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2789U - 音箱 - Google Patents

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2789U
CN216122789U CN202122690741.5U CN202122690741U CN216122789U CN 216122789 U CN216122789 U CN 216122789U CN 202122690741 U CN202122690741 U CN 202122690741U CN 216122789 U CN216122789 U CN 216122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und
movable member
diaphragm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07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震
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07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278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390 priority patent/WO20230776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2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2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箱,包括壳体、扬声器以及活动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出声口;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并封堵所述出声口;所述活动件横隔于所述容置腔,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所述扬声器的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后腔;其中,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容置腔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的体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

Description

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封闭式音箱中,扬声器设于壳体的出声口以向外辐射声音,壳体内的空间便形成扬声器的后腔。由于封闭式音箱的后腔完全封闭,在扬声器振膜振动发声时便会使得后腔的体积产生变化,导致后腔内的压强改变,出现阻碍振膜振动的现象,从而影响扬声器的电声转换效率,导致封闭式音箱的灵敏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音箱,旨在提高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箱,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出声口;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并封堵所述出声口;以及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横隔于所述容置腔,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所述扬声器的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后腔,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容置腔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的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为刚性件,所述活动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设有导向孔,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所述活动件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导向孔开设于所述活动件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孔沿所述活动件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导向柱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导向柱穿设于一所述导向孔。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贴合设置;
或,所述活动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润滑层。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上壳,所述上壳开设有所述出声口,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上壳内;和
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相互盖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下壳内。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若干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壳罩盖于所述下壳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抵接于所述上壳的内侧壁;
且/或,所述上壳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若干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下壳罩盖于所述上壳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抵接于所述下壳的内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铺设于所述缓冲腔的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容置腔中,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活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扬声器设于壳体的出声口以向外辐射声音,同时在音箱的壳体内设置活动件以将壳体内的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使得扬声器的泄压孔与后腔连通,同时活动件可在容置腔中活动。如此设置,当扬声器通电时,振膜振动发出声音,由于扬声器通过泄压孔与后腔连通,振膜振动时后腔内的压强便会产生变化以使活动件相应活动,以减缓后腔内的压强变化,从而减少振膜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压强变化过程中的损耗,使得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振动发声,避免后腔压强改变过大导致振膜振幅减小,提高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即,将后腔内的压强变化转移至缓冲腔内,使后腔内压强保持稳定,避免后腔压强改变而出现阻碍振膜运动的现象,以提高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
