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646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4646U
CN216114646U CN202122257301.0U CN202122257301U CN216114646U CN 216114646 U CN216114646 U CN 216114646U CN 202122257301 U CN202122257301 U CN 202122257301U CN 216114646 U CN216114646 U CN 216114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r
flat
flow channel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73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春
王命仁
石东
张铁钢
罗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73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4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4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4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包括内部分隔形成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扁管,第一扁管内形成第一微通道,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第一微通道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通过将集流管内分隔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集成设置在一个集流管上,并将第一扁管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实现第一冷媒流的输送,无需多个集流管,节省换热器所占空间。并且由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集成于一个集流管上,位于第一扁管的同侧,利于焊接和布管,减少了焊口数量,提高焊接品质与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减少集流管的数量,还降低了换热器整体的材料成本,以及运输和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空调系统中多采用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用薄金属板压制成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换热板片,然后叠装,用夹板、螺栓紧固而成的一种换热器。换热板片之间形成通道,制冷剂在通道中流过,实现通过换热板片进行热量交换。由于体积的限制换热板片的数量,如此,严重的影响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而微通道换热器相比板式换热器在性能及成本方面更具优势。但是目前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仍具有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换热器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包括内部分隔形成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扁管,所述第一扁管内形成第一微通道,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微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集流管内分隔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即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集成设置在一个集流管上,并将第一扁管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实现第一冷媒流的输送,无需多个集流管,节省换热器所占空间。并且由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集成于一个集流管上,位于第一扁管的同侧,利于焊接和布管,减少了焊口数量,提高焊接品质与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减少集流管的数量,还降低了换热器整体的材料成本,以及运输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换热器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换热器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换热器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换热器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100,换热器100包括集流管110和第一扁管120。集流管110包括内部分隔形成的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第一扁管120内形成多个第一微通道,第一扁管1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从而第一微通道与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第一微通道内流经第一冷媒流,第一流道111用于向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第二流道112用于收集流经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或者,第一微通道内流经第一冷媒流,第二流道112用于向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第一流道111用于收集流经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流经第一扁管120的第一冷媒流用于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现有技术中,第一扁管120的第一冷媒流进出两端分别连通一集流管110,分别用于提供或收集第一冷媒流,两个集流管110分离设置,占用空间大。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集流管110内分隔形成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即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集成设置在一个集流管110上,并将第一扁管120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实现第一冷媒流的输送,无需多个集流管110,节省换热器100所占空间。并且由于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集成于一个集流管110上,位于第一扁管120的同侧,利于焊接和布管,减少了焊口数量,提高焊接品质与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减少集流管110的数量,还降低了换热器100整体的材料成本,以及运输和安装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扁管120包括第一直线段121、第二直线段122和第一弯折段123。其中,第一直线段121连接集流管110,与第一流道111连通,第二直线段122连接集流管110与第二流道112连通;第一弯折段123连接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远离集流管110的端部。从而第一直线段121、第一弯折段123和第二直线段122连通,形成完整的第一微通道,供第一冷媒流流经并换热。通过将第一扁管120回转弯折设置,第一扁管120的两端可连接至同侧的集流管110上,并分别与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将第一扁管120设置为两个直线段和一个第一弯折段123的组合,结构简单,利于制造,并且进一步节省第一扁管120所占空间,以减小换热器100整体所占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扁管120还可以设置为两个波纹段与一个第一弯折段123的组合,此处不作限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扁管120回转弯折设置,在第一扁管120沿其轴向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扁管120内第一微通道的路径更长,第一冷媒流流经的路径更长,利于第一冷媒流与外界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相对设置,第一扁管120沿垂直第一直线段121扁平面1211方向的截面为U型。从而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通过第一弯折段123连接,各第一微通道的弯折角度和流路相同,利于第一冷媒流经过。优选地,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平行于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一弯折段123连通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相对间隔设置,此时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用于连接集流管110的端部分离设置,利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端部与集流管110的焊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扁管120沿第一直线段121扁平面1211方向的截面为U型。此时,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两个扁平面与外界流体充分接触并换热,换热效率高。除此之外,由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扁管120沿垂直于第一直线段121扁平面方向的厚度较小,当第一扁管120以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与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相交的方式连接于集流管110时,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可以布置更多路的第一扁管120,进而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沿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延伸设置。