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9327U -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9327U
CN216089327U CN202121608459.1U CN202121608459U CN216089327U CN 216089327 U CN216089327 U CN 216089327U CN 202121608459 U CN202121608459 U CN 202121608459U CN 216089327 U CN216089327 U CN 216089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uckling
hole
inner bottle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84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海
袁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gyu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ngyu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ngyu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ngyu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84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9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9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9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式膏体瓶,包括:外瓶,其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道;底片,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瓶底端;内瓶,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瓶内,其侧壁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活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外盖,其气密连接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活塞,其活动设置于所述内瓶中并形成密闭容纳腔;内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瓶的下开口,所述内套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底片抵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顶部无凸伸的按压泵,将外盖及旋位件内藏,外形美观,通过旋转旋位片可以调整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是否处于抵接状态,防止失误按压造成膏体泄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方便携带,实用性好,使用过程方便快捷,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压式包装瓶。
背景技术
化妆品种类繁多,化妆品包装瓶的样式也各式各样,对于膏体类化妆品可以采用按压式包装瓶、挤压式包装瓶、直接开盖拿取式包装瓶等。
目前,现有的按压式包装瓶一般是在瓶身内设置吸管,瓶身的开口端设置与吸管连通的按压泵,通过按压按压泵将瓶身内的液体通过吸管取出使用。但这种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缺陷:
按压泵或滴管头凸伸于瓶身的顶部,(1)不美观;(2)在使用时需要将其倾斜或倒置;(3)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不小心按压到按压泵使得瓶身内膏体被泵出,造成浪费;以上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观,方便使用,用户体验好的按压式膏体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包括:
外瓶,所述外瓶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道;
底片,所述底片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瓶底端;
内瓶,所述内瓶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瓶内,所述内瓶设置有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内瓶侧壁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活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
外盖,所述外盖气密连接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
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设置于所述内瓶中并形成密闭容纳腔;
内套,所述内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瓶的下开口,所述内套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底片抵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的底面为具有弹性的底面,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内套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的底面可以为但不限于平面、弧面、不规则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PP、PE、TPR、TPE、TPO、PU、TPU、硅胶、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的弧形底面的边缘向上成型有与所述内瓶的下开口相适应的第二环槽,所述内瓶通过所述下开口伸入所述第二环槽而与所述内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槽的侧壁设置有内套扣位环和/或内套扣位槽,所述下开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套扣位环相配合的内瓶扣位槽和/或与所述内套扣位槽相配合的内瓶扣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外瓶内壁凸设有扣台,所述内瓶的下开口向下成型有可与所述扣台相扣接的内瓶扣位件,所述内瓶通过所述内瓶扣位件与所述扣台相扣接,以防止所述内瓶从所述外瓶的上方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槽上开设有与所述内瓶扣位件相适应的卡道,以使所述内瓶扣位件向下穿过所述卡道与所述扣台相扣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瓶底端固定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上径向设置有抵接件通孔及扣位通孔,所述抵接件通孔设置在所述扣台下方,所述底片上径向设置有抵接件及底片扣位件,所述抵接件穿过所述抵接件通孔可与所述内瓶扣位件相抵接,以防止所述内瓶向下滑动,所述底片扣位件穿过所述扣位通孔可与所述扣位通孔配合使所述底片与所述外瓶相扣合,以防止所述底片从所述外瓶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底片下端成型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旋位件,所述抵接件和所述底片扣位件均可分别在所述抵接件通孔和扣位通孔内水平活动设置,通过旋转旋位件带动抵接件移动以使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处于非抵接状态,使内瓶可以向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片中间向上突起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穿过所述卡环中间的通孔与所述内套的通气孔相抵接以封堵通气孔并形成密封腔。