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9302U -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9302U
CN216069302U CN202122281537.8U CN202122281537U CN216069302U CN 216069302 U CN216069302 U CN 216069302U CN 202122281537 U CN202122281537 U CN 202122281537U CN 216069302 U CN216069302 U CN 216069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ylinder
key
lock
reset
return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15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engsheng Barcod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engsheng Barcod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engsheng Barcod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engsheng Barcod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15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9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9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9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锁扣组件,还提供一种翻盖和一种打印机,其中锁扣组件包括:按键,按键内设有第一抵推部和第二抵推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分别对立设置在按键的两侧,第一锁芯上具有与第一抵推部相抵接的第一受力斜面,第二锁芯上具有与第二抵推部相抵接的第二受力斜面,按键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之间移动时,拉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相互靠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仅需单手按压按键移动便能够使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所扣紧的结构打开,使用方便,且不易对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造成损坏,提高锁扣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锁扣组件,以及涉及一种翻盖,还涉及一种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现代人们工作中非常常用的工作设备。目前的打印机都是通过设置外部壳体对内在部件进行保护,在需要对打印机内部的碳带等部件进行更换或进行检修时,打开打印机机体上的翻盖,从而对内部部件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翻盖都是通过卡扣结构扣紧在机体上,易于打开和关闭。而现有市场上的打印机基本都是两手同时按压或往前扳来实现开盖方式,当开盖不能同步的时候,容易卡死,导致按键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组件,以解决目前打印机翻盖按键不同步时容易卡死的技术问题,提高打印机的打开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锁扣组件,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内设有第一抵推部和第二抵推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分别对立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两侧,所述第一锁芯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推部相抵接的第一受力斜面,所述第二锁芯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推部相抵接的第二受力斜面,所述按键在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之间移动时,拉动所述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相互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扣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锁扣组件的按键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之间移动时,通过第一抵推部和第二抵推部分别抵推第一锁芯的第一受力斜面和第二锁芯的第二受力斜面,第一锁芯在第一受力斜面的受力作用下朝靠近按键的方向移动,第二锁芯也在第二受力斜面的受力作用下朝靠近按键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两者相互靠近,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相对于外侧壳体回缩,结构可靠,仅需单手按压按键移动便能够使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所扣紧的结构打开,使用方便,且不易对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造成损坏,提高锁扣组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和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和所述第一锁芯之间并以弹力使所述第一锁芯朝远离所述第二锁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和所述第二锁芯之间并以弹力使所述第二锁芯朝远离所述第一锁芯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芯靠近所述按键的一端设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二锁芯靠近所述按键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柱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按键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柱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按键上。
可选地,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第三复位弹性件和第四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三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按键之间,所述第四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按键之间,所述第三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复位弹性件用于按键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之间的复位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芯上具有第一复位孔,所述第二锁芯上具有第二复位孔,所述按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三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复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四弹性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复位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孔和所述第二复位孔均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的分离方向相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翻盖,包括盖板和如上所述的锁扣组件,所述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其中,所述第一锁芯具有穿过并伸出至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扣端,所述第二锁芯具有穿过并伸出至所述盖板另一侧的第二扣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盖,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翻盖上设置以上锁扣组件,将打印机翻盖的双手按压脱扣结构变换为单手按压脱扣结构,在按下锁扣组件上的按键时,按键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运动,带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在盖板上回收,不再扣紧在翻盖所扣接的外部结构上,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按键上设有导向长孔,所述导向柱穿设在所述导向长孔内并限制所述按键在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之间运动。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第一扣端穿过并伸出左端盖,所述第二扣端穿过并伸出右端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机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翻盖,所述翻盖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两侧设有扣孔,所述第一锁芯的第一扣端和所述第二锁芯的第二扣端分别扣接在所述机体两侧的扣孔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按键、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的连接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按键100、第一抵推部110、第二抵推部120、抵靠平面130、导向长孔140、第一安装柱150、第二安装柱160;