从而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结构排布合理,利于向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可以沿集流管110的径向排列设置;或者,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可以交替螺旋向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的排列方向A-A,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排列方向B-B平行。从而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分别直接与相对应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无需贯穿另一流道即可实现连通,避免在同一集流管110同一水平面上开多个孔,提高集流管110和第一扁管120的焊接效果,提高焊接强度和耐压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并且,该种集流管110与第一扁管120的连接方式避免了第一扁管120直接穿过其中一个流道,有益于降低集流管110内的压力损失,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此时,若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相对设置,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平行于第一扁管120的扁平面,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通过第一弯折段123连接,各第一微通道的弯折角度和流路相同,利于第一冷媒流经过,结构合理。
为了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第一扁管120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扁管120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扁管120,可增加第一扁管120的数量,提高换热效率。
此时,若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位于同一平面,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垂直于第一扁管120的扁平面,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可以设置更多路的第一扁管120,充分提高集流管110在其长度方向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垂直于第一扁管120的扁平面,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在集流管110上的安装孔可充分利用集流管110管壁材料实现冲孔翻边深度,从而增大集流管110和第一扁管120焊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焊点的耐压强度。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冲孔及焊接工艺与现有成熟方案一致,无需复杂操作工艺,过程简单。本申请实施例在优化了换热器100整体结构的基础之上,提高了换热器100的生产可行性及可靠性。
为了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第一扁管120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扁管120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扁管120,可增加第一扁管120的数量,提高换热效率。
集流管110包括第一管体115和第一分隔板116,第一管体115呈中空设置,第一分隔板116设置于第一管体115内部,以在第一管体115内分隔形成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第一分隔板116可以沿平行于第一管体115径向的方向设置,从而将第一管体115内部分隔形成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具体地,第一分隔板116沿第一管体115径向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排列方向B-B垂直。从而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的排列方向A-A,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排列方向B-B平行,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分别直接与相对应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无需贯穿另一流道即可实现连通,避免在同一集流管110同一水平面上开多个孔,提高集流管110和第一扁管120的焊接效果,提高焊接强度和耐压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并且,该种集流管110与第一扁管120的连接方式避免了第一扁管120直接穿过其中一个流道,有益于降低集流管110内的压力损失,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其中,第一分隔板116可以沿第一管体115径向设置,从而将第一管体115内部对半分隔形成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当然,第一分隔板116可以沿平行于第一管体115径向、但不与第一管体115径向重合的方向设置,从而将第一管体115内部分隔形成大小不一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
当然,第一分隔板116还可以呈螺旋形设置于第一管体115内,从而形成交替螺旋向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第一分隔板116的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地,第一管体115的横截面,即第一管体115垂直于其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梯形等,第一管体115的形状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0还包括第一接管141和第二接管142,第一接管141连接于集流管110的端部,并以与第一流道111连通。第二接管142连接于集流管110的端部,并与第二流道112连通。第一接管141用于向第一流道111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一流道111的第一冷媒流;第二接管142用于向第二流道112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二流道112的第一冷媒流。
请参阅图5至图6,图5是本申请的换热器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换热器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100,换热器100包括集流管110、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第二扁管130和第一扁管120层叠设置。集流管110包括内部分隔形成的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第一扁管120内形成多个第一微通道,第一扁管1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从而第一微通道与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连通。第一微通道内流经第一冷媒流,第一流道111用于向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多个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第二流道112用于收集流经多个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和/或向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第二扁管130内形成多个第二微通道,第二扁管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连通,从而第二微通道与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连通。第二微通道内流经第二冷媒流,第三流道113用于向第二微通道提供第二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多个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第四流道114用于收集流经多个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和/或向多个第二微通道提供第二冷媒流。流经多个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与流经多个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之间进行热交换。
现有技术中,第一扁管120的第一冷媒流进出两端分别连通一集流管110,分别用于提供或收集第一冷媒流;第二扁管130的第二冷媒流进出两端分别连通一集流管110,分别用于提供或收集第二冷媒流,四个集流管110分离设置在两侧,占用空间大。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集流管110内分隔形成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即各个流道集成设置在一个集流管110上,无需多个集流管110,节省换热器100所占空间。并且由于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集成于一个集流管110上,位于第一扁管120的同侧,利于焊接和布管,减少了焊口数量,提高焊接品质与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减少集流管110的数量,还降低了换热器100整体的材料成本,以及运输和安装成本。