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上端径向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以防止所述内瓶向上移动时所述内套的通气孔处于封堵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通孔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所述抵接件和一个所述内瓶扣位件的长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向上贯穿所述外瓶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内瓶的上端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所述内瓶的上开口开设在所述容纳槽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下部成型有用于凸伸入所述内瓶的上开口内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成型有配合在所述内瓶的上开口的扣位卡筋。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下部还成型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相适应的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槽内侧壁和/或所述所述内瓶的上开口侧壁设置有气密环。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顶端、所述内瓶顶端及所述外瓶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式膏体瓶,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在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处于非抵接状态时,通过按压外盖或内瓶顶部,内瓶可以向下移动并带动内套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过程中,内套的通气孔被底片的凸起部封堵,从而使内套与活塞之间的空间形成密闭腔,密闭腔内的气体受到挤压进而推动活塞,将密闭容纳腔内的膏体由出料通道挤出,膏体挤出过程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顶部无凸伸的按压泵,通过旋转旋位片可以使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处于抵接状态,防止失误按压造成膏体泄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将外盖及旋位件内藏,使其不凸设与外瓶外,外形美观,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一个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另一个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仰视方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的内瓶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以上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盖;11、第一环形凸起;12、第二环形凸起;13、第一环槽;20、内瓶;21、上开口;22、下开口;23、出料通道;24、容纳槽;25、内瓶扣位件;30、活塞;40、内套;41、通气孔;42、第二环槽;43、卡道;50、外瓶;51、滑道;52、扣台;53、卡环;54、抵接件通孔;55、扣位通孔;60、底片;61、抵接件;62、底片扣位件;63、凸起部;64、限位凸起;65、旋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请参阅图1至图6包括:
外瓶50,外瓶50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道51;
底片60,底片60活动设置于外瓶50底端;
内瓶20,内瓶20活动设置于外瓶50内,内瓶20设置有上开口21及下开口22,内瓶20侧壁上开设有出料通道23,出料通道23活动设置于滑道51内;
外盖10,外盖10气密连接于内瓶20的上开口21;
活塞30,活塞30活动设置于内瓶20中并形成密闭容纳腔;
内套40,内套40固定设置于内瓶20的下开口22,内套40开设有通气孔41,内套40的底面与底片60抵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内套40的底面为具有弹性的底面,通气孔41开设在内套40的底面。
具体的,内套40的底面可以为但不限于平面、弧面、不规则面,在本实施例中,内套40的底面设置为弧形面。
具体的,内套4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PP、PE、TPR、TPE、TPO、PU、TPU、硅胶、橡胶,在本实施例中,内套40为PP材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外盖10、活塞30为PP材质,内瓶20、外瓶50为PETG材质,底片60为ABS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内套40的弧形底面的边缘向上成型有与内瓶20的下开口22相适应的第二环槽42,内瓶20通过下开口22伸入第二环槽42而与内套40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二环槽42的侧壁设置有内套扣位环和/或内套扣位槽,下开口22的侧壁设置有与内套扣位环相配合的内瓶扣位槽和/或与内套扣位槽相配合的内瓶扣位环,如此设置以保证内套与内瓶的固定连接强度及气密性,避免内套与内瓶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外瓶50内壁凸设有扣台52,内瓶20的下开口22向下成型有可与扣台52相扣接的内瓶扣位件25,内瓶20通过内瓶扣位件25与扣台52相扣接,以防止内瓶20从外瓶50的上方滑出。
具体的,扣台52的数量为2个且呈对称设置,内瓶扣位件25的数量为2个且呈对称设置。
具体的,第二环槽42上开设有与内瓶扣位件25相适应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卡道43,以使内瓶扣位件25向下穿过卡道43与扣台52相扣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瓶50底端固定设置有卡环53,卡环53上径向设置有抵接件通孔54及扣位通孔55,抵接件通孔54设置在扣台52下方,底片60上径向设置有抵接件61及底片扣位件62,抵接件61穿过抵接件通孔54可与内瓶扣位件25相抵接,以防止内瓶20向下滑动,底片扣位件62穿过扣位通孔55可与扣位通孔55配合使底片60与外瓶50相扣合,以防止底片60从外瓶50脱落。底片60下端成型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旋位件65,抵接件61和底片扣位件62均可分别在抵接件通孔54和扣位通孔55内水平活动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旋位件65内藏从而不影响按压式膏体瓶的放置或携带,可以通过旋转旋位件65带动抵接件61进行移动以使抵接件61与内瓶扣位件25处于非抵接状态,从而内瓶20可以向下移动。
具体的,抵接件通孔5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卡环53上均匀设置;扣位通孔5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卡环53上均匀设置。
具体的,抵接件6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底片60上均匀设置;底片扣位件6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底片60上均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底片60中间向上突起形成凸起部63,凸起部63可穿过卡环53中间的通孔与内套40的通气孔41相抵接,以封堵通气孔41形成密闭腔。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63上端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64,以使内套40的通孔与凸起部63正对抵接,避免内套40的通气孔41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偏移,并使内瓶20向上移动时防止内套40的通气孔41处于封堵状态。
具体的,抵接件通孔54的长度至少大于一个抵接件61和一个内瓶扣位件25的长度之和,以使抵接件61能够在抵接件通孔54内移动,使抵接件61与内瓶扣位件25处于非抵接状态。
具体的,滑道51向上贯穿外瓶50侧壁。
具体的,内瓶20的上端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24,内瓶20的上开口21开设在容纳槽24底部,以将内瓶20的上开口21内藏。
