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6175U -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6175U
CN216086175U CN202120852782.7U CN202120852782U CN216086175U CN 216086175 U CN216086175 U CN 216086175U CN 202120852782 U CN202120852782 U CN 202120852782U CN 216086175 U CN216086175 U CN 216086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nversion
assembly
conversion assembly
electrode
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27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27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6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6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6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充电装置包括:壳体、能量转换组件、磁性组件以及电池组件;壳体设有滑槽;能量转换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于滑槽的侧壁,第二磁性件设于能量转换组件的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以形成排斥力;电池组件设于壳体且与能量转换组件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能量转换组件从壳体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中。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装置产品能够利用新能源,具体是将新能源转换成电能进行使用,以替代传统能源。具体地,通过增加能量转换结构将新能源转换成电能。为了避免能量转换结构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损坏,能量转换结构可以收纳于充电装置中,将能量转换结构相对所设置的开口移动即可收纳能量转换结构,导致能量转换结构易与充电装置发生摩擦,影响能量转换结构的收纳过程。可见,传统能量转换结构的收纳设计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能量转换结构的收纳过程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方便能量转换组件从壳体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壳体,设有滑槽;能量转换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于滑槽的侧壁,第二磁性件设于能量转换组件的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以形成排斥力;电池组件,设于壳体且与能量转换组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槽口和槽底,槽口连通至外部;第一磁性件位于槽口和槽底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位于滑槽的中部位置,第二磁性件位于能量转换组件与滑槽形成滑动连接的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组件包括能量转换件和滑轨件,滑轨件与滑槽滑动连接,能量转换件转动与滑轨件的朝向滑槽的槽口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磁性件设于滑轨件的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件和滑轨件中的一者设有旋转轴,另一者设有旋转孔,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旋转孔中;旋转轴和旋转孔之间设有阻尼件,旋转轴和旋转孔挤压阻尼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电路板以及电量传送组件,电路板安装于壳体,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安装在能量转换组件上,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安装在滑槽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在能量转换组件处于伸出状态下,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量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于能量转换组件作为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分别设于滑槽的侧壁作为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弹簧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线,导线穿设于旋转轴和旋转孔中,导线的一端连接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能量转换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组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能量转换组件靠近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二磁性件;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槽口和槽底,槽口连通至外部;滑槽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磁性件,设有第一磁性件的两侧壁的相对方向垂直于槽底和槽口的相对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槽和能量转换组件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块,另一者设有沿能量转换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限位块嵌入于限位槽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具有外壳以及装设在外壳内的控制模块,充电装置装设在外壳中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能量转换组件可移动地设于壳体的滑槽,能量转换组件能够相对滑槽伸出或收回。如此一来,当能量转换组件收回壳体时,能够保护能量转换组件,避免能量转换组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损坏,而当能量转换组件伸出壳体时,能量转换组件能够正常工作。
