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4050U - 双区位电解槽 - Google Patents

双区位电解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4050U
CN216074050U CN202122206900.XU CN202122206900U CN216074050U CN 216074050 U CN216074050 U CN 216074050U CN 202122206900 U CN202122206900 U CN 202122206900U CN 216074050 U CN216074050 U CN 216074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zone
electrolytic cell
liquid inle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69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彬
杨国华
朱立人
刘维
赵建超
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c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c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69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4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4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4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区位电解槽,其包括第一区位电解槽、第二区位电解槽、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电解槽主体、进液管、出液管。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出液管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出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进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所述双区位电解槽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被更换的同时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保持原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使得对于双区位电解槽的分期改造成为可能,即,允许老化严重的电解槽被更换的同时其他区位的电解槽继续使用。

Description

双区位电解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区位电解槽。
背景技术
在氯碱工业中,通常采用离子膜电解槽来电解食盐水以获得烧碱、氯气和氢气。现有的一种电解槽为双区位电解槽。常规的双区位电解槽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后,部分电解槽可能会出现性能恶化、维护成本上升等缺陷,此时可能出现两个区位中的其中一个区位的电解槽需要更新而另一个电解槽还能继续使用的情况。较为高效、节约成本的解决办法是对双区位电解槽进行分期改造,即将性能严重恶化的老电解槽更换为电解效率、电解能耗和使用寿命都较优的新电解槽,同时使另一个电解槽保持原状继续使用。
然而,常规的双区位电解槽中的两个区位的电解槽通常共享同一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因而如果部分电解槽需要更换则所有的电解槽都需要一起更换,无法实现分期改造。这样使得双区位电解槽的维护成本较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并以较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实现老电解槽的逐步替代改造,成为本领域关注的焦点。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双区位电解槽,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区位电解槽,不同区位的电解槽分别设置有独立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这样的设置使得分期改造成为可能,即,老化严重的电解槽被更换的同时其他区位的电解槽继续使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一种更新后的电解槽的示例,更新后的电解槽具有端框、中框以及用于将端框、中框压紧的压紧组件,这样的电解槽结构易于生产装配且便于后期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区位电解槽包括一种双区位电解槽,所述双区位电解槽包括第一区位电解槽、第二区位电解槽、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电解槽主体;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和电解槽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进液总管连通;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出液总管连通;
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出液管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出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进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
并且,所述双区位电解槽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被更换的同时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保持原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包括连通至所述电解槽主体内的阴极室的阴极进液管和连通至所述电解槽主体内的阳极室的阳极进液管;并且
所述进液总管包括阴极进液总管和阳极进液总管,所述阴极进液总管和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通;所述阳极进液总管和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阴极进液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一端为该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而另一端和第二管段相连,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呈T形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通过串通阀相连;并且/或者
