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9986U -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9986U
CN216079986U CN202122251633.8U CN202122251633U CN216079986U CN 216079986 U CN216079986 U CN 216079986U CN 202122251633 U CN202122251633 U CN 202122251633U CN 216079986 U CN216079986 U CN 216079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auxiliary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16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钰琢
胡涛
张特维
梁雪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16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9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9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9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其底部后侧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背板;导流板;第一风幕装置,包括位于背板左侧的第一出气口和位于背板右侧的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被布置成朝向导流板的左侧壁喷射气流,第二出气口被布置呈朝向导流板的右侧壁喷射气流;导流板的前部还具有能朝向左侧吸烟区喷射气流的第一辅助出气口以及具有能朝向右侧吸烟区喷射气流的第二辅助出气口。第一辅助出气口及第二辅助出气口喷射出的气流分别能够对流经导流板的左右两侧壁的气流主动向侧部进行引导,有利于形成回旋的气流,进一步加强了龙卷风效应,使油烟能被有效地控制在集烟腔下部区域,防止跑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吸油烟机一般包括顶吸式吸油烟机和侧吸式吸油烟机,顶吸式吸油烟机挂高较高,一般为750mm左右,油烟在上升过程中易受横风影响,容易造成油烟逸散,并且欧式吸油烟机进烟口距离烟源较远,不能及时吸走油烟,从而导致吸烟效果不好。
为此,已有提出形成风幕从而防止油烟外溢的吸油烟机,如申请号为201110327839.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隐藏式风幕油烟机,包括外罩、集烟罩和主机箱,外罩和集烟罩之间设置风幕模块,风幕模块包括风机和风道部,风机的出风口与风道部相连通,风道部包括风道盖板和风道底板,风道盖板和风道底板之间形成扁平状的风道。然而,这种吸油烟机,由于风幕模块只设置在前侧,形成的为单出风气流,由此导致容易在两侧形成油烟外溢,吸油烟效果仍待提高。
此外,也有提出的一种回旋式风幕装置,如申请号CN201911411227.4(公开号为CN11198152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心气幕和侧气幕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风箱装置和送风装置,集烟罩具有进烟部和位于进烟部下方的导烟部,导烟部正面的导烟面凸设有将导烟面一分为二的竖向中心气道、及位于导烟面左右两侧的竖向侧气道,中心气道的相对两侧壁为旋流面,中心气道设有至少一排竖向延伸布置并朝前出气的第一排气孔,每个侧气道设有一排竖向延伸布置并朝向旋流面出气的第二排气孔;送风装置设置于集烟罩上且其送风出口分别与中心气道、两个侧气道连通。该吸油烟机可形成中心风幕和侧风幕,并且在风箱装置和中心气道的旋流面配合下形成螺旋向上气流,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达到高效拢烟吸烟效果。
但,上述专利中的吸油烟机还存有一定的不足,第一排气孔是设置在中心气道的前部且朝前出气,该第一排气孔排出的气流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周边气流流动的形成中心风幕,将左右两侧区域间隔开,而第二排气孔朝向导流面喷射由旋流面引导形成的气流是向左前方或右前方流动,两者的气流喷射角度不同,因而,第一排气孔的喷射气流并不能对由旋流面导流形成的气流流速有效加强,反而会对形成的回旋气流形成削弱作用,降低了防油烟逃逸的效果。另一方面,侧风幕是由第二排气孔朝向导流面喷射并由旋流面引导形成,由于导流面是改变气流来流方向而向前引导,其在引导气流过程中存有一定的阻力,因而,在侧风幕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区域位置气流流速相对小,风幕屏蔽油烟逃逸的强度不够,也即,在此区域位置仍会出现油烟逃逸问题。
故,现有吸油烟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能够有效加强回旋气流强度,提高油烟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
集烟罩,具有位于底部左侧的第一吸风口和位于底部右侧的第二吸风口,该集烟罩的底部后侧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背板;
导流板,位于所述背板之前,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呈竖向设置,从而将集烟罩的下方区域分为与第一吸风口对应的左侧吸烟区和与第二吸风口对应的右侧吸油区;
第一风幕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背板左侧的第一出气口和位于所述背板右侧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在竖向上延伸布置,所述第一出气口被布置成朝向所述导流板的左侧壁喷射气流,所述第二出气口被布置成朝向所述导流板的右侧壁喷射气流;
所述第一风幕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流板的前部且能朝向所述左侧吸烟区喷射气流的第一辅助出气口以及能朝向所述右侧吸烟区喷射气流的第二辅助出气口,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与第二辅助出气口均在竖向上延伸布置。
为了实现对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喷射出的气流向前有效导流,并进一步主动引导流经由导流板的气流以形成回旋气流,形成龙卷风效应,所述导流板自所述的背板向前延伸,其左侧壁为中部朝右侧凹陷的第一弧形导流面,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的前侧边缘,所述导流板的右侧壁为中部朝朝左侧凹陷的第二弧形导流面,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的前侧边缘。