并且,第一磁性件设于滑槽的侧壁,第二磁性件设于能量转换组件的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由于磁力具有同性相斥的特性,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形成排斥力,以在第二磁性件随能量转换组件伸出或收回的动作而靠近第一磁性件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驱使能量转换组件伸出或收回,能够方便地完成能量转换组件从壳体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中的动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壳体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能量转换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能量转换组件沿B-B方向剖面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能量转换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充电原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能量转换结构的收纳过程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壳体、能量转换组件、电池组件以及磁性组件;壳体设有滑槽;能量转换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能量转换组件能够相对滑槽伸出或收回;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于滑槽的侧壁,第二磁性件设于能量转换组件的朝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以形成排斥力;电池组件设于壳体且与能量转换组件电连接。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0、能量转换组件20、电池组件30以及磁性组件40。壳体10为实现充电装置功能的基本元件,用于容纳以及承载充电装置的其他组成部分。能量转换组件20用于将目标能量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输入至充电装置的电池组件30,以对电池组件30进行充电。例如,能量转换组件20可以是太阳能板等,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输入至电池组件30。
充电装置的壳体10设有滑槽11,能量转换组件20可移动地设置于滑槽11,能量转换组件20与滑槽11滑动连接,即滑槽11为能量转换组件20的移动空间,以当能量转换组件20受到拉力或推力时,能够相对滑槽11伸出或收回,在无需使用时能量转换组件20能够收回壳体10,以避免能量转换组件20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损坏,并且还能够减小充电装置的体积,改善充电装置的便携性。电池组件30设于壳体10且与能量转换组件20电连接,以在需要通过能量转换组件20向充电装置充电时,能量转换组件20能够将目标能量转换为电能,以对电池组件30进行充电,电池组件30能够存储电能,以向外部电子设备供电。
磁性组件40包括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第一磁性件41设于滑槽11的侧壁,第二磁性件42设于能量转换组件20的朝向第一磁性件41的一端,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顾名思义,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具有磁性。
由于磁力具有同性相斥的特性,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形成排斥力,第二磁性件42能够随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或收回的动作而靠近第一磁性件41时,彼此之间存在着排斥力,以通过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排斥力驱使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或收回,从而方便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10中。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充电装置在需要使用能量转换组件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时,可以将能量转换组件从壳体内拉出,能量转换组件能够将目标能量转换成电能,以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在无需使用能量转换组件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时,可以将能量转换组件收回壳体,从而减小充电装置的体积,与此同时,在遭遇恶劣天气(如冰雹、沙尘暴等)时可以将能量转换组件收回壳体,避免能量转换组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损坏,以保护能量转换组件,而当能量转换组件伸出壳体时,能量转换组件能够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利用磁力同性相斥的特征,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以形成排斥力的设计,能够在第二磁性件随能量转换组件伸出或收回的动作而靠近第一磁性件时,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驱使能量转换组件伸出或收回,以便于完成能量转换组件从壳体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中的动作。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41位于滑槽11的中部位置,第二磁性件42位于能量转换组件20与滑槽11滑动连接的部位,从而在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以及伸出的过程中,能量转换组件20均能够受到排斥力驱使其收回或伸出,以便于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或收回于壳体10。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第一磁性件41与第二磁性件42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具体可以表现为:
第一磁性件41朝向能量转换组件20的端部M的磁性与第二磁性件42朝向滑槽11侧壁的端部N的磁性相同,以在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形成排斥力,以便于完成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10中的动作。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组件20具有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相对设置,其中,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的相对方向X垂直于能量转换组件20的移动方向Y。
其中,滑槽11具有相对设置的槽口111和槽底112,槽口111连通至外部;滑槽11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磁性件41,设有第一磁性件41的两侧壁的相对方向垂直于槽口111和槽底112的相对方向,也可以说是滑槽11靠近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的侧壁分别设有第一磁性件41,能量转换组件20靠近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的端部P分别设有第二磁性件42。也就是说,在滑槽11相对的两侧同时分布第一磁性件41,在能量转换组件20的相对两侧同时分布第二磁性件42,以使得在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或收回的过程中,能量转换组件20的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受力均匀,避免能量转换组件20偏向壳体10某一侧,方便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10中。
进一步地,当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于壳体10时,能量转换组件20和电池组件30沿预设方向Z依次设置,其中,预设方向Z垂直于能量转换组件20的移动方向Y,预设方向Z可以是壳体10的高度方向H,以使得充电装置结构更为紧凑,减小充电装置的体积。
