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3794U -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3794U
CN216073794U CN202122106644.7U CN202122106644U CN216073794U CN 216073794 U CN216073794 U CN 216073794U CN 202122106644 U CN202122106644 U CN 202122106644U CN 216073794 U CN216073794 U CN 216073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machine
unit
sampling
microorganisms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66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桂陶
沈云芳
裘家韡
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Zhongyi Test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Zhongyi Test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Zhongyi Test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Zhongyi Test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66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3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3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3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小车上设置滚轮、固定管单元、铰接柱单元、布料安放槽单元以及绳环的方式,达到采样机器使用操作灵活、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铰接柱单元用于安装无纺布,自带旋转功能,可以让采样机器灵活选择擦拭或刮拭,保证采样操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第二、采样机器自带干净无纺布的储存功能和样本无纺布的暂存功能,无需额外配备箱体结构,保证采样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 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背景技术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即我们常见的中央空调,其包括众多的通风管路,以用于对整个建筑物内部进行全方位的通风换气、制冷制热操作。而通风管路的内表面,由于具有潮湿、阴暗的特点,所以相对的比较容易滋生各类微生物,例如细菌和真菌,对通风管路内表面的微生物进行采样计数,就可以初步判定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洁净程度,判断该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否需要进行内部清洗操作。
现有的通风管路内表面微生物采样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移动小车和拭片,其中的移动小车可以是电控自驱,或者被外力拉动,而拭片则一般为灭菌的无纺布。但是该现有结构样式的采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就发现了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拭片的使用方法单一,倾斜刮拭和水平擦拭两种方法之间不能灵活选择;第二、采样设备需要额外配备一个无纺布盒子,用于安放还未使用、已经采样的多块无纺布,这就十分麻烦了。
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拭片安装方式灵活可调,且整体使用更加便捷的微生物采样机器,以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的微生物检测。
专利公告号为CN 206814772U,公告日为2017.12.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内壁及夹缝表面的微生物采样器,包括采样管、手杆、遥控器、拭片夹及拭片,所述采样管为半圆柱体,采样管尾部连接手杆,采样管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伸出采样管的端部设置卡槽,所述拭片夹一端嵌入卡槽内,另一端插接拭片,采样管纵向底面与拭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控制伸缩行程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红外线与遥控器连接,采样管内的电池为伸缩杆及其控制器供电。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微生物采样器,其机器上缺少拭片暂存的结构,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在管道开口下方举着拭片盒子,以进行新拭片的取出使用,和旧拭片的取回收集操作,这就十分麻烦了,一直占用着操作人员的双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能通过在移动小车上设置滚轮、固定管单元、铰接柱单元、布料安放槽单元以及绳环的方式,达到采样机器使用操作灵活、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包括移动小车,以及滚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下表面上的固定管单元,插接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单元上并用于安装无纺布的铰接柱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无纺布的布料安放槽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管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下表面上的竖向直管,设置在所述竖向直管上的螺纹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孔上并用于向内夹紧所述铰接柱单元的紧固螺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旋入端上的弹性片,所述竖向直管具有矩形的内管截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铰接柱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直管上的升降柱,设置在所述升降柱上的第一铰接孔,旋转柱,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上的第二铰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上的固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上并用于安装无纺布的凸出板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出板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柱端面上的主体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板上的凸出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板的异于设置所述凸出板的侧面上的绳体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绳体槽上并用于在所述主体板的另一侧压紧固定无纺布的弹性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绳体槽的开槽截面形状为优弧弓,所述弹性绳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表面上的无纺布容纳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表面上的样本无纺布暂存