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4636U -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4636U
CN216134636U CN202121135609.1U CN202121135609U CN216134636U CN 216134636 U CN216134636 U CN 216134636U CN 202121135609 U CN202121135609 U CN 202121135609U CN 216134636 U CN216134636 U CN 216134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ircuit board
diffuse reflection
ligh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56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56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4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4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4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反射电路板,包括基板、折射层、漫反射层和发光器件,基板上设置有线路层。折射层设置于线路层上,漫反射层设置于折射层上,且折射层和漫反射层对应发光器件的部位均设置有开口,发光器件经开口与线路层电性连接。其中,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被漫反射层反射,或者经漫反射层入射折射层,被折射层多次折射后从漫反射层出射。这样设置能够最大效率的利用光线,同时无需贴设反射片即能达到良好的光线反射效果,简化了组装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且造价低廉的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用于照明时,为有效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常会在电路板上贴设反射片以反射发光二极管的光线,提高整体亮度。然而贴设反射片时,由于反射片的硬度较低且反射片需对准电路板的相应部位进行贴设,对反射片的位置精度要求高,不易于操作,还容易损坏电路板。因此,降低电路板的组装工序,提高电路板的制作良率是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通过直接在线路层上设置折射层和漫反射层实现光线的反射,无需贴设反射片,可以减少电路板的组装工序,且提高制作良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反射电路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线路层;
折射层,所述折射层设置于所述线路层上;
漫反射层,所述漫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折射层上;以及
发光器件,所述折射层和所述漫反射层对应所述发光器件的部位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发光器件经所述开口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被所述漫反射层反射,或者经所述漫反射层入射所述折射层,被所述折射层多次折射后从所述漫反射层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基板的线路层上设置折射层和漫反射层,且漫反射层位于折射层上方,使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经漫反射层反射,同时也能经漫反射层入射折射层,被折射层多次折射后从漫反射层出射,最大效率的利用光线,同时,无需贴设反射片,即能达到良好的光线反射效果,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了高反射电路板的生产良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层以及所述漫反射层由油墨以及掺杂于油墨中的二氧化钛粒子以及树脂粒子制成,所述树脂粒子分布于所述二氧化钛粒子周围,且部分所述二氧化钛粒子分布于所述漫反射层表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使二氧化钛粒子分布于漫反射层的表面,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白度和光亮度,使反射效果更佳,且二氧化钛能够增大漫反射层的粗糙度,进而提高漫反射的效果,使照射在漫反射层上的光线的利用率更高,同时,树脂粒子光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论在高温或低温中都不会产生变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层的厚度为15um~30um。
基于上述实施例,将折射层的厚度设计为15um~30um,使折射层在保证折射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即性价比最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层的厚度为20um~75um。
基于上述实施例,将漫反射层的厚度设计为20um~75um,使漫反射层在保证漫反射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即性价比最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钛粒子的折射率为2.7,所述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6。
基于上述实施例,由于二氧化钛粒子的折射率为2.7,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6,能够有效的反射或折射光线。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层的表面光泽度g的范围为0Gs~20Gs。
基于上述实施例,光泽度g值表示表面反射光线的漫反射效果,g值越小表面越粗糙,即漫反射效果越好,相较于传统的电路板的光泽度为70Gs~80Gs,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泽度的范围为0Gs~20Gs,反射率更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层的a值为-2.5~1.5,其中,a值表示偏红偏绿的程度,正值偏红,负值偏绿,a值的数值越大颜色越浓。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限定a值的范围,能够控制高反射电路板的色差,使生产的高反射电路板的表面颜色能够保持一致,即保证外观的统一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层的b值为1~2,其中,b值表示偏黄偏蓝程度,正值偏黄,负值偏蓝,b值的数值越大颜色越浓。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限定b值的范围,能够控制高反射电路板的色差,使生产的高反射电路板的表面颜色能够保持一致,即保证外观的统一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层与所述漫反射层的综合反射率大于94%。
基于上述实施例,折射层与漫反射层的综合反射率大于94%,能够有效的利用光线,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包括:
外壳;以及
至少一个上述中任一项所述高反射电路板,所述高反射电路板连接所述外壳。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在基板的线路层上设置折射层和漫反射层,且漫反射层位于折射层上方,使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经漫反射层反射,同时也能经漫反射层入射折射层,被折射层多次折射后从漫反射层出射,最大效率的利用光线,同时无需贴设反射片即能达到良好的光线反射效果,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了高反射电路板的生产良率,降低了照明设备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反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且造价低廉的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用于照明时,为有效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常会在电路板上贴设反射片以反射发光二极管的光线,提高整体亮度。然而贴设反射片时,由于反射片的硬度较低且反射片需对准电路板的相应部位进行贴设,对反射片的位置精度要求高,不易于操作,还容易损坏电路板。因此,降低电路板的组装工序,提高电路板的制作良率是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反射电路板100,高反射电路板100可以包括基板110、折射层120、漫反射层130以及发光器件140。