可选地,如图2中所展示的,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的相对方向X可以垂直于预设方向Z。也就是说,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的相对方向X垂直于预设方向Z,且垂直于能量转换组件20的移动方向Y,从而避免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占用壳体10高度方向H的空间,以进一步使得充电装置结构更为紧凑,节省充电装置的内部空间。
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侧α和第二侧β的相对方向X也可以是壳体10的高度方向H或是其他的相对方向(图未示),在此不做限定。
再进一步地,位于第一侧α的第一磁性件41的端部M,与位于第二侧β的第一磁性件41的端部M的磁性形同,与之相应地,位于第一侧α的第二磁性件42的端部N,与位于第二侧β的第二磁性件42的端部N的磁性形同,从而在充电装置的装配过程中,无需特意区分能量转换组件20的装配方向,进而提高充电装置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可以是磁铁等,由于磁力具有同性相斥的特性,可以利用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排斥力,使得能量转换组件20具有相对滑槽11移动的趋势,同时能量转换组件20受力均匀,能够避免能量转换组件20单边偏斜,从而方便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10中。
请参阅图2、图3至图6,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壳体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能量转换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能量转换组件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滑槽11和能量转换组件20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块51,另一者设有沿能量转换组件20的移动方向Y(如图2中所示)延伸的限位槽52,限位块51嵌入于限位槽52中,限位块51能够随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或收回的动作而沿限位槽52移动,其中,当限位块51抵接限位槽52的端部Q时能够限制限位块51进一步移动,以限制能量转换组件20相对壳体10的移动范围,防止能量转换组件20进一步相对壳体10移动,从而避免能量转换组件20与壳体10脱离而需要重新装配,进而提高充电装置的可靠性。
可选地,可以是滑槽11设有限位块51,能量转换组件20设有限位槽52;亦或是滑槽11设有限位槽52,能量转换组件20设有限位块51,在此不做限定。并且,限位槽52与限位块51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4和图6中所展示的,滑槽11设有限位槽52,能量转换组件20设有限位块51,在能量转换组件20相对壳体10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块51嵌入限位槽52中且相对限位槽52移动。
请继续参阅图2。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滑槽11具有相对设置的槽口111和槽底112,槽口111连通至外部的实施方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41位于槽口111和槽底112之间。
具体地,在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壳体10的移动过程中,当第二磁性件42随能量转换组件20移动至槽口111和第一磁性件41之间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排斥力能够驱使能量转换组件20朝向外部移动,以将能量转换组件20推出壳体;在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壳体10的移动过程中,当第二磁性件42随能量转换组件20移动至第一磁性件41和槽底112之间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排斥力能够驱使能量转换组件20朝向槽底112移动,以将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壳体10。
以下结合图7至图9具体阐述能量转换组件20的移动过程;其中,图7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展示的,此时充电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即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于壳体10中,能量转换组件20处于未伸出状态;当需要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时,将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内拉出,第二磁性件42随能量转换组件20移动至与第一磁性件41相对,此时充电装置处于如图8中所展示的第二状态,能量转换组件20处于半伸出状态;而当能量转换组件20继续从壳体10中伸出时,第二磁性件42随能量转换组件20移动而相对第一磁性件41更靠近壳体10外部,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排斥力F驱使能量转换组件20继续从壳体10中伸出,直至能量转换组件20完全伸出,即如图9所展示的充电装置处于第三状态,即能量转换组件20处于伸出状态,此时能量转换组件20能够正常工作,以将目标能量转换成电能,进而对电池组件30(如图2中所示)充电。
同理,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于壳体10中的过程为上述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过程的逆过程。具体地,当需要收回能量转换组件20时,充电装置则由第三状态变为第二状态,进而变为第一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组件20包括能量转换件21和滑轨件22,滑轨件22与滑槽11滑动连接,能量转换组件20与滑轨件22的朝向能量转换件21的一端转动连接,即当能量转换组件20处于未伸出状态(如图7所示)或半伸出状态(如图8所示)时,能量转换组件20与滑轨件22朝向滑槽11的槽口11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磁性件42设于滑轨件22的朝向第一磁性件41的一端。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第一磁性件41设于滑槽11的槽口111和槽底112之间,从而在能量转换组件20相对壳体10移动,且第二磁性件42靠近第一磁性件41时,第一磁性件41和第二磁性件42之间的排斥力能够驱使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或收回,以方便能量转换组件20从壳体10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10中。
请参阅图2、图9、图10以及图11,图10是图5所示能量转换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充电原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电路板60以及电量传送组件,电路板60安装于壳体10,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安装在能量转换组件20上,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安装在滑槽11内并与电路板60电连接,在能量转换组件20处于伸出状态下,即上述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处于第三状态(如图9中所示)时,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与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通,从而能量转换组件20工作时,其将目标能量转换为电能时,能够将电能通过电路板60传输至电池组件30,电池组件30存储该部分电能并向外部电子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电量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71、第二电极72(如图10中所示)、第三电极73以及第四电极74,第一电极71和第二电极72分别设于能量转换组件20作为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第三电极73和第四电极74分别设于滑槽11的侧壁作为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