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表面上并设有所述无纺布容纳槽和所述样本无纺布暂存槽的整体开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整体开槽上的防尘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防尘盖板侧边上的取用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移动小车移动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绳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铰接柱单元用于安装无纺布,自带旋转功能,可以让采样机器灵活选择擦拭或刮拭,保证采样操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第二、采样机器自带干净无纺布的储存功能和样本无纺布的暂存功能,无需额外配备箱体结构,保证采样操作简单、方便;第三,采样机器的移动方式灵活可选,可以是电驱动,也可以是外力拉动;第四,整个采样机器自身结构稳定性高,零部件不易松散、掉落,无纺布的安装结构强度大,无纺布更换操作的难度适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拭采样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料安放槽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管单元和铰接柱单元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铰接柱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凸出板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刮拭采样操作后无纺布上的微生物样本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擦拭采样操作后无纺布上的微生物样本分布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移动小车11、滚轮12、固定管单元1、无纺布a、铰接柱单元2、布料安放槽单元3、竖向直管101、螺纹孔102、紧固螺栓103、升降柱201、第一铰接孔202、旋转柱203、第二铰接孔204、固定螺栓205、凸出板部206、主体板206a、凸出板206b、绳体槽206c、弹性绳206d、无纺布容纳槽301、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整体开槽303、防尘盖板304、取用开口305、绳环4、微生物样本b、无纺布压痕c、风管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7所示,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包括移动小车11,以及滚轮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下表面上的固定管单元1,插接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单元1上并用于安装无纺布a的铰接柱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无纺布a的布料安放槽单元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小车11可以配备电机和控制器,实现可控、独立的移动效果,保证在风管d内可以稳定移动,以完成内表面微生物取样操作,而所述固定管单元1加上铰接柱单元2,组成微生物取样操作的直接实施部位,所述铰接柱单元2上设置无纺布a后,即可擦拭或刮拭取样微生物。
在现有技术中,擦拭取样的方式为无纺布a水平地、充分地下压在风管d的内底面上,然后采样机器移动适当距离,保证下压区域的微生物全部被无纺布a获取即可,而刮拭取样的方式为无纺布a倾斜,采样机器一直移动则刮拭动作一直有效,最终完成移动区域内的微生物采样操作。
擦拭取样的优点是,无纺布下压区域的微生物被均匀地分散在无纺布a上,方便后续观察计数,缺点是采用面积小,就是一开始的下压区域,后续采样机器即使再移动,微生物也仅仅是暂时被无纺布a的侧边刮下,无纺布a提起时,侧边上的微生物样本也就掉落了。
刮拭取样的优点是,采样机器的移动区域内,微生物都可以被采样收集,缺点是大量微生物原本被堆在一起,后续计数时需要再分开,相应的,刮拭取样时无纺布a的适宜倾斜角度为10-40°,倾斜角度如果过小,则无纺布a太水平了,无纺布a的侧边会顶开微生物样本,而且侧边上残留的微生物样本也是容易掉落的,为无效样本,倾斜角度如果过大,则无纺布a太竖直了,无纺布a刮拭得到的样本就全部集中在一起,后续计数操作就更难了。
最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在采样开始前,叠放6-8片无纺布a,单片无纺布a完成采样后再放回暂存,且单独分开放置,最后全部无纺布a使用完毕,整个风管内部各处的微生物采样操作也基本结束了,例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的压缩机处起点、出风口处终点,风管与风管的连接点,以及其他风管开口处。
所述固定管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下表面上的竖向直管101,设置在所述竖向直管101上的螺纹孔102,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孔102上并用于向内夹紧所述铰接柱单元2的紧固螺栓103。所述固定管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103旋入端上的弹性片,所述竖向直管101具有矩形的内管截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的材质为常见橡胶,粘结在所述紧固螺栓103的旋入端上,所述竖向直管101的矩形管孔,可以避免所述铰接柱单元2发生有害的水平旋转动作。
所述铰接柱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直管101上的升降柱201,设置在所述升降柱201上的第一铰接孔202,旋转柱203,设置在所述旋转柱203上的第二铰接孔204,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孔202和所述第二铰接孔204上的固定螺栓205,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柱203上并用于安装无纺布a的凸出板部2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栓205配备一个螺母,所述旋转柱203绕着所述固定螺栓205旋转,即可调节无纺布a的倾斜角度,而所述旋转柱203旋转至竖直状态了,即可进行无纺布a的擦拭取样操作,擦拭压力则通过所述升降柱201在所述竖向直管101上的位置来调节,所述升降柱201越往下,无纺布a在风管d内底面上的擦拭强度越大,保证更大的微生物采样比例。
所述凸出板部206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柱203端面上的主体板206a,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06a上的凸出板206b,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06a的异于设置所述凸出板206b的侧面上的绳体槽206c,以及设置在所述绳体槽206c上并用于在所述主体板206a的另一侧压紧固定无纺布a的弹性绳206d。所述绳体槽206c的开槽截面形状为优弧弓,所述弹性绳206d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板206a、凸出板206b两者粘结或一体成型,所述凸出板206b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板206a,目的就是给所述弹性绳206d留出安装空间,避免所述弹性绳206d碰到风管d,因此所述凸出板206b对应的无纺布a区域,即为有效采样区,或擦拭或刮拭均可。
此外,所述弹性绳206d为常见的弹性橡皮绳,以绳体直径与开槽直径过盈配合的方式,卡在所述绳体槽206c上,不易掉落,两根所述弹性绳206d在无纺布a的两边,会对称压出两条无纺布压痕c,此处不是采样区域,因此无影响。
