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4426U -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4426U
CN216084426U CN202122235869.2U CN202122235869U CN216084426U CN 216084426 U CN216084426 U CN 216084426U CN 202122235869 U CN202122235869 U CN 202122235869U CN 216084426 U CN216084426 U CN 216084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e
data communication
speed data
layer
novel h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58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雅樑
方新春
胡太乐
杨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un Indust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58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4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4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4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包括线芯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线芯外部的绕包带层、铝箔层和聚酯绕包层,绕包带层设有至少一层,线芯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绝缘芯及设置于两根绝缘芯之间的柔性支撑条和地线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线材外径小,结构简单,在线芯外部采用绕包‑拖包‑绕包的方式依次设置三层绕包带层,这种方式生产的通信线的衰减非常低,共模阻抗高于目前现有的通信线结构,SCC、SDD、SCD等参数优于目前现有的通信线结构,对PCIe系列高速线、SAS系列高速线、112G背板系列高速线、机外用SFP56系列高速线、400GQSFP系列高速线、800GQSFP系列高速线等均适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单对平行高速电缆都是直接在导体外部挤包绝缘后再包覆铝箔和包带,衰减性能较差,电缆的信号传输效率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因此,针对目前市面上的单对平行高速电缆做出结构改进以提高其衰减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包括线芯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线芯外部的绕包带层、铝箔层和聚酯绕包层,所述绕包带层设有至少一层,线芯包括两根平行对称设置的绝缘芯及设置于两根绝缘芯之间的柔性支撑条和地线芯。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外部设置三层绕包带层,每层绕包带层均采用PTFE带。
进一步的,每根绝缘芯均包括导体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采用镀银铜线,规格为30AWG,直径为0.28±0.008m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的公称厚度为0.13mm。
进一步的,所述绕包带层、铝箔层和聚酯绕包层的绕包重叠率均不小于25%。
进一步的,所述聚酯绕包层外部选择性设置厚度为0.2-0.25mm的护套层。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支撑条呈类8字型结构,柔性支撑条与绕包带层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数据通信线的高度为1.08±0.05mm,宽度为1.52±0.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包括线芯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线芯外部的绕包带层、铝箔层和聚酯绕包层,绕包带层设有至少一层,线芯包括两根平行对称设置的绝缘芯及设置于两根绝缘芯之间的柔性支撑条和地线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线材外径小,结构简单,阻燃,屏蔽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在线芯外部采用绕包-拖包-绕包的方式依次设置三层绕包带层,这种方式生产的通信线的衰减非常低,共模阻抗高于目前现有的通信线结构,SCC、SDD、SCD等参数优于目前现有的通信线结构,对PCIe系列高速线、SAS系列高速线、112G背板系列高速线、机外用(Q)SFP56系列高速线、400GQSFP系列高速线、800GQSFP系列高速线等均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包括线芯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线芯外部的绕包带层3、铝箔层4和聚酯绕包层5,线芯外部采用绕包-拖包-绕包的方式依次设置三层绕包带层3,每层绕包带层3均采用PTFE带,这种方式生产的通信线的衰减非常低,共模阻抗高于目前现有的通信线结构,SCC、SDD、SCD等参数优于目前现有的通信线结构,线芯包括两根平行对称设置的绝缘芯及设置于两根绝缘芯之间的柔性支撑条6和地线芯7,柔性支撑条6呈类8字型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形变,柔性支撑条6与最内侧的绕包带层3之间存在间隙(最小间距不小于0.02mm),二者之间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速数据通信线高度为1.08±0.05mm,宽度为1.52±0.10mm。
每根绝缘芯均包括导体1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导体1外部的绝缘2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图中未画出)。
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导体1采用镀银铜线,规格为30AWG,直径为0.28±0.008mm。
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绝缘2采用FEP绝缘材料,公称厚度为0.13mm。
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绕包带层3、铝箔层4和聚酯绕包层5的绕包重叠率均不小于25%,铝箔层4可采用现有铝箔或折叠铝箔,避免了信号泄露,抗干扰能力好,聚酯绕包层5外部可选择性设置厚度为0.2-0.25mm的护套层。
地线芯7呈圆形或椭圆形结构,设置于两根绝缘芯中间右下方位置,直径为0.07-0.11mm。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速数据通信线的电学性能如下:
20℃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361Ω/km;
20℃时绝缘最小电阻:100MΩ·km;
空气中的绝缘强度:A.C.0.5kV,2S。
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线芯外部的绕包带层、铝箔层和聚酯绕包层,所述绕包带层设有至少一层,线芯包括两根平行对称设置的绝缘芯及设置于两根绝缘芯之间的柔性支撑条和地线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外部设置三层绕包带层,每层绕包带层均采用PTFE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每根绝缘芯均包括导体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导体外部的绝缘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采用镀银铜线,直径为0.28±0.00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的公称厚度为0.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带层、铝箔层和聚酯绕包层的绕包重叠率均不小于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绕包层外部选择性设置厚度为0.2-0.25mm的护套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条呈类8字型结构,柔性支撑条与绕包带层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数据通信线的高度为1.08±0.05mm,宽度为1.52±0.10mm。
CN202122235869.2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Active CN216084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5869.2U CN216084426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5869.2U CN216084426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4426U true CN216084426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5869.2U Active CN216084426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4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84426U (zh) 一种新型高速数据通信线
CN210575192U (zh) 高屏蔽抗干扰型光电复合超高压电力电缆
CN101303916A (zh) 核电站用计算机电缆
CN209912536U (zh) 5g数据中心系统用阻燃型高速数据电缆
CN201219042Y (zh) 核电站用计算机电缆
CN210073378U (zh) 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编织屏蔽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
CN209912520U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中压变频电力电缆
CN203192440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用电缆
CN203242410U (zh) 一种小截面数据集成屏蔽电缆
CN201489873U (zh) 一千伏特及以下舰船用变频软电缆
CN214476521U (zh) 一种屏蔽绝缘通信电缆
CN22073120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屏蔽电缆
CN216161506U (zh) 一种两芯高速线缆
CN218414061U (zh) 5g用50欧姆集束同轴电源电缆
CN210925522U (zh) 一种气电复合波纹铜护套同轴大电流电缆
CN205080938U (zh) 一种应用于ci岛新型阻燃防潮抗干扰变频器中压电缆
CN219418530U (zh) 一种脉冲电缆
CN204884606U (zh) 4g网络用超高频、超高带宽通信电缆
CN204516387U (zh) 一种耐压型低辐射电缆
CN215069325U (zh) 通讯领域用耐高低温多层金属屏蔽抗干扰数据总线电缆
CN218384535U (zh) 一种抗拖拽耐高温柔软型数据传输电缆
CN214377710U (zh) 一种称重设备专用应变信号电缆
CN211319769U (zh) 航空系统设备用高速数据传输总线
CN217506943U (zh) 一种高载流量中压电力软电缆
CN212181963U (zh) 一种高屏蔽柔软型特种综合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