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7631U -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7631U
CN216077631U CN202122865991.8U CN202122865991U CN216077631U CN 216077631 U CN216077631 U CN 216077631U CN 202122865991 U CN202122865991 U CN 202122865991U CN 216077631 U CN216077631 U CN 216077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fixed
gap
lead screw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59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亮
刘思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659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7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7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7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包括包括蜗壳(100)、电机(101)、丝杠(102)、叶轮(103)、转动螺栓(104)、紧固螺栓(105)、整流罩(106)、集流器(107);其通过设置与所述蜗壳(100)可拆卸固定的集流器(107),使新的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与所述叶轮(103)的表面旋转摩擦并被所述叶轮(103)的表面刮削,产生极小的固定的间隙,同时使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实现有效贴合,以减少间隙泄露,增强叶轮(103)升压能力,从而提升叶轮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叶轮和集流器间隙的间隙可控叶轮。
背景技术
鼓风机、压缩机等风机设备的组成部件中包括叶轮、集流器(吸气室)、扩压器、蜗壳等。其中集流器和叶轮作为吸气部件,它们的装配间隙会直接影响风机效率。集流器内表面与叶轮的轮盖面配合,集流器与叶轮之间采取间隙配合。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间隙过大,导致间隙泄露增加、叶轮升压能力减弱,压比下降,风机效率降低,测试性能与用户要求性能就会有所偏差。传统的调整叶轮和集流器间隙的方法通常是用简单的紧固螺钉进行调整,在调整时,通常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感觉调节紧固螺钉来调节到预期的间隙,偶然性大,不确定性大,费时费力。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方便调节叶轮和集流器间隙的间隙可控叶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叶轮和集流器间隙的间隙可控叶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包括蜗壳、电机、丝杠、叶轮、转动螺栓、紧固螺栓、整流罩、集流器;
所述蜗壳内配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叶轮通过转动螺栓连接,所述转动螺栓的端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端面与叶轮的表面平滑连通,所述叶轮的表面能够与集流器的端面搭接,所述集流器与所述蜗壳可拆卸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还包括键槽、键、第一磁铁、第一弹簧、摩擦块、导轨、第二磁铁、第二弹簧;
所述丝杠与叶轮螺纹连接;
所述丝杠的外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开设在所述叶轮的内圆周面,所述键槽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键,所述键的一端与第一磁铁能够相互吸引,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丝杠固定,所述丝杠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键的一端固定;
所述叶轮的端面能够与摩擦块的一端搭接,所述摩擦块配置在导轨内并沿其移动,所述导轨与所述蜗壳固定;
所述摩擦块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磁铁相互排斥,所述第二磁铁与导轨固定,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摩擦块的另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中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叶轮同轴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共同配置有转动螺栓。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中所述集流器的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叶轮的表面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中所述叶轮的材质的硬度和强度大于所述集流器的材质的硬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中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能够方便调节叶轮和集流器之间的间隙,节省人力物力,提升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间隙可控叶轮的第一位置剖视图;
图2是一种间隙可控叶轮的第二位置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运动状态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包括蜗壳100、电机101、丝杠102、叶轮103、转动螺栓104、紧固螺栓105、整流罩106、集流器107;
所述蜗壳100内配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输出轴与丝杠102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丝杠102的另一端与叶轮103通过转动螺栓104连接,所述转动螺栓104的端部通过紧固螺栓105固定有整流罩106,所述整流罩106的端面与叶轮103的表面平滑连通,所述叶轮103的表面能够与集流器107的端面搭接,所述集流器107与所述蜗壳100可拆卸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所述蜗壳100可拆卸固定的集流器107,使新的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与所述叶轮103的表面旋转摩擦并被所述叶轮103的表面刮削,产生极小的固定的间隙,同时使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实现有效贴合,以减少间隙泄露,增强叶轮103升压能力,从而提升叶轮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若叶轮103的表面与集流器107的端面的间隙发生变化而不满足预期,则仅需要更换方便加工的集流器107,在重复进行新的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与所述叶轮103的表面旋转摩擦并产生极小的固定的间隙。
其中,所述电机101设有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电机101的无线通信模块可直接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电机101,从而使电机101的转速、旋转方向、功率可调整,从而随意调节所述叶轮103的转速和转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3、4,还包括键槽110、键111、第一磁铁112、第一弹簧113、摩擦块114、导轨115、第二磁铁116、第二弹簧117;
所述丝杠102与叶轮103螺纹连接;
所述丝杠102的外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110,所述键槽110开设在所述叶轮103的内圆周面,所述键槽110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键111,所述键111的一端与第一磁铁112能够相互吸引,所述第一磁铁112与所述丝杠102固定,所述丝杠102与第一弹簧113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13的另一端与所述键111的一端固定;
所述叶轮103的端面能够与摩擦块114的一端搭接,所述摩擦块114配置在导轨115内并沿其移动,所述导轨115与所述蜗壳100固定;
所述摩擦块114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磁铁116相互排斥,所述第二磁铁116与导轨115固定,所述第二磁铁116与第二弹簧117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弹簧117的另一端与摩擦块114的另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集流器107的端面的间隙发生变化而不满足预期时,还可通过如下方式改变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集流器107的端面的间隙:拆卸转动螺栓104,控制所述第一磁铁112通电并与键111吸合,所述键111与所述叶轮103上的键槽110脱离,控制第二磁铁116通电并与所述摩擦块114排斥,所述摩擦块114的一端与所述叶轮103的端面搭接,以锁定所述叶轮103的旋转角度,此时控制所述电机10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杠102转动,所述叶轮103沿所述丝杠102移动以小幅度调节所述叶轮103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集流器107的端面的间隙的大小。再控制所述第一磁铁112、第二磁铁116断电,在第一弹簧113、第二弹簧117的作用下,使所述键111位于叶轮103上的键槽110内,所述摩擦块114的一端与所述叶轮103的端面脱离,最后在安装转动螺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叶轮103的端面与集流器107的间隙能够小幅度调节,使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实现有效贴合,以减少间隙泄露,增强叶轮103升压能力,从而提升叶轮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键111、键槽110的结构还可为花键及与其对应的键槽,所述第一磁铁112此时为环形磁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叶轮103在任何旋转角度,所述键111都能够配置在所述键槽110内。