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的无纺布容纳槽301,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的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并设有所述无纺布容纳槽301和所述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的整体开槽303。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整体开槽303上的防尘盖板304,以及设置在所述防尘盖板304侧边上的取用开口3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容纳槽301的数量为1个,设置在一边,另一边则是6-8个所述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对应的所述无纺布容纳槽301内也放置6-8片无纺布a,以“取一片、用一片、放回一片、再取一片”的方式,逐个使用,保证采样机器至少可以进行6-8处的针对性采样操作,保证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
此外,所述防尘盖板304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所述无纺布容纳槽301、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的开槽深度需要相对较大,以避免无纺布碰触所述防尘盖板304。
所述移动小车11移动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绳环4。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绳环4上均可以栓绳,可以保证有效的拉绳移动效果,当然采样机器移动方向变换后,无纺布a的倾斜面朝向也要相对应改变,此时可以旋转所述旋转柱203,甚至重新拔插整个所述铰接柱单元2。
最后,所述固定管单元1、铰接柱单元2组成的直接采样部位,位于两两所述滚轮12的移动轨迹之间,而且是位于所述移动小车11下表面的一侧,避免要深入到所述滚轮12内才能去更换无纺布的麻烦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包括移动小车(11),以及滚轮(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下表面上的固定管单元(1),插接设置在所述固定管单元(1)上并用于安装无纺布(a)的铰接柱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并用于安放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无纺布(a)的布料安放槽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下表面上的竖向直管(101),设置在所述竖向直管(101)上的螺纹孔(102),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孔(102)上并用于向内夹紧所述铰接柱单元(2)的紧固螺栓(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紧固螺栓(103)旋入端上的弹性片,所述竖向直管(101)具有矩形的内管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柱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竖向直管(101)上的升降柱(201),设置在所述升降柱(201)上的第一铰接孔(202),旋转柱(203),设置在所述旋转柱(203)上的第二铰接孔(204),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孔(202)和所述第二铰接孔(204)上的固定螺栓(205),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柱(203)上并用于安装无纺布(a)的凸出板部(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板部(206)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柱(203)端面上的主体板(206a),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06a)上的凸出板(206b),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06a)的异于设置所述凸出板(206b)的侧面上的绳体槽(206c),以及设置在所述绳体槽(206c)上并用于在所述主体板(206a)的另一侧压紧固定无纺布(a)的弹性绳(206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槽(206c)的开槽截面形状为优弧弓,所述弹性绳(206d)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的无纺布容纳槽(301),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的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11)上表面上并设有所述无纺布容纳槽(301)和所述样本无纺布暂存槽(302)的整体开槽(3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安放槽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整体开槽(303)上的防尘盖板(304),以及设置在所述防尘盖板(304)侧边上的取用开口(30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1)移动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绳环(4)。
CN202122106644.7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Active CN216073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6644.7U CN216073794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6644.7U CN216073794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3794U true CN216073794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6644.7U Active CN216073794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3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0117B2 (en) Wet vacuum
DE102011054162A1 (de) System aus einem selbsttätig verfahrbaren Reinigungsgerät und einer Basisstation sowie verfahrbares Reinig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Schmutzbehälters
CN216073794U (zh) 一种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的采样机器
CN109571176A (zh) 基于管件连接口的打磨装置
CN210341768U (zh) 一种土木工程作业清扫除尘装置
CN213566537U (zh) 一种无人机基站
CN211740766U (zh) 排气管道固定采样分析装置
CN208325159U (zh) 一种自动洗车房
CN210842867U (zh) 一种复式清扫设备
CN212039662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CN211793743U (zh) 便携式电动摇蜜机
CN210499695U (zh) 一种铁制品的铁锈处理装置
CN103644633A (zh) 空调自动除尘装置
CN209052375U (zh) 用于配网的电线抬升装置
CN209974771U (zh) 一种智慧农业孢子捕捉设备
CN208849350U (zh) 一种自动布线装置
CN215518078U (zh) 一种针刺无纺布的断针检测剔除装置
CN216331363U (zh) 一种天窗排水管与天窗的连接结构
CN220372843U (zh) 一种磨平装置
CN209789426U (zh) 一种酒店管理雨伞收纳装置
CN115621520B (zh) 一种模块化储能电站组件加工系统及方法
CN218448973U (zh) 电力设备用新风除湿装置
CN214369102U (zh) 一种地下管道检测装置
CN217278161U (zh) 一种防水衣湿度检测装置
CN213763220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造粒用吸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