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5045U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5045U
CN216085045U CN202122606907.0U CN202122606907U CN216085045U CN 216085045 U CN216085045 U CN 216085045U CN 202122606907 U CN202122606907 U CN 202122606907U CN 216085045 U CN216085045 U CN 216085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ell
ribs
hous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69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彬杰
张小平
葛销明
张永强
许文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69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5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5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5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以及壳体,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电极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筋,多个第一凸筋用于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以在壳体和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电池单体的壳体可通过一体成型铸造或挤压锻造的方式形成,内表面可保持为平面形状。尽管电池单体的壳体上的第一凸筋受到的外部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局部析锂的现象,从而利于提高电池的寿命。

Description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池单体温度会升高,若不加以控制,易造成电池单体热失控,一旦热失控则引起燃烧,从而危害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电池进行散热,以提高其寿命和安全性。目前,较为常见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
相关技术中,电池中的风冷结构一旦设置不够合理,容易导致电池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有利于避免风冷结构设置不合理所导致的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以及壳体,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电极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筋,多个第一凸筋用于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以在壳体和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其壳体的外表面上有多个第一凸筋,多个第一凸筋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从而形成了冷却风道,冷却风通过冷却风道为电池单体的表面散热。电池单体的壳体可通过一体成型铸造或挤压锻造的方式形成,内表面可保持为平面形状。尽管电池单体的壳体上的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局部析锂的现象,从而保证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及提高电池单体寿命。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的面积大于第二侧壁的面积,第一凸筋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在面积较大的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一凸筋,能够增加第一凸筋的数量,提高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单个凸筋上所受到的压力,有利于改善电池单体的受力情况,避免电池单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同时,较大的散热面积可以使冷却风更好地接触电池单体表面,提高风冷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凸筋相互平行布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壳体和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冷却风道,其中,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垂直。相互平行的第一凸筋和外部隔离部件相抵,有利于使每个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大小一致,进而使均匀的压力通过壳体扩散到电池单体内部,从而有效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多个冷却风道通过第一凸筋的阻隔,冷却风通过多个冷却风道对电池单体表面进行散热,使冷却风在限定的空间内流动,以避免发生乱流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筋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段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壳体和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由第二方向转向第一方向的冷却风道,其中,第二方向为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垂直。这样设置,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壳体表面均受到了冷却风的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的一侧的多个第二凸筋,第一凸筋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支撑件设置在电极组件和壳体之间,第二凸筋位于中空结构中。在壳体和电极组件之间增加支撑件,一方面可以提高壳体的强度,另一方面,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先传递到支撑件,进而通过支撑件的大平面传递到电池单体的内部,还可有效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情况,改善电池单体局部析锂的状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绝缘膜层,绝缘膜层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层可有效保证电池单体壳体和电极组件之间绝缘。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的电池单体,电池还包括隔离部件,隔离部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壳体上的多个第一凸筋与隔离部件相抵,以在壳体和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其电池单体的壳体上有多个第一凸筋,多个第一凸筋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从而形成了冷却风道,冷却风通过冷却风道为电池单体的表面散热。电池单体的壳体可通过一体成型铸造或挤压锻造的方式形成,内表面可保持为平面形状。电池单体装配进电池后,尽管壳体上的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和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避免电池单体局部析锂的现象,从而提高电池的寿命。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部件为气凝胶隔热垫或泡棉隔热垫。隔热垫与第一凸筋相抵,共同形成冷却风道,从而对电池进行散热。同时隔热垫具有弹性,第一凸筋和隔热垫弹性接触,有利于避免壳体受到由于电池震动所引起的刚性冲击,有效改善电池单体的受力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三方向排列,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为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垂直;隔离部件为多个,隔离部件和电池单体交替排列。本实施例中,模组中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均与隔离部件相抵,使得电池单体能够稳固地被加持两个隔离部件之间,有利于避免电池单体晃动,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状况。同时,在每个电池单体两侧均形成了冷却风道,有利于增强电池的散热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