每一个所述阳极进液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一端为该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而另一端和第二管段相连,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呈T形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通过串通阀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所述出液管包括阴极出液管和阳极出液管,所述阴极出液管、所述阳极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液体取样口,所述液体取样口处安装有隔膜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至少一个电解槽的电解槽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端框和位于所述两个端框之间的多个中框,
所述至少一个电解槽还包括:
垂直于所述两个端框和多个中框的拉杆,所述拉杆至少贯穿所述两个端框中的至少一个端框,并且所述拉杆向外突出于所述至少一个端框;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拉杆的突出于所述至少一个端框的延伸段上,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可锁定地安装在所述延伸段上;
套设在所述延伸段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止挡部件而另一端抵靠对应端框的外侧表面,所述弹簧在所述端框和所述止挡部件之间呈压缩状态从而向所述端框施加压紧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杆贯穿两个所述端框,所述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槽主体的所述两个端框的外侧,所述压紧组件共同向所述两个端框施加压紧力从而将所述两个端框和所述多个中框压紧在一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部件通过螺纹连接而套设在所述延伸段上以使得所述止挡部件在所述延伸段上的止挡位置可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部件包括:
压圈,所述压圈直接地抵靠所述弹簧;
螺母,所述螺母抵靠在所述压圈的外侧并和所述延伸段螺纹接合以用于调节所述压圈在所述延伸段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被构造为将所述延伸段的末端以及所述螺母接收在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套管包括:
变径套管,所述变径套管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部段、位于所述第一部段外侧并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内径的第二内径的第二部段、连接在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之间的变径部段,所述第一部段围绕在所述螺母外侧;
直管套管,所述直管套管和所述变径套管的所述第二部段插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直管套管的远离所述变径套管的一端用堵塞封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区位电解槽包括用于汇流导电的活动端汇流铜排、上汇流铜排和下汇流铜排,所述至少一个电解槽的所述两个端框为阴极端框和阳极端框,该电解槽还包括:
从靠近所述阳极端框的一端引出的活动端软连接铜排,所述活动段软连接铜排和所述活动端汇流铜排相连;
从靠近所述阴极端框的一端引出并沿所述电解槽主体的高度方向并排布置的上软连接铜排和下软连接铜排,所述上软连接铜排和所述上汇流铜排相连,所述下软连接铜排和所述下汇流铜排相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槽主体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拉杆平行于所述电解槽主体的纵向方向,并且,所述电解槽主体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托架,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电解槽还包括立柱和由所述立柱支撑的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支撑所述托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双区位电解槽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区位电解槽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一个压紧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结构的沿纵向方向D1观察的端视图;
图5为图1中的双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区位电解槽
2第二区位电解槽
3立柱
4支撑梁
100电解槽主体
101阳极端框
102阴极端框
103中框
104托架
200压紧组件
201压圈
202螺母
2012止挡部件
203变径套管
2031变径套管的第一部段
2032变径套管的第二部段
2033变径套管的变径部段
204直管套管
205堵塞
206弹簧
51活动端汇流铜排
52上汇流铜排
53下汇流铜排
61串通阀
62流量调节阀
7拉杆
71延伸段
71a延伸段的末端
301活动端软连接铜排
302上软连接铜排
303下软连接铜排
304阴极出液管软管段
305阳极出液管软管段
306阳极进液管软管段
307阴极进液管软管段
11阴极出液管
12阳极出液管
13、23阳极进液管
14阴极进液管
131、231阳极进液管的第一管段
132、232阳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
13a、23a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
13b、23b阳极进液管的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区位电解槽,图1-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方向术语、位置术语,均为各部件之间相对性的方向、位置或如图1-5中的示例性的方向、位置,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方向术语、位置术语不应当被理解为是绝对性概念。
参考图1,该实施方式中的双区位电解槽包括第一区位电解槽1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第一区位电解槽1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由立柱3和支撑梁4支撑。示意性地,如图1中所示,立柱3竖直设置,支撑梁4从立柱3处沿水平方向延伸至电解槽并支撑电解槽。优选地一个立柱3可以同时伸出多组平行布置的支撑梁4,每一个支撑梁4优选为工字梁。