基板110上设置有线路层111,折射层120设置于线路层111上,漫反射层130设置于折射层120上。折射层120和漫反射层130对应发光器件140的部位均设置有开口c,发光器件140经开口c与线路层111电性连接。其中,发光器件140发出的光被漫反射层130反射,或者经漫反射层130入射折射层120,被折射层120多次折射后从漫反射层130出射。
通过在基板110的线路层111上设置折射层120和漫反射层130,且漫反射层130位于折射层120上方,使发光器件140发出的光线能够经漫反射层130反射,同时也能经漫反射层130入射折射层120,被折射层120多次折射后从漫反射层130出射,最大效率的利用光线,同时无需贴设反射片即能达到良好的光线反射效果,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了高反射电路板100的生产良率。可以理解地,折射层120和漫反射层130可以通过滚涂工艺涂覆于基板110。
为提高光线的利用率,折射层120以及漫反射层130可以由油墨以及掺杂于油墨中的二氧化钛粒子f以及树脂粒子g制成,树脂粒子g可以分布于二氧化钛粒子f周围,且部分二氧化钛粒子f可以分布于漫反射层130表面。通过使二氧化钛粒子f分布于漫反射层130的表面,二氧化钛粒子f具有较高的白度和光亮度,使反射效果更佳,且二氧化钛粒子f能够增大漫反射层130的粗糙度,进而提高漫反射的效果。同时,树脂粒子g的光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论在高温或低温中都不会产生变化。进一步地,二氧化钛粒子f的折射率为2.7,树脂粒子g的折射率为1.6,能够有效地反射或折射光线。
折射层120的厚度可以为15um~30um,漫反射层130的厚度可以为20um~75um,且折射层120可以经2次或3次滚涂工艺以达到15um~30um的厚度,这样设定折射层120和漫反射层130的范围可以在保证折射率和漫反射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使性价比最优。
进一步地,漫反射层130的表面光泽度g的范围可以为0Gs~20Gs。其中,光泽度g值表示表面反射光线的漫反射效果,g值越小表面越粗糙,即漫反射效果越好,相较于传统的电路板的光泽度为70Gs~80Gs,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泽度的范围为0Gs~20Gs,反射率更高。
更进一步地,折射层120的a值可以为-2.5~1.5,折射层120的b值可以为1~2。其中,a值表示偏红偏绿的程度,正值偏红,负值偏绿,a值的数值越大颜色越浓;b值表示偏黄偏蓝程度,正值偏黄,负值偏蓝,b值的数值越大颜色越浓。通过限定a值和b值的范围,能够控制高反射电路板100的色差,使生产的高反射电路板100的表面颜色能够保持一致,即保证外观的统一性。
为了有效的利用光线,折射层120与漫反射层130的综合反射率大于94%,即能够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10,包括外壳(图中未标识)以及至少一个上述任意的高反射电路板100,高反射电路板100连接外壳。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照明设备10,通过在基板110的线路层111上设置折射层120和漫反射层130,且漫反射层130位于折射层120上方,使发光器件140发出的光线能够经漫反射层130反射,同时也能经漫反射层130入射折射层120,被折射层120多次折射后从漫反射层130出射,最大效率的利用光线,同时无需贴设反射片即能达到良好的光线反射效果,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了高反射电路板100的生产良率,降低了照明设备10的制作成本。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线路层;
折射层,所述折射层设置于所述线路层上;
漫反射层,所述漫反射层设置于所述折射层上;以及
发光器件,所述折射层和所述漫反射层对应所述发光器件的部位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发光器件经所述开口与所述线路层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被所述漫反射层反射,或者经所述漫反射层入射所述折射层,被所述折射层多次折射后从所述漫反射层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以及所述漫反射层由油墨以及掺杂于油墨中的二氧化钛粒子以及树脂粒子制成,所述树脂粒子分布于所述二氧化钛粒子周围,且部分所述二氧化钛粒子分布于所述漫反射层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的厚度为15um~30u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层的厚度为20um~75u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粒子的折射率为2.7,所述树脂粒子的折射率为1.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层的表面光泽度g的范围为0Gs~20G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的a值为-2.5~-1.5,其中,a值表示偏红偏绿的程度,正值偏红,负值偏绿,a值的数值越大颜色越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的b值为1~2,其中,b值表示偏黄偏蓝程度,正值偏黄,负值偏蓝,b值的数值越大颜色越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与所述漫反射层的综合反射率大于94%。
10.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以及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高反射电路板,所述高反射电路板连接所述外壳。
CN202121135609.1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Active CN216134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5609.1U CN216134636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5609.1U CN216134636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4636U true CN216134636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5609.1U Active CN216134636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4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6761B2 (en) LED lighting device which has stable structure and is easily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CN103453357A (zh) 发光组件
CN101865376A (zh) 背光模块、显示器以及背光模块的反射罩的制造方法
US8393756B2 (en) Light unit for LED lamp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8845461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408950A (zh) 照明裝置
CN201589081U (zh) 用于提升发光效率及增加光源指向性的光源产生结构
CN216134636U (zh) 一种高反射电路板以及照明设备
CN202305872U (zh) 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KR200479637Y1 (ko) 평면 광원 장치
CN220065732U (zh) 一种led光源以及led光源设备
CN102109106A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9801186U (zh) 蜡烛灯
CN109869644B (zh) 一种增强型的led光源
CN219144212U (zh) 一种发光器件
CN202140973U (zh) 一种led芯片的出光界面
CN114035379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器以及电视机
CN212694217U (zh) 新型Mini-LED组件及Mini-LED背光模组
CN220984553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和显示装置
CN216010548U (zh) 一种背光源结构、车辆踏板及滑板车
CN203192850U (zh) 一种led镜面光源体
CN210053457U (zh) 一种超薄高亮度手机led背光源
CN219457639U (zh) 发光芯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056841U (zh) 一种带透镜的led线型灯
CN211182236U (zh) 一种led光源陶瓷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