本申请提出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其中的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外表面上设计出多条凸筋,然后将电池单体的凸筋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利用外部隔离部件和电池单体外壳的凸筋构造出冷却风道。在这种结构的电池单体中,由于电池单体壳体外表面的凸筋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内部扩散,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池单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电池单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的电池单体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设备为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电池;100-电池单体;110-电极组件;120-壳体;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01-容纳腔;1202-第一凸筋;1203-第一部段;1204-第二部段;1205-圆弧段;1206-进风口;1207-出风口;1208-中空结构;130-隔离部件;140-冷却风道;150-支撑件;151-支撑板;1511-第二凸筋;160-绝缘层膜;170-绝缘层;200-控制器;300-马达;10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在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目前,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当电池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池单体温度会升高,若不加以控制,易造成电池单体热失控,一旦热失控则引起燃烧,从而危害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电池进行散热,以提高其寿命和安全性。目前,较为常见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
在一些使用风冷散热的电池中,其内部包括有风冷板,风冷板上设置有多个凸筋,风冷板直接和电池单体相抵,从而在风冷板和电池单体的表面之间构造出冷却风道,由此实现对电池的风冷散热。本发明人注意到,由于风冷板的凸筋和电池单体刚性相抵,电池单体在与风冷板的凸筋接触的位置受力较大,易导致电池单体外部受力不均,从而容易导致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被挤出,极化增加,进而诱发电池单体局部析锂。
为了缓解电池中电池单体因受力不均而易于引起局部析锂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在设计上将模组内风冷板的凸筋结构集成在电池单体壳体上。由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壳体内部容纳有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外表面上设计出多条凸筋,然后将电池单体的凸筋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利用外部隔离部件和电池单体外壳的凸筋构造出冷却风道,从而实现对电池的风冷散热。
在这种结构的电池单体中,由于电池单体壳体外表面的凸筋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内部扩散,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局部析锂的现象。
电池单体壳体的制造工艺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一体成型铸造形成,或者挤压锻造工艺形成。
由这种电池单体所构成的电池,已经不需要多余的风冷板来完成风冷散热的任务,因此能减少电池的内部零件,从而提高电池内的电池单体数量,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单体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等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避免电池单体局部析锂的现象,从而提高电池单体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在电池中,电池单体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通过外部隔离部件互相分隔。电池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还可以包括箱体、线束隔离板组件等,线束隔离板组件用于实现电池中的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串并联连接、电信号连接、导气、排气等功能,箱体用于为多个电池单体提供容纳空间。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单体100。如图1、图2所示,电池单体100包括电极组件110和壳体120,壳体12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201,电极组件110设置在容纳腔1201中,在壳体120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筋1202,多个第一凸筋1202用于与外部隔离部件130相抵,以在壳体120和隔离部件130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140。
电池单体100是指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壳体120是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10以形成电池单体100的部件,壳体120内还包含电解液以及其他部结构。壳体120的材质可以是多种,例如铁壳、铝壳、不锈钢壳等,优选地,壳体120可以是导热性良好、具有足够强度的铁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电极组件110是电池单体10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壳体120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极组件110。电极组件110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极组件110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的同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在电池单体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连接电极端子以形成电流回路。
电池单体100的壳体120可以通过一体成型铸造或挤压锻造的方式形成,内表面可保持为平面形状。第一凸筋1202是指形成于壳体120的外表面上的并且向背离壳体120内部的方向凸起的结构。壳体120上的第一凸筋1202和外部隔离部件130相抵,相邻两个第一凸筋1202和隔离部件130共同形成了沿凸筋长度方向上的冷却风道,第一凸筋1202的宽度、长度和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变化,以保证和隔离部件130有足够的接触面积。
隔离部件130是指可以与壳体120上的第一凸筋1202贴合的零件,可以是电池内的某一零件,例如挡板、隔热垫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100,其壳体120的外表面上有多个第一凸筋1202,多个第一凸筋1202与外部隔离部件130相抵,从而形成了冷却风道140,冷却风通过冷却风道140为电池单体100的表面散热。尽管电池单体100的壳体120上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1202和壳体1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120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100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析锂的现象,从而保证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及提高电池单体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2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22,其中,第一侧壁121的面积大于第二侧壁122的面积,第一凸筋1202设置在第一侧壁121的外表面上。
壳体120可以是方形体结构,包括四个侧面,其中,第一侧壁121是指四个侧面中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第二侧壁122是指四个侧面中面积较小的两个侧面。
在第一侧壁121上设置第一凸筋1202,能够增加第一凸筋1202和隔离部件130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单个第一凸筋1202上所受到的压力,有利于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同时,也形成了较大的散热面积,有利于使冷却风更好地接触电池单体100的表面,提高风冷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多个第一凸筋1202相互平行布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壳体120和隔离部件130之间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冷却风道140,其中,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100的高度方向垂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筋1202相互平行地分布在电池单体100的壳体120上,冷却风道140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1206和出风口1207。
