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2613U - 井道调节支架 - Google Patents

井道调节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2613U
CN216072613U CN202122582559.8U CN202122582559U CN216072613U CN 216072613 U CN216072613 U CN 216072613U CN 202122582559 U CN202122582559 U CN 202122582559U CN 216072613 U CN216072613 U CN 216072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istway
bracket
adjus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25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indler Chin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25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2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2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2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道调节支架,包括:墙支架,适用于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并设置有第一调节孔;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一调节孔连接;以及导轨板,设置有第四调节孔,第四调节孔与第三调节孔连接,导轨板适用于与导轨连接;其中,连杆与内壁之间形成一夹角,由夹角限定的平面垂直于内壁并平行于竖直方向。通过调节连杆与内壁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导轨与井道内壁之间的距离,能够更适用于导轨与井道内壁距离较近的情况,提高井道内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井道调节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道调节支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竖直方向调节导轨与井道内壁间距的井道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在电梯系统中,轿厢沿导轨上升或者下降,导轨通过井道调节支架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传统上,为适应轿厢的截面轮廓,井道调节支架一般通过沿着井道水平方向(宽度或深度方向)调节井道调节支架在井道内的布局来调节内壁和导轨之间的距离,并确保井道调节支架牢固地支撑导轨。
对于上述调节方式,当墙和导轨靠的很近时,沿井道水平方向可调节的间距范围较小,很难满足设计要求,而且用于实现调节的井道调节支架的支撑板的调节孔到支撑板的边缘的距离较近,降低了支撑板的强度,需要增加额外的加工工序使支撑板局部不折弯以得到更多的调节范围。(另外,为了保证尽可能的利用井道内的容纳空间,需要降低导轨与井道的墙壁之间的距离,井道调节支架的相关组成部件(例如支撑板)的宽度就会受到限制以避让其他部件,为了保证井道调节支架的强度,需要增加相关组成部件的板厚、增加加强筋或选用强度更高等级的材料来弥补相关组成部件的宽度的缺陷,以达到强度和刚度要求,因此增加了电梯系统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他方面的任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道调节支架,以提高井道内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井道调节支架,包括:
墙支架,适用于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并设置有第一调节孔;
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以及
导轨板,设置有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与所述第三调节孔连接,所述导轨板适用于与导轨连接;
其中,所述连杆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一夹角,由所述夹角限定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壁并平行于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角的范围是0~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
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通过螺栓连接;
两个所述墙支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通过螺栓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墙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壁的高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板包括:
本体;以及
两个翼板,两个所述翼板分别从所述本体的两端朝向所述内壁垂直延伸,两个所述连杆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翼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墙支架包括:
底板,安装到所述内壁上;以及
调节板,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内壁垂直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井道调节支架还包括:
固定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支撑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支座连接;以及
托架,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托架与所述连杆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孔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调节所述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井道调节支架还包括:
压导板,设置在所述导轨板上,并适用于安装所述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导板的形状为大致的“Z”型,并包括:
第一平坦部,连接到所述导轨板上;
过渡部,从所述第一平坦部远离所述导轨板延伸;以及
第二平坦部,从所述过渡部平行于所述导轨板延伸,所述第二平坦部与所述导轨板之间具有适用于容纳所述导轨的一部分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墙支架与所述连杆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导轨板与所述连杆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在墙支架上设置与井道内壁有一夹角的连杆,通过设置连杆与井道内壁夹角的大小,进而调节导轨与井道内壁之间的距离,能够更适用于导轨与井道内壁距离较近的情况,提高井道内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井道调节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俯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导轨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压导板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100-墙壁,101-墙壁支架;102-导轨支架;103-调节孔;104-导轨;
2-井道;
3-井道调节支架;
4-其他部件;
5-导轨;
6-轿厢;
7-墙支架;701-底板;702-调节板;703-第一调节孔;704-安装孔;
8-连杆;801-第二调节孔;802-第三调节孔;
9-导轨板;901-本体;902-翼板;903-第四调节孔;
10-压导板;1001-第一平坦部;1002-过渡部;1003-第二平坦部;1004-螺栓;
