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4663U -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 Google Patents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4663U
CN216084663U CN202122231803.6U CN202122231803U CN216084663U CN 216084663 U CN216084663 U CN 216084663U CN 202122231803 U CN202122231803 U CN 202122231803U CN 216084663 U CN216084663 U CN 216084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te
interlock
interlocking
interlock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18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士帅
王东升
芦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to CN2021222318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4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4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4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锁系统,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联锁系统包括:安装板;旋转板,能够绕第一旋转轴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枢转,并设置有压板和挡板;联锁板,能够绕第二旋转轴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枢转,并设置有:用于与压板配合的压板配合部和用于与挡板配合的挡板配合部;驱动构件,设置为通过旋转板驱动联锁板从第一状态沿第一方向枢转到第二状态;弹性复位构件,连接在安装板与联锁板之间,并被设置为:在联锁板从第一状态枢转到第二状态时储存能量,且在驱动构件释放旋转板时,驱动联锁板从第二状态沿第二方向复位枢转到第一状态,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环网柜,其包括这种联锁系统。

Description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锁系统和一种环网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供电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深入,电力部标准对此有严格明确的规定。目前在需要将环网柜的电缆室门移开以进行检修等操作时,环网柜功能不带电机机构的操作顺序是:在主开关分闸后,接地开关合闸,即接地开关的接地触头与接地操作孔接合,然后可以打开电缆室门。然而在打开电缆室门之后,如果没有任何装置将接地操作孔堵住,则接地操作孔可因为误操作或无意操作等进行分闸操作,即接地触头从接地操作孔分离,从而造成接地不连续性,危及运维人员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现在,国网投标时,不允许有这种误操作风险存在。
在现有技术中,环网柜操作机构与电缆室门的联锁,一般采用拉绳联锁设计或者机械钣金连接的联锁设计。然而,对于拉绳联锁设计,由于拉绳调整的裕度比较小,使得安装在尺寸偏差较大的柜体上时联锁功能失效或效果不佳。对于纯机械连接的联锁设计,通常由于柜门位置和操作机构孔之间空间距离较远,要实现联锁正常运动,就需要较多的金属钣金件和加工件的组装,因此运动传递环节较多,传动精度要求和空间限制会更高,同时零件数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整体产品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灵活可调、空间链路短、设计简单且通用性程度高的联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联锁系统,所述联锁系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所述联锁系统包括:
安装板,
旋转板,能够绕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枢转,并设置有压板和挡板,
联锁板,能够绕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枢转,并设置有:
用于与所述压板配合的压板配合部,
用于与所述挡板配合的挡板配合部,
驱动构件,设置为通过所述旋转板驱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沿第一方向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
弹性复位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联锁板之间,并被设置为:
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储存能量;
在所述驱动构件释放所述旋转板时,驱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二状态沿第二方向复位枢转到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联锁系统还可以包括以下进一步扩展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联锁系统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旋转板枢转,使得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压板驱动所述联锁板的所述压板配合部,从而使得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压板被构造为阻挡所述压板配合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联锁系统从所述第二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驱动构件释放所述旋转板;
所述联锁板在复位枢转时,所述压板配合板抵接并促动所述压板,以使所述旋转板复位枢转到所述第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旋转板的所述挡板阻挡所述联锁板的所述挡板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配合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正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柔性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
第一销,所述旋转板绕所述第一销枢转;和/或
