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3579U -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3579U
CN216123579U CN202121905441.8U CN202121905441U CN216123579U CN 216123579 U CN216123579 U CN 216123579U CN 202121905441 U CN202121905441 U CN 202121905441U CN 216123579 U CN216123579 U CN 216123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as
self
green building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54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庆悉
张文学
王恬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ie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ie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ie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ie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054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3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3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3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包括居住区、养殖区,所述居住区下方设置有养殖区,所述养殖区的左下方设置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发酵机构,所述发酵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机构。该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通过设置的施肥机构以及水循环机构,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浇水施肥,从而极大的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使得种植的农作物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从而使得产量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也不断发展,现今农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实行生态一体化,从而使得农业建筑越来越追求节能环保,因此很多绿色环保建筑被引进农业生产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农业绿色建筑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农业建筑往往采用简单的大棚搭建即算完成,这导致建筑不能够很好的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调节,往往使得人力劳动强度较高,需要为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浇水作业,这就使得人力劳动成本增加;
2.现有的农业建筑没很好的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体系联系到一起,从而导致其并不能够很好的节能减排,从而导致设计初衷与实际运行的相违背,从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农业绿色建筑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农业建筑往往采用简单的大棚搭建即算完成,这导致建筑不能够很好的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调节,往往使得人力劳动强度较高,需要为大棚内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浇水作业,这就使得人力劳动成本增加,以及现有的农业建筑没很好的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体系联系到一起,从而导致其并不能够很好的节能减排,从而导致设计初衷与实际运行的相违背,从而造成更大的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包括居住区、养殖区,所述居住区下方设置有养殖区,所述养殖区的左下方设置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发酵机构,所述发酵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机构。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构包括燃气发电机、燃气阀、燃气管和燃气罐,所述燃气发电机左侧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气管的外侧连接有燃气阀,所述燃气管下端连接有燃气罐,所述燃气管与燃气罐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发酵机构包括有输气管、发酵池和破碎机构,所述输气管设置于发酵池的左侧上端,所述破碎机构设置于发酵池的顶部,所述输气管与发酵池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有进料管、破碎刀和传动齿轮,所述进料管内部设置有破碎刀,所述破碎刀的左侧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破碎刀与进料管构成旋转结构,所述破碎刀与传动齿轮构成啮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输料机构、堆肥室、输肥泵和施肥管所述输料机构的右侧密封连接有堆肥室,且堆肥室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输肥泵,所述输肥泵的上方密封连接有施肥管。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螺杆、密封弹簧和密封板,所述输料螺杆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弹簧,所述密封弹簧的右侧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弹簧与密封板构成弹簧复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蓄水池、抽水管、喷水头、引水槽和漏水管,所述蓄水池的左侧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上方设置有喷水头,所述抽水管顶端设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的一端连接有漏水管。