在本实施例中,外盖10下部成型有用于凸伸入内瓶20的上开口21内的第一环形凸起11,第一环形凸起11成型有配合在内瓶20的上开口21的扣位卡筋,外盖10下部还成型有第二环形凸起12,第二环形凸起12与第一环形凸起11之间形成有与内瓶20的上开口21相适应的第一环槽13,第一环槽13与内瓶20的上开口21相连接。
具体的,第一环槽13内侧壁和/或内瓶20的上开口21侧壁设置有气密环,以加强密闭容纳腔的气密性。
具体的,外盖10顶端、内瓶20顶端及外瓶50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实施例的按压式膏体瓶,在不使用或外出携带时,内瓶通过内瓶扣位件分别与扣台相扣接、与抵接件相抵接从而将其固定于外瓶内,避免失误按压外盖或内瓶顶部造成瓶内膏体泄漏,当在需要使用瓶内膏体时,旋转底片下端的旋位件,底片扣位件与外瓶的卡环始终处于扣合状态以防止底片脱落,当旋位件旋转至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处于非抵接状态时,内瓶可以向下移动,通过按压外盖或内瓶顶部,内瓶带动内套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过程中,内套的通气孔被底片的凸起部封堵,从而内套与活塞之间形成密闭腔,密闭腔内的气体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塞将密闭容纳腔内的膏体由出料通道挤出。膏体被挤出后,松开外盖或内瓶顶部,内套的形变弹力带动内瓶向上移动恢复至原状态,以待下次使用,此时可选择的将旋位片旋转至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处于抵接状态以防止失误按压造成膏体泄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瓶,所述外瓶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道;
底片,所述底片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瓶底端;
内瓶,所述内瓶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瓶内,所述内瓶设置有上开口及下开口,所述内瓶侧壁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活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
外盖,所述外盖气密连接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
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设置于所述内瓶中并形成密闭容纳腔;
内套,所述内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内瓶的下开口,所述内套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内套的底面与所述底片抵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底面为具有弹性的底面,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内套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底面为平面、弧面、不规则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材质为PP、PE、TPR、TPE、TPO、PU、TPU、硅胶、橡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的弧形底面的边缘向上成型有与所述内瓶的下开口相适应的第二环槽,所述内瓶通过所述下开口伸入所述第二环槽而与所述内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内壁凸设有扣台,所述内瓶的下开口向下成型有可与所述扣台相扣接的内瓶扣位件,所述内瓶通过所述内瓶扣位件与所述扣台相扣接,以防止所述内瓶从所述外瓶的上方滑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底端固定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上径向设置有抵接件通孔及扣位通孔,所述抵接件通孔设置在所述扣台下方,所述底片上径向设置有抵接件及底片扣位件,所述抵接件穿过所述抵接件通孔可与所述内瓶扣位件相抵接,以防止所述内瓶向下滑动,所述底片扣位件穿过所述扣位通孔可与所述扣位通孔配合使所述底片与所述外瓶相扣合,以防止所述底片从所述外瓶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下端成型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旋位件,所述抵接件和所述底片扣位件均可分别在所述抵接件通孔和扣位通孔内水平活动设置,通过旋转旋位件带动抵接件移动以使抵接件与内瓶扣位件处于非抵接状态,使内瓶可以向下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中间向上突起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穿过所述卡环中间的通孔与所述内套的通气孔相抵接以形成密封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端径向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下部成型有用于凸伸入所述内瓶的上开口内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成型有配合在所述内瓶的上开口的扣位卡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压式膏体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下部还成型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相适应的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内瓶的上开口相连接。
CN202121608459.1U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Active CN216089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459.1U CN216089327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459.1U CN216089327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9327U true CN21608932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8459.1U Active CN216089327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9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81759Y1 (ko) 누름주머니가 구비된 이액 혼합 용기
US11117148B2 (en) Pump assembly and container with contents discharge function
PL199554B1 (pl) Zamknięcie dozujące do pojemnika zawierającego płynną substancję
KR100969703B1 (ko) 진공펌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용기
KR20130103870A (ko) 튜브형 화장품용기
CN216089327U (zh) 一种按压式膏体瓶
CN116963843A (zh) 泵组件
KR101403741B1 (ko) 화장품 용기
KR101524412B1 (ko) 진공과 밀폐를 선택적으로 사용하는 체크밸브가 구비된 밀폐용기
KR101438144B1 (ko) 펌프식 액상 화장품 용기
CN210311611U (zh) 一种弹簧外置螺牙泵
CN217510062U (zh) 按键式真空气垫容器
CN207544581U (zh) 一种气垫粉盒
KR101763405B1 (ko) 액체용기의 액체 펌핑장치
CN216059533U (zh) 化妆品容器
CN215347427U (zh) 一种化妆品容器
CN214825630U (zh) 乳液双料出液容器
CN212387724U (zh) 打气机构
CN209939380U (zh) 一种具有打气出液的容器
CN111547387B (zh) 一种喷瓶
CN209956600U (zh) 一种快速补气的打气盖及其容器
CN211845615U (zh) 真空保鲜杯
KR20230028645A (ko) 듀오믹스 기능을 가지는 화장품 용기용 캡
CN215958743U (zh) 一种扁壶
CN217338134U (zh) 一种水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