第二销,所述联锁板绕所述第二销枢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构造为在所述旋转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所述旋转板的枢转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平行设置,所述旋转板还包括横向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挡板设置的侧壁,在所述侧壁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下端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止挡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压板止挡部,所述压板止挡部被构造为与所述压板配合,以在所述旋转板从所述第二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一状态时限定所述旋转板的枢转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构造为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所述联锁板的枢转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构造为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所述联锁板的枢转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平行设置,所述旋转板还包括横向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挡板设置的侧壁,在所述侧壁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下端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止挡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锁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鸟嘴状部,所述压板配合部和所述挡板配合部设置在所述鸟嘴状部的两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配合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锁板还包括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设置的安装突片,所述弹性复位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突片与所述压板止挡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锁系统用于对环网柜的柜门和接地刀操作孔进行联锁,所述第一状态是锁止所述接地刀操作孔的锁止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解锁所述接地刀操作孔的解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锁板还包括锁止部,在所述联锁板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部覆盖所述接地刀操作孔,在所述联锁板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部不覆盖所述接地刀操作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环网柜,其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联锁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环网柜可以包括以下进一步发展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是固定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中的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与所述环网柜的柜门连接的缆线,所述柜门关闭时,所述缆线张紧并对所述旋转板产生驱动力,所述柜门打开时,所述缆线放松并释放所述旋转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网柜是中压环网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环网柜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以平面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系统处于第一状态;
图3以平面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系统处于第二状态;
图4以立体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系统处于第二状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系统的旋转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a和6b从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系统的联锁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环网柜
10 联锁系统
20 接地刀操作孔
100 安装板
110 第一销
120 第二销
130 第一止挡部
140 第二止挡部
150 主板
190 压板止挡部
200 旋转板
210 压板
220 挡板
230 侧壁
231 侧壁中的通孔
232 侧壁的下端
300 联锁板
310 压板配合部
320 挡板配合部
330 主体部
340 锁止部
350 联锁板的通孔
380 鸟嘴状部
390 安装突片
400 驱动装置410缆线
411 缆线的端部
500 弹性复位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联锁系统和环网柜。为使本实用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结合附图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定义,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具有”、等在本文中用于指定所述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
另外,即使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的术语可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并且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并且类似地,第二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一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联锁系统10,该联锁系统10例如可以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地用于环网柜1的柜门(未示出)和接地刀操作孔20的联锁。根据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联锁系统10可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联锁系统10可以通过其部件之间的运动传递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所提出的联锁系统10的部件可以包括安装板100、旋转板200、联锁板300、驱动装置400和弹性复位构件500。其中,安装板100例如可用于支撑其他部件;旋转板200可以绕第一旋转轴在上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枢转,例如旋转板可以绕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0上的第一销110进行这种枢转,且旋转板200可以设置有压板210和挡板220;联锁板300则可以绕第二旋转轴在上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枢转,例如联锁板300可以经由其中的通孔350绕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0上的第二销120进行枢转运动,且联锁板300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旋转板200的压板210配合的压板配合部310以及用于与旋转板200的挡板220配合的挡板配合部320;驱动构件400设置为可以驱动旋转板200枢转并通过旋转板200来驱动联锁板300从第一状态沿第一方向(例如可以是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到第二状态;弹性复位构件500,例如为弹簧,则连接在安装板100与联锁板300之间,并且该弹性复位构件500可以被设置成在联锁板300从第一状态枢转到第二状态时存储能量,并在驱动构件400释放旋转板200时,释放所存储的能量以驱动联锁板300从第二状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复位枢转到第一状态。