固定板;21-弧形弯折部;22-固定板安装开口;23-透气孔;24-第四毛面;25-左手;26-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纵向”、“ 横向”、“ 上”、“ 下”、“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包括上、下相向设置的手背固定部1和手掌固定部2,所述手掌固定部2和手背固定部1的左端之间和右端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带3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带3、手掌固定部2以及手背固定部1围绕形成以利于手腕穿入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拇指穿孔5。手背固定部与手掌固定部采用分体式结构并经由弹性连接带连接,利用弹性连接带的弹性可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同时通过一对拇指穿孔采用左右对称分布,左手或右手使用时均可方便大拇指穿过,实现左、右手通用,如图9、10所示。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护具的透气效果,所述弹性连接带3由透气面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带采用弹性衬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掌固定部2的前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凹部6;所述手背固定部1的前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凹部7,所述第一弧形凹部6与第二弧形凹部7相向分布,所述弹性连接带位于整个护具的中后端,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弧形凹部、第二弧形凹部以及弹性连接带围成拇指穿孔5。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掌固定部2的前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手掌绑带8,所述手掌绑带8绕设在手背固定部1的外侧并与手背固定部1相连接。当手掌绑带绕设在手背固定部的外侧并与手背固定部相连接时,使得拇指穿孔成闭环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背固定部1背向手掌固定部2的一侧面(即:手背固定部的顶面)设有第一毛面9;所述手掌绑带8远离手掌固定部2的一端车缝固定有连接带10,所述连接带10面向手背固定部1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毛面9相贴合的第一勾面11,连接带10背向手背固定部1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勾面11相贴合的第二毛面12。由于连接带10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毛面和勾面,故连接带为双面魔术贴。如图6所示,该手掌绑带绑紧时,其中两条手掌绑带8分别从左右两侧绕设至手背固定部1的上侧,其中一条手掌绑带8上的连接带10通过第一勾面11与手背固定部1上的第一毛面9相贴合,而另一条手掌绑带8则叠置在最上方,该手掌绑带8上的连接带10通过第二毛面12与第一勾面11相贴合,这种连接方式可确保收紧手掌,提高手掌固定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该护具还包括左、右分布的两条手臂绑带13和两个连接环14,两条手臂绑带13的一端和两个连接环14均固定在手背固定部1背向手掌固定部2的一侧面,两条手臂绑带13和两个连接环14均是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手臂绑带13的另一端绕过手掌固定部2后从下往上穿过连接环14并向下翻折,手臂绑带13背向手背固定部1的一侧面设有第三毛面15,所述第三毛面15远离手背固定部1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三毛面15相贴合的第二勾面16。如图7所示,手臂绑带需绑紧时,手臂绑带13向下绕过手掌固定部2,之后从下往上穿过连接环14,以将手掌固定部2与手背固定部1收紧,之后手臂绑带13向下翻折,利用手臂绑带13上的第二勾面16与第三毛面15相贴合,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背固定部1背向手掌固定部2的一侧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槽17,第一插槽沿手背固定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插槽17内插设有长条状的手背固定板18,以对手背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手掌固定部2背向手背固定部1的一侧面中部设有第二插槽19,第二插槽19沿手掌固定部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插槽19内插设有长条状的手掌固定板20,以对手背进行支撑、固定。优选的,手背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均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通过设置手背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能够对受伤的手腕起到较好的支撑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以便与手腕更好的相适应,所述手掌固定板20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手腕相配合的弧形弯折部21,弧形弯折部朝远离手背固定部的一侧凸出,使用时弧形弯折部的弧口方向朝向手腕。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手背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进行取放,所述第一插槽17和第二插槽18的后端均开设有固定板安装开口22。手背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取放方便,便于整个护具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个护具的透气性,所述手背固定部1和手掌固定部2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3。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臂绑带和连接环分别位于第一插槽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背固定部1和手掌固定部2均是由布料制成,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均采用车缝的方式制成,当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分别设置手背固定板和手掌固定板时,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均是中部呈硬质结构,左右两端具有一定柔性,可上下弯折,以便手掌绑带和手臂绑带的收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掌固定部2背向手背固定部1的一侧面也设置有第四毛面24,可与手臂绑带上的第二勾面相贴合,适应手臂绑带的各种缠绕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面、第二毛面、第三毛面、第四毛面、第一勾面以及第二勾面均是现有的魔术贴毛面和勾面,即毛面与勾面的贴合方式与现有魔术贴的贴合效果一样。