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9950U -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9950U
CN216119950U CN202122107395.3U CN202122107395U CN216119950U CN 216119950 U CN216119950 U CN 216119950U CN 202122107395 U CN202122107395 U CN 202122107395U CN 216119950 U CN216119950 U CN 216119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trigger
switch
pressed
switch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73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uchi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uchi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uchi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uchi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73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9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9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9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该开关包括一个安置于壳体的开关件和一个位于开关件上的扳机,开关件具有松释和按压位置,扳机可分别以两端为支点摆转;壳体上还间隔铰支有位于扳机下的前翘板和后翘板;当扳机的后部受压绕前支点摆转时,扳机的后部直接通过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当扳机的前部受压绕后支点摆转时,扳机的前部通过前翘板使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当扳机的中部受压时,扳机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作用于前翘板和后翘板,使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无论在何处按压扳机,均可以轻松省力实现开关件完成所需操控。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控制开关,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向冲击螺丝批、角向冲击扳手之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握持部位设置有按压式控制开关。为了方便各种应用场合的不同操控,握持部位以及控制开关的扳机通常具有一定长度。申请号为US8853578B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细长浆元件(即扳机),其包括一个输入表面,第一端可朝向和远离壳体移动,第二端可朝向和远离壳体移动;一个设置在浆元件上的支撑表面;一个开关机构,其具有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一个耦联到壳体的枢转元件,其定位成距离支撑表面一定距离使得在输入表面上施加力改变枢转元件与支撑表面之间的距离;一个连接到枢转元件且包括一个第一臂的倍增元件,倍增元件被构造成接触支撑表面,使得在输入表面施加力引起倍增元件围绕枢转构件的角向位移,当施加力接近浆元件的第一端时,倍增元件的角向位移使得第一臂将开关机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且当施加力接近浆元件的第二端时,倍增元件还使得第一臂将开关机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采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后,无论作业时手握在握持部位的前部、中部或后部,都能通过按压控制开关的扳机实现所需操控,因此给操控带来一定便利。
然而使用时,按压控制开关的扳机前部或后部感觉轻松省力,而按压扳机中部时则明显费力,结果不仅操控的手感不好,且握持中部进行操控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无论在何处按压开关扳机均轻松省力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申请人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如图1所示,当在一端A点施加按压力F时,扳机绕C点旋转,开关E点的行程是L,按到底A点需要下移距离L *(AC*BD/BC*ED);设α是BD与ED夹角、β是DB与CB夹角,则B点受力Fb=F*(AC/BC); 开关E点受力Fe=F*COSα *COS β *(AC*BD/BC*ED)。
如图2所示,当在另一端C点施加按压力F时,扳机绕A点旋转,开关E点的行程是L,按到底C点需要下移距离L *(AC*BD/AB*ED);设α是BD与ED夹角、β’是DB与AB夹角、γ是CA与BA夹角,则B点受力Fb=F*COSγ *(AC/AB);开关E点受力Fe=F*COSα*COSβ’* COSγ* (AC*BD/AB*ED)。
如图3所示,当在扳机中间施加按压力F时,不绕A与C点转动,而是两端同时向下位移;开关E点的行程是L,如果按到底,B点需要下移距离为L *(BD/ ED);B点受力Fb=F;开关E点受力Fe=F*COSα*(BD/ ED)。
由此分析得出,当在两端A或C施加按压力使开关动作时均只需在中间施加按压力使开关动作时的约一半作用力,因此必须突破现有技术的框框,才能实现实用新型目的。
在此分析基础上,申请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一个安置于壳体的开关件和一个位于开关件上的扳机,所述开关件具有松释和按压位置,所述扳机可分别以两端为支点摆转;
所述壳体上还间隔铰支有位于扳机下的前翘板和后翘板,所述前翘板的后端位于所述后翘板前端的下方,所述后翘板的后部位于所述开关件的上方;
当所述扳机的后部受压绕前支点摆转时,所述扳机的后部直接通过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
当所述扳机的前部受压绕后支点摆转时,所述扳机的前部通过前翘板使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
当所述扳机的中部受压时,所述扳机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作用于前翘板和后翘板,使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
理论分析和试验均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当在扳机前、后两端分别施加按压力时,使开关动作所需的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当,而在扳机中间施加按压力使开关动作时,其作用力比现有技术减小约一半,从而使得无论在何处按压扳机,均可以轻松省力实现开关件完成所需操控。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打破现有技术的框框,通过前、后翘板构成的组合杠杆机构,实现了实用新型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按压开关状态一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按压开关状态二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按压开关状态三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角向冲击螺丝批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按压状态未受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按压扳机后端受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按压扳机前端受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按压扳机中部受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应用于图4所示的角向冲击螺丝批,其作为握持部位的壳体由左、右机壳4、3对合而成,壳体内安置电机6和按压式开关件5,前端借助螺钉2安装传动头1,用于带动作业时所配的螺丝批头。