同时,当活动件向后腔一侧运动时,便使得缓冲腔内的压强减小而产生阻碍活动件向后腔运动的吸力,当活动件随振膜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缓冲腔对活动件施加的吸力最大,得以使得活动件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快速复位,以使振膜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当活动件向缓冲腔一侧运动时,缓冲腔内压强增大从而产生阻碍活动件向缓冲腔一侧振动的斥力,当活动件随振膜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缓冲腔对活动件施加的作用力最大,使得活动件在缓冲腔斥力作用下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快速复位,以使振膜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也即,本申请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活动件的方式,提高了音箱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且使得音箱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箱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音箱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音箱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箱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箱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音箱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音箱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件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音箱 32 导向槽
10 壳体 33 导向筒
11 上壳 34 支撑区
12 下壳 35 连接区
13 容置腔 40 调节机构
131 后腔 41 第一磁性件
132 缓冲腔 42 第二磁性件
14 导向柱 43 筒体
15 限位柱 431 内腔
16 限位台阶 4311 第一气室
17 限位槽 4312 第二气室
18 限位筒 432 插入孔
20 扬声器 44 活塞杆
21 振膜 441 杆体
22 泄压孔 442 活塞
30 活动件 443 抵接部
31 导向孔 50 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针对背景技术所反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箱100,以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同时保持较好的瞬态特性。
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音箱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3,所述壳体10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13的出声口;
扬声器20,所述扬声器20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3并封堵所述出声口;以及
活动件30,所述活动件30横隔于所述容置腔13,以将所述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所述扬声器20的泄压孔22连通于所述后腔131,所述活动件30可在所述容置腔13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131的体积。
本申请提出的音箱100,多指封闭式音箱100。常见的封闭式音箱中,设置有作为安装基础的壳体10,壳体10内形成有容置腔13,用于安装扬声器20,常规状态下,壳体10的容置腔13与扬声器20的泄压孔22连通形成扬声器20的后腔131。以扬声器20声音辐射方向为前侧,由于壳体10封闭,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后腔131瞬时体积减小导致后腔131内压强增大而产生对振膜21的向前的推动力,得以推动振膜21快速向前运动复位;当振膜21向前运动时,后腔131瞬时体积增大导致后腔131内压强减小而产生对振膜21的向后的吸力,得以带动振膜21快速向后运动复位,以使得振膜21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表现在音效上的特点是,当播放快速变化或内容丰富的音乐时,振膜21得以迅速复位以快速响应变化的电信号,延迟低。
但现有的封闭式音箱中,后腔131压强的变化也会导致振膜21感应电信号运动时的运动幅度减小,例如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后腔131的压强逐渐减小并产生阻碍振膜21向前运动的吸力,此时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前运动的机械能一部分用于抵抗后腔131的吸力,导致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的运动幅度减小;在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后腔131的压强逐渐增大并产生阻碍振膜21向后运动的斥力,此时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后运动的机械能一部分用于抵抗后腔131的斥力,导致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的运动幅度减小。也即,虽然在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压强的变化能够驱使振膜21在感应电信号运动之后迅速复位,但后腔131压强的变化也对电信号驱使振膜21运动造成阻碍,使得电信号驱使振膜21运动的机械能部分用于对抗后腔131施加于振膜21的阻力,导致机械能损耗,而使得振膜21感应电信号运动的运动幅度减小,扬声器20的电声转换效率下降,影响了电声转换的灵敏度。
为了解决封闭式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常见的解决方式采用在后腔131开孔的方案,具体体现为封闭式音箱100的壳体10上打通一个连通后腔131和外界的小孔,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通过小孔向外界泄压,当振膜21向前运动时,向壳体10内增压,这个方式即是减少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得以提高电声转换效率。但是,一旦开孔过小,极易产生壳体10内谐振,出现频率响应曲线的谐振峰,影响音箱100音效,为了避免谐振的产生,又需要在开孔处贴一个泡棉,这样的作用无疑又降低了电声转换效率,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当开孔过大,极易会产生风声,造成声染色,同样影响音箱100的音效。
为了解决封闭式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低的另一种方式便是使用倒相式音箱100设计。即在壳体10内设置一个管道,管道出风口在壳体10上,即对壳体10侧壁开一个大口,将振膜21后方的声波和声压都释放到外界。这样的设计同样会出现风声和声染色现象,且这样的设计已经超出封闭式音箱100的范畴,不具备封闭式音箱100的特性。
而本申请在音箱100的壳体10内设有活动件30。其中,活动件30横隔于容置腔13内,以将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后腔131与缓冲腔132之间相互隔绝,扬声器20通过泄压孔22与后腔131连通。同时,活动件30于容置腔13内可往复活动,以在活动过程中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其中,活动件30可以是弹性膜片也可以是刚性件,当活动件30为弹性膜片时,弹性膜片的边缘与容置腔13的腔壁固定连接,以使弹性膜片横隔于容置腔13中,弹性膜片随振膜21驱动往复振动变形时,便得以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当活动件30为刚性件,可以是板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构,仅需将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即可,且此时使得活动件30整体可滑动地设于容置腔13内,以使振膜21驱动活动件30整体在容置腔131中移动,从而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
本申请的音箱100工作状态如下所述。
以扬声器20正面辐射声音的方向为前方,当扬声器20通电使得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前运动时,后腔131的体积增大使得后腔131的压强减小,从而产生了对活动件30的吸力驱使活动件30向前运动,以减缓后腔131的体积和压强变化,以此减小了后腔131阻碍振膜21向前运动的吸力,进而减少了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前运动时用于对抗后腔131吸力的机械能,减少了机械能损耗,得以使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向前运动,也即,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前运动时避免了后腔131内压强变化过大,以使振膜21得以在电信号的驱使下充分向前运动,提高扬声器2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电声转换的灵敏度。
