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9506U - 一种方块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块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9506U
CN216079506U CN202122704947.9U CN202122704947U CN216079506U CN 216079506 U CN216079506 U CN 216079506U CN 202122704947 U CN202122704947 U CN 202122704947U CN 216079506 U CN216079506 U CN 216079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49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修慧
吴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49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9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9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9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块灯,包括灯壳、灯带、导光板和调光件;灯壳具有收容腔体,灯带设于灯壳的内侧壁;导光板包括进光面、出光面和纹理面,出光面和纹理面相对设置,进光面连接于出光面和纹理面之间;导光板和调光件设于收容腔体内,灯带的光线通过进光面进入导光板内并从出光面射出,调光件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并靠近出光面,调光件用于遮挡灯带与导光板的耦合处,以调节耦合处所产生漏光的强度。通过在灯带与导光板的耦合处设置调光件,并且该调光件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并靠近出光面设置,以使得耦合处所产生的漏光在调光件的作用下使漏光的强度降低,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耦合处出现亮带,又能去除耦合处所形成的黑边。

Description

一种方块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块灯。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的方块灯一般为侧发光式方块灯和直下式发光方块灯。其中,侧发光式方块灯包括灯壳、贴合于灯壳内侧壁的灯带、与灯带相对设置的导光板,以及附着于导光板上的乳白半透明扩散板;灯带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由于导光板表面网点的扩散作用,将在导光板中全反射的光线均匀发散出来,并通过附着于导光板上的乳白半透明扩散板,形成一块均匀的发光面,进而使照射至导光板上的光均匀发射出去;但是由于灯带中的灯珠与导光板耦合的地方有较多杂散光漏出,容易产生亮带,因此需要零部件将该耦合的地方遮挡,导致出光面上形成有黑边,影响方块灯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块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灯带与导光板耦合的地方存在黑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方块灯,包括灯壳、灯带、导光板和调光件;所述灯壳具有收容腔体,所述灯带设于所述灯壳的内侧壁;所述导光板包括进光面、出光面和纹理面,所述出光面和所述纹理面相对设置,所述进光面连接于所述出光面和所述纹理面之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调光件设于所述收容腔体内,所述灯带的光线通过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内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所述调光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并靠近所述出光面,所述调光件用于遮挡所述灯带与所述导光板的耦合处,以调节所述耦合处所产生漏光的强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于所述纹理面的一侧,所述反光件用于反射所述导光板折射至所述反光件上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件的透光率为56%至75%。
进一步地,所述调光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适配所述耦合处。
进一步地,所述灯带包括沿所述灯壳内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柔性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进光面相对设置的灯珠,所述灯珠所照射的光线通过所述进光面照射至所述导光板内,所述灯珠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灯珠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灯珠的中心距为a,所述灯壳内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与所述导光板面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a与所述b的比例为11:6-9。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壳体和封盖于所述壳体上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与所述灯珠电性连接的控制板,且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反光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于所述导光板设置的面壳,以及连接于所述面壳边缘的中框;所述面壳、所述中框和所述底盖围合形成所述收容腔体;所述灯带设于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底盖一端为装配端,所述装配端的端面内侧凹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包括台阶面和周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装配端的端面相对,所述周面连接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装配端的端面之间,所述调光件抵接于所述台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灯带的光线通过进光面入射至纹理面上,并通过纹理面使得光线重新导向,引起光线的散射,以将光线均匀打到出光面上并从出光面均匀射出,以使得灯带通过导光板照射至灯壳上的光线更加均匀;并通过在灯带与导光板的耦合处设置调光件,并且该调光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并靠近所述出光面设置,以使得耦合处所产生的漏光在调光件的作用下使漏光的强度降低,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耦合处出现亮带,又能去除耦合处所形成的黑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块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块灯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块灯的调光件、导光板、反光件和灯带的爆炸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C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方块灯;