1101-固定支座;1102-支撑架;1103-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表明了特征、步骤、操作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图1示意性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井道调节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通过井道调节支架沿着井道水平方向(宽度或深度方向)调节井道调节支架在井道内的布局来调节墙壁100和导轨104之间的距离,并确保井道调节支架牢固地支撑导轨104。具体而言,井道调节支架包括墙壁支架101和导轨支架102,在墙壁支架101和导轨支架102的连接部分上设置拉长的调节孔103,并通过螺栓来连接,通过改变螺栓固定在调节孔103上的位置(也即墙壁支架101和导轨支架102的搭接长度)来改变导轨104与井道的墙壁100之间的间距。当导轨104需要距离墙壁100较近的时候,调节孔103的两端会贴近墙壁支架101或导轨支架102的边缘,这样会降低墙壁支架101或导轨支架102的支撑强度,墙壁支架101或导轨支架102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调节孔103可能会被撕裂,引发井道调节支架发生变形,进而引发事故。除此之外,基于调节孔103自身的长度以及搭接长度,井道调节支架在水平方向的调节范围受限,并不适合导轨距离墙壁较近的情况。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俯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为了提高井道2内的空间利用率,以适应导轨5与井道2的墙壁距离较近的情况,以及更有效的避让其他部件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道调节支架,如图2及图3所示,井道调节支架3包括墙支架7、连杆8和导轨板9,其中,用于引导轿厢6上升或者下降的导轨5固定设置在导轨板9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墙支架7适用于安装在井道2的内壁上,并设置有第一调节孔703。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些实施例,墙支架7包括底板701和调节板70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板701安装到井道2的内壁上。可选地,底板701上设置有安装孔704,安装孔704与井道2内壁上的预埋螺栓固定连接;或者,在井道2内壁上开孔,通过膨胀螺栓将底板701固定安装在井道2的内壁上;或者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调节板702从底板701远离井道2的内壁方向垂直延伸,调节板70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703。
在本实施例中,墙支架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大致的“L”型板件,其中,调节板702设置在底板701的侧边处。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墙支架的形状可以为大致的“丄”型板件,其中,调节板702设置在底板701的中心线处。可选的,安装孔704为两个,两个安装孔704对称设置在调节板702的两侧。更进一步的,安装孔704的数量为4个或者更多个,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调节板702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杆8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孔801和第三调节孔802,第二调节孔801和第一调节孔703连接。可选的,第二调节孔801和第一调节孔70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轨板9设置有第四调节孔903,第四调节孔903与第三调节孔802连接,导轨板9适用于与导轨5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杆8与井道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夹角,由夹角限定的平面垂直于内壁并平行于竖直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杆8长度固定的前提下,改变上述夹角的大小,能够改变连杆8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从而改变导轨板9与井道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通过改变夹角的大小对导轨板9与井道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充分地利用了井道内竖直方向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夹角的范围是0~90度。扩大了井道调节支架3的调节范围,随着夹角角度的增大,导轨5与井道2内壁之间的距离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紧固第一调节孔703和第二调节孔801,通过螺栓紧固第三调节孔802和第四调节孔903,能够保证井道调节支架3在安装完成后上述夹角的角度固定不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些实施例,墙支架7与连杆8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导轨板9与连杆8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可选的,在第一调节孔703、第二调节孔801、第三调节孔802和第四调节孔903单侧或双侧的周围设置有成环装阵列分布的防滑纹,用以增加墙支架7与连杆8之间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加导轨板9与连杆8之间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发生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轨板9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四调节孔90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连杆8分别与两个第四调节孔903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墙支架7分别与两个连杆8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墙支架7固定设置在内壁的高度相同,以保证导轨板9水平设置。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导轨板的立体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导轨板9包括本体901和两个翼板902。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些实施例,本体901为一个矩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翼板902分别从本体901的两端朝向内壁垂直延伸,其中,第四调节孔903设置在翼板902上,两个连杆8分别连接至两个翼板902。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压导板的立体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井道调节支架3还包括压导板10,压导板10设置在导轨板9上,并适用于安装导轨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压导板10的形状为大致的“Z”型,并包括第一平坦部1001、过渡部1002和第二平坦部100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平坦部1001连接到导轨板9上,可选的,第一平坦部10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导轨板9的本体90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过渡部1002从第一平坦部1001远离导轨板9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平坦部1003从过渡部1002平行于导轨板9延伸,第二平坦部1003与导轨板9之间具有适用于容纳导轨5的一部分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压导板10对称设置在本体901上,导轨5嵌设在上述间隙中并被压导板10压紧贴合在导轨板9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的侧视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井道调节支架3还包括固定支座1101、支撑架1102和托架1103。