同时,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前运动时,缓冲腔132内体积逐渐增大使得缓冲腔132的压强逐渐减小,从而产生了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吸力,使得活动件30向前运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的吸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后复位以增大后腔131的体积,减小后腔131压强,从而产生施加于振膜21的吸力驱使振膜21复位。对于传统的封闭式音箱,在振膜21向后复位的过程中,后腔131体积持续减小,后腔131对振膜21的吸力也逐渐减小;而本申请由于活动件30在振膜21复位时向后运动,使得后腔131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可以向振膜21提供更大的吸力驱使振膜21更快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提高了音箱100的瞬态特性。
同样的,当振膜21感应电信号向后运动时,后腔131的体积减小使得后腔131的压强增大,从而产生了对活动件30的斥力驱使活动件30向后运动,以减缓后腔131体积和压强的变化,以此减小了后腔131阻碍振膜21向后运动的斥力,进而减少了电信号驱使振膜21向后运动时用于对抗后腔131斥力的机械能,减少了机械能损耗,得以使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向后运动,也即,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后运动时避免了后腔131内压强变化过大,以使振膜21得以在电信号的驱使下充分向后运动,提高扬声器2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电声转换的灵敏度。
同时,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后运动时,缓冲腔132内体积逐渐减小使得缓冲腔132的压强逐渐增大,从而产生了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斥力,使得活动件30向后运动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的斥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快速向前复位以减小后腔131的体积,增大后腔131压强,从而产生施加于振膜21的斥力驱使振膜21复位。对于传统的封闭式音箱,在振膜21向前复位的过程中,后腔131体积持续增大,后腔131对振膜21的斥力逐渐减小;而本申请由于活动件30在振膜21复位时向前运动,使得后腔131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可以向振膜21提供更大的斥力驱使振膜21更快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提高了音箱100的瞬态特性。
不难理解的,相较于传统的封闭式音箱100,本申请的音箱100在振膜21振动时得以驱使活动件30往复活动以减缓后腔131的体积和压强变化,使得后腔131压强变化变小,以此减小了振膜21感应电信号运动时后腔131因压强变化产生的阻碍振膜21运动的阻力,从而减少了振膜21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131阻力中的损耗,得以使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振动发声,避免后腔131压强变化较大影响振膜21振动,提高了音箱100的声电转换效率。同时,由于活动件30活动时使得缓冲腔132的压强变化,并产生了驱使活动件30和振膜21复位的回复力,使得振膜21在感应电信号运动之后得以迅速复位以响应后续电信号进行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扬声器20设于壳体10的出声口以向外辐射声音,同时在音箱100的壳体10内设置活动件30以将壳体10内的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使得扬声器20的泄压孔22与后腔131连通,同时活动件30可在容置腔13中往复活动。如此设置,当扬声器20通电时,振膜21振动发出声音,由于扬声器20通过泄压孔22与后腔131连通,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的压强便会产生变化以驱使活动件30相应活动,以减缓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从而减少振膜21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131压强变化过程中的损耗,使得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振动发声,避免后腔131压强改变过大导致振膜21振幅减小,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即,将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转移至缓冲腔132内,使后腔131内压强保持稳定,避免后腔131压强改变而出现阻碍振膜21运动的现象,以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
同时,当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便使得缓冲腔132内的压强减小而产生阻碍活动件30向后腔131运动的吸力,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缓冲腔132对活动件30施加的吸力最大,得以使得活动件30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当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缓冲腔132内压强增大从而产生阻碍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斥力,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缓冲腔132对活动件30施加的作用力最大,使得活动件30在缓冲腔132斥力作用下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也即,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活动件30的方式,提高了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且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为刚性件,所述活动件30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13内。
本实施例中,使得活动件30整体可滑动地设于容置腔13内,从而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同时,活动件30为刚性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塑料材质、金属材质或陶瓷材质等,可以是板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结构,仅需将容置腔13分隔为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即可,刚性的活动件30在外力作用下形变小,使得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压强变化主要用于驱使活动件30在容置腔13中往复滑动,得以减少活动件30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耗。
结合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设有导向孔31,所述壳体10内设有导向柱14,所述导向柱14沿所述活动件30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31。