11、收容腔体;12、壳体;121、面壳;122、中框;1221、安装槽;13、底盖;131、凸台;132、环槽;1321、台阶面;1322、周面;
2、灯带;21、柔性电路板;211、支撑件;22、灯珠;
3、导光板;
4、反光件;
5、控制板;
6、调光件;
a、相邻灯珠的中心距;
b、灯壳内面向导光板的一侧与导光板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块灯100,包括灯壳、灯带2、导光板3和调光件6;灯壳具有收容腔体11,灯带2设于灯壳的内侧壁;导光板3包括进光面、出光面和纹理面,出光面和纹理面相对设置,进光面连接于出光面和纹理面之间,且进光面朝向并靠近灯带2。参见图2,由于灯带2环绕导光板3设置,因此导光板3朝向并靠近灯带2的侧面均为进光面,即进光面的数量是由导光板3的结构来决定的。例如,当导光板为三角形板时,导光板的三个侧面均为进光面、当导光板为矩形板时,导光板的四个侧面均为进光面等;灯带2的光线通过进光面入射至纹理面上,并通过纹理面使得光线重新导向,引起光线的散射,以将光线均匀打到出光面上发散并从出光面均匀射出,以使得灯带2通过导光板3照射至灯壳上的光线更加均匀;其中,灯壳为乳白色半透明灯壳,导光板3和调光件6设于收容腔体11内,灯带2的光线通过进光面进入导光板3内并从出光面射出,调光件6位于导光板3的上方并靠近出光面,调光件6用于遮挡灯带2与导光板3的耦合处,以调节耦合处所产生漏光的强度。通过在灯带2与导光板3的耦合处设置调光件6,并且该调光件6位于导光板3的上方并靠近出光面设置,以使得耦合处所产生的漏光在调光件6的作用下使漏光的强度降低,能够有效防止耦合处出现亮带;同时,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遮光件对该耦合处进行遮光处理的方案相比,采用调光件6的设计可以去除现有方块灯中在耦合处所形成黑边,使得方块灯100在点亮时的发光效果更好。且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仅在普通侧发光方案基础上做出改善,成本基本与普通侧发光方案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方块灯100在提升出光效果的同时其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具体地,上述耦合处为灯带2与导光板3之间的距离,调光件6朝向耦合处的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大于上述距离,以便于调光件6更好的削弱耦合处漏光的强度,同时,使得调光件6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大于上述距离,又利于灯带2与导光板3耦合处的漏光通过调光件6进行扩散,从而确保方块灯100在点亮时从调光件6对应区域的出光强度与其他区域的出光强度相差较小,基本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调光件6的宽度范围在5至8mm;调光件6可为掺入白色扩散粉的塑料件,如PC、PMMA、ABS等。
具体地,调光件6的作用为削弱从耦合处漏出的漏光,以避免在方块灯100出光面形成亮带,但又允许部分光线通过,避免形成黑边,因此,可将调光件6透过率设置为56%至75%。
优选地,调光件6的透过率可为70%。这样,在确保调节耦合处所产生漏光的强度的同时,还可对光源颗粒感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进一步确保方块灯100在点亮时的发光效果。
具体地,为了便于安装,可将调光件6设计成与导光板3相似的环形结构。例如,当导光板3为正六边形板时,调光件6可为类似正六边形的环形结构。
参见图2和图3,所述纹理面的一侧可设有反光件4,反光件4用于反射导光板3折射至反光4件上的光线;设置反光件4的优点在于,将从纹理面射出的光反射回到导光板3内,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反光件4可为能够反射光线的白色反射纸,或者,发光件4可为喷涂于纹理面的反光材料层。
参见图2,灯壳包括壳体12和封盖于壳体12上的底盖13,通过底盖13与壳体12的拼接进而实现密封方块灯100;底盖13上设有与灯带2电性连接的控制板5,控制板5设于底盖13上,且控制板5位于底盖13和反光件4之间,通过设置控制板5,以实现用户通过控制板5来调节灯珠22的启停或光线强度的调节;控制板5位于底盖13和反光件4之间。其中,底盖13面向反光件4的一侧设有凸台131,通过凸台131给反光件4和导光板3提供竖向支撑;凸台131上凹设有用于收容控制板5的容纳槽132,将控制板5设于容纳槽132内,能够有效减少控制板5的占用空间。
参见图3、图5和图6,灯带2包括沿灯壳内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柔性电路板21,以及设于柔性电路板21上并与进光面相对设置的灯珠22,灯珠22所照射的光线通过进光面照射至导光板3内,灯珠22与柔性电路板21电性连接。通过灯珠22与导光板3的进光面相对设置,使得导光板3的边缘与灯带2靠近,以便于灯珠22所照射的光线能够更好的进入导光板3内,从而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将灯珠22设置在导光板3与柔性电路板21之间,有助于灯珠22所照射的光线能够快速进入导光板3,减少漏光。
参见图2和图5,壳体12包括相对于导光板3设置的面壳121,以及中框122,中框122的一端与面壳121的边缘连接,即面壳121封盖于中框122的一端,其中,面壳121和中框122均为乳白色透明件,使得方块灯100点亮时,中框122也能够允许部分光线射出,从而形成光线氤氲溢出的视觉效果;面壳121、中框122和底盖13围合形成收容腔体11;灯带2设于中框122靠近底盖13的一端。
具体地,参见图6,中框122靠近所述底盖13一端为装配端(图中未标记),所述装配端的端面内侧凹设有环槽132,所述环槽132包括台阶面1321和周面1322,所述台阶面1321与所述装配端的端面相对,所述周面1322连接于所述台阶面1321和所述装配端的端面之间,所述调光件6抵接于所述台阶面1321,所述柔性电路板21设于所述周面1322,其中,调光件6远离周面1322的一侧设置在导光板3的出光面上,使得调光件6能够覆盖导光板3和灯带2的耦合处,有效的削弱从耦合处漏出的漏光,以避免在方块灯100出光面形成亮带,但又允许部分光线通过,避免形成黑边。
具体地,柔性电路板21远离面壳121的一侧上设有用于控制板5电性连接的安装部211,安装部211相对柔性电路板21翻折,从而使得安装部211位于发光件4的下方。
参见图3和图4,灯珠22设有多个,且多个灯珠22间隔排列设置于柔性电路板21上。将多个灯珠22间隔排列设置,使得照射至导光板3上的光线足够均匀,有利于照射至导光板3上的光线均匀发散。
参见图4和图5,相邻灯珠22的中心距为a,面壳121面向导光板3的一侧与导光板3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b,a与b的比例可为11:6-9,通过根据上述比例,设置多个灯珠22之间的距离和面壳121相对导光板3的出光面的距离,以使得相邻灯珠22照射至导光板3时更加均匀,即通过调整面壳121和导光板3之间的距离,使得相邻灯珠22所产生的光线存在重叠区域,进而使得导光板3发散至灯壳上的光线,能够在当前距离设置下发散至灯壳上的光线足够均匀,且纹理面所发散的光线重叠区域增大,从而实现能够有效的消除光线重叠所产生的颗粒。
