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6144U -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6144U
CN216116144U CN202122261426.0U CN202122261426U CN216116144U CN 216116144 U CN216116144 U CN 216116144U CN 202122261426 U CN202122261426 U CN 202122261426U CN 216116144 U CN216116144 U CN 216116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integrated
side wall
detection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14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宏明
李军
张力
张林元
陆平
朱培逸
叶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shu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Co ltd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shu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Co ltd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shu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Co ltd,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shu 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614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6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6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6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传感器技术领域的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包括集成壳体和多个传感器模块,集成壳体的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与传感器模块相配合的传感器套筒,传感器套筒的内腔通过螺钉固定有压紧支架,集成壳体的内腔中部粘接有电路板,集成壳体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USB电源接口,集成壳体的外侧壁侧壁均匀设置有固定耳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插孔的内腔,方便将带有多个传感器模块的集成壳体固定在设备上,且避免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影响传感器模块的检测,且传感器模块安装在传感器套筒的内腔中时,由于压紧支架的弹力作用,使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端能够紧贴在设备的侧壁上,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状态感知是获取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是指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实时检测,以设备存在缺陷时产生的“声、光、电、磁、热”等异常现象为途径,重点检测“超声、振动、电磁波、发热”等参数,检测设备潜在性缺陷表征,评估设备状态,预防设备突发性故障,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
电力设备常用的状态检测手段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等。检测参量主要有温度、局部放电及机械振动等。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相应开发了多种检测检测装置,包括在红外测温仪、光纤在线测温装置、特高频局放检测、超声波检(监)测装置等。此类仪器在特点为检测参量较为单一,大多只针对一类状态参量进行检测,且对于传感器的安装多数是通过粘贴或捆绑在被检测设备上,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造成传感器的脱落现象,影响传感器的长时间检测,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包括集成壳体和多个传感器模块,所述集成壳体的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与传感器模块相配合的传感器套筒,所述传感器套筒的内腔通过螺钉固定有压紧支架,所述集成壳体的内腔中部粘接有电路板,所述集成壳体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USB电源接口,所述集成壳体的外侧壁侧壁均匀设置有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设计的固定插孔,所述传感器套筒的侧壁开设有走线卡槽,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收发天线柱,且收发天线柱穿过集成壳体的侧壁,所述传感器模块的一侧通过导线设置有与相配合的数据接头。
优选的,所述压紧支架包括连接圆板,所述连接圆板的侧壁均匀焊接有多个弹性支架,所述连接圆板的中部以及传感器套筒的内腔均开设有与螺钉相配合的固定螺孔。
优选的,所述集成壳体、传感器套筒以及固定耳板之间为一体化注塑成型,且集成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USB电源接口相配合的限位槽口,所述USB电源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成壳体的中部开设有与收发天线柱相配合的定位槽口,且定位槽口与收发天线柱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数据接头相配合的数据插孔,且相邻数据接头之间通过塑料隔膜隔离。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套筒的内径与传感器模块的外径相同,且多个传感器模块分别为RFID温度传感器、UHF传感器、TEV传感器、AE传感器、天线传感器以及天线接收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插孔的内腔,方便将带有多个传感器模块的集成壳体固定在设备上,且避免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影响传感器模块的检测,且传感器模块安装在传感器套筒的内腔中时,由于压紧支架的弹力作用,使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端能够紧贴在设备的侧壁上,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利用多个传感器套筒将多个传感器模块均匀集成安装在集成壳体的内腔中,且多个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接头与电路板进行连接,使多个传感器模块能够通过单个集成壳体的设置,实现对设备进行RFID温度、UHF特高频、TEV暂态地电压、AE超声波的检测,且检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通过天线传感器以及收发天线柱18发送到监控终端中,方便工作人员远程进行监控数据的获取和查看。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紧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集成壳体,11-传感器套筒,12-压紧支架,121-连接圆板,122-弹性支架,123-固定螺孔,13-电路板,14-USB电源接口,15-固定耳板,16-固定插孔,17-走线卡槽,18-收发天线柱,2-传感器模块,21-数据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包括集成壳体1和多个传感器模块2,集成壳体1的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与传感器模块2相配合的传感器套筒11,利用多个传感器套筒11将多个传感器模块2均匀集成安装在集成壳体1的内腔中,传感器套筒11的内腔通过螺钉固定有压紧支架12,压紧支架12包括连接圆板121,连接圆板121的侧壁均匀焊接有多个弹性支架122,连接圆板121的中部以及传感器套筒11的内腔均开设有与螺钉相配合的固定螺孔123,由于弹性支架122的弹力作用,使传感器模块2的检测端能够紧贴在设备的侧壁上,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集成壳体1的内腔中部粘接有电路板13,集成壳体1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USB电源接口14,集成壳体1的外侧壁侧壁均匀设置有固定耳板15,集成壳体1、传感器套筒11以及固定耳板15之间为一体化注塑成型,且集成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USB电源接口14相配合的限位槽口,USB电源接口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13的输入端连接,固定耳板15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设计的固定插孔16,通过螺栓穿过固定插孔16的内腔,方便将带有多个传感器模块2的集成壳体1固定在设备上,且避免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影响传感器模块2的检测;