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活动件30整体在容置腔13中可滑动设置,以调节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体积,从而得以提高音箱100的电声转换效率和灵敏度。本实施例中,在音箱100中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14和导向孔31,其中,活动件30上对应开设有导向孔31,导向柱14设于壳体10内沿活动件30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并使得导向柱14穿设于导向孔31中,以使得活动件30沿导向柱14滑动,提高活动件30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当然,导向柱14也可以设置在活动件30上,并对应地在容置腔13内设置连接部,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向孔31,使得导向柱14穿设于导向孔31中便得以使得活动件30沿导向柱14滑动,提高活动件30的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14设于所述容置腔13的侧壁,所述导向孔31开设于所述活动件30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使得导向孔31开设于活动件30上,且位于活动件30的边缘,并对应地在容置腔13的腔壁上设置导向柱14,如此设置,得以减少导向柱14和导向孔31的接触面积,进而得以减少活动件30与壳体10的接触面积,减少活动件30活动过程中与壳体10的摩擦,使得活动件30在壳体10中的滑动过程更为顺畅。
请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3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孔31沿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导向柱14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导向柱14穿设于一所述导向孔31。
可以理解的,以相互配合的一导向孔31和一导向柱14为一组导向结构,在音箱100中设置多组导向结构,得以进一步地提高活动件30的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13的腔壁贴合设置;
或,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13的腔壁之间设有润滑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活动件30横隔于壳体10的容置腔13中,以将容置腔13分隔为相互隔绝的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并使得活动件30在振膜21运动时于容置腔13中往复滑动,避免后腔131内压强改变影响扬声器20的声电转换效率和灵敏度。可以理解的,在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中,需使得活动件30始终将后腔131和缓冲腔132隔离,即保证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此时,可以是使得活动件30和壳体10之间完全贴合以满足密封需求,为了减小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与容置腔13腔壁之间的摩擦,可以使得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和容置腔13的腔壁保持较高的光洁度。或者是,在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和容置腔13的腔壁之间设置润滑层,可以是但不限于润滑油和润滑脂,油脂材质得以有效填充活动件30的周向侧壁和容置腔13的腔壁之间的间隙,具有较高的密封能力,也得以减少活动件30滑动过程与容置腔13腔壁之间的摩擦,使得活动件30在滑动过程即得以保持较好的密封性也得以使得活动件30的滑动更为顺畅。
请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
上壳11,所述上壳11开设有所述出声口,所述扬声器20设于所述上壳11内;和
下壳12,所述下壳12与所述上壳11相互盖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3,所述活动件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下壳12内。
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0设置为分体式的上壳11和下壳12,其中,上壳11和下壳12相互盖合以围合形成容置腔13。本实施例中,上壳11和下壳12内均形成有安装空间,上壳11还开设有前述出声口,此时,将扬声器20安装于上壳11的安装空间中并对准出声口设置以在上壳11和下壳12盖合后得以向外辐射声音;另将活动件30设置在下壳12中。如此设置,仅需拆卸上壳11和下壳12,即可将音箱100中的扬声器20和活动件30分开,使得音箱100的拆装更为便捷。本实施例中,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磁吸、粘接或前述两种或两种以上连接方式的组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12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15,若干所述限位柱15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壳11罩盖于所述下壳12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15抵接于所述上壳11的内侧壁。
如此设置,得以增大上壳11与下壳12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上壳11与若干限位柱15卡合,得以提高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便于在上壳11和下壳12组装时定位,提高音箱100的安装便捷性。
同样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1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15,若干所述限位柱15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下壳12罩盖于所述上壳11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15抵接于所述下壳12的内侧壁,同样得以增大上壳11与下壳12的接触面积,同时使得上壳11与若干限位柱15卡合,得以提高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便于在上壳11和下壳12组装时定位,提高音箱100的安装便捷性。
当然,可以在音箱100的上壳11和下壳12同时设置限位柱15,以进一步提高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30为刚性件,且在容置腔13的侧壁设置导向柱14穿设于活动件30,以引导活动件30沿导向柱14滑动,使得活动件30的滑动过程更为稳定,此时,可以使得限位柱15和导向柱14一体式设置,即是在下壳12的内侧壁设置导向柱14,并使得导向柱14向上壳11内延伸设置,使得凸出下壳12的部分形成限位柱15;或者,在上壳11的内侧壁设置导向柱14,并使得导向柱14向下壳12内延伸设置,使得凸出上壳11的部分形成限位柱15,便于生产加工。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吸音棉50,所述吸音棉50铺设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
本实施例中,缓冲腔132的底壁铺设有吸音棉50,当活动件30在容置腔13中往复活动时,缓冲腔132内存在压强变化,此时吸音棉50可以吸收缓冲腔132内产生的部分压强差,避免缓冲腔132内压差变化过大影响活动件30的振动。同时,吸音棉50的设置,也得以吸收扬声器20振膜21振动时传递至容置腔13内的音波和活动件30振动时的杂音,避免音波在容置腔13内反复反射产生谐振,导致音质含混不清,吸音棉50的设置得以有效提高音箱100的音质。