第一扁管120的结构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扁管130包括第三直线段131、第四直线段132和第二弯折段133。其中,第三直线段131连接集流管110,与第三流道113连通,第四直线段132连接集流管110与第四流道114连通;第二弯折段133连接第三直线段131和第四直线段132远离集流管110的端部。从而第三直线段131、第二弯折段133和第四直线段132连通,形成完整的第二微通道,供第二冷媒流流经并换热。通过将第二扁管130回转弯折设置,第二扁管的两端可连接至同侧的集流管110上,并分别与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连通。将第二扁管130设置为两个直线段和一个第二弯折段133的组合,结构简单,利于制造,并且进一步节省第二扁管130所占空间,以减小换热器100整体所占空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扁管130还可以设置为两个波纹段与一个第二弯折段133的组合,此处不作限制。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回转弯折设置,在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沿其轴向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扁管120内的第一微通道,以及第二扁管130内第二微通道的路径更长,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流经的路径更长,利于第一冷媒流与第二冷媒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扁管130与第一扁管120层叠设置,所以当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相对设置,当第三直线段131的扁平面和第四直线段132的扁平面相对设置,第二扁管130沿垂直第三直线段131扁平面方向的截面为U型。从而第三直线段131和第四直线段132通过第二弯折段133连接,同一第二扁管130内各第二微通道的弯折角度和流路相同,利于第二冷媒流经过。优选地,第三直线段131的扁平面平行于第四直线段132的扁平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位于同一平面,由于第二扁管130与第一扁管120层叠设置,第三直线段131和第四直线段132的扁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扁管130沿第三直线段131扁平面方向的截面为U型。由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位于同一平面,第三直线段131和第四直线段132的扁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层叠设置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沿垂直于第三直线段131扁平面方向的厚度较小,当层叠设置的第一扁管120以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与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相交的方式连接于集流管110时,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可以布置更多路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进而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此时,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的端部分离设置,利于分别与对应的流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沿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延伸设置。从而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结构排布合理,利于向第二微通道提供第二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可以沿集流管110的径向排列设置;或者,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可以交替螺旋向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的排列方向A-A,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排列方向B-B平行。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的排列方向,与第三直线段131和第四直线段132的排列方向平行。从而各直线段别直接与相对应的流道连通,无需贯穿另一流道即可实现连通,避免在同一集流管110同一水平面上开多个孔,提高集流管110和扁管的焊接效果,提高焊接强度和耐压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并且,该种集流管110与扁管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扁管直接穿过其中一个流道,有益于降低集流管110内的压力损失,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的排列顺序,与对应层叠设置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的进出端排列顺序一致。
进一步地,层叠连接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的端部分离设置,便于分别连接对应的流道。
此时,若第一直线段121的扁平面121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扁平面1221相对设置,第三直线段131的扁平面和第四直线段132的扁平面相对设置,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平行于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的扁平面。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通过第一弯折段123连接,第三直线段131和第四直线段132通过第二弯折段133连接,各微通道的弯折角度和流路相同,利于冷媒流经过,结构合理。
为了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层叠设置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多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可提高换热效率。
此时,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垂直于层叠设置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的扁平面,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可以设置更多路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充分提高集流管110在其长度方向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由于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垂直于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的扁平面,在集流管110上的安装孔可充分利用集流管110管壁材料实现冲孔翻边深度,从而增大集流管110和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焊接时的接触面积,提高焊点的耐压强度。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冲孔及焊接工艺与现有成熟方案一致,无需复杂操作工艺,过程简单。本申请实施例在优化了换热器100整体结构的基础之上,提高了换热器100的生产可行性及可靠性。
为了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层叠设置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沿集流管110的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集流管110中轴线X方向间隔设置多组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可提高换热效率。
集流管110包括第一管体115、第一分隔板116和第二分隔板117,第一管体115呈中空设置,第一分隔板116设置于第一管体115内部,以在第一管体115内分隔形成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第二分隔板117设置于第一管体115内部,以在第二管体内分隔形成独立的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
具体地,当层叠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一个第一扁管120和第二扁管130,第一扁管120位于第二扁管130内侧时,第一分隔板116和第二分隔板117交替设置,第一分隔板116位于两个第二分隔板117之间,以在集流管110内形成独立的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
当层叠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扁管120和多个第二扁管130时,第一分隔板116可以在集流管110内部围设出一个个独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供对应的第一扁管120连通;第二分隔板117将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隔离开,并围拢形成一个第三流道113和一个第四流道114,供多个第二扁管130连通。例如,层叠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一个第一扁管120和位于第一扁管120两侧的两个第二扁管130时,第一分隔板116可以在集流管110内部围设出一个第一流道111和一个第二流道112,供第一扁管120连通;第二分隔板117将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12隔离开,并围拢形成一个第三流道113和一个第四流道114,供两个第二扁管130连通。
第一分隔板116沿第一管体115径向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直线段121和第二直线段122的排列方向B-B垂直。
第一管体115内部分隔形成的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12、第三流道113和第四流道114相互独立,且大小可相同或不同,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地,第一管体115的横截面,即第一管体115垂直于其中轴线X方向的截面呈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梯形等,第一管体115的形状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00还包括第一接管141和第二接管142,第一接管141连接于集流管110的端部,并以与第一流道111连通。第二接管142连接于第二集流管110的端部,并与第二流道112连通。第一接管141用于向第一流道111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一流道111的第一冷媒流;第二接管142用于向第二流道112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二流道112的第一冷媒流。