为了进一步增强龙卷风效应,使气流能够有效回旋,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被布置成其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交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被布置成其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交形成第二夹角。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使得经由导流板的气流能够有效回旋,形成龙卷风效应,所述导流板的左侧壁为中部右侧凹陷的第一弧形导流面,所述导流板的右侧壁为中部朝左侧凹陷的第二弧形导流面,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之间通过前壁面连接,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接合区域位置,且该第一辅助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接合区域位置,且该第二辅助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
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烟逃逸,还包括:
第二风幕装置,包括沿所述集烟罩的外周的至少部分区域布置、且能朝向下方喷射气流的竖向出气口,从而分别在集烟罩的外周形成竖向风幕。
作为改进,所述竖向出气口包括位于所述集烟罩的左侧的第三出气口和右侧的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均沿集烟罩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从而分别在所述左侧吸烟区的左侧以及所述右侧吸烟区的右侧形成竖向风幕。
通过竖向出气口向下吹风,通过左右两侧射流形成竖向风幕,可将油烟升腾区域与罩外区域分隔开,使油烟被控制在集烟腔的下部区域,防止外界人走动的扰动对吸油烟机吸烟效果的影响。
可以想到的是,竖向风幕并不局限于设置在集烟罩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在集烟罩的前侧设置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竖向风流风幕。
为了提供气流动力形成上述风幕,还包括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
鼓风机;
送风管,具有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其进气端与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
风幕气流分配管,包括均与所述送风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分配管、第二分配管以及第三分配管,所述第一分配管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出气口以及第二出气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管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分配管设于所述导流板上,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以及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分配管相连通,所述第三分配管有两个,分别对应设于所述集烟罩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分配管对应连通。
为了保证气流的喷射效果,提高形成风幕的屏蔽油烟的能力,所述第一出气口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口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口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吹气孔,所述第四出气口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四吹气孔,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包括沿所述第二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辅助吹气孔,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包括沿所述第二分配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辅助吹气孔。
作为改进,所述鼓风机的进风口与室外相连通。通过鼓风机从室外获得风幕气流,可有效避免室内获取风幕气流时形成的多负压区对室内油烟流场的影响,同时室外抽风能防止收到室内油烟的二次污染。
为了实现对上述各出气口的气流的开关控制,从而适配不同的烹饪工况,所述送风管或风幕气流分配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气流通断的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导流板的前部设置的第一辅助出气口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喷射出的气流分别能够对流经导流板的左右两侧壁的气流主动向侧部进行引导,有利于形成回旋的气流,进一步加强了龙卷风效应,改善了仅通过导流板形成的回旋气流风幕易在薄弱区域出现油烟逃逸的问题,使油烟能被有效地控制在集烟腔下部区域,防止跑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出有灶台);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油烟机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油烟机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油烟机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油烟机省去集烟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吸油烟机省去集烟罩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吸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机壳10、风机系统以及集烟罩20,集烟罩20设于机壳10的底部,并与机壳10的内腔相连通。集烟罩20的底部具有吸风口,风机系统设有机壳10内,用于提供负压。
图1为本实施例吸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吸油烟机的集烟罩20下方示出有灶台40,灶台40具有两个灶眼,一左一右布置。对应地,集烟罩20的底部具有两个吸风口,分别为位于左侧的第一吸风口20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吸风口202(参见图2)。集烟罩20的底部后侧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背板21,背板21沿左右方向布置,可用于阻挡油烟在集烟罩20的后侧出现逃逸。具体地,背板21的下端可延伸至靠近灶台40台面的位置,背板21的下端还设有油杯11,油杯11为长条状,沿左右方向延伸布置,用来承接自背板21上流下的油液。
继续参见图1,导流板2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呈竖向设置,具体地,导流板22的后端连接在背板21的前侧壁上,该导流板22可将集烟罩20的下方区域分为与第一吸风口201对应的左侧吸烟区203和与第二吸风口202对应的右侧吸油区204。
图2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导流板22的左侧壁为中间区域朝右侧凹陷形成的第一弧形导流面221,导流板22的右侧壁为中间区域朝左侧凹陷形成的第二弧形导流面222。导流板22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弧形导流面221与第二弧形导流面222连接的前壁面220,前壁面220可以为平面或前凸的弧形面。