传感器套筒11的侧壁开设有走线卡槽17,电路板13上设置有收发天线柱18,且收发天线柱18穿过集成壳体1的侧壁,集成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与收发天线柱18相配合的定位槽口,且定位槽口与收发天线柱18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保证收发天线柱18与定位槽口连接处的密封性;
传感器模块2的一侧通过导线设置有与3相配合的数据接头21,电路板1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数据接头21相配合的数据插孔,且相邻数据接头21之间通过塑料隔膜隔离,传感器套筒11的内径与传感器模块2的外径相同,且多个传感器模块2分别为RFID温度传感器、UHF传感器、TEV传感器、AE传感器、天线传感器以及天线接收传感器,收发天线柱18通过无线信号与监控终端连接,多个传感器模块2之间通过数据接头21与电路板13进行连接,使多个传感器模块2能够通过单个集成壳体1的设置,实现对设备进行RFID温度、UHF特高频、TEV暂态地电压、AE超声波的检测,且检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通过天线传感器以及收发天线柱18发送到监控终端中,方便工作人员远程进行监控数据的获取和查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包括集成壳体(1)和多个传感器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壳体(1)的内腔均匀设置有多个与传感器模块(2)相配合的传感器套筒(11),所述传感器套筒(11)的内腔通过螺钉固定有压紧支架(12),所述集成壳体(1)的内腔中部粘接有电路板(13),所述集成壳体(1)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USB电源接口(14),所述集成壳体(1)的外侧壁侧壁均匀设置有固定耳板(15),所述固定耳板(15)的底部开设有贯穿设计的固定插孔(16),所述传感器套筒(11)的侧壁开设有走线卡槽(17),所述电路板(13)上设置有收发天线柱(18),且收发天线柱(18)穿过集成壳体(1)的侧壁,所述传感器模块(2)的一侧通过导线设置有与(3)相配合的数据接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支架(12)包括连接圆板(121),所述连接圆板(121)的侧壁均匀焊接有多个弹性支架(122),所述连接圆板(121)的中部以及传感器套筒(11)的内腔均开设有与螺钉相配合的固定螺孔(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壳体(1)、传感器套筒(11)以及固定耳板(15)之间为一体化注塑成型,且集成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USB电源接口(14)相配合的限位槽口,所述USB电源接口(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13)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与收发天线柱(18)相配合的定位槽口,且定位槽口与收发天线柱(18)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数据接头(21)相配合的数据插孔,且相邻数据接头(21)之间通过塑料隔膜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传感器模块(2)分别为RFID温度传感器、UHF传感器、TEV传感器、AE传感器、天线传感器以及天线接收传感器。
CN202122261426.0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Active CN216116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1426.0U CN216116144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1426.0U CN216116144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6144U true CN216116144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4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1426.0U Active CN216116144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6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2142178A (ru) Передатчик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параметра с дисплеем
RU2665349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межсоединения для датчика давления в передатчике переменных параметров процесса
US2020018290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oint inspection vibrometer configured to monitor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rotating equipment
WO2016197631A1 (zh) 抗酸碱全金属流量温度传感器
CN216116144U (zh) 一种集成化检测的智能传感器
CN212779378U (zh) 温度及气压一体式传感器
CN210180555U (zh) 一种变送器内埋式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CN213180410U (zh) 温度信号处理装置
CN104848895A (zh) 一种抗强冲击和耐高压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组合装置
CN104848983A (zh) 电子压力传感器
CN210346733U (zh) 户外防结露变送器
CN204902874U (zh) 一种抗强冲击和耐高压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组合装置
CN209961346U (zh) 一种管壁式温度变送器
CN112304475A (zh) 一种用于压力检测的可控型触针式压力传感器
CN208635960U (zh) 一种动态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CN207066658U (zh) 振弦式锚索测力计
CN110190872A (zh) 一种电缆模拟电路及其应用
CN215414105U (zh) 一种断路器温度检测模块
CN215338686U (zh) 一种小型化高精度硅谐振压力传感器结构
CN213422513U (zh) 一种气压传感器
CN215116612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耐压测试仪器
CN210862838U (zh) 一种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CN219178628U (zh) 温压复合传感器
CN212779630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
CN211402724U (zh) 超声波测距模组和超声波测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