第一区位电解槽1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电解槽主体100、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进液管的出口端和电解槽主体100的内部连通,出液管的入口端和电解槽主体100的内部连通。并且,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出液管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出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进液管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进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由于第一区位电解槽1、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各自的进出液管道独立,因而在一个区位的电解槽老化待更换时而另一个区位的电解槽还能够继续使用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可以仅更换待更换的电解槽而使另一个电解槽继续使用。
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中的老第一区位电解槽被更换为新的第一区位电解槽1而第二区位电解槽2保持原状。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中将经历更换工序的电解槽称为第一区位电解槽,将保持原状的电解槽称为第二区位电解槽。新的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结构在图2-图4中示出。
参考图2,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电解槽主体10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具有纵向方向D1、高度方向D2和同时垂直于纵向方向D1、高度方向D2的宽度方向。支撑电解槽主体100的支撑梁沿纵向方向D1延伸。电解槽主体100包括两个端框和位于两个端框之间密集排布的多个中框103,两个端框分别为阳极端框101和阴极端框102。阳极端框101、阴极端框102和多个中框103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纵向方向D1。在无外力作用下,各个端框、中框103之间可能存在较小的间隙以使得它们能够在纵向方向D1上小幅度移动。电解槽主体100还包括沿纵向方向D1延伸的拉杆7,并使得拉杆7贯穿至少两个端框中的至少一个端框,该至少一个端框上设置有容纳拉杆7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杆7为同时贯穿阴极端框102、阳极端框101的长杆,或者拉杆7也可以为两个分离的部段,一个部段用于贯穿阴极端框102、一个部段用于贯穿阳极端框101。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拉杆7可以形成为一个沿纵向整体延伸的轴,其贯穿两个端框和所有的中框103以将两个端框、所有中框103串连起来。或者,拉杆7依然被构造为仅贯穿两个端框的结构,同时另外设置沿纵向方向D1延伸的轴以用于将两个端框、所有中框串连起来。在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拉杆可以为一个相对于电解槽的基部(即对于电解槽的安装位置来说,该基部固定不动)固定的结构。
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贯穿阳极端框101的拉杆7向外突出于电解槽主体(即沿纵向方向D1突出于阳极端框101)的部分形成延伸段71;贯穿阴极端框102的拉杆向外突出于电解槽主体(即沿纵向方向D1突出于阴极端框102)的部分形成延伸段。第一区位电解槽1还包括位于电解槽主体100的纵向方向D1上的纵向端部外侧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和拉杆7配合以将各个端框、中框103沿纵向方向D1压紧在一起。
以图3所示的设置在电解槽主体100的阳极端框101外侧的压紧组件200为例,压紧组件200包括可锁定地安装在延伸段71上的止挡部件2012和套设在延伸段71上的弹簧206。弹簧206优选地包括依次反向叠合的多个碟形弹簧。弹簧206的一端抵靠止挡部件2012而另一端抵靠阳极端框101的外侧表面,弹簧206在阳极端框101和止挡部件2012之间呈压缩状态从而向端框施加压紧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外侧”、“向外”指的是在纵向方上更远离电解槽中心的一侧或方向。
继续参考图2,第一区位电解槽1包括两组压紧组件200,即位于阴极端框102外侧的一组压紧组件200和位于阳极端框101外侧的一组压紧组件200,每一组压紧组件200包括沿垂直于拉杆7的方向,即沿高度方向D2和/或宽度方向排布的多个压紧组件200。两组压紧组件200分别设置在电解槽主体100的两个端框的外侧,两组压紧组件200朝向彼此共同向两个端框施加压紧力从而将两个端框和多个中框103压紧在一起。阳极端框101、多个中框103和阴极端框102沿纵向方向D1紧密地依次贴合从而构成电解槽主体100的主要框架结构。
虽然在图2中所示的电解槽主体100的两个端部外侧上均设置有压紧组件200,但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在电解槽主体100的一个端部外侧设置压紧组件200,而另一个端部外侧仅设置简单的止挡装置,以能够让阳极端框101、多个中框103、阴极端框102沿纵向方向D1被夹紧在一起即可。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仅在阳极端框101的外侧设置包括弹簧206的压紧组件200,并将阴极端框102固定在对应的拉杆上,压紧组件200的弹簧206将阳极端框101、多个中框103朝向阴极端框102压紧,而阴极端框102无法相对于拉杆移动,所以依然能够使得阳极端框101、阴极端框102和阴极端框102压紧在一起。
继续参考图3,止挡部件2012包括压圈201和螺母202。压圈201直接地抵靠弹簧206,螺母202抵靠在压圈201的外侧并和延伸段71螺纹接合以用于调节压圈201在延伸段71上的位置并使压圈201朝向弹簧206压紧。这样的设置使得止挡部件2012通过螺纹连接而套设在延伸段71上以使得止挡部件2012在延伸段71上的止挡位置可调节。具体地,可以根据所需的夹紧力的大小、配套的弹簧206的长度、中框103的数量等因素来对应地调节止挡部件2012的止挡位置。
可以理解“锁定”意味着止挡部件2012无法在延伸段71上沿纵向方向D1滑动。本实施方式中的止挡部件2012的锁定方式是通过和延伸段71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的,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的锁定结构。例如,止挡部件2012可以包括钳口构件,当止挡部件2012被定位至所需的止挡位置时可以使钳口构件夹紧延伸段71从而实现锁定;在需要调整止挡位置时,可以释放钳口构件从而解除锁定。
继续参考图3,夹紧组件还包括保护套管,保护套管又包括变径套管203和直管套管204。保护套管被构造为将延伸段71的末端71a以及螺母202接收在内。进一步地,变径套管203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部段2031、位于第一部段2031外侧并具有小于第一内径的第二内径的第二部段2032、连接在第一部段2031和第二部段2032之间的变径部段2033,第一部段2031围绕在螺母202外侧。直管套管204的外径和变径套管203的第二部段2032的第二内径适配从而使得直管套管204和变径套管203的第二部段2032插接套设在一起,并且,直管套管204的远离变径套管203的一端用堵塞205封闭。