第一锁芯200、第一受力斜面210、第一复位弹性件220、第三复位弹性件230、第一凸柱240、第一复位孔250、第一扣端260;
第二锁芯300、第二受力斜面310、第二复位弹性件320、第四复位弹性件330、第二凸柱340、第二复位孔350、第二扣端360;
盖板400、导向柱410、滑槽420;
左端盖500;
右端盖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组件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锁扣组件,包括按键100、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按键100内设有第一抵推部110和第二抵推部120,按键100上设有第一抵推部110和第二抵推部120,第一抵推部110和第二抵推部120同向设置,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分别对立设置在按键100的两侧,第一锁芯200上具有与第一抵推部110相抵接的第一受力斜面210,第二锁芯300上具有与第二抵推部120相抵接的第二受力斜面310310,按键1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移动时(即沿图1的X方向),第一抵推部110和第二抵推部120位于按键100的移动前侧,推动第一受力斜面210和第二受力斜面310310,第一受力斜面210和第二受力斜面310310在斜面的滑动作用下使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相互靠近(第一锁芯200沿图1的Y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受力斜面210和第二受力斜面310310相对设置,且第一受力斜面210的倾斜方向沿背向按键100移动方向倾斜,从而使得第一抵推部110和第二抵推部120拉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相互靠近。本实施例中,按键1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的移动为垂直于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的横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锁扣组件的按键1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移动时,通过第一抵推部110和第二抵推部120分别抵推第一锁芯200的第一受力斜面210和第二锁芯300的第二受力斜面310310,第一锁芯200在第一受力斜面210的受力作用下朝靠近按键100的方向移动,第二锁芯300也在第二受力斜面310310的受力作用下朝靠近按键100的方向移动,当外力作用于按键100使按键100移动时,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被按键100拉动靠近,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相对于外侧壳体回缩,结构可靠,仅需单手按压按键100移动便能够使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所扣紧的结构打开,使用方便,且不易对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造成损坏,提高锁扣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扣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220和第二复位弹性件320,用于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的复位过程。第一复位弹性件220设于按键100和第一锁芯200之间,两端分别抵靠按键100和第一锁芯200,以弹力使第一锁芯200朝远离第二锁芯300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一受力斜面210始终抵靠在第一抵推部110上;第二复位弹性件320设于按键1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两端分别抵靠按键100和第二锁芯300,以弹力使第二锁芯300朝远离第一锁芯200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二受力斜面310310始终抵靠在第二抵推部120上。当作用于按键100上的外力消失时,第一复位弹性件220和第二复位弹性件320释放储蓄的弹性势能,推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朝远离按键100的方向移动,直至复位至原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锁芯200靠近按键100的一端设有第一凸柱240,第二锁芯300靠近按键100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柱340,第一复位弹性件22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凸柱240上,另一端抵靠在按键100上,第二复位弹性件320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凸柱340上,另一端抵靠在按键100上,第一复位弹性件220和第二弹性复位弹性件分别被第一凸柱240与按键100、第二凸柱340与按键100压缩。其中,按键100的两侧设有均设有抵靠平面130,第一复位弹性件220和第二复位弹性件320分别抵靠在按键100两侧的抵靠平面130上,在按键100移动过程中其抵接端部可沿着抵靠平面130进行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锁扣组件还包括第三复位弹性件230和第四复位弹性件330,第三复位弹性件230位于第一锁芯200和按键100之间,第四复位弹性件330位于第二锁芯300和按键100之间,其中,第三复位弹性件230和第四复位弹性件330的设置方向与第一复位弹性件220和第四复位弹性件330的设置方向相垂直,用于按键1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的复位运动。参照图1,按键100沿X方向垂直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的长度方向运动,拉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相互靠近,第三复位弹性件230和第四复位弹性件330则推动按键100沿着X的反方向做复位运动。
具体地,第一锁芯200上具有第一复位孔250,第二锁芯300上具有第二复位孔350,按键10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柱150和第二安装柱160,第三复位弹性件23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安装柱150上,另一端穿入在第一复位孔250上,第四复位弹性件330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安装柱160上,另一端穿入在第二复位孔350上,第一安装柱150和第一复位孔250对第三复位弹性件230的位置起限制作用,第二安装柱160和第二复位孔350对第四复位弹性件330的位置起限位作用。
再具体地,第一复位孔250和第二复位孔350均为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锁芯200的分离方向相同,当第一锁芯200与第二锁芯30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第三复位弹性件230和第四复位弹性件330分别在第一复位孔250内和第二复位孔350内移动,保持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的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上的直立抵推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弹性件220、第二复位弹性件320、第三复位弹性件230和第四复位弹性件330为压缩弹簧,此外,以上复位弹性件还可以为其他弹性件。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翻盖进行说明。