进一步地,换热器100还包括第三接管143和第四接管144,第三接管143连接于集流管110的端部,并以与第三流道113连通。第四接管144连接于集流管110的端部,并与第四流道114连通。第三接管143用于向第三流道113提供第二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三流道113的第二冷媒流;第四接管144用于向第四流道114提供第二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四流道114的第二冷媒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媒流(即中压中温的冷媒流)流经第一微通道,第二冷媒流(即低压低温的冷媒流)流经第二微通道,第一冷媒流可为液相冷媒流,第二冷媒流可为气液两相冷媒流。第二冷媒流在沿第二微通道的流动过程中从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吸热,并进一步气化,以使得第一冷媒流进一步过冷。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以及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中的“第一”和“第二”仅是用于区分不同的微通道和冷媒流,并不应视为对微通道和冷媒流的具体应用的限定。例如,在其他实施例或工作模式下,可以是流经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对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进行吸热,且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的状态也不限于上文所限定的液相或气液两相。
进一步地,第一冷媒流的流动方向与第二冷媒流的流动方向相反,以使第一冷媒流的温度与第二冷媒流的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差,提高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的换热效率。可选地,第一冷媒流的流动方向可以与第二冷媒流的流动方向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的边长为0.5mm-3mm,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与对应的第一扁管及第二扁管的表面之间、相邻第一微通道、以及相邻第二微通道之间的厚度为0.2mm-0.5mm,以使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满足耐压和传热性能的要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梯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集流管,包括内部分隔形成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第一扁管,所述第一扁管内形成第一微通道,所述第一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微通道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管包括:
第一直线段,连接所述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第二直线段,连接所述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第一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远离所述集流管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扁平面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扁平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所述第一直线段的扁平面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扁平面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排列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集流管中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扁管沿所述集流管的中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接管,连接于所述集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第二接管,连接于所述集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
第一管体,呈中空设置;
第一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以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分隔形成独立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内部分隔形成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二扁管,与所述第一扁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扁管内形成第二微通道,所述第二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微通道与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管包括:
第三直线段,连接所述集流管,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
第四直线段,连接所述集流管,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
第二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三直线段和所述第四直线段远离所述集流管的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三直线段和所述第四直线段的排列方向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
第二分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以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分隔形成独立的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层叠连接的所述第一扁管和所述第二扁管的端部分离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三接管,连接于所述集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
第四接管,连接于所述集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
CN202122257301.0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16114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7301.0U CN21611464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7301.0U CN21611464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4646U true CN216114646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3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7301.0U Active CN21611464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4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97623B1 (en)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US7650935B2 (en) Heat exchanger,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2241849B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in the form of a core-type radiator with special return pipe arrangement
EP3290851B1 (en) Layer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5099913A (en) Tubular plate pass for heat exchanger with high volume gas expansion side
US20110132585A1 (en) Heat exchanger tube configuration for improved flow distribution
AU2002304250A1 (en)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1443621A (zh) 具有皱缩通道进口的并流式热交换器
EP2313733A2 (en) Integrated multi-circuit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150219409A1 (en) Heat exchanger utilizing tubular structures having internal flow altering members and external chamber assemblies
US20010040027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fluid-phase change
JPH0571884A (ja) コア深さの小さい熱交換器
CN114110816B (zh)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JP3661275B2 (ja) 積層型蒸発器
CN216114646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051186U (zh) 三介质换热器
CN216114807U (zh) 一种过冷器
CN112556245A (zh) 具有微通道的扁管及具有该扁管的蒸发器
CN115823777A (zh) 一种过冷器
CN115808032A (zh) 一种过冷器
JP3095540B2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4328411B2 (ja) 熱交換器
CN216282901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5447502U (zh) 一种具有同通道变通径微管结构的风冷型换热器
CN216783221U (zh) 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