请参照图2、图4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调节机构40,所述调节机构40设于所述容置腔13中,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活动件30。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活动件30的活动减缓振膜21振动时后腔131内的压强变化,使得后腔131压强变化过程变缓,且减小后腔131变化的压强差,从而减少了振膜21获得的机械能在对抗后腔131压强变化过程中的损耗,得以使得更多的机械能用于驱使振膜21振动发声,避免后腔131压强变化较大影响振膜21振动,提高了音箱100的声电转换效率。同时,由于活动件30振动时使得缓冲腔132内压强变化,以提供驱使活动件30和振膜21复位的恢复力,使得振膜21得以迅速复位以响应后续电信号进行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0的容置腔13中还设置调节机构40,调节机构40设置于容置腔13中,用于弹性支撑活动件30。此时,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驱动下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调节机构40产生弹性斥力以与缓冲腔132的斥力共同作用,减缓活动件30的运动,当活动件30运动至最大振幅时,调节机构40的弹性力和缓冲腔132的斥力共同作用驱使活动件30迅速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远离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存在如下情况,若调节机构40为磁性相斥结构(即在缓冲腔一侧和活动件上分别设置磁性件,且使得两磁性件相斥)或压缩弹簧,活动件30向远离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调节机构40的斥力减小,此时主要是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压强变化产生的施加于活动件30的力减缓活动件30的运动,且在活动件30运动至最大振幅后驱使活动件30迅速复位;若调节机构40为弹性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动件30和缓冲腔132的底壁连接时,活动件30向远离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过程中,调节机构40的弹性拉力与缓冲腔132的吸力共同作用,减缓活动件30的运动,当活动件30运动至最大振幅时,调节机构40的弹性拉力和缓冲腔132的吸力共同作用驱使活动件30迅速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
另外,在音箱100不作用时,调节机构40弹性支撑活动件30,缓冲腔132的压强和调节机构40的弹性力的叠加与后腔131的压强保持平衡状态,使得活动件30保持固定的位置和形态,以避免活动件30因震动等外力或自身重力作用而向缓冲腔132一侧移动,以此保持活动件30和振膜21的位置和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0可以是但不限于磁性组件、弹性件或前述两种机构的组合,下面就调节机构4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40为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第一磁性件41设于活动件30上以随活动件30一同活动,第二磁性件42设于壳体10,并与第一磁性件41配合以施加磁性力阻碍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可以理解的,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后腔131内压强增大,会驱使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缓冲腔132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并产生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斥力,同时,第二磁性件42向第一磁性件41施加磁性力同时阻碍活动件30活动,使得活动件30移动的速度会逐渐减缓,从而当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振幅达到最大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的作用力最大,此时,加上磁性组件提供的磁性力,驱使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复位的恢复力更大,使得活动件30得以更快复位并带动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进行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当活动件30向远离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过程中受到调节机构40的磁性斥力减小,此时主要是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压强变化产生的施加于活动件30的力减缓活动件30的运动,且在活动件30运动至最大振幅后驱使活动件30迅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进行振动发声。
另外,当音箱100不工作时,缓冲腔132的压强和第二磁性件42和第一磁性件41之间的磁性力的叠加与后腔131的压强保持平衡状态,使得活动件30保持固定的位置和形态,以避免活动件30因震动等外力或自身重力作用而向缓冲腔132一侧移动,以此保持活动件30和振膜21的位置和结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42向第一磁性件41施加磁性力以阻碍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可以是使得第二磁性件42设于后腔131中,向第一磁性件41施加磁性吸力,此种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的其中之一为磁体,其中之另一为可被磁体吸附的磁导材料,也可以是使得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均为磁体。当然,可以将第二磁性件42设于缓冲腔132中,以向第一磁性件41施加磁性斥力,此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均为磁体,且相对设置的磁极磁性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活动件30为弹性膜片时,使得弹性膜片与容置腔13的腔壁固定连接,可将第一磁性件41设于弹性膜片的中部以随弹性膜片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42设于缓冲腔132中,且第二磁性件42与第一磁性件41相对设置的磁极磁性相同,以使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相斥,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磁性斥力得以阻碍第一磁性件41和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得以在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后运动时驱使活动件30和振膜21迅速复位,相较于将第二磁性件42设置于后腔131一侧向第一磁性件41提供磁性吸力的方式,将第二磁性件42设置在缓冲腔132中向第一磁性件41施加磁性斥力,得以在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使得磁性组件向活动件30提供的磁性力逐渐增大,使得活动件30达到最大振幅时即得以受到缓冲腔132最大的斥力也得以受到磁性组件最大的磁性力,从而使得活动件30在缓冲腔132斥力和磁性组件的磁性力作用下迅速复位并驱使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变化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42设于缓冲腔132中并与第一磁性件41相斥。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存在如下情况: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始终处于相斥状态;在活动件30向后腔131运动至最大振幅前,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距离过远不再相斥;当活动件30向后腔13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刚好超出相互之间的磁场范围。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得活动件30在随振膜21活动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始终处于相斥状态,此时,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始终受到后腔131的压强变化驱动和磁性组件的磁性斥力驱动,以迅速响应振膜21的振动,快速减缓和减小后腔131压强变化,避免后腔131压差过大影响振膜21振动;同时,在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复位时,避免活动件30复位过程中突然受到磁性组件的磁性斥力导致活动件30所受作用力产生阶跃式变化,影响活动件30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41设于所述活动件30的朝向所述缓冲腔132的一侧表面,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42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41设于活动件30的朝向缓冲腔132的一侧表面,并与第二磁性件42间隔设置,以与第二磁性件42相互配合阻碍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如此设置,得以避免活动件30振动时第一磁性件41与扬声器20碰撞,提高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磁屏蔽材料制成活动件30,从而避免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的磁力影响扬声器20中的磁场,避免影响振膜21振动辐射声音,保证扬声器20具有较好的音效。