图3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及图3,可以看出,吸油烟机具有第一风幕装置,第一风幕装置包括设于背板21的左侧的第一出气口211以及右侧的第二出气口212,其中,第一出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均在竖向上延伸布置,第一出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分别能朝向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喷射气流,并由该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将从该第一出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吹出的气流向前引导,从而分别在左侧吸烟区203和右侧吸油区204内形成回旋气流(回旋气流流动方向参见图4)。
继续参见图2及图3,导流板22的前部还具有能朝向左侧喷射气流的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具有能朝向右侧喷射气流的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具体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设于第一弧形导流面221的前侧边缘,第二辅助出气口224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222的前侧边缘。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与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均沿导流板22的竖向延伸布置。
图4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仰视图,可以看出,位于背板21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出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分别朝向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气流方向参见水平方向的实线箭头),并由该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将从该第一出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吹出的气流向前引导,经由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向前引导的气流方向参见图4中虚线箭头,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224的气流喷射方向参见图4中虚线箭头。在导流板22的前部设置的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喷射出的气流分别能够对流经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的气流主动向侧部进行引导,有利于形成回旋的气流,进一步加强了龙卷风效应,在上述辅助出气口的主动引导作用下,气流离开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后的实际流动方向参见图4中实线箭头(为了两个虚线箭头之间)。而,如果没有设置上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224,仅通过导流板22进行导流,在吸油烟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区域位置气流流速相对小,风幕屏蔽油烟逃逸的强度不够,也即,在此区域位置仍会出现油烟逃逸问题,参见吸油烟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区域位置的虚线箭头所示。
继续参见图4,经由导流板22的第一弧形导流面221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前后方向的竖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1,经由导流板22的第二弧形导流面222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前后方向的竖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2,其中,β1以及β2的取值范围均为0°~60°,优选为45°。第一辅助出气口223被布置成其出气方向与经第一弧形导流面221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1,第二辅助出气口224被布置成其出气方向与经第二弧形导流面222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交形成第二夹角α2,其中,第一夹角α1以及第二夹角α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00°,优选为90°,由此,来进一步增强龙卷风效应,使气流能够有效向后侧回旋。
继续参见图4,吸油烟机还设有第二风幕装置,该第二风幕装置包括沿集烟罩20的外周的至少部分区域布置、且能朝向下方喷射气流的竖向出气口,从而分别在集烟罩20的外周形成竖向风幕。具体地,竖向出气口包括位于集烟罩20的左侧的第三出气口23和右侧的第四出气口24,第三出气口23和第四出气口24均沿集烟罩20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从而分别在左侧吸烟区203的左侧以及右侧吸烟区的右侧形成竖向风幕。通过竖向出气口向下吹风,通过左右两侧射流形成竖向风幕,可将油烟升腾区域与罩外区域分隔开,使油烟被控制在集烟腔的下部区域,防止外界人走动的扰动对吸油烟机吸烟效果的影响。
图5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省去集烟罩20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省去集烟罩20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还包括送风装置30,送风装置30包括鼓风机31、送风管32以及风幕气流分配管。鼓风机31可设置的吸油烟机的机壳10的顶部后侧,送风管32具有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其进气端与鼓风机31的出风口相连,鼓风机31的进风口与室外相连通,通过鼓风机31从室外获得风幕气流,可有效避免室内获取风幕气流时形成的多负压区对室内油烟流场的影响,同时室外抽风能防止收到室内油烟的二次污染。风幕气流分配管,包括均与送风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分配管331、第二分配管332以及第三分配管333,第一分配管331有两个,分别设于背板21的左右两侧,第一出气口211以及第二出气口212分别与两个第一分配管331对应连通,第二分配管332设于导流板22上,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224与第二分配管332相连通,第三分配管333有两个,分别对应设于集烟罩20的左右两侧,第三出气口23和第四出气口24分别与两个第三分配管333对应连通。
