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5079U -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5079U
CN216135079U CN202122119703.4U CN202122119703U CN216135079U CN 216135079 U CN216135079 U CN 216135079U CN 202122119703 U CN202122119703 U CN 202122119703U CN 216135079 U CN216135079 U CN 216135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gear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97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瑞红
白鹏
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Guofeng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Guofeng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Guofeng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Guofeng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97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5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5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5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收纳槽左右两端内壁的后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轴杆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座顶部,所述轴杆左右两侧靠近固定座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弹簧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调整显示屏方向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轴杆在第一限位槽中转动,需要调整角度时,第二齿轮和轴杆转动,受到塑形凸起球影响,会对所有操作进行自行限位,将摇杆下压或上提,通过结构关系可以开启关闭其使用功能,防止误触摇杆导致的无人机航线改变,结构巧妙,操作简单,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从20世纪初飞机的诞生起,由于考虑到驾驶飞机的安全性,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直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费雷尔公司将一架“女王”双固定翼飞机改造成无人靶机,开启了无人机进入航空史的序幕,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而民用无人机也将被广泛使用,因为其便携性和实用性,需要养殖户也利用去进行打药。
中国专利文献CN108062852A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无人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遥控器主体、安装架和夹持台,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遥控器本体与支架便于拆卸、携带,无需任何工具就能组装,实用性更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无人机携带的摄像头拍摄画面会在控制装置的显示屏上显示,该装置显示屏难以进行灵活的旋转和角度调整,面对不同使用者时,可能会较难适应,而且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摇杆很容易无意间碰到,碰到会导致无人机航线改变,可能面临损失,还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顶端后侧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左右两端内壁的后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部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杆左右两端,所述轴杆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座顶部,所述轴杆左右两侧靠近固定座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块左右两端,所述固定块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显示屏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壳体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端内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塑性板左右两端,所述塑性板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塑性板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塑性板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凹槽左右两端内壁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侧一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和轴杆左右两侧的外径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塑形凸起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齿轮中部固定连接在轴杆右侧外径一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杆底端贯穿固定块底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顶端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摇杆顶部外径一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限位槽形状设置为C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左右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需要调整显示屏方向时,直接转动显示屏,显示屏底端转动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轴杆在第一限位槽中转动,受到塑形凸起球的影响,显示屏会停止在想要的位置上,需要调整角度时,直接下压或上提显示屏顶部,直接带动第二齿轮和轴杆转动,同样受到塑形凸起球影响,会自行进行限位,结构巧妙,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摇杆时,将摇杆下压,带动塑性板向下变形,塑性板底端推动杆将限位块底端向两边推开,使得限位块顶端离开摇杆,即可自由转动摇杆,当不需要使用时,直接上提摇杆,第二弹簧将限位块重新压回原来位置,限位块顶端将摇杆夹住,完成锁住功能,可以防止误触摇杆导致的无人机航线改变,防滑纹可以防止打滑,散热板可以提供散热,延长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显示屏打开时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收纳槽;3、第一限位槽;4、轴杆;5、塑形凸起球;6、固定座;7、连接块;8、连接杆;9、固定块;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转动杆;13、显示屏;14、凹槽;15、塑性板;16、第一弹簧;17、摇杆;18、橡胶圈;19、推动杆;20、第二限位槽;21、第二弹簧;22、限位块;23、散热板;24、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显示屏13,壳体1顶端后侧设置有收纳槽2,方便进行折叠收纳,收纳槽2左右两端内壁的后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限位作用,第一限位槽3内部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杆4左右两端,主要转动结构,轴杆4 