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的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支座1101固定设置在底板701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1101固定设置在调节板702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的的一些实施例,固定支座1101固定设置在井道2的内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架110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固定支座110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02设置在上述夹角确定的平面共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托架1103铰接设置在第二端上,托架1103与连杆8抵接,以阻止连杆8朝向井道2的内壁靠近,进一步增加井道调节支架3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调节孔703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调节连杆8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连杆8的第二调节孔801在第一调节孔703上固定的高度,进而实现调整导轨板9的高度,最终实现避让其他部件4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井道2内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井道调节支架,在墙支架上设置与井道内壁有一夹角的连杆,通过设置连杆与井道内壁夹角的大小,进而调节导轨与井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通过螺栓对墙支架和连杆、导轨板和连杆进行固定,可以确保井道调节支架的稳定性和刚度,能够更适用于导轨与井道内壁距离较近的情况,提高井道内的空间利用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零部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尺寸、范围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墙支架,适用于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并设置有第一调节孔;
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以及
导轨板,设置有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与所述第三调节孔连接,所述导轨板适用于与导轨连接;
其中,所述连杆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一夹角,由所述夹角限定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内壁并平行于竖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范围是0~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
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调节孔通过螺栓连接;
两个所述墙支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通过螺栓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墙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壁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板包括:
本体;以及
两个翼板,两个所述翼板分别从所述本体的两端朝向所述内壁垂直延伸,两个所述连杆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翼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墙支架包括:
底板,安装到所述内壁上;以及
调节板,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内壁垂直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调节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支撑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支座连接;以及
托架,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托架与所述连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形成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调节所述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导板,设置在所述导轨板上,并适用于安装所述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导板的形状为“Z”型,并包括:
第一平坦部,连接到所述导轨板上;
过渡部,从所述第一平坦部远离所述导轨板延伸;以及
第二平坦部,从所述过渡部平行于所述导轨板延伸,所述第二平坦部与所述导轨板之间具有适用于容纳所述导轨的一部分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井道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支架与所述连杆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导轨板与所述连杆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2122582559.8U 2021-10-26 2021-10-26 井道调节支架 Active CN216072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559.8U CN216072613U (zh) 2021-10-26 2021-10-26 井道调节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2559.8U CN216072613U (zh) 2021-10-26 2021-10-26 井道调节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2613U true CN216072613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4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2559.8U Active CN216072613U (zh) 2021-10-26 2021-10-26 井道调节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2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15817C (en) Cable elevator with a drive plate
EP2514656A1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CN107097617A (zh) 汽车的车门构造及其组装方法
CN103171954B (zh) 电梯出入口装置
EP3115328B1 (en) Elevator car and elevator
CN105329322A (zh) 中立柱结构
CN105143084A (zh) 电梯用轿厢
CN216072613U (zh) 井道调节支架
EP1798101A2 (en) Vehicle seat
CN107916734A (zh) 一种单元幕墙侧挂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21624B (zh) 电梯的轿厢
JP2022074136A (ja) 車両用bピラー
CN111890923A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横梁
CN101985297A (zh) 一种汽车副气囊
CN207903706U (zh) 一种电梯轿架
CN206344830U (zh) 一种钩尾框托板安装结构
CN108147258A (zh) 一种电梯轿厢
CN212269137U (zh) 一种缓冲器座
CN201367288Y (zh) 一种用于固定电梯结构梁的固定装置
CN101327885A (zh) 电梯用引导靴的支承装置
WO2006048928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装置
CN109649422B (zh) 复合式隔震装置及轨道车辆
EP1992582A1 (en) Suspension device for elevator
CN209815459U (zh) 一种电梯地坎支架
CN217348733U (zh) 料盘托举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