优选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大棚和种植区,所述大棚的内部设置有种植区,所述大棚的顶端设置为斜面,所述种植区等间距分布在大棚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1.通过设置的施肥机构以及水循环机构,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浇水施肥,从而极大的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并使得种植的农作物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从而使得产量得以提高;
2.通过设置的居住区以及养殖区,将农业种植与养殖结合,从而实现生态的一体化,并通过发酵机构以及发电机构,将生产生活的废物得到妥善的处理,从而节约能源,坐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居住区;
2、养殖区;
3、发电机构;301、燃气发电机;302、燃气阀;303、燃气管; 304、燃气罐;
4、发酵机构;401、输气管;402、发酵池;403、破碎机构;4031、进料管;4032、破碎刀;4033、传动齿轮;
5、施肥机构;501、输料机构;502、堆肥室;503、输肥泵;504、施肥管;5011、输料螺杆;5012、密封弹簧;5013、密封板;
6、水循环机构;601、蓄水池;602、抽水管;603、喷水头;604、引水槽;605、漏水管;
7、种植机构;701、大棚;702、种植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包括居住区1、养殖区2,居住区1下方设置有养殖区2,养殖区2的左下方设置有发电机构3,发电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发酵机构4,发酵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施肥机构5,施肥机构5 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6,水循环机构6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机构7,从而实现绿色环保的种植,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请参阅图3,发电机构3包括燃气发电机301、燃气阀302、燃气管303和燃气罐304,燃气发电机301左侧连接有燃气管303,燃气管303的外侧连接有燃气阀302,燃气管303下端连接有燃气罐304,燃气管303与燃气罐304构成密封结构,将燃气阀302打开,从而使得燃气通过燃气管303进入到燃气发电机301内,从而进行发电,为所有设施提供电力,并且该燃气还能够作为居住人员做饭的燃气,从而使得整个农业生产环保。
请参阅图3和图4,发酵机构4包括有输气管401、发酵池402 和破碎机构403,输气管401设置于发酵池402的左侧上端,破碎机构403设置于发酵池402的顶部,输气管401与发酵池402一体化设置,破碎机构403包括有进料管4031、破碎刀4032和传动齿轮4033,进料管4031内部设置有破碎刀4032,破碎刀4032的左侧连接有传动齿轮4033,破碎刀4032与进料管4031构成旋转结构,破碎刀4032 与传动齿轮4033构成啮合结构,首先,农业人员居住在居住区1,并在养殖区2养殖牲口,从而使得生活人员的排泄以及养殖动物的排泄通过发酵机构4的进料管4031,通过破碎机构403时,电机启动,从而使得传动齿轮4033转动,进而带动破碎刀4032,从而使得排泄物被打碎后进入到发酵池402内,从而进行发酵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通过输气管401进入到发电机构3的燃气罐304内,从而实现废物利用。
请参阅图3和图5,施肥机构5包括输料机构501、堆肥室502、输肥泵503和施肥管504输料机构501的右侧密封连接有堆肥室502,且堆肥室50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输肥泵503,输肥泵503的上方密封连接有施肥管504,输料机构501包括输料螺杆5011、密封弹簧5012和密封板5013,输料螺杆5011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弹簧5012,密封弹簧5012的右侧连接有密封板5013,密封弹簧5012与密封板5013构成弹簧复位结构,进过发酵后的废渣被送入施肥机构5,通过输料机构501的输料螺杆5011使得废渣被输送,通过密封板5013时受到输料螺杆5011挤压,从而使得废渣推动密封板5013,使得密封弹簧5012 拉伸,从而使得废渣被输送到堆肥室502内,从而进过堆肥成为肥料,当种植机构7中的种植区702中的植物缺少废料时,此时输肥泵503 启动,从而使得肥料被送入到施肥管504内从而施肥,从而使得废物得到最大化利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水循环机构6包括蓄水池601、抽水管602、喷水头603、引水槽604和漏水管605,蓄水池601的左侧设置有抽水管602,抽水管602的上方设置有喷水头603,抽水管602 顶端设置有引水槽604,引水槽604的一端连接有漏水管605,种植机构7包括大棚701和种植区702,大棚701的内部设置有种植区702,大棚701的顶端设置为斜面,种植区702等间距分布在大棚701内,当种植区702缺水时,此时水循环机构6的抽水管602将蓄水池601 内的水抽走,从而通过喷水头603喷出,从而浇灌植物,当下雨天时,雨水通过大棚701的顶端流到引水槽604,从而通过漏水管605进入蓄水池601积蓄起来,从而实现水循环功能。
工作原理:根据图1-5,首先,农业人员居住在居住区1,并在养殖区2养殖牲口,从而使得生活人员的排泄以及养殖动物的排泄通过发酵机构4的进料管4031,通过破碎机构403时,电机启动,从而使得传动齿轮4033转动,进而带动破碎刀4032,从而使得排泄物被打碎后进入到发酵池402内,从而进行发酵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通过输气管401进入到发电机构3的燃气罐304内,之后将燃气阀 302打开,从而使得燃气通过燃气管303进入到燃气发电机301内,从而进行发电,为所有设施提供电力,并且该燃气还能够作为居住人员做饭的燃气,进过发酵后的废渣被送入施肥机构5,通过输料机构 501的输料螺杆5011使得废渣被输送,经过密封板5013时受到输料螺杆5011的挤压,从而使得废渣推动密封板5013,使得密封弹簧5012 拉伸,从而使得废渣被输送到堆肥室502内,从而进过堆肥成为肥料,当种植机构7中的种植区702中的植物缺少废料时,此时输肥泵503 启动,从而使得肥料被送入到施肥管504内从而施肥,当种植区702 缺水时,此时水循环机构6的抽水管602将蓄水池601内的水抽走,从而通过喷水头603喷出,从而浇灌植物,当下雨天时,雨水通过大棚701的顶端流到引水槽604,从而通过漏水管605进入蓄水池601 