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座6顶部,固定作用,轴杆4左右两侧靠近固定座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作用固定作用,连接杆8内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块9左右两端,固定作用,防止其自由旋转,固定块9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1,配和实现将左右和上下运动转化成统一的上下运动,显示屏13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方便进行转动,壳体1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4,主要控制结构之一,凹槽14左右两端内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塑性板15左右两端,方便进行限位固定,塑性板15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不使用时可以将摇杆17弹回至中央,塑性板15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摇杆17,主要控制结构之一,塑性板15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9,推动作用,凹槽14左右两端内壁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0,限位作用,第二限位槽20内侧一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第二弹簧21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主要限位结构,形状可以设置成半圆形。
第一限位槽3内壁和轴杆4左右两侧的外径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塑形凸起球5,过盈配合,不影响其旋转的同时还会自动进行限位,第二齿轮11中部固定连接在轴杆4右侧外径一周上,方便进行转动,转动杆12底端贯穿固定块9底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10顶端中部,方便进行固定,摇杆17顶部外径一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8,一定放密封作用,第二限位槽20形状设置为C形,更容易实现限位功能,壳体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3,散热作用,壳体1左右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纹24,握持的时候可以防止打滑。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摇杆17时,将摇杆17下压,带动塑性板15向下变形,塑性板15底端推动杆19将限位块22底端向两边推开,使得限位块22 顶端离开摇杆17,即可自由转动摇杆17,当不需要使用时,直接上提摇杆17,第二弹簧21将限位块22重新压回原来位置,限位块22顶端将摇杆17夹住,完成锁住功能,可以防止误触摇杆17导致的无人机航线改变,需要调整显示屏13方向时,直接转动显示屏13,显示屏13底端转动杆12带动第一齿轮 10转动,第一齿轮10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轴杆4在第一限位槽 3中转动,受到塑形凸起球5的影响,会自行进行限位,需要调整角度时,直接下压或上提显示屏13顶部,直接带动第二齿轮11和轴杆4转动,同样受到塑形凸起球5影响,会自行进行限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显示屏(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后侧设置有收纳槽(2),所述收纳槽(2)左右两端内壁的后侧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所述第一限位槽(3)内部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杆(4)左右两端,所述轴杆(4)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在固定座(6)顶部,所述轴杆(4)左右两侧靠近固定座(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内侧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块(9)左右两端,所述固定块(9)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显示屏(13)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壳体(1)顶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左右两端内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塑性板(15)左右两端,所述塑性板(15)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塑性板(15)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摇杆(17),所述塑性板(15)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9),所述凹槽(14)左右两端内壁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0),所述第二限位槽(20)内侧一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内壁和轴杆(4)左右两侧的外径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塑形凸起球(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1)中部固定连接在轴杆(4)右侧外径一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底端贯穿固定块(9)底部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10)顶端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17)顶部外径一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0)形状设置为C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右两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纹(24)。
CN202122119703.4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135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9703.4U CN2161350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9703.4U CN2161350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5079U true CN216135079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1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9703.4U Active CN2161350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5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5079U (zh) 一种利用无人机打药的控制装置
CN111240045B (zh) 一种具有自动吹气除雾功能的眼镜架
CN108100224B (zh) 一种集成电池平凸翼式无人机
CN212677209U (zh) 一种摄像头旋转装置及手机
CN203081997U (zh) 一种采用转动控制的吸盘连接装置
CN202647427U (zh) 一种路灯
CN210889407U (zh) 一种翻转坐地扇
CN209908108U (zh) 一种可自由换向的执手组件
CN211809400U (zh) 视觉传感器调节装置
CN207718608U (zh) 一种可切换档位遥控器
CN220256035U (zh) 一种多功能浴室镜柜
WO2020114267A1 (zh) 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固定支架
CN208347479U (zh) 一种自动扫描开锁装置
CN221080349U (zh) 一种具备折叠天线结构的5g通信终端
CN215870841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对位支架充电装置
CN213273118U (zh) 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智能暖通系统
CN219963669U (zh) 一种呼吸器自动按压装置
CN106515600B (zh) 一种可分离屏幕且能挂设在方向盘上的车载导航
CN214104922U (zh) 一种扶手装置及轮椅
CN217897552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遥控钥匙
CN2375478Y (zh) 复合橡皮
CN214551158U (zh) 一种汽车模型的方向盘限位结构
CN110341783B (zh) 一种操控盘
CN209328784U (zh) 一种具有双闪功能的转向开关
CN213342385U (zh) 一种智能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