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和6b所示,联锁板300可以包括主体部330,且可以包括相对于主体部330突出设置的安装突片390,弹性复位构件500则可以连接在安装突片390与固定板100之间。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可以如下设置:在联锁系统10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时,首先是驱动构件400驱动旋转板200枢转,例如在图中驱动旋转板200绕固定到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0(在图7中更清楚地示出)上的第一销110顺时针枢转,使得旋转板200的压板210能够抵接并驱动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由此旋转板200带动联锁板300从第一状态沿第一方向枢转到第二状态。例如,如图6a-6b更加清楚地示出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压板配合部310可以设置为相对于主体部330突出,更具体地是突片的形式,从而使得有利于动力从旋转板200的压板210有效传递至联锁板300。
更加具体地,如图1和3-4所示,旋转板200的压板210还可以构造为在第二状态中为阻挡压板配合部310并因此阻挡联锁板300沿第二方向枢转,即阻挡联锁板300沿第二方向返回到第一状态。也就是说,即便这时对联锁板300施加沿第二方向的外力,联锁板300也将由于压板210的阻挡而不能沿第二方向枢转。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构件400被设置为在第二状态中,始终对旋转板200施加保持力以将旋转板200保持不动,且因此旋转板200的压板210也不能移动,不能移动的压板210则可以实现对压板配合部310以及因此联锁板300的阻挡,使得联锁板300不能沿第二方向返回第一状态,即,将联锁板300也保持在第二状态中。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a-6b所述,联锁板300的主体部330可以设置有鸟嘴状部380,挡板配合部320和呈突片形式的压板配合部310则可以设置在鸟嘴状部380的两侧上,这样可以以紧凑的结构实现联锁板300的功能。
在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可以如下设置:在联锁系统10从第二状态转换到第一状态时,驱动构件400释放旋转板200,即这时驱动构件400将不再对旋转板200产生任何作用。这时,旋转板200不再受驱动构件400的束缚,使得旋转板200的压板210不能再对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产生任何阻挡作用,这时复位弹性构件500所释放的能量将促动联锁板300沿第二方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朝向第一状态枢转,在该过程中,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将抵接旋转板200的压板210,并对压板210施加促动力,使得压板210并因此使得旋转板200枢转(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使旋转板200复位枢转回第一状态。
更加具体地,如图2所示,旋转板200的挡板220被构造为在第一状态中阻挡联锁板300的挡板配合部320沿第一方向枢转,并因此阻挡联锁板300沿第一方向枢转到第二状态,即这时即便对联锁板300施加沿第一方向的外力,联锁板300由于挡板220的阻挡也不能沿第一方向枢转。如图2所示,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为,在第一状态中,旋转板200的挡板220与联锁板300的挡板配合部32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与第一旋转轴正交,这使得例如在对联锁板300施加外力时,从联锁板300经由挡板配合部320传递到旋转板200的挡板220的力不存在沿旋转板200的枢转方向(图中更具体地为顺时针方向)的分量,因此,联锁板300和旋转板200在枢转方面被锁定。由此,在第一状态中实现联锁板300与旋转板200的互锁。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4和7所示,还可以在安装板100上固定地设置第一止挡部130,该第一止挡部130例如相对于安装板100的主板150呈突片的形式,该第一止挡部130构造为在旋转板200从第一状态枢转到第二状态时限定旋转板200的枢转行程。换言之,在旋转板200从第一状态枢转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当旋转板200抵接该第一止挡部130时,旋转板200将因为受第一止挡部130的止挡而终止枢转。如图所示,第一止挡部130可以位于旋转板200的下方。如图5更加清楚地示出的,旋转板20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为其压板210与挡板220彼此平行,旋转板200还可以包括横向于压板210和挡板220设置的侧壁230,在图中的实施方式中更具体地为两个侧壁230,例如两个彼此平行的侧壁230,且还可以在侧壁230中设置有通孔231,如上述可以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0上的第一销110穿过该通孔231,以使得旋转板200可以套设在第一销110上,从而允许旋转板200绕其旋转轴的枢转。在这种情况下,旋转板200还可以构造为通过其侧壁230的下端232与第一止挡部130配合,以实现止挡作用。
此外,更加具体地,如图1-4和7所示,安装板100上还固定设置有压板止挡部190,该压板止挡部190被构造为与旋转板200的压板210配合,以在旋转板200从第二状态枢转到第一状态时限定旋转板200的枢转行程。如图所示,该压板止挡部190可以构造为相对于固定板100的主板130突出的突片。由此,在旋转板200从第二状态枢转到第一状态的过程中,当旋转板200通过其压板210抵接该压板止挡部190时,旋转板200将因为受压板止挡部190的止挡而终止枢转。如图所示,压板止挡部190可以位于旋转板200的上方。此外,在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6b和7所示,例如弹簧的弹性复位构件500可以连接在固定板100的压板止挡部190与联锁板300的安装突片390之间。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4和7所示,还可以在安装板100上固定地设置有第二止挡部140,该第二止挡部140例如相对于安装板100的主板150呈突销的形式,该第二止挡部140构造为在联锁板300在从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所述联锁板300的枢转行程。换言之,在联锁板300从第一状态枢转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当联锁板300抵接该第二止挡部140时,联锁板300将因为受第二止挡部140的止挡而终止枢转,这样将使得联锁系统10更加紧凑且更加稳固。
在上述所有内容中,如图1-4所示,驱动构件400可以包括柔性构件,例如柔性缆线410,以实现对联锁系统10的柔性调节,使得联锁系统10的运动传递路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被调节,以简单的结果满足联锁传递和联锁控制精度以及装配精度要求,并有利于满足空间要求。
如上所提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联锁系统10例如可以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地用于环网柜1(例如,中压环网柜)的柜门和接地刀操作孔20的联锁——即,当环网柜1需要检修等操作时,需要将其柜门(未示出)打开,并且这时为了确保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需要将主开关分闸,并将接地开关合闸,即将接地刀(未示出)与接地刀操作孔20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保在柜门的打开状态下,接地开关不会分闸,即接地刀不会与接地刀操作孔20分离。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联锁系统10这时则用于在环网柜1的柜门关闭时解锁接地刀操作孔20,并在柜门打开时锁止接地刀操作孔20,以使得接地刀不会与接地刀操作孔20分离。在这种情境下,上述第一状态可以对应于是锁止接地刀操作孔20的锁止状态,第二状态则可以对应于解锁接地刀操作孔20的解锁状态。