优选地,a与b的比例可为11:7,在确保能够有效的消除光线重叠所产生的颗粒的前提下,使得方块灯100的厚度较为合理,有利于方块灯100的轻薄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块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灯带、导光板和调光件;所述灯壳具有收容腔体,所述灯带设于所述灯壳的内侧壁;所述导光板包括进光面、出光面和纹理面,所述出光面和所述纹理面相对设置,所述进光面连接于所述出光面和所述纹理面之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调光件设于所述收容腔体内,所述灯带的光线通过所述进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内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所述调光件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并靠近所述出光面,所述调光件用于遮挡所述灯带与所述导光板的耦合处,以调节所述耦合处所产生漏光的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于所述纹理面的一侧,所述反光件用于反射所述导光板折射至所述反光件上的光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件的透光率为56%至7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适配所述耦合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包括沿所述灯壳内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柔性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所述进光面相对设置的灯珠,所述灯珠所照射的光线通过所述进光面照射至所述导光板内,所述灯珠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灯珠间隔排列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灯珠的中心距为a,所述灯壳内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与所述导光板面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a与所述b的比例为11:6-9。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壳体和封盖于所述壳体上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与所述灯珠电性连接的控制板,且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底盖和所述反光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于所述导光板设置的面壳,以及连接于所述面壳边缘的中框;所述面壳、所述中框和所述底盖围合形成所述收容腔体;所述灯带设于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块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底盖一端为装配端,所述装配端的端面内侧凹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包括台阶面和周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装配端的端面相对,所述周面连接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装配端的端面之间,所述调光件抵接于所述台阶面,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周面。
CN202122704947.9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方块灯 Active CN216079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4947.9U CN216079506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方块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4947.9U CN216079506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方块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9506U true CN216079506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9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4947.9U Active CN216079506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方块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9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966A (zh) * 2022-03-21 2022-04-15 江西星原智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衬底多基色侧发光灯头组件及照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966A (zh) * 2022-03-21 2022-04-15 江西星原智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衬底多基色侧发光灯头组件及照明装置
CN114352966B (zh) * 2022-03-21 2022-07-19 江西星原智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衬底多基色侧发光灯头组件及照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4415B (zh) 照明设备
CN216079506U (zh) 一种方块灯
JPH01163697A (ja) 空調コントロールボックス
CN107830497B (zh) 一种散射灯罩及具有该灯罩的平板灯
CN111140782A (zh) 一种汽车氛围灯
CN210179385U (zh) 一种遮阳板化妆镜灯发光模块
JPH08171806A (ja) 面照明装置
CN212408415U (zh) 一种灯具
CN212986834U (zh) 光学模组、光电模组及吸顶灯
CN210810269U (zh) 镜子
CN209839723U (zh) 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
CN209926266U (zh) 一种立体曲面光导的位置灯
WO2019056660A1 (zh) 一种散射灯罩及具有该灯罩的平板灯
CN206682745U (zh) 一种导光结构及智能音箱
CN219828615U (zh) 前位置灯结构
CN206310254U (zh) 一种光利用率高的18株led光源模组
CN110967891A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CN220287224U (zh) 一种贯穿式尾灯
CN211086871U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CN214369695U (zh) 一种防眩光护眼吊灯
CN221054865U (zh) 光源扩散结构及照明灯具
CN219674033U (zh) 灯带及灯具
CN220038266U (zh) 一种光学透镜、光学模组和灯具
CN114754303B (zh) 氛围灯及显示设备
CN219976228U (zh)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