请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吸音棉50,所述吸音棉50铺设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所述第二磁性件42沿所述吸音棉50的周向环绕设置。
本实施例中,缓冲腔132的底壁铺设有吸音棉50,当活动件30在容置腔13中往复运动时,缓冲腔132内存在压强变化,此时吸音棉50可以吸收缓冲腔132内产生的部分压强差,避免缓冲腔132内压差变化过大影响活动件30的振动。同时,吸音棉50的设置,也得以吸收扬声器20振膜21振动时传递至容置腔13内的音波和活动件30振动时的杂音,避免音波在容置腔13内反复反射产生谐振,导致音质含混不清,吸音棉50的设置得以有效提高音箱100的音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磁性件42同样设置于缓冲腔132中,使得第二磁性件42环绕吸音棉50设置,使得吸音棉50得以较大程度地正对活动件30和扬声器20设置,直接吸收扬声器20的音波和活动件30的杂音,避免第二磁性件42的设置阻碍了音波的传递。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42沿所述活动件30的活动方向与所述吸音棉50间隔设置。
如此设置,使得吸音棉50得以最大程度地铺设于缓冲腔132的底壁,增大吸音棉50的铺设面积,以提高吸音效率;同时避免第二磁性件42挤压吸音棉50导致吸音棉50压缩影响其吸音效果。
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凸设有多个限位台阶16,多个所述限位台阶16沿所述吸音棉5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42支撑于多个所述限位台阶1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磁性组件,并使得第二磁性件42向第一磁性件41施加磁性斥力以阻碍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可以理解的,第二磁性件42与第一磁性件41之间的磁性斥力相互作用,第一磁性件41同样向第二磁性件42施加磁性斥力;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缓冲腔132的底壁凸设多个限位台阶16,用于支撑第二磁性件42,得以避免第二磁性件42在第一磁性件41的磁性斥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一磁性件41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二磁性件42于缓冲腔132中的位置稳定性,也避免第二磁性件42移动导致第二磁性件42对第一磁性件41和活动件30施加的磁性斥力减小,导致活动件30不能迅速复位,影响扬声器20的瞬态特性。进一步地,多个限位台阶16沿吸音棉5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较于使得限位台阶16沿吸音棉50的周向环绕设置的方式,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台阶16得以减少限位台阶16在底壁上的占据面积,从而增大吸音棉50的铺设面积,提高吸音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30为刚性件以在振膜21驱动下于容置腔13中往复滑动,此时,可以在限位台阶16的顶面凸设有导向柱14,导向柱14穿设于活动件30和第一磁性件41,以在活动件30运动时对活动件30导向,使得活动件30的运动过程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为刚性材质,所述第一磁性件41沿所述活动件30的周向环绕设置。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0为刚性材质,以在振膜21驱动下在容置腔13中往复滑动,且第一磁性件41沿活动件30的周向环绕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二磁性件42施加于第一磁性件41的磁性力沿活动件30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活动件30运动过程受到均匀分布的磁性力,使得活动件30在容置腔13中的滑动更为平稳。
请参照图4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40为弹性件,弹性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旋弹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或扭杆弹簧等。此时,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30朝向缓冲腔132的一侧表面接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以弹性支撑活动件30。
以螺旋弹簧为例,可以理解的,当振膜21向后运动时,后腔131内压强增大,会驱使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缓冲腔132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并产生施加于活动件30的逐渐加大的斥力,同时,弹性件受力变形产生抵抗形变的弹性力阻碍活动件30运动,使得活动件30移动的速度会逐渐减缓,从而当活动件30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的振幅达到最大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的作用力和弹性件的弹性力最大,驱使活动件30向后腔131一侧复位的恢复力更大,使得活动件30得以更快复位并带动振膜21快速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当活动件30向远离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若弹性件不与活动件30连接,则弹性件不随活动件的运动产生形变,此时主要是后腔131和缓冲腔132压强变化产生的施加于活动件30的力减缓活动件30的运动,且在活动件30运动至最大振幅后驱使活动件30迅速复位;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动件30和缓冲腔132的底壁连接,活动件30向远离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使得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此时弹性件产生施加于活动件30的弹性拉力,弹性件的弹性拉力与缓冲腔132的吸力共同作用,减缓活动件30的运动,当活动件30运动至最大振幅时,弹性件的弹性拉力和缓冲腔132的吸力共同作用驱使活动件30迅速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
另外,当音箱100不工作时,弹性件得以支撑活动件30,缓冲腔132的压强和弹性件的弹性力的叠加与后腔131的压强保持平衡状态,使得活动件30保持固定的位置和形态,以避免活动件30因震动等外力或自身重力作用而向缓冲腔132一侧移动,以此保持活动件30和振膜21的位置和结构稳定。