更加具体地,这时,如图1-4和6a-6b所示,联锁板300还可以包括锁止部340,其例如与上述鸟嘴状部380相对地设置,且被构造为:在该联锁板300处于锁止状态时,锁止部340覆盖接地刀操作孔20,以防止接地刀从接地刀操作孔20脱离;且在联锁板30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部不再覆盖接地刀操作孔20,以允许接地刀的正常分闸操作。
且更加具体地,在上述联锁系统10应用于环网柜1时,安装板100可以是固定设置在环网柜1中的板。并且更加具体地,驱动构件400可以包括与环网柜1的柜门连接的缆线410,在柜门关闭时,该缆线410被张紧并因此对旋转板200产生驱动力,例如如图所示,该缆线410可经由其端部411卡在旋转板200中所设置的孔的一端,从而使得在柜门打开时,缆线410被放松并释放旋转板200,即由此实现驱动构件400对旋转板200的驱动和释放。即,柜门关闭对应于上述联锁系统10的解锁状态,柜门打开则对应于上述联锁系统10的锁止状态。
如图2所示,环网柜1的柜门处于打开状态,这时联锁系统10处于锁止状态。
如图3所示,环网柜1的柜门处于关闭状态,这时联锁系统10处于解锁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环网柜1的柜门对缆线410施加拉力,使得缆线410张紧,缆线410对旋转板200施加向下的力,旋转板200被第一止挡部130止挡,同时旋转板200的压板210阻挡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使得联锁板300不能沿第二方向枢转。同时,联锁板300还可因为第二止挡部140的存在被阻止沿第一方向进一步枢转。此外,弹性复位构件500这时处于储能状态。
在环网柜1的柜门从图3的关闭状态转变为图2的打开状态时,环网柜1的柜门首先释放对驱动构件400、更具体地对缆线410的张力,缆线410放松,使得其不再对旋转板200施加任何力,因此旋转板200的压板210不能再阻挡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弹性复位构件500释放能量并驱动联锁板300绕第二旋转轴(例如相对于安装板100固定设置的第二销120)沿第二方向枢转,在图中为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直至复位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对应于锁止状态,且此时联锁板300的锁止部340将接地刀操作孔20覆盖并因此将其锁止。同时,在联锁板300沿第二方向枢转时,其压板配合部310将抵接旋转板200的压板210,并促动压板210并因此促动旋转板200绕第一旋转轴(例如相对于安装板100固定设置的第一销110)枢转到图2的对应于锁止状态的位置,在图中为沿逆时针枢转,在该位置,更具体地可以设置旋转板200的进一步枢转将受到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00上的压板止挡部190的阻挡,使得旋转板200能够停留在该位置。在锁止状态,旋转板200的挡板220将能够通过阻挡联锁板300的挡板配合部320来阻挡联锁板300沿第一方向枢转,以避免联锁板300的锁止部340因意外受力而不再覆盖接地刀操作孔20(即解锁接地刀操作孔20)。此外,在锁止状态中,由于旋转板200的挡板220和联锁板300的挡板配合部320被构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旋转板200的第一旋转轴正交,即不存在任何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力分量,使得旋转板200与联锁板300经由挡板220和挡板配合部320实现了互锁。
在环网柜1的柜门从图2的打开状态转变为图3的关闭状态时,环网柜1的柜门将对驱动构件400、更具体地对缆线410施加张力,缆线410张紧,并拉动旋转板200枢转(图中为顺时针枢转)直至图3中所述的解锁状态,这时旋转板200例如通过其侧壁230的下端232被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0的第一止挡部130止挡,从而不能继续枢转。在旋转板200枢转到解锁状态的过程中,旋转板200的挡板220移动离开联锁板300的挡板配合部320,以便不能再对挡板配合部320产生阻挡作用。同时旋转板200的压板210按压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并因此驱动联锁板300沿第一方向枢转(图中为逆时针方向)直至图3的解锁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弹性复位构件500储存能量,且联锁板300的锁止部340枢转离开接地刀操作孔20,即解锁接地刀操作孔20,使得接地刀能够根据操作需要进行分闸操作。在解锁状态,旋转板200的压板210可阻挡联锁板300的压板配合部310反向枢转,即防止其沿第二方向枢转,更具体地在图中沿顺时针枢转。此外,为了防止联锁板300沿第一方向因为惯性过度枢转,可以在安装板100上固定设置第二止挡部140,以止挡联锁板300沿第一方向的枢转。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联锁系统实现了环网柜的柜门和接地刀操作孔的联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联系系统应用自复位锁止接地刀的方法,解决狭小空间内实现联锁的方案,能够以更高效和更低的成本,满足接地刀操作孔和柜门联锁的需求;应用柔性可调线缆连接代替以往金属件“硬连接”或不可调线缆的形式,柔性可调的传递系统,使得传递动作的距离和纠错可以灵活化变。由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联锁系统实现零件数量少,对零件的精度要求低,联锁系统成本低,并解决了空间链路长、运动传递设计复杂、联锁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调节困难、安装空间受限、成本高等问题。应注意,在所有附图中示出的方向均为示意性的。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联锁系统和环网柜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来限定。

Claims (22)

1.一种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系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所述联锁系统包括:
安装板,
旋转板,能够绕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枢转,并设置有压板和挡板,
联锁板,能够绕第二旋转轴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枢转,并设置有:
用于与所述压板配合的压板配合部,
用于与所述挡板配合的挡板配合部,
驱动构件,设置为通过所述旋转板驱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沿第一方向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
弹性复位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联锁板之间,并被设置为:
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储存能量;
在所述驱动构件释放所述旋转板时,驱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二状态沿第二方向复位枢转到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锁系统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旋转板枢转,使得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压板驱动所述联锁板的所述压板配合部,从而使得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压板被构造为阻挡所述压板配合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联锁系统从所述第二状态转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驱动构件释放所述旋转板;