多个第一凸筋1202相互平行布置是指第一凸筋1202为直条状态,并且第一凸筋1202间互相平行,冷却风道140的两端指的是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上的首尾两侧,流经冷却风道140的冷却风的方向可以是从首侧到尾侧,也可以相反。
相互平行的第一凸筋1202和外部隔离部件130相抵,有利于使每个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大小一致,进而使均匀的压力通过壳体120的内表面扩散到电池单体100的内部,从而进一步减少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情况。
冷却风通过多个冷却风道140对电池单体100进行散热,使冷却风在限定的空间内流动,以避免发生乱流的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凸筋1202包括第一部段1203和第二部段1204,第一部段120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段1204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壳体120和隔离部件130之间限定出由第二方向转向第一方向的冷却风道140,其中,第二方向为电池单体100的高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100的高度方向垂直。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筋1202包括第一部段1203和第二部段1204,第一部段1203由电池单体100的底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段1204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部段1204和第一部段1203通过圆弧段1205连接。第一部段1203的端口为冷却风的进风口1206,第二部段1204的端口为冷却风的出风口1207。
第一凸筋1202可以是由第二方向转向第一方向的曲线条状,多个第一凸筋1202的第二方向上的各个第一部段1203可以相互平行,多个第一凸筋1202的第一方向上的各个第二部段1204可以相互平行。
冷却风通过电池单体100底部的进风口1206进入,进而扩散到电池单体100的表面对其散热,最后通过电池单体100上的出风口1207流出。这样,电池单体100的底部和侧面均受到了冷却风的散热,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电池单体100还包括支撑件150,支撑件150包括支撑板151和设置在支撑板151的一侧的多个第二凸筋1511,第一凸筋120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1208,支撑件150设置在电极组件110和壳体120之间,第二凸筋1511位于中空结构1208中。
支撑件150是指用于提高壳体强度的零件,支撑件可以是导热性良好、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铁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第二凸筋1511是指可与第一凸筋1202的中空结构1208相适配的筋条,这样,支撑件150就可以通过第二凸筋1511很好地贴合在壳体120的内表面。
在壳体120和电极组件100之间增加支撑件150,一方面可以提高壳体120的强度,另一方面,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先传递到支撑件150,进而通过支撑件150的大平面传递到电池单体100的内部,有效减少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情况,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析锂的状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电池单体100还包括绝缘膜层160,绝缘膜层160包覆电极组件110。
绝缘膜层160为由绝缘材料制备而成的膜层结构,例如,绝缘膜层160可以是一种聚酯薄膜,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绝缘膜层160可有效保证壳体120和电极组件110之间绝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在壳体120的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层170。
绝缘层170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壳体120外表面喷绝缘漆,或者在壳体120的外表面使用一种受温度变化会形变的绝缘膜。
绝缘层170可有效保证电池单体100之间的绝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100,包括:电极组件110;以及壳体120,壳体12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201,电极组件110设置在容纳腔1201中,在壳体的相对的两个大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凸筋1202,这样有利于提高接触面积,减少单个凸筋受到的压力,有利于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同时也使每个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大小一致,第一凸筋1202为直线条状,两个外表面上的第一凸筋1202均与外部隔离部件130相抵,以在壳体120和隔离部件130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140。这样设置,在电池单体100的两侧均形成冷却通道140,冷却风通过两侧的冷却风道140为同一个电池单体100的表面散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电池单体100,尽管壳体120上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1202和壳体1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120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100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析锂的现象,从而保证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及提高电池单体寿命。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10,如图8所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的电池单体100,电池10还包括隔离部件130,隔离部件13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00之间,壳体120上的多个第一凸筋1202与隔离部件130相抵,以在壳体120和隔离部件130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140。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10,其电池单体100的壳体120上有多个第一凸筋1202,多个第一凸筋1202与外部隔离部件130相抵,从而形成了冷却风道140,冷却风通过冷却风道140为电池单体100的表面散热。
电池单体100的壳体120可通过一体成型铸造或挤压锻造的方式形成,内表面可保持为平面形状。电池单体100装配进电池10后,尽管壳体120上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1202和壳体1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120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100的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10中的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析锂的状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隔离部件130为气凝胶隔热垫131。
气凝胶隔热垫131具有弹性,气凝胶隔热垫131可以隔绝电池单体100的热量向其他电池单体100扩散,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气凝胶隔热垫131与第一凸筋1202相抵,共同形成冷却风道140,从而对电池10进行散热。第一凸筋1202和气凝胶隔热垫131弹性接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壳体120受到由于电池10外部震动所引起的刚性冲击,有效改善电池单体100的受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壳体120外包覆的绝缘层170因刚性接触、模组10外部震动而磨损,有效保证电池单体100间的绝缘。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隔离部件130也可为泡棉隔热垫或其它的隔离零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并参照图3,多个电池单体100沿第三方向排列,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为电池单体100的高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电池单体100的高度方向垂直;隔离部件130为多个,隔离部件130和电池单体100交替排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10中每个电池单体100的两端均与隔离部件130相抵。