如图5所示,具有松释断电和按压通电两位置状态的开关件5上装有前支点11.1、后支点11.4分别约束于壳体对应位置前滑槽3.1、后滑槽3.3中的长条状扳机11,扳机11可分别以两端为支点摆转。壳体上还通过两个铰销8间隔铰支有位于扳机11下的前翘板10和后翘板9。
扳机11内表面延伸出分别对应前翘板10前部和后翘板9后部的前下凸11.2和后下凸11.3,后翘板9的后部位于开关件5的上方,具有分别对应后下凸11.3和开关件5的前上凹和后下凹,并且前上凹和后下凹的最深处与后翘板9的铰销8中心处于同一直线S上,这样不仅可以使后翘板9受力状态良好,而且运动衔接平稳。前翘板10的后端位于后翘板9前端的下方,且前翘板10的后端下部抵靠于下端约束在壳体限位挡3.2的弹簧7上端,因此具有始终靠向后翘板9前端的趋势,可以避免其工作过程中出现松散现象。
使用本实施例的角向冲击螺丝批,当握持在壳体后部操控扳机时,如图6所示,扳机11的后部受压力F,其前支点11.1沿壳体前滑槽3.1升至上极限位置后成为扳机11的摆转支点,扳机11的后部直接经后下凸11.3下压后翘板9后部的前上凹、再通过后翘板9后部的后下凹下压开关件5,实现所需操控。
当握持在壳体前部操控扳机时,如图7所示,扳机11的前部受压力F,其后支点11.4沿壳体后滑槽3.3升至上极限位置后成为扳机11的摆转支点,扳机11的前部经前下凸11.2下压前翘板10的前部、再由前翘板10的后端翘起后翘板9的前端,结果使后翘板9后部的后下凹下压开关件5,实现所需操控。
当握持在壳体中部操控扳机时,如图8所示,扳机11的中部受压力F,其前、后支点11.1、11.4分别沿壳体前、后滑槽3.1、3.3下降,从而使扳机11的前下凸11.2和后下凸11.3分别作用于前翘板10的前部和后翘板9的后部,从而使后翘板9后部的后下凹下压开关件5,实现所需操控。
本实施例各工作状态的力学分析如下:
图6状态,M点按压力F,后翘板绕P点旋转。开关行程是L,把开关按到底M点需要下移距离L *(PM/PN),开关N点受力Fn=F*(PM/PN)。比较对图1的分析可知,此M点按压力F比现有技术对应位置的受力略小。
图7状态,T点按压力F,前翘板绕Q点旋转,带动后翘板绕P点旋转, 前后翘板接触点S。开关行程是L,把开关按到底T点需要下移距离L *(TQ*SP/SQ*NP),开关N点受力Fn=F*(TQ*SP/SQ*NP)。比较对图2的分析可知,此T点按压力F比现有技术对应位置的受力也略小。
图8状态,扳机中间按压力F,前翘板和后翘板同时产生分力F1和F2,F1+F2=F。开关行程是L,把开关按到底 M点需要下移距离L*(PM/PN),T点需要下移距离L*(TQ*SP/SQ*NP),扳机中间位置下移距离为1/2*(L*(TQ*SP/SQ*NP)+ L*(PM/PN)),开关点受力Fn=F1*(TQ*SP/SQ*NP)+ F2 *(PM/PN)。比较对图3的分析可知,此中间按压力F比现有技术对应位置的受力减小约一半,并且由于此时扳机两处分别与前后翘板接触施力,因此稳定性更好。
对比试验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Figure 439373DEST_PATH_IMAGE002
因此,理论分析和试验均表明,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后,可以使扳机操控更轻松,尤其是中间的操控作用力显著减小到与两端相当,从而使电动工具的操控感觉良好,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安置于壳体的开关件和一个位于开关件上的扳机,所述开关件具有松释和按压位置,所述扳机可分别以两端为支点摆转;
所述壳体上还间隔铰支有位于扳机下的前翘板和后翘板,所述前翘板的后端位于所述后翘板前端的下方,所述后翘板的后部位于所述开关件的上方;
当所述扳机的后部受压绕前支点摆转时,所述扳机的后部直接通过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
当所述扳机的前部受压绕后支点摆转时,所述扳机的前部通过前翘板使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
当所述扳机的中部受压时,所述扳机的前部和后部分别作用于前翘板和后翘板,使后翘板的后部下压开关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点、后支点分别约束于所述壳体对应位置的前滑槽、后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内表面延伸出分别对应前翘板前部和后翘板后部的前下凸和后下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翘板的后部具有对应所述后下凸的前上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翘板的后部具有对应所述开关件的后下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凹和后下凹的最深处与所述后翘板的铰销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翘板的后端下部抵靠于下端约束在壳体限位挡的弹簧上端。
CN202122107395.3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Active CN216119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7395.3U CN21611995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7395.3U CN21611995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9950U true CN216119950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7395.3U Active CN21611995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9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05905A1 (en) Locking switch device for a power tool
CN203918323U (zh) 一种手动预压压紧装置
WO1990015268A1 (fr) Levier presentant un point d'appui basculant et dispositif mecanique utilisant ce levier
CN216119950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CN101259604B (zh) 单手操作大力钳
CN113725018A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多位开关
US20170136606A1 (en) Clamp
CN208643891U (zh) 冲压送料机械手及其夹料机构
CN101428405B (zh) 夹紧装置
US6752045B2 (en) Adjustable wrench
JP3238515U (ja) 片手で回転方向の切り替えが可能な動力工具
US20220234123A1 (en) Hand-held band saw
CN110744135B (zh) 手持式带锯
JP3141133U (ja) 鉄板型スパナ
CN100513086C (zh) 一种压钳
CN109514466B (zh) 一种压紧工装
CN2481480Y (zh) 带锯工作台调节旋转装置
CN202556104U (zh) 适用于工作台面的快夹装置
CN110744136A (zh) 手持式带锯
CN100486776C (zh) 单手操作活动扳手
CN101347901A (zh) 铆合机构
CN219892096U (zh) 一种基于手柄双向旋转的机构
CN220822146U (zh) 压接工具
CN216464337U (zh) 拆装工具
CN101683742A (zh) 一种改进的木工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