除了压紧组件200,新的第一区位电解槽1还具有一些其他优选设置。例如,重新参考图2,可以看到新的第一区位电解槽1包括从靠近阳极端框101的一端引出的活动端软连接铜排301、从靠近阴极端框102的一端引出并沿电解槽主体100的高度方向D2并排布置的上软连接铜排302和下软连接铜排303。并且,双区位电解槽包括用于汇流导电的活动端汇流铜排51、上汇流铜排52和下汇流铜排53,活动段软连接铜排和活动端汇流铜排51相连,上软连接铜排302和上汇流铜排52相连,下软连接铜排303和下汇流铜排53相连。
同样优选地,参考图4,电解槽主体100的横向方向(即同时垂直于纵向方向D1、高度方向D2的方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托架104,支撑梁支撑托架104。电解槽主体100的上下侧设置有上汇流铜排52和下汇流铜排53。
继续参考图4,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进液管包括连通至电解槽主体100内的阴极室的阴极进液管14和连通至电解槽主体100内的阳极室的阳极进液管。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出液管也包括连通至阴极室的阴极出液管11和连通至阳极室的阳极出液管12。进一步地,阴极进液管14又包括了阴极进液管14的主管道部分和连通该主管道部分和阴极室的阴极进液管软管段307;阳极进液管13又包括了阳极进液管的主管道部分和连通该主管道部分和阳极室的阳极进液管软管段306;阴极出液管11又包括了阴极出液管的主管道部分和连通该主管道部分和阴极室的阴极出液管软管段304;阳极出液管12又包括了阳极出液管12的主管道部分和连通该主管道部分和阳极室的阳极出液管软管段305。
虽然图2-图4示出的结构为新的第一区位电解槽1,然而可以理解,第二区位电解槽2也可以具有图2-图4中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区位电解槽2也具有两个端框、多个中框103、用于将端框、中框103压紧在一起的压紧组件200等等。
第二区位电解槽2也同样分别设置有阴极进液管14、阳极进液管、阴极出液管11、阳极出液管12。
双区位电解槽包括向第一区位电解槽1、第二区位电解槽2供液的阴极进液总管和阳极进液总管,阴极进液总管和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通;阳极进液总管和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通。图5示出了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13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23的具体的连接结构,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阴极进液管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阴极进液管的连接结构也可参照图5进行理解。换句话说,图5所示的阳极进液管的结构完全可以应用于阴极进液管。
参考图5,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13包括第一管段131和第二管段132,第一管段131的一端为该阴极进液管14的入口端13a而另一端和第二管段132相连,第二管段132的两个端部关于第一管段131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管段131、第二管段132呈T形相连。同样地,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23包括第一管段231和第二管段232,第一管段231的一端为该阳极进液管23的入口端23a而另一端和第二管段232相连,第二管段232的两个端部关于第一管段231相对地设置,以使第一管段231、第二管段232呈T形相连。
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13的入口端13a、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23的入口端23a通过三通阀(未示出)相连,使得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13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23相对于彼此独立地接收来自阳极进液总管的液体。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13的第二管段132的远离出液口13b的一端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23的第二管段232的远离出液口23b的一端通过串通阀61相连。串通阀61的设置便于电解液的置换、排液水洗和试漏,在双区位电解槽正常使用过程中,串通阀61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阳极进液管13的第一管段131、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阳极进液管23的第一管段231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62。可以理解,这样的设置允许根据新老电解槽的不同性能,优化两个区位上电解液进液量和出液量的比例,由此保证了新老电解槽能够各自运行在最佳状态下。
如前文所述,图5中所示的结构可以应用于第一区位电解槽1的阴极进液管14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的阴极进液管14,为了简化在此不再赘述阴极进液管14的具体结构。
优选地,对于第一区位电解槽1和第二区位电解槽2中的每一个,出液管包括阴极出液管11和阳极出液管12,阴极出液管11、阳极出液管12上分别设置有液体取样口,液体取样口处安装有隔膜阀。取样口的设置便于在安装时对两个区位上电解液进液量和出液量的比例进行调试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双区位电解槽时,可以将经过二次精制的饱和盐水加入第一区位电解槽、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阳极室,氯化钠被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溶液里的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从溶液中逸出,消耗部分氯化钠的饱和盐水则成为淡盐水流出电解槽,而钠离子则透过离子膜移向阴极。与此同时,可以向电解槽阴极室加入纯水,水被电解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气从溶液中逸出,而氢氧根离子则和从阳极过来的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双区位电解槽并不仅限于上述作业流程。双区位电解槽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的阳极进液、阴极进液,以获得其他类型的气体和/或液体。