电池单体100的两端是指设置有第一凸筋1202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以使第一凸筋1202均与隔离部件130相抵。
这样设置,电池单体100能够稳固地被加持两个隔离部件130之间,有利于避免电池单体100晃动,减少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状况。同时,在每个电池单体100两侧均形成了冷却风道140,有利于提高电池1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图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10,包括多个如图1、图2所示的电池单体100,电池10还包括隔离部件气凝胶隔热垫131,第一凸筋1202和气凝胶隔热垫131弹性接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壳体120受到由于电池10外部震动所引起的刚性冲击,有效改善电池单体100的受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壳体120外包覆的绝缘层170因刚性接触、模组10外部震动而磨损,有效保证电池单体100间的绝缘。气凝胶隔热垫13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00之间,多个电池单体100和气凝胶隔热垫131间隔交替分布。这样,电池单体100就能够稳固地被加持两个隔离部件130之间,有利于避免电池单体100的晃动,减少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状况。每个电池单体100的壳体120两侧的第一凸筋1202与气凝胶隔热垫131相抵,以在每个电池单体两侧都形成多个冷却通道140,有利于提高电池10的散热效果。
电池单体100装配进电池10后,尽管壳体120上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较高,但是由于第一凸筋1202和壳体1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凸筋1202受到的压力可通过整个壳体120的内表面向电池单体100的内部扩散。这样,有利于减少电池10中的电池单体100受力不均的问题,有效改善电池单体100局部析锂的状况,从而保证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及提高电池单体寿命。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10。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设备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9,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电池1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组件;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筋,所述多个第一凸筋用于与外部隔离部件相抵,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面积,所述第一凸筋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筋相互平行布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冷却风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段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由所述第二方向转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冷却风道,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的多个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凸筋位于所述中空结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绝缘膜层,所述绝缘膜层包覆所述电极组件。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还包括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多个第一凸筋与所述隔离部件相抵,以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隔离部件之间限定出多个冷却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为气凝胶隔热垫或泡棉隔热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隔离部件为多个,所述隔离部件和所述电池单体交替排列。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122606907.0U 2021-10-28 2021-10-28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6085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907.0U CN216085045U (zh) 2021-10-28 2021-10-28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907.0U CN216085045U (zh) 2021-10-28 2021-10-28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5045U true CN216085045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6907.0U Active CN216085045U (zh) 2021-10-28 2021-10-28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5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246A (zh) * 2023-08-31 2023-09-29 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风冷散热系统的电池模组及飞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246A (zh) * 2023-08-31 2023-09-29 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风冷散热系统的电池模组及飞行器
CN116826246B (zh) * 2023-08-31 2023-12-05 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风冷散热系统的电池模组及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97826A (zh) 水冷板组件、水冷系统、电池及其箱体以及用电装置
CN217114537U (zh)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414916U (zh) 分隔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72007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08504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720070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251000U (zh) 下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US20240014502A1 (en)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ally powered device
CN217468578U (zh) 电池壳、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0416451B (zh) 电池容纳装置和电动车
CN218414770U (zh) 电池包及电池舱
CN216120489U (zh) 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213823U (zh) 一种隔热垫及电池
CN216389525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872163U (zh) 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6015503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0271402B (zh) 动力电池包、储能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18274808U (zh) 外壳、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9476809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448092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82301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61055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19419377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75367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818544U (zh) 线束隔离板、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