所述联锁板在复位枢转时,所述压板配合板抵接并促动所述压板,以使所述旋转板复位枢转到所述第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旋转板的所述挡板阻挡所述联锁板的所述挡板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板配合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轴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柔性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
第一销,所述旋转板绕所述第一销枢转;和/或
第二销,所述联锁板绕所述第二销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构造为在所述旋转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所述旋转板的枢转行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挡板平行设置,所述旋转板还包括横向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挡板设置的侧壁,在所述侧壁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销穿过所述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下端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止挡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设置有压板止挡部,所述压板止挡部被构造为与所述压板配合,以在所述旋转板从所述第二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一状态时限定所述旋转板的枢转行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构造为在所述联锁板从所述第一状态枢转到所述第二状态时限定所述联锁板的枢转行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鸟嘴状部,所述压板配合部和所述挡板配合部设置在所述鸟嘴状部的两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配合部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板还包括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设置的安装突片,所述弹性复位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突片与所述压板止挡部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系统用于对环网柜的柜门和接地刀操作孔进行联锁,所述第一状态是锁止所述接地刀操作孔的锁止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解锁所述接地刀操作孔的解锁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板还包括锁止部,所述锁止部被构造为:
在所述联锁板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部覆盖所述接地刀操作孔;
在所述联锁板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部不覆盖所述接地刀操作孔。
19.一种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柜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锁系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是固定设置在所述环网柜中的板。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包括与所述环网柜的柜门连接的缆线,所述柜门关闭时,所述缆线张紧并对所述旋转板产生驱动力,所述柜门打开时,所述缆线放松并释放所述旋转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环网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网柜是中压环网柜。
CN202122231803.6U 2021-09-15 2021-09-15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Active CN216084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1803.6U CN216084663U (zh) 2021-09-15 2021-09-15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1803.6U CN216084663U (zh) 2021-09-15 2021-09-15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4663U true CN216084663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1803.6U Active CN216084663U (zh) 2021-09-15 2021-09-15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4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2619B (zh) 用于机动车的锁装置
EP2325856B1 (en) Keylock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WO2016041520A1 (zh) 操动机构及其闭锁装置
EP1944780B1 (en) Key lock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CN110359775B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FI120417B (fi) Lukitusjärjestelmä
CN216084663U (zh)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CN112367176A (zh) 一种锁定机构、机箱以及网络设备
US3980977A (en) Spiral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high voltage switch
CN211556307U (zh) 压板闭锁装置
CN210976935U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CN218730513U (zh)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CN114809837A (zh) 具有滑动棘爪的锁定装置、机动车锁及机动车
PL204344B1 (pl) Urządzenie do regulacji stopniem wystawania zamkowego rygla z obudowy zamka drzwiowego
CN210134718U (zh) 一种锁止装置以及租赁设备
CN209942449U (zh) 远程控制机箱及远程控制装置
CN110424832B (zh) 电子挂锁
JP6007129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14477275U (zh) 防误操作机构及开关器件
CN215266067U (zh) 联锁系统和环网柜
KR200469030Y1 (ko) 차단기의 핸들 인터록 장치
CN217239998U (zh) 开关柜
CN214786707U (zh) 一种锁付装置及箱体结构
CN212365784U (zh) 一种双电源联动锁定装置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9763723B (zh) 锁及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