参照对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理解,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双区位电解槽使得分期改造成为可能,即,老化严重的电解槽被更换的同时其他区位的电解槽继续使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一种更新后的电解槽的示例,更新后的电解槽具有端框、中框以及用于将端框、中框压紧的压紧组件,这样的电解槽结构易于生产装配且便于后期维护。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双区位电解槽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第一区位电解槽、第二区位电解槽的进出液结构均为独立的双路结构,对双区位上的新电解槽和老电解槽分别单独实现进液和出液,并在两路进液总管上分别设置流量调节阀,从而能够根据新老电解槽的不同性能,优化两个区位上电解液进液量和出液量的比例,由此保证了新老电解槽能够各自运行在最佳状态下。
2、第一区位独立出液总管和第二区位独立出液总管上分别设置有液体取样口,便于在安装时对两个区位上电解液进液量和出液量的比例进行调试。
3、第一区位单元槽的纵向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托架,能够与老电解槽改造现场的支撑梁相匹配,从而方便电解槽的定位和安装。
4、第一区位电解槽的电解槽主体上分别引出有软连接铜排、阴极进液软管、阳极进液软管、阴极出液软管和阳极出液软管,这些软性连接能够充分适应老电解槽改造现场的现状,实现与原有管路的良好匹配,从而一方面方便了新电解槽的安装,另一方面降低了替代改造的成本。
5、第一区位电解槽采用和延伸段配合的压紧组件实现端框和中框的拼合压紧,使得中框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工况需求而变化,从而具有灵活性好、安装方便等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以上教导的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双区位电解槽,所述双区位电解槽包括第一区位电解槽(1)、第二区位电解槽(2)、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电解槽主体(100);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和电解槽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进液总管连通;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出液总管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出液管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出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进液管相对于彼此独立,
并且,所述双区位电解槽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被更换的同时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保持原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所述进液管包括连通至所述电解槽主体内的阴极室的阴极进液管(14)和连通至所述电解槽主体内的阳极室的阳极进液管(13、23);并且
所述进液总管包括阴极进液总管和阳极进液总管,所述阴极进液总管和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通;所述阳极进液总管和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13a)、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23a)通过三通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阴极进液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一端为该阴极进液管的入口端而另一端和第二管段相连,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呈T形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阴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通过串通阀相连;并且/或者
每一个所述阳极进液管包括第一管段(131、231)和第二管段(132、232),第一管段的一端为该阳极进液管的入口端而另一端和第二管段相连,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呈T形相连,并且,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的阳极进液管的第二管段通过串通阀(6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每一个,所述出液管包括阴极出液管和阳极出液管,所述阴极出液管、所述阳极出液管上分别设置有液体取样口,所述液体取样口处安装有隔膜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位电解槽和所述第二区位电解槽中的至少一个电解槽的电解槽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端框(101、102)和位于所述两个端框之间的多个中框(103),
所述至少一个电解槽还包括:
垂直于所述两个端框和多个中框的拉杆(7),所述拉杆至少贯穿所述两个端框中的至少一个端框,并且所述拉杆向外突出于所述至少一个端框;
压紧组件(200),所述压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拉杆的突出于所述至少一个端框的延伸段(71)上,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止挡部件(2012),所述止挡部件可锁定地安装在所述延伸段上;
套设在所述延伸段上的弹簧(206),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止挡部件而另一端抵靠对应端框的外侧表面,所述弹簧在所述端框和所述止挡部件之间呈压缩状态从而向所述端框施加压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贯穿所述两个端框,所述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解槽主体的所述两个端框的外侧,所述压紧组件共同向所述两个端框施加压紧力从而将所述两个端框和所述多个中框压紧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通过螺纹连接而套设在所述延伸段上以使得所述止挡部件在所述延伸段上的止挡位置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包括:
压圈(201),所述压圈直接地抵靠所述弹簧;
螺母(202),所述螺母抵靠在所述压圈的外侧并和所述延伸段螺纹接合以用于调节所述压圈在所述延伸段上的位置,并且
所述压紧组件还包括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被构造为将所述延伸段的末端以及所述螺母接收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包括:
变径套管(203),所述变径套管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部段(2031)、位于所述第一部段外侧并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内径的第二内径的第二部段(2032)、连接在所述第一部段和所述第二部段之间的变径部段(2033),所述第一部段围绕在所述螺母外侧;
直管套管(204),所述直管套管和所述变径套管的所述第二部段插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直管套管的远离所述变径套管的一端用堵塞(205)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区位电解槽包括用于汇流导电的活动端汇流铜排(51)、上汇流铜排(52)和下汇流铜排(53),所述至少一个电解槽的所述两个端框为阴极端框(102)和阳极端框(101),该电解槽还包括:
从靠近所述阳极端框的一端引出的活动端软连接铜排(301),所述活动段软连接铜排和所述活动端汇流铜排相连;
从靠近所述阴极端框的一端引出并沿所述电解槽主体的高度方向并排布置的上软连接铜排(302)和下软连接铜排(303),所述上软连接铜排和所述上汇流铜排相连,所述下软连接铜排和所述下汇流铜排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区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主体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拉杆平行于所述电解槽主体的纵向方向(D1),并且,所述电解槽主体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托架(104),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电解槽还包括立柱(3)和由所述立柱支撑的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支撑所述托架。
CN202122206900.XU 2021-09-13 2021-09-13 双区位电解槽 Active CN216074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6900.XU CN216074050U (zh) 2021-09-13 2021-09-13 双区位电解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6900.XU CN216074050U (zh) 2021-09-13 2021-09-13 双区位电解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4050U true CN21607405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6900.XU Active CN216074050U (zh) 2021-09-13 2021-09-13 双区位电解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4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1660A (zh) * 2022-03-27 2022-10-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脉冲式循环进液的碱性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1660A (zh) * 2022-03-27 2022-10-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脉冲式循环进液的碱性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5161660B (zh) * 2022-03-27 2023-10-2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脉冲式循环进液的碱性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2557B2 (ja) 水電解システム、水電解方法、水素の製造方法
CN110325668B (zh) 用于生产洗涤剂和消毒剂液体的方法和电解槽
CN216074050U (zh) 双区位电解槽
CA2797802A1 (en)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electrolytic cell using the sam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ozone water, method for disinfection and method for wastewater or waste fluid treatment
CA2819103A1 (en) Electrolysis method and electrolytic cells
CN101126162A (zh) 压滤式水电解槽
EP2902531B1 (en) Method for rapid service and replacement of an elektrolytic cell
US20130228459A1 (en) Electrolyzed water producing apparatus
US2013014647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tabilized sanitizing solution
TWM466926U (zh) 電解單元及電解槽
US7513980B2 (en) Electrolytic cell for electrolyzed water generator
CN216074047U (zh) 电解槽和双区位电解槽
CN109267087B (zh) 一种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
RU2315132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хлора и хлорсодержащих окислителей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EP3626860B1 (en) Hydrogen production apparatus
CN204973607U (zh) 一种电极一体化设计的可拆卸式电渗析装置
CA1112206A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plural cell electrolyzer
CN110484927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CN210736910U (zh) 离子膜电解槽
KR100439998B1 (ko) 다단식 유격막 전해수 생성장치
JP3965491B2 (ja) アルカリイオン水生成装置並びに酸性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JPS61157690A (ja) 電解槽
WO2018135078A1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RU207873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ды
CN217149330U (zh) 一种便于更换电解液的离子膜电解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