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线80,导线80的一端连接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能量转换件21,使得能量转换组件20、电路板60以及电池组件30之间的通路导通。
具体地,第一电极71选择性地与第三电极73电连接,第一电极71能够随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的动作而与第三电极73电连接,或随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的动作而与第三电极73断开连接,第一电极71通过导线80连接至能量转换件21的正极,第三电极73通过电路板60连接至电池组件30的正极,第二电极72选择性地与第四电极74电连接,第二电极72能够随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的动作而与第四电极74电连接,或随能量转换组件20收回的动作而与第四电极74断开连接,第二电极72通过导线80连接至能量转换件21的负极,第四电极74通过电路板60连接至电池组件30的负极。
具体地,当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壳体10时,第一电极71与能量转换组件20的正极以及第三电极73电连接,电路板60与第三电极73以及第四电极74连接,第四电极74还与第二电极72电连接,第二电极72与能量转换组件20的负极连接,以使得能量转换组件20与电路板60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并且,电路板60与电池组件30的正极以及负极连接,使得电路板60与电池组件30形成闭合回路,能量转换装置、电路板60以及电池组件30之间导通,从而在能量转换组件20将目标能量转换成电能时,电能通过能量转换组件20、电路板60以及电池组件30之间的闭合回路输入至电池组件30,以实现能量转换组件20对电池组件30进行充电。
再进一步地,第三电极73和第四电极74均相对第一磁性件41更靠近壳体10的外部,以在能量转换件21从滑槽11伸出后,第一电极71与第三电极73电连接,第二电极72与第四电极74电连接,即在能量转换组件20伸出(如图9中所示的充电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能量转换组件20、电路板60以及电池组件30之间能够导通,以实现对电池组件30进行充电。
可选地,第一电极71和第二电极72可以均为弹簧针(Pogo Pin)等,在使用过程中弹簧针的电极具有朝向外部运动的趋势。在能量转换组件20的第一电极71抵于第三电极73且第二电极72抵于第四电极74时,第一电极71具有朝向第三电极73运动的趋势,第二电极72具有朝向第四电极74运动的趋势,使得第一电极71和第三电极73紧密接触,且第二电极72与第四电极74紧密接触,此时接触阻抗满足电路需要,有利于稳定地对电池组件30进行充电。并在断开能量转换组件20与电路板60以及电池组件30的连接时,第一电极71能够朝向远离第三电极73的方向移动,第二电极72朝向远离第四电极74的方向移动,以便于移动能量转换组件20。
请继续参阅图2、图5、图6以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件21和滑轨件22中的一者设有旋转轴23,另一者设有旋转孔24,旋转轴23穿设于旋转孔24中,且能够在旋转孔24中转动,从而能够在能量转换件21伸出后,能够根据实际的环境调整能量转换件21的角度(如图12中所示),以改善能量转换组件20的能量转换效率。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线80可以穿设于旋转轴23和旋转孔24,以保护导线80。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普遍性、无害性、巨大性以及长久性,在人类活动中使用太阳能的频率越来越高,太阳能已经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太阳能在诸多方面已经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尤其在电子产品中,越来越多的产品引入太阳能作为供电来源。
因此,以能量转换组件20为太阳能组件为例,当能量转换件21伸出后,可以根据当前太阳所处位置转动能量转换件21,以将能量转换件21转动至能够更好地接收太阳光照的角度,从而改善能量转换组件20的能量转换效率。
其中,图6和图10中所展示的是,能量转换件21设有旋转轴23,滑轨件22设有旋转孔24的实施方式。当然,在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能量转换件21设有旋转孔24,滑轨件22设有旋转轴23,在此就不再另附图展示。
进一步地,旋转轴23和旋转孔24之间设有阻尼件25,旋转轴23和旋转孔24挤压阻尼件25,旋转轴23、旋转孔24以及阻尼件25之间过盈配合,阻尼件25能够提供阻尼力以阻碍旋转轴23在旋转孔24中转动,从而能量转换件21能够相对滑轨件22固定于不同角度。
可选地,阻尼件25可以是硅胶圈等,阻尼件25设于旋转轴23和旋转孔24之间,且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在旋转轴23相对旋转孔24转动时,旋转轴23、旋转孔24以及阻尼件25之间存在干涉量,通过旋转孔24侧壁与阻尼件25之间的摩擦产生阻尼效果,以确保能量转换件21旋转到一定角度并保持于该角度。
请参阅图1、图13以及图14,图13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所示充电装置处于第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能量转换组件20的数量为至少两组,至少两组能量转换组件20沿壳体10的高度方向H依次设置,即至少两组能量转换组件20可以层叠设置,以在充电装置整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能量转换组件20的转换面积,有效利用充电装置的高度空间以及面积尺寸,提高充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以转换得到更多的电能,满足更多设备的需求,从而提高充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并且,该至少两组能量转换组件20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实施方式。举例而言,至少两组能量转换组件20的能量转换件21可以转动并固定朝向某一角度(如图14所示)等。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充电装置91,电子设备还具有外壳92以及装设在其外壳92内的控制模块93,外壳92能够承载并保护充电装置31以及控制模块93等,控制模块93能够控制充电装置91与电子设备其他组成器件协同工作,充电装置91装设在外壳92中并与控制模块93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充电装置91的能量转换组件将目标能量转换为电能并传输至电池组件,并通过充电装置91的电池组件向电子设备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能量转换组件从壳体中伸出以及收回于壳体中,且能够避免能量转换组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损坏;并且,能够通过转动能量转换件以及增大能量转换件面积的实施方式,改善充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充分利用充电装置的高度空间以及面积尺寸,提高充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滑槽;
能量转换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