其中,所述第一磁铁112、第二磁铁116均为电磁铁,所述键111、摩擦块114为永磁铁,所述电磁铁设有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直接使用户终端无线控制所述第一磁铁112与所述键111之间、第二磁铁116与摩擦块114之间的吸引与否的状态,从而控制所述叶轮103的运动状态。
其中,所述摩擦块114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导轨115的截面为与所述摩擦块114的截面相配合的燕尾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所述摩擦块114与导轨115连接失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所述丝杠10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叶轮103同轴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共同配置有转动螺栓1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丝杠102的另一端与叶轮103通过转动螺栓104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2,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叶轮103的表面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新的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与所述叶轮103的表面旋转摩擦并被所述叶轮103的表面刮削,产生极小的固定的间隙,并使所述叶轮103的表面与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实现有效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1、2,所述叶轮103的材质的硬度和强度大于所述集流器107的材质的硬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能够通过所述叶轮103的表面对新的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进行刮削以产生极小的固定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3、4,所述第一弹簧113处于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键111始终有配置在所述叶轮103上的键槽110内的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3、4,所述第二弹簧117处于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所述摩擦块114始终有与所述叶轮103的端面脱离的趋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00)、电机(101)、丝杠(102)、叶轮(103)、转动螺栓(104)、紧固螺栓(105)、整流罩(106)、集流器(107);
所述蜗壳(100)内配置有电机(101),所述电机(101)的输出轴与丝杠(102)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丝杠(102)的另一端与叶轮(103)通过转动螺栓(104)连接,所述转动螺栓(104)的端部通过紧固螺栓(105)固定有整流罩(106),所述整流罩(106)的端面与叶轮(103)的表面平滑连通,所述叶轮(103)的表面能够与集流器(107)的端面搭接,所述集流器(107)与所述蜗壳(100)可拆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键槽(110)、键(111)、第一磁铁(112)、第一弹簧(113)、摩擦块(114)、导轨(115)、第二磁铁(116)、第二弹簧(117);
所述丝杠(102)与叶轮(103)螺纹连接;
所述丝杠(102)的外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键槽(110),所述键槽(110)开设在所述叶轮(103)的内圆周面,所述键槽(110)内配置有沿其移动的键(111),所述键(111)的一端与第一磁铁(112)能够相互吸引,所述第一磁铁(112)与所述丝杠(102)固定,所述丝杠(102)与第一弹簧(113)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13)的另一端与所述键(111)的一端固定;
所述叶轮(103)的端面能够与摩擦块(114)的一端搭接,所述摩擦块(114)配置在导轨(115)内并沿其移动,所述导轨(115)与所述蜗壳(100)固定;
所述摩擦块(114)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磁铁(116)相互排斥,所述第二磁铁(116)与导轨(115)固定,所述第二磁铁(116)与第二弹簧(117)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弹簧(117)的另一端与摩擦块(114)的另一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10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叶轮(103)同轴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共同配置有转动螺栓(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流器(107)的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叶轮(103)的表面的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103)的材质的硬度和强度大于所述集流器(107)的材质的硬度和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113)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间隙可控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簧(117)处于拉伸状态。
CN202122865991.8U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Active CN216077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5991.8U CN216077631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5991.8U CN216077631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7631U true CN216077631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5991.8U Active CN216077631U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76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1536A (zh) * 2023-11-11 2023-12-15 曲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的负压除尘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1536A (zh) * 2023-11-11 2023-12-15 曲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的负压除尘风机
CN117231536B (zh) * 2023-11-11 2024-01-12 曲阳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的负压除尘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77631U (zh) 一种间隙可控叶轮
US7147438B2 (en) Electric turbine
US9577500B2 (en) Rotary continuous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111585385B (zh) 一种电磁摩擦抵消传动辅助装置
CN105827079B (zh) 采用轴向磁通无刷电机的吸尘器风机
CN103560610A (zh) 电机改进结构
CN211624000U (zh) 一种水泵离合器通电差速断电全速装置
CN209724785U (zh) 一种轴流扇叶及制冷设备
CN113819077A (zh) 一种单级双吸、双定转子的磁悬浮鼓风机
CN111456954A (zh) 一种新型无刷暖风机
CN219833957U (zh) 一种筒形磁托式永磁调速器
CN2830696Y (zh) 新型风力发电机
CN219081884U (zh) 风机及燃气热水器
CN218850471U (zh) 一种圆圈形电机
CN2211671Y (zh) 动芯式直线振动电机
CN211609606U (zh) 利用磁悬浮结构的吸尘器电风机及吸尘器
CN216599369U (zh) 一种一体式无刷微型电机
CN114607620B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吸式衬氟磁力泵
CN217712759U (zh) 转子系统及燃气轮机
CN218817105U (zh) 一种无轴磁悬浮式风机和设备
CN214837216U (zh) 一种压气机及手持式吸尘器
CN211852223U (zh) 一种磁悬浮风扇
CN118088468A (zh) 一种可调导流叶片式离心式空气压缩机
CN2274840Y (zh) 轴向永磁稳压盘式发电机
CN219268699U (zh) 小型高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