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手掌绑带与手臂绑带均处于松弛状态(即未绑紧),此时手腕从弹性连接带、手掌固定部以及手背固定部围绕形成的通孔穿入,大拇指从拇指穿孔伸出,其余四个手指从通孔的端口处伸出;当对手掌绑带绑紧时,其中两条手掌绑带分别从左右两侧绕设至手背固定部的上侧,其中一条手掌绑带上的连接带通过第一勾面与手背固定部上的第一毛面相贴合,而另一条手掌绑带则叠置在最上方,该手掌绑带上的连接带通过第二毛面与第一勾面相贴合,这种连接方式可确保收紧手掌,提高手掌固定的牢固性;当对手臂绑带绑紧时,手臂绑带向下绕过手掌固定部,之后从下往上穿过连接环,以将手掌固定部与手背固定部收紧,之后手臂绑带向下翻折,利用手臂绑带上的第二勾面与第三毛面相贴合,实现固定。通过手掌绑带与手臂绑带共同实现收缩、绑紧作用,实现整个护具的可靠固定。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所述手掌固定部和手背固定部的两端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带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带、手掌固定部以及手背固定部围绕形成以利于手腕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拇指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带由透气面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凹部;所述手背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凹部,所述第一弧形凹部与第二弧形凹部相向分布,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弧形凹部、第二弧形凹部以及弹性连接带围成拇指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固定部的一端设有一对左、右对称分布的手掌绑带,所述手掌绑带绕设在手背固定部的外侧并与手背固定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固定部背向手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第一毛面;所述手掌绑带远离手掌固定部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面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毛面相贴合的第一勾面,连接带背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勾面相贴合的第二毛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分布的至少一条手臂绑带和至少一个连接环,所述手臂绑带的一端和连接环均固定在手背固定部背向手掌固定部的一侧面,手臂绑带的另一端绕过手掌固定部后从下往上穿过连接环并向下翻折,手臂绑带背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设有第三毛面,所述第三毛面远离手背固定部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第三毛面相贴合的第二勾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固定部背向手掌固定部的一侧面中部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插设有手背固定板;所述手掌固定部背向手背固定部的一侧面中部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内插设有手掌固定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固定板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手腕相配合的弧形弯折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后端均开设有固定板安装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骨折固定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固定部和手掌固定部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CN202121417598.6U 2021-06-25 2021-06-25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Active CN216136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7598.6U CN216136136U (zh) 2021-06-25 2021-06-25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7598.6U CN216136136U (zh) 2021-06-25 2021-06-25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6136U true CN216136136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7598.6U Active CN216136136U (zh) 2021-06-25 2021-06-25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6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2727B1 (en) Wrist brace having continuous loop strap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4090508A (en) Orthopedic knee brace
US6945988B1 (en) Device for cooling shoulder joint and nearby muscles
US5833638A (en) Back brace
US5656021A (en) Detachable back, belt, apron, method
CA2259889C (en) Sports brace
CN216136136U (zh) 手腕骨折固定护具
US20120022417A1 (en) Harness
JP3137579U (ja) ひざ用サポーター
CN209827171U (zh) 一种踝腕关节防护约束带
CN219515358U (zh) 一种手部护具
CN209643934U (zh) 一种左右手通用护腕
CN209645175U (zh) 一种手腕的支撑结构
CA2303651C (en) Nose warmer
CN212853770U (zh) 一种上肢约束带
KR200249266Y1 (ko) 허리보호대
KR20200000681U (ko) 보호대
CN214431975U (zh) 一种支撑护腰带
CN217136917U (zh) 一种防勒耳口罩及防护套装
CN220002041U (zh) 一种足下垂康复仪的佩戴结构
CN219049062U (zh) 一种术中双手固定搭扣
CN217119301U (zh) 一种仿生骨曲线弹力支撑腰部保护装置
CN210992911U (zh) 一种新型护手臂
CN212879733U (zh) 一种掌腕固定装置
CN211095041U (zh) 一种脊柱矫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