参阅图4,一种翻盖,包括盖板400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锁扣组件,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滑动设置在盖板400上,能够沿着盖板400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第一锁芯200具有穿过并伸出至盖板400一侧的第一扣端260,第二锁芯300具有穿过并伸出盖板400另一侧的第二扣端360,第一扣端260和第二扣端360用于扣接外部壳体上的扣孔,从而使翻盖扣接在外部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翻盖上设置以上锁扣组件,将打印机翻盖的双手按压脱扣结构变换为单手按压脱扣结构,在按下锁扣组件上的按键100时,按键1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运动,带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在盖板400上回收,不再扣紧在翻盖所扣接的外部结构上,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盖板400上设有导向柱410,按键100上设有导向长孔140,导向柱410穿设在导向长孔140内,并限制按键100在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之间做垂直于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长度方向的运动,以保证按键100相对于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的按压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盖板400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左端盖500和右端盖600,左端盖500和右端盖600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设置在盖板400的两侧,第一扣端260穿过并伸出左端盖500,扣入至外部壳体(如以下提到的机体)靠近左端盖500的位置,第二扣端360穿过并伸出右端盖600,扣入至外部壳体靠近右端盖600的位置。
具体地,盖板400的中部贯穿有滑槽420,第一锁芯200和第二锁芯300均设置在滑槽420上,并鞥能够沿着滑槽420运动,从而使第一扣端260和第二扣端360分别在盖板400的两侧缩回或伸出。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一种打印机,包括机体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翻盖,翻盖转动连接在机体上,机体两侧设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靠近翻盖的一侧设有扣孔,第一锁芯200的第一扣端260和第二锁芯300的第二扣端360分别扣接在机体两侧的扣孔上。本打印机仅通过一个按键100便能够实现翻盖在机体两侧的位置扣合,实用方便,不易出现卡死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所述按键内设有第一抵推部和第二抵推部;
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分别对立设置在所述按键的两侧,所述第一锁芯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推部相抵接的第一受力斜面,所述第二锁芯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推部相抵接的第二受力斜面,所述按键在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之间移动时,拉动所述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相互靠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和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和所述第一锁芯之间并以弹力使所述第一锁芯朝远离所述第二锁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和所述第二锁芯之间并以弹力使所述第二锁芯朝远离所述第一锁芯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芯靠近所述按键的一端设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二锁芯靠近所述按键的一端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凸柱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按键上,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凸柱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按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第三复位弹性件和第四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三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按键之间,所述第四复位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锁芯和所述按键之间,所述第三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复位弹性件用于按键在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之间的复位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芯上具有第一复位孔,所述第二锁芯上具有第二复位孔,所述按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三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复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四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复位孔和所述第二安装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孔和所述第二复位孔均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的分离方向相同。
7.一种翻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锁扣组件,所述第一锁芯和第二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其中,所述第一锁芯具有穿过并伸出至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扣端,所述第二锁芯具有穿过并伸出至所述盖板另一侧的第二扣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按键上设有导向长孔,所述导向柱穿设在所述导向长孔内并限制所述按键在所述第一锁芯和所述第二锁芯之间运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第一扣端穿过并伸出左端盖,所述第二扣端穿过并伸出右端盖。
10.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翻盖,所述翻盖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机体两侧设有扣孔,所述第一锁芯的第一扣端和所述第二锁芯的第二扣端分别扣接在所述机体两侧的扣孔上。
CN202122281537.8U 2021-09-18 2021-09-18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Active CN216069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1537.8U CN216069302U (zh) 2021-09-18 2021-09-18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1537.8U CN216069302U (zh) 2021-09-18 2021-09-18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9302U true CN216069302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1537.8U Active CN216069302U (zh) 2021-09-18 2021-09-18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9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36788A1 (zh) 一种具有机械密码锁芯的智能挂锁
CN216069302U (zh) 锁扣组件、翻盖及打印机
CN114458104A (zh) 锁具
CN210725751U (zh) 扳手组件和可插拔模块
CN109462089B (zh) 带有锁紧装置的换能器连接器及超声诊断系统
CN210460255U (zh) 附接式锁具
CN108843147B (zh) 一种安全防盗锁具
CN107448068B (zh) 一种箱包锁及采用该锁的箱包
CN111593967A (zh) 一种箱体边锁
CN212002736U (zh) 一种防护栏按压锁
CN107997423B (zh) 一种席位台抽屉锁紧机构
CN107165508B (zh) 一种按键式箱包密码锁
CN201100040Y (zh) 一种扣锁
CN211524389U (zh) 锁舌的新型结构
CN111894352A (zh) 一种带过载保护的按钮开启密码锁
CN218479672U (zh) 一种门窗锁具
CN214153335U (zh) 电子设备
CN210195499U (zh) 一种副锁舌结构
CN218226757U (zh) 一种美工刀
CN211335254U (zh) 一种笔记本的指纹开锁装置
CN213869371U (zh) 一种拉杆箱密码锁
CN218960233U (zh) 储能设备用拉杆装置
CN211287033U (zh) 电子锁具钥匙
CN215323054U (zh) 用于电动自行车电池盒总成的锁及其电池盒总成
CN217106581U (zh) 具有锁定功能的新型门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