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滑槽的侧壁,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的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以形成排斥力;
电池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槽口和槽底,所述槽口连通至外部;
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槽口和所述槽底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滑槽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与所述滑槽形成滑动连接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包括能量转换件和滑轨件,所述滑轨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能量转换件与所述滑轨件的朝向所述滑槽的槽口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滑轨件的朝向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转换件和所述滑轨件中的一者设有旋转轴,另一者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旋转孔中;
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旋转孔之间设有阻尼件,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旋转孔挤压所述阻尼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电路板以及电量传送组件,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安装在所述能量转换组件上,所述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在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处于伸出状态下,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电性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量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于所述能量转换组件作为所述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设于所述滑槽的侧壁作为所述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弹簧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旋转孔中,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量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能量转换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量转换组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能量转换组件靠近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分别设有所述第二磁性件;
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槽口和槽底,所述槽口连通至外部;所述滑槽相对两侧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磁性件,设有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两所述侧壁的相对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底和所述槽口的相对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和所述能量转换组件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块,另一者设有沿所述能量转换组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嵌入于所述限位槽中。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外壳以及装设在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模块,所述充电装置装设在所述外壳中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CN202120852782.7U 2021-04-23 2021-04-23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086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2782.7U CN216086175U (zh) 2021-04-23 2021-04-23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2782.7U CN216086175U (zh) 2021-04-23 2021-04-23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6175U true CN216086175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2782.7U Active CN216086175U (zh) 2021-04-23 2021-04-23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6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0937A (zh) 一种计算机用防水防误拔插座及插头
CN216086175U (zh) 充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339098B2 (en) Battery charger with retractable contacts
CN110518741B (zh) 电子设备
CN208522704U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9651626U (zh) 线缆收纳装置和充电设备
CN208924177U (zh) 一种光伏供电装置
CN112600268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07867700U (zh) 一种自发电遥控器
CN207559665U (zh) 一种可充电的充电宝
CN213305293U (zh) 温差电池及供电电源
CN112228502A (zh) 一种智能变阻尼振动抑制及发电回收装置
CN219592225U (zh) 一种发电装置与按压式自发电充电器
CN105428924A (zh) 电动车充电仓口
WO2019104787A1 (zh) 一种多级防水压电式环境机械能量循环转换环保装置
CN115199461B (zh)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功率输出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01714773B (zh) 便携式充电方法及其充电装置
CN211183466U (zh) 一种固定式终端设备联网自动控制充电器
CN218633709U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215989432U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241833B (zh) 一种隧道机
CN220189457U (zh) 一种电动微型侧向推杆
CN111555392B (zh) 充电盒
CN109638910B (zh) 一种移动办公用便携式智慧充电装置
CN116722295B (zh) 一种通用型移动电池储能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