再具体地,继续参见图5及图6,第一出气口211包括沿与其对应的第一分配管3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吹气孔,第二出气口212包括沿与其对应的第一分配管3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吹气孔,第三出气口23包括沿与其对应的第三分配管33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吹气孔,第四出气口24包括沿与其对应的第三分配管33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四吹气孔,第一辅助出气口223包括沿第二分配管3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辅助吹气孔,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包括沿第二分配管3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辅助吹气孔。
为了实现对上述各出气口的气流的开关控制,从而适配不同的烹饪工况,上述送风管32或风幕气流分配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气流通断的控制阀3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阀34设于送风管32上,送风管32可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分配管331、第二分配管332以及第三分配管333连接。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在导流板22的前部设置的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喷射出的气流分别能够对流经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的气流主动向侧部进行引导,有利于形成回旋的气流,进一步加强了龙卷风效应,改善了仅通过导流板22形成的回旋气流风幕易在薄弱区域出现油烟逃逸的问题,使油烟能被有效地控制在集烟腔下部区域,防止跑烟。
实施例2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辅助出气口223和第二辅助出气口224的设置位置及出气角度不同。具体地,第一辅助出气口设于第一弧形导流面221与前壁面220之间的接合区域位置,由此,使得该第一辅助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经第一弧形导流面221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同样地,第二辅助出气口(未在图7中示出)设于第二弧形导流面222与前壁面220之间的接合区域位置,由此,使得该第二辅助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经第二弧形导流面222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上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喷射出的气流与分别经由导流板22的左右两侧壁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能够进一步加强气流的流动强度,同样能够实现向侧部进行主动引导的目的,有利于形成回旋的气流,增强回旋气流的龙卷风效应。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包括:
集烟罩(20),具有位于底部左侧的第一吸风口(201)和位于底部右侧的第二吸风口(202),该集烟罩(20)的底部后侧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背板(21);
导流板(22),位于所述背板(21)之前,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呈竖向设置,从而将集烟罩(20)的下方区域分为与第一吸风口(201)对应的左侧吸烟区(203)和与第二吸风口(202)对应的右侧吸油区(204);
第一风幕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背板(21)左侧的第一出气口(211)和位于所述背板(21)右侧的第二出气口(212),所述第一出气口(211)和第二出气口(212)均在竖向上延伸布置,所述第一出气口(211)被布置成朝向所述导流板(22)的左侧壁喷射气流,所述第二出气口(212)被布置成朝向所述导流板(22)的右侧壁喷射气流;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幕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导流板(22)的前部且能朝向所述左侧吸烟区(203)喷射气流的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能朝向所述右侧吸油区(204)喷射气流的第二辅助出气口(224),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与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均在竖向上延伸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2)自所述的背板(21)向前延伸,其左侧壁为中部朝右侧凹陷的第一弧形导流面(221),所述第一出气口(211)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221)的前侧边缘,所述导流板(22)的右侧壁为中部朝左侧凹陷的第二弧形导流面(222),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224)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222)的前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被布置成其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221)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1),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224)被布置成其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222)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交形成第二夹角(α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2)的左侧壁为中部朝右侧凹陷的第一弧形导流面(221),所述导流板(22)的右侧壁为中部朝左侧凹陷的第二弧形导流面(222),所述导流板(22)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221)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222)的前壁面(220),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221)与所述前壁面(220)之间的接合区域位置,且该第一辅助出气口(223)的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一弧形导流面(221)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224)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222)与所述前壁面(220)之间的接合区域位置,且该第二辅助出气口(224)的出气方向与经所述第二弧形导流面(222)引导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风幕装置,包括沿所述集烟罩(20)的外周的至少部分区域布置、且能朝向下方喷射气流的竖向出气口,从而分别在集烟罩(20)的外周形成竖向风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出气口包括位于所述集烟罩(20)的左侧的第三出气口(23)和右侧的第四出气口(24),所述第三出气口(23)和第四出气口(24)均沿集烟罩(20)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从而分别在所述左侧吸烟区(203)的左侧以及所述右侧吸烟区的右侧形成竖向风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装置(30),所述送风装置(30)包括:
鼓风机(31);
送风管(32),具有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其进气端与所述鼓风机(31)的出风口相连;
风幕气流分配管,包括均与所述送风管(32)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一分配管(331)、第二分配管(332)以及第三分配管(333),所述第一分配管(331)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背板(2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出气口(211)以及第二出气口(21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分配管(331)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分配管(332)设于所述导流板(22)上,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以及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224)与所述第二分配管(332)相连通,所述第三分配管(333)有两个,分别对应设于所述集烟罩(2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出气口(23)和第四出气口(2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分配管(333)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211)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分配管(3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口(212)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分配管(3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口(23)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分配管(33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吹气孔,所述第四出气口(24)包括沿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三分配管(33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四吹气孔,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223)包括沿所述第二分配管(3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辅助吹气孔,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224)包括沿所述第二分配管(33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辅助吹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31)的进风口与室外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32)或风幕气流分配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气流通断的控制阀(34)。
CN202122251633.8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Active CN216079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633.8U CN21607998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633.8U CN21607998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9986U true CN216079986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1633.8U Active CN21607998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9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0769B (zh) 通风柜
CN210662985U9 (zh) 一种吸油烟机
US20120160230A1 (en) Fume Extraction Hood
CN11144231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652425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WO2022021767A1 (zh) 一种导风箱及应用有该导风箱的内循环吸油烟机
CN105674527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1646904B (zh) 抽油烟机
CN216079986U (zh) 一种具有风幕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747163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629128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434993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0805937A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0939947A (zh) 一种具有导风装置的集成灶
CN110500632B (zh) 吸油烟机
CN113785161B (zh) 抽油烟装置、具有灶台和抽油烟装置的厨房用具以及用于运行抽油烟装置的方法
CN209782752U (zh) 一种导烟板、油烟机
CN20888686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9459012U (zh) 一种风帘式家用抽油烟机
CN219550631U (zh) 一种防油烟逃逸装置及包括其的油烟机组件
CN216693659U (zh) 一种加速吸烟装置及其吸油烟机
CN212108549U (zh) 一种具有中心气幕的吸油烟机
CN216011117U (zh) 一种双侧吹风加湿器
CN208587944U (zh) 补风装置和送排风灶台系统
CN214307267U (zh) 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