请参照图5至图7,当弹性件为气体弹簧时,气体弹簧包括相互配合的筒体43和活塞杆44,活塞杆44的一端自筒体43的插入孔432插设于筒体43的内腔431中,并与筒体43的内腔431的侧壁密封连接,使得活塞杆44与筒体43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活塞杆44的另一端向活动件30的方向延伸用于支撑活动件30。此时,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驱动下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活动件30驱使活塞杆44向筒体43内收缩,使得密闭空间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产生阻碍活塞杆44运动和活动件30振动的弹性力,并与缓冲腔132的斥力共同作用于活动件30,使得活动件30的运动减缓。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缓冲腔132对活动件30施加的斥力和气体弹簧产生的弹性力最大,得以迅速驱使活动件30复位并带动振膜21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的电信号振动发声,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弹簧为双气室空气弹簧。具体地,活塞杆44的杆体441一端穿设于筒体43的插入孔432以进入筒体43的内腔431,使得气体弹簧的内腔431被杆体441一端的活塞442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气室4311和第二气室4312,第一气室4311和第二气室4312沿活动件30的振动方向依次设置,同时使得杆体441的侧壁与插入孔432的孔壁密封连接,使得第一气室4311和第二气室4312均为密闭的气室。以第一气室4311位于第二气室4312下方为例,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驱动下向缓冲腔132一侧运动时,活动件30驱使杆体441带动活塞442向第一气室4311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气室4311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而产生阻碍活塞442和杆体441运动的斥力,同时第二气室4312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产生阻碍活塞442和杆体441运动的吸力,此时,第一气室4311对活塞442的斥力与第二气室4312对活塞442的吸力经由杆体441传递至活动件30,与缓冲腔132对活动件30的斥力共同作用,使得活动件30的运动减缓。且当活动件30随振膜21运动至最大振幅时,相较于单气室的气体弹簧,双气室的气体弹簧产生的弹性力更大,从而更为迅速地驱使活动件30复位并带动振膜21复位,以使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的电信号振动发声,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请参照图5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44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设有抵接部443,所述抵接部443沿所述杆体441的周向环绕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活动件30。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44的朝向活动件30的一端设有抵接部443,抵接部443设于活塞杆44的侧壁并沿活塞杆44的周向环绕设置,以增大活塞杆44与活动件30的接触面积,提高活塞杆44支撑活动件30的稳定性,且避免因活塞杆44与活动件30的接触面积过小而使得局部压强过大,导致活塞杆44与活动件30相互作用时插破活动件30,影响活动件30对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密封隔离作用。
结合参照图4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包括支撑区34和连接区35,所述连接区35环绕所述支撑区34设置,且所述连接区35的外缘与所述容置腔13的腔壁密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区34接触。
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0包括支撑区34和设于支撑区34外侧的连接区35,连接区35沿支撑区34的周向环绕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滑动连接,仅需使得活动件30密封隔离后腔131和缓冲腔即可。具体的,若活动件30为弹性膜片,连接区35的边缘与容置腔13的侧壁固定连接,弹性膜片振动时振幅自外向内逐渐增大,位于内侧的支撑区34振幅最大,弹性件40弹性支撑活动件30的支撑区34,得以使得弹性件40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以产生较大的弹性恢复力,驱使活动件30快速复位。若活动件30为刚性件,连接区35的边缘与容置腔13的腔壁滑动连接且贴合,以使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相互隔绝,此时使得弹性件40支撑位于内侧的支撑区34,以使活动件30受力平衡,避免活动件30运动时所受弹性件40的弹性力不均衡而出现倾斜,影响活动件30对后腔131和缓冲腔132的隔离密封作用。
请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设有限位槽17,所述弹性件的朝向所述底壁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17。
可以理解的,弹性件支撑于缓冲腔132的底壁,以弹性支撑活动件30的支撑区34,本实施例在缓冲腔132的底壁开设限位槽17,并使得弹性件的一端插设于限位槽17中,以对弹性件限位,避免弹性件受外力在缓冲腔132中移动,以此提高弹性件在缓冲腔132中的位置稳定性,保障音箱100性能。
请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凸设有限位筒18,所述限位筒18的顶面开设有所述限位槽17。
前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在缓冲腔132的底壁开设限位槽17以对弹性件限位,若壳体10的底壁厚度较薄,便会限制限位槽17的槽深,而导致限位槽17不能很好的起到对弹性件的限位作用。本实施例采用在底壁凸设限位筒18,并在限位筒18内设置限位槽17的方式,使得限位槽17的槽深不受壳体10底壁的厚度限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高度的限位筒18以使限位槽17的槽深满足限位需求。
结合参照图4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30的朝向缓冲腔132的一侧表面设有导向槽32,所述导向槽32位于所述支撑区34,所述弹性件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向槽32。
本实施例中,在活动件30的朝向弹性件的表面设置导向槽32,并使得弹性件的朝向活动件30的一端插设于导向槽32中;即得以对弹性件限位,以避免弹性件在缓冲腔132中平移导致弹性件无法对准活动件30的支撑区34;又得以在活动件30向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运动时对活动件30导向,提高活动件30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参照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导向槽32的槽深受活动件30的厚度影响,在活动件30的朝向弹性件的一侧凸设有导向筒33,并在导向筒33内设置导向槽32,使得导向槽32的槽深不受活动件30的厚度限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相应高度的导向筒33以使导向槽32的槽深满足导向和限位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箱100还包括吸音棉50,所述吸音棉50铺设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且环绕所述弹性件设置。
本实施例中,缓冲腔132的底壁铺设有吸音棉50,当活动件30在振膜21的驱动下振动时,缓冲腔132内存在压强变化,此时吸音棉50可以吸收缓冲腔132内产生的部分压强差,避免缓冲腔132内压差变化过大影响活动件30的振动。同时,吸音棉50的设置,也得以吸收扬声器20振膜21振动时传递至容置腔13内的音波和活动件30振动时的杂音,避免音波在容置腔13内反复反射产生谐振,导致音质含混不清,吸音棉50的设置得以有效提高音箱100的音质。