积蓄起来,本在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包括居住区(1)、养殖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区(1)下方设置有养殖区(2),所述养殖区(2)的左下方设置有发电机构(3),所述发电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发酵机构(4),所述发酵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施肥机构(5),所述施肥机构(5)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6),所述水循环机构(6)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3)包括燃气发电机(301)、燃气阀(302)、燃气管(303)和燃气罐(304),所述燃气发电机(301)左侧连接有燃气管(303),所述燃气管(303)的外侧连接有燃气阀(302),所述燃气管(303)下端连接有燃气罐(304),所述燃气管(303)与燃气罐(304)构成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机构(4)包括有输气管(401)、发酵池(402)和破碎机构(403),所述输气管(401)设置于发酵池(402)的左侧上端,所述破碎机构(403)设置于发酵池(402)的顶部,所述输气管(401)与发酵池(402)一体化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403)包括有进料管(4031)、破碎刀(4032)和传动齿轮(4033),所述进料管(4031)内部设置有破碎刀(4032),所述破碎刀(4032)的左侧连接有传动齿轮(4033),所述破碎刀(4032)与进料管(4031)构成旋转结构,所述破碎刀(4032)与传动齿轮(4033)构成啮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机构(5)包括输料机构(501)、堆肥室(502)、输肥泵(503)和施肥管(504)所述输料机构(501)的右侧密封连接有堆肥室(502),且堆肥室(50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输肥泵(503),所述输肥泵(503)的上方密封连接有施肥管(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501)包括输料螺杆(5011)、密封弹簧(5012)和密封板(5013),所述输料螺杆(5011)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弹簧(5012),所述密封弹簧(5012)的右侧连接有密封板(5013),所述密封弹簧(5012)与密封板(5013)构成弹簧复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机构(6)包括蓄水池(601)、抽水管(602)、喷水头(603)、引水槽(604)和漏水管(605),所述蓄水池(601)的左侧设置有抽水管(602),所述抽水管(602)的上方设置有喷水头(603),所述抽水管(602)顶端设置有引水槽(604),所述引水槽(604)的一端连接有漏水管(6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机构(7)包括大棚(701)和种植区(702),所述大棚(701)的内部设置有种植区(702),所述大棚(701)的顶端设置为斜面,所述种植区(702)等间距分布在大棚(701)内。
CN202121905441.8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Active CN216123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5441.8U CN216123579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5441.8U CN216123579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3579U true CN216123579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70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5441.8U Active CN216123579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3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6290B (zh) 一种节能、生态自动灌溉系统
CN202535799U (zh) 展示型室内植物种植器
CN109644740B (zh) 一种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智能农业大棚
CN207185387U (zh) 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日光温室
CN101156512A (zh) 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生态种养方法
CN109169500A (zh) 一种猪-沼-菜三位一体式生态循环种养方法
CN211861265U (zh) 一种沙漠大棚生态农场
CN106746435A (zh) 多功能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CN104556612A (zh) 一种猪排泄物的处理工艺
WO2003069977A1 (fr) Systeme ecologique a etages multiples pour culture et recolte sequentielle avec regulation de la temperature
CN102718591B (zh) 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制作烟草有机复混肥的制备工艺
CN106973757A (zh) 一种丘陵山区抗旱集雨及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CN105493939A (zh) 一种环保有机种植设施
CN216123579U (zh) 一种自循环式的新农业绿色建筑
CN101766091B (zh) 一种立体农业生产方法
CN111837761A (zh) 一种可翻盖自动浇水的农业科技种植大棚
CN108361806B (zh) 一种基于好氧菌群微生物发酵的温室室外供暖系统
CN202095377U (zh) 一种家庭阳台简易蔬菜无土栽培装置
CN116076216A (zh) 一种提升农田水源涵养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制剂
CN212464223U (zh) 一种六位一体式生态养殖农场
CN205511117U (zh) 一种环保有机种植设施
CN213819275U (zh) 一种加氧水肥一体化渗灌器
CN203097365U (zh) 一种种植、养殖综合循环系统
CN102876565A (zh) 一种用于温室作物的发酵式二氧化碳发生装置
CN107018953A (zh) 一种自动化下沉式大棚生猪生产线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