进一步地,由于弹性件的朝向缓冲腔132底壁的一端支撑于缓冲腔132的底壁,此时,使得吸音棉50环绕弹性件设置,避免弹性件挤压吸音棉50导致吸音棉50压缩影响其吸音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音箱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朝向所述活动件30的一端与所述活动件3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朝向所述缓冲腔132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132的底壁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此时,当活动件30在扬声器20的振膜21驱动下向后腔131一侧运动时,弹性件受活动件30的拉扯产生阻碍活动件30运动的弹性力,并与缓冲腔132对活动件30的吸力共同作用,以使得活动件30前振的速度逐渐减缓,当振膜21运动到最大振幅时,活动件30也停止运动,此时活动件30受到缓冲腔132的吸力和弹性件的弹性力最大,可以使得活动件30更快速地向后复位并带动振膜21迅速复位,使得振膜21及时响应后续电信号振动发声,从而使得音箱100具有较好的瞬态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的出声口;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并封堵所述出声口;以及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横隔于所述容置腔,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后腔和缓冲腔,所述扬声器的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后腔,所述活动件可在所述容置腔中往复活动,以改变所述后腔的体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刚性件,所述活动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设有导向孔,所述壳体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所述活动件的运动方向延伸设置,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导向孔开设于所述活动件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孔沿所述活动件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导向柱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导向柱穿设于一所述导向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贴合设置;
或,所述活动件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润滑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上壳,所述上壳开设有所述出声口,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上壳内;和
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相互盖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下壳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若干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壳罩盖于所述下壳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抵接于所述上壳的内侧壁;
且/或,所述上壳的开口凸设有若干限位柱,若干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开口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下壳罩盖于所述上壳的开口,若干所述限位柱抵接于所述下壳的内侧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吸音棉,所述吸音棉铺设于所述缓冲腔的底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容置腔中,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活动件。
CN202122690741.5U 2021-11-04 2021-11-04 音箱 Active CN216122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0741.5U CN216122789U (zh) 2021-11-04 2021-11-04 音箱
PCT/CN2021/139390 WO2023077628A1 (zh) 2021-11-04 2021-12-18 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0741.5U CN216122789U (zh) 2021-11-04 2021-11-04 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2789U true CN216122789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0741.5U Active CN216122789U (zh) 2021-11-04 2021-11-04 音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2789U (zh)
WO (1) WO202307762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2590A (ja) * 1992-03-04 1993-11-05 Ieemin Tsusao 同期同極壁板共振式音箱
KR100220507B1 (ko) * 1995-07-28 1999-09-15 전주범 서브우퍼 스피커 시스템
JP4821274B2 (ja) * 2005-11-04 2011-11-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ピーカエンクロージャー
CN105872919B (zh) * 2016-03-08 2017-04-05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JP7014422B2 (ja) * 2017-12-07 2022-02-01 倉司 河邉 スピーカー装置
US10425710B2 (en) * 2018-02-28 2019-09-24 Bby Solutions, Inc. Self-sealing expandable subwoofer
CN109803215B (zh) * 2018-12-18 2021-01-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78517A (zh) * 2019-07-16 2019-09-2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12929771B (zh) * 2021-02-05 2023-06-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声腔结构及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7628A1 (zh)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828B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469953B2 (en) Speaker box
CN109040926B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WO2020125633A1 (zh) 声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00100015A1 (en) Speaker and earplug earphones
CN115175069A (zh) 动圈式扬声器
US10375469B2 (en) Speaker box
CN107690106B (zh) 扬声器箱
CN107360516B (zh) 扬声器箱
US11638097B1 (en) Speaker
CN109218929B (zh) 发声器
CN217283374U (zh) 扬声器单体及模组
WO2019161704A1 (zh) 发声器
EP1989915A1 (en) A micro-transducer with improved perceived sound quality
CN111149371A (zh) 一种扬声器以及移动终端
US5570429A (en) Audio transducer with flexible foam enclosure
CN216122789U (zh) 音箱
JPWO2019131283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KR101534629B1 (ko) 패널 가진형 스피커
CN212850988U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113993019A (zh) 音箱
CN113993017B (zh) 音箱
CN210725326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993018B (zh) 